这次换成了王忠军:“暑期档八月份全是好莱坞大片,韩三坪为了捧张辰,特意将所有的好莱坞大片都挪到了八月份,将7月空了出来,所以我想,《夜宴》能不能也放7月……”
这次轮到冯小钢皱眉:“和张辰直接竞争?”
“不算~”
“《寂静之地》7月11日上映,整个七月只有一部《龙虎门》可以称得上对手,我们和《龙虎门》同一天上映,比《寂静之地》晚10天,刚好避开它的风头,后面还有十多天的时间,刚好够我们收割票房……”
王家兄弟显然是事先商量过的,想捡《寂静之地》的便宜,却对《龙虎门》完全无视。
开玩笑~
冯小钢的电影,打不过《寂静之地》,还能打不过《龙虎门》?
……
上影节开幕影片后,韩韩发了一篇博客,评价了一下《寂静之地》。
【
这片的设定非常新颖,居然是不能发出声音。
导演设置了一种怪物,一旦发出声音,怪物就会追杀你至死。
这是个很新的概念,张辰告诉我们,拍电影,不止要功力,还需要想象力。
范彬彬在里面贡献了自己演艺生涯中最强的演技,从此以后她可以大大方方的对外宣布,再也不是一个花瓶演员了。
我最喜欢的是开头的那一段,世界观搭建的非常快,通过小孩子的一次不听话就把整个故事的背景交代清楚了。
当然,电影里也有一些bug,比如剧情推进的有些刻意,钉子出现的太凑巧了,还有,都这种情况了,为什么还要生孩子,难道找个套套就那么难吗?
不过整体来说是一部好电影。
过多的我就不剧透了,大家自己看。
我只能说看完电影后,我的第一个想法:睡觉爱打呼噜的都死了,能活下来的都是睡觉不打呼噜的,哈哈~
】
韩韩这篇博客说的有趣,得到了大量转发。
他发这篇博客并不是星辰娱乐联系的,完全是韩韩的自发行为。
事实上,这两年韩韩很喜欢评价电影。
电影好了,他会夸,烂了,也会骂。
《寂静之地》即便是张辰的电影,他也没有一味的夸,不爽的地方依旧指出来了。
现阶段,说真话的评论不多见,因为会得罪人。
所以大家很认可韩韩。
尤其是张辰还在下面回复了一条留言:意见已收到,有些槽点会在续集中给出答案~
网友表示:可惜了可惜了,还以为这两人能撕一场呢~
另一个网友:想什么呢,人家可是好朋友,还是一起战斗过的战友~
楼上的能不能详细说说,怎么战斗的,和谁战斗?
朋友你家是刚刚通网吗?
二人当年大战陆钏父子亲友团的战斗你不知道?
我那时还太小,望详细告知~
二人当年被陆钏父子伙同亲友团围殴,腹背受敌~
楼上的你是不是写小说的,这么能编?
还腹背受敌,分明是这两人合起来围殴陆钏亲友团还差不多,矮大紧都被打的退团了~
第429章 搭台唱戏
7月初,张辰突然接到了张卫平的电话,想要商量一下提高票房分成的事。
现在制片方的分账比例是43%,就这还是张卫平争取来的。
最初只有35%,后来借助《英雄》,张卫平将分账比例提高到40%,又借助《十面埋伏》,提高到41%。
这次找张辰,就是想和张辰联合起来,把分账比例再往上提一提。
二人见面的地方是一家私人会所。
张辰是带着人来的,他不可能单刀赴会,他和张卫平的关系可说不上好,甚至算是有仇,‘张一谋背后的男人’这侮辱性的绰号就是张辰第一个叫出来的……
张卫平还是那副流氓地痞样,大马金刀的坐在桌子对面。
张辰完全相信,如果这里不是中国,而是美国,对面的家伙绝对会给自己脑袋上来一枪。
“把你叫来,是想和你联合起来,我们俩一起倒逼院线提高分账比例?”
“你想提到多少?”
“45%!”
嚯,还真是狮子大开口。
印象中,原时空的这个时候,张卫平也是挟《黄金甲》之威,要求院线将分账提到了43%,几年后又凭借《金陵十三钗》提到45%,后来碰到《龙门飞甲》反水,国内的分账比例最终停留在43%这个数字上。
“一下提这么多,院线那边未必愿意~”
“我管他们愿不愿意,你我联合起来,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否则贺岁档就没片子上……”
张卫平身上是有一种混不吝的气质,靠着这份气质,他办事情无往不利。
张辰却还有其他的顾虑。
他的身份不仅仅是制片公司老板,同时也是院线老板,嘉禾也是有院线的。
他鼓励老爸和那些煤老板们投资电影院,是因为这行十年内都是朝阳产业。
华夏电影市场的发展和院线的快速建设脱不开关系,可如果电影院的利润降低,无疑会减速院线的建设,到时候华夏电影市场还能不能如后世那样崛起,就不好说了。
“这还有什么好考虑的,你不会不想提吧?”
见张辰迟迟你不说话,张卫平心里也打起了鼓。
来之前,他很确定张辰会同意,因为这对他也有好处。
能多分钱,为什么要反对?
这无关于个人交情,完全就是利益。
可看张辰现在的意思,却未必如他想的那般。
一旦张辰反水,他想提高分账的想法肯定泡汤。
用屁股想也知道院线会怎么做,肯定是拿张辰制衡他。
你不是要提高分账吗,行,我们就降低你的排片,给不提高分账的《画皮》多排片。
沉吟片刻,张辰抬起头来:“我想提高分账比例,但我不想这样一刀切~”
张卫平盯着张辰的眼睛,半晌后:“那你说说你的方案~”
似乎是怕张辰向着院线那边,他还特意提醒了一句:“别忘了,你的《环太平洋》成本可是8个亿,分账比例越高,你回本的压力就越小~”
张辰当然知道这点,事实上他早就在计划这事了。
就算张卫平不找他,他也准备找张卫平的。
“我想要和院线按照阶梯分账,就像美国那样。”
一说这个,张卫平也来了兴趣,他对这方面也了解一些,美国的分账比例可比国内高多了。
“美国发行方和院线一般都是按照时间阶梯分账,比方说第一周双方的分账比例是9:1,第二周变成8:2,第三周7:3,第四周6:4……
发行方一开始的分账比例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低,院线则相反。
这样有利于制片方快速收回成本,同时院线如果想要多盈利,就要延长放映时间,多排片……
当然,实际运用到国内,肯定不可能按照这个比例,具体如何分配,需要再谈~”
“你想得美,你怎么确定提出这样的分账方式,他们就会接受~”
张辰一摊手,“我无法确定,所以需要咋俩搭台一起演出戏,比如一开始我们俩摆出狮子大开口的架势。
就像那个小故事里讲的,你直接说要给墙上开面窗,他们肯定不同意。但你一开始说要掀屋顶,他们不同意,你再说那就开面窗,他们多半就同意了……”
“嘿嘿~”
听到张辰的馊主意,张卫平也笑了起来。
两人带来的人也有忍不住笑出声的。
张辰真的是对人性想的通透。
“这样就能比45%高?”
“不会。”
张辰摇摇头:“但他们肯定不会同意45%,我估计最后的结果是大家各让一步,43%差不多……
至于我说的这种分账比例,我们完全可以第一周高一点,45%,第二周43%,第三周41,第四周39%……
按照我以往的经验,第一周的票房大概占总票房的三分之一,前两周的大概能占到一半。
也就是说,前两周基本就够我们回本的了,后面放映的,就是纯赚。
这样我们可以快速回本,院线为了多盈利,就会延长放映,多排片,他放映的越多,我们赚的就越多,这不就实现了双赢吗……”
“那万一他们前两周故意给低排片呢?”
“成熟的院线都不会这么做~”
张辰语气笃定的伸出手指摆了摆:“电影是看宣传的,只有前两周势头火爆,才能保证后面的上座率,除非是院线想要专门收拾你,否则不可能做这种傻事~”
张辰将一切都想到了,张卫平琢磨了一下,感觉他说的很有道理。
心里反而升起了一丝忌惮之心。
张辰并不知道张卫平那边已经有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还在继续说道:
“分账方式也没有必要拘泥于一种形式,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电影的体量具体商量。
可以按照日期分账,也可以按照总票房或者阶段性票房分账,比如总票房超过1亿,按照一个比例分账,超过2亿,按照另一个比例分账,或者1亿以内是一个比例,1亿到2亿是另一个比例,这个完全看各自的定位……”
张辰敢提出这种方式是因为历史上真的实行过。
原时空,《1942》采用的就是按票房成绩进行阶梯分账,发行方与院线的票房分账比例按照阶段性总票房进行阶梯分账,如果票房在3亿元内,分账比例是43:57,超过3亿元则是45:55,超过8亿元则是47:53……
而同时间上映的《王的盛宴》为了应对《1942》,则选择按照时间段分账。
首周43:57,次周41:59,再次周39:61,直至下画;
这种方式说白了其实就是让利给电影院和院线,让对方对自己的影片给与更多排片和放映时间上的支持。
大家也算各出奇招。
张卫平低头沉思,想要调一些问题出来,但最终也没找到,张辰考虑的已经很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