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山姆离开了基地的信号屏蔽范围,终于给家里打去了视频电话,却发现接电话的女人和他女儿拥有同样的名字,但年龄却对不上。
山姆意识到什么,询问其他情况,得知妻子几年前就已经得癌症去世了。
同时,听到了女人叫另一个人爸爸,而那声音,分明是自己的。
这一刻,受伤的山姆全都明白了。
原来真正的山姆本体早在15年就已经合同期满返回地球,而他不过是本体的第5个克隆体。
原来这三年来他所看的视频全都是公司提前录制好的,公司用这样的手段欺骗了一个又一个克隆体。
5号觉得天塌了,但目前还有另一个危机。
克隆是违法的,总部派来的维修人员一定是来销毁证据的,而证据,就是他们……
趁着维修人员还没有到达,6号克隆体想了一个办法。
他激活了7号克隆体,然后把7号克隆体放回损毁的月球车,再让5号克隆体乘坐唯一的运矿船逃回地球,而6号自己则留在基地应付维修人员。
此时5号克隆体身体到达极限,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天了,所以甘愿把生的机会让给6号克隆体。
他自己返回损毁的月球车以迷惑维修人员,让6号克隆体乘坐运矿船返回地球,让7号作为新激活克隆体留在基地内部。
最后6号成功返回地球,将月能工业违法利用克隆人采矿的秘密曝光,月能工业破产。
故事到此结束。
宁昊却处在深深的震撼中。
《月球》是纯纯的软科幻,软的不能再软的那种,纯靠概念~
但这却是一个看了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作品!
为什么月能工业的合同期限是三年?
因为克隆人的生命就三年。
几位克隆体,包括5号,在三年期限快满的时候他们的症状是一样,吐血、掉头发,牙齿脱落~
这证明,克隆人的生命就三年。
电影里有一处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每一个三年期满的克隆体即将返回的时刻。
他们都会傻笑着看着妻女的照片,天真的以为马上就能回到家人的身边。
然后幸福的趟进休眠仓,亲手按下按钮将自己焚毁?
画面并不残忍,却让人细思极恐。
克隆人是可悲的,但5号克隆体是最可悲的,因为他什么都知道。
他知道自己是个克隆人,知道他心心念念的妻子和女儿根本就不属于他。
电影中最动人的细节是5号克隆体和6号克隆体在得知妻子死讯时不一样的反应。
5号克隆体听到接电话的女孩说出妻子的死讯的时候,他最初反应是不可置信,他会问:“你确定?”
而6号克隆体在听到妻子的死讯时身体却忍不住晃了两下,险些站立不住。
这种细微的差别才是最正常的反应。
因为对5号克隆体而言,他和妻子已经三年没见了,感情自然有所淡薄。
而对6号克隆体来说,在他的记忆里他才刚刚和妻子分开一周时间,突闻妻子的噩耗,这对他的打击显然要比对5号来了更加强烈。
那么这电影最让人震撼的是哪里?
是发现损坏月球车里有一个长得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吗?
还是发现两人其实都是克隆体,而地下室还有着无数的克隆体?
或者是合同期满的克隆体进入休眠仓结果突然就被焚化了?
宁昊觉得都不是。
而是5号克隆体给地球的家里打去电话那段。
当看到5号克隆体向家中打去视频电话,得知真相的时候。
原来一切都是假的,心心念念的妻子和女儿都不是自己的,而自己的记忆也都是假的。
看到这里时宁昊的心狠狠地刺痛了一下。
支持山姆与孤独作斗争的唯一动力就是他的妻女,他认为妻子和女儿需要他,她们在等着他回去一家团圆。
可这个时候你却突然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假的,根本没人需要你。
山姆的世界在这一刻肯定崩塌了,他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他所珍惜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
对于山姆来说,最宝贵的就是这份记忆,而事实证明,这份记忆却并不属于他……
那他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大概是每个人类甚至每个克隆人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第448章 金像奖服软
香港五一和内地不同,只有一天假期。
所以《孤胆特工》香港的上映晚了几天,5月4日,星期五。
票房表现不错,首周末票房1020万。
香港媒体专门采访了洪进宝。
经过程龙的说和,洪进宝和张辰已经冰释前嫌,当然不可能再恶语相向。
“我看了,很不错的动作电影,和香港这边完全不同的拍摄手法。
内地开创了自己的动作片风格,不管是《飓风营救》还是《孤胆特工》,我注意到,他们都很喜欢用手持。
这点就和香港不同。
香港一般都是用固定机位,好处是拍出来很有观赏性,但弊端就是对演员的要求很高,起码也得是练家子才行。
而内地的手持方式,可以通过快速剪辑和镜头的移动制造紧张感,观众会更容易带入进去,而且演员也不需要真的会功夫。
这两年,香港的动作电影逐渐式微,观众已经习惯了我们的那一套,我觉得香港的同仁们也可以考虑一下加入手持这种方式,给观众带来新鲜感,或许可以给香港动作片带来第二春……”
洪进宝的话还算中肯,而且对香港电影是真的有爱。
同时期的香港电影人中,像他这样一直做电影做到老的并不多。
很多人中途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退场了。
任何人做任何行业,想要长久其实都需要学习。
但人的本性,年轻的时候灵活变通或许还可以,但上了一定岁数后就不愿意学习新东西了。
这是人性!
能强迫自己学习的,都是牛人。
……
《孤胆特工》大杀四方的时候,其他的影视公司却在分析它成功的原因。
这部新人导演执导的动作电影,凭什么票房大卖。
首先,他是大热电影的番外,这点很重要,相当于有了基本盘。
好莱坞这两年为什么热衷于拍摄续集电影,就是因为有固定的粉丝。
即便不卖力宣传,续集电影也会有一个基本的收益线。
其次就是动作风格了。
手持的拍摄风格,加上拳拳到肉,铸就了无限接近的真实感。
续集他们没办法,但拍摄风格是可以复制的。
最主要的动作指导鲁伊安可是自由身。
不少公司开始接触鲁伊安,鲁伊安那边也不拒绝。
合作可以,签公司不行,而且,我手里已经有《飓风营救2》了,合作也得等我将这部作品完成之后。
签约?
可以,按照《飓风2》的价格。
从《飓风营救》开始,《九龙城寨》,《孤胆特工》,每部戏鲁伊安的片酬都翻一倍。
到《飓风2》,他的片酬已经是当初《飓风营救》的八倍,完全不输一些明星。
另外一点《孤胆特工》能够战胜《蜘蛛侠3》的原因就是宣传。
星辰娱乐当时可谓投入巨资砸宣传。
称不上全方位,无死角,但也绝对称得上大手笔。
各种路牌广告几乎都被包圆,其余的海报铺设,预告片投放上也一点没吝啬。
2000万的宣传费用让很多公司都眼红。
光是宣传都够拍一部电影了。
上节目,跑路演,这些东西最后都会落在上座率上。
张辰没有办法像中影那样直接下达行政命令,那就只能把阵仗搞得大点。
原时空,《赤壁》上映的时候,中影直接下达任务,这个电影院要求2000万的业绩,那个电影院3000万。
《赤壁》一开画,81%排片,我的个乖乖~
星辰娱乐没这份能耐,那就只能尽量多的曝光,吸引眼球。
这时候占据宣传资源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电影院门口,情侣选择看电影,多半会选择《孤胆特工》,因为没日没夜的疲劳轰炸,这名字早就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你要是不看一次,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再加上光线传媒的地推。
在app购票兴起之前,地推模式是电影推广最有效的模式。
人都是感情动物,朝夕相处的好兄弟让你在职权范围内帮个小忙,比如将《孤胆特工》的宣传海报放在更显眼的地方,你能不帮?
平时好吃好喝的供着,称呼必带哥,人家图什么,不就图这个吗?
支持,必须支持。
反正不管是卖《蜘蛛侠3》还是《孤胆特工》,影院的收益都是一样的。
差距就是这么一点一点拉开的。
国内的荧幕数量是固定的,36条院线,每天的场次就那么多。
你多放一场,我就少放一场。
落在纸面上,那可就是真金白银的票房收入啊。
三天之后,差距逐渐明显,口碑也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