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538节

  陈小薇说完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张辰在横店只管拍戏,哪还管的上宣传。

  所有的宣传都是公司这边按照计划一点点放出。

  编年史是第一步~

  看到如今的热度,她也不得不佩服张辰的眼光。

  编年史这玩意就是张辰力主开发的。

  一开始谁也没把这玩意当回事,以为就是配合漫画宣传,没想到引发的讨论居然如此热烈。

  作为一个女的,她实在是不理解这些人在兴奋什么。

  所谓的编年史,明显就是假的。

  可这帮人就是兴致勃勃。

  前两天他们发的,多少钱可以造一台暴风赤红,居然还真的有人一点点的论证。

  外界的纷纷扰扰,张辰完全不知道。

  张辰正在一门心思的拍戏。

  在他的对面,是‘暴风赤红’的驾驶舱。

  驾驶舱里,范小胖三人正在卖力的表演。

  挥手,抬腿,做出各种动作,脸上表现出吃力的表情。

  这表情可不是演出来的,是真的吃力。

  他们身上的这套作战服此时已经与驾驶舱的液压系统联动,每一下都是在对液压系统做功,那滋味,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

  三人按照排练的动作一套做下来,只感觉手臂有些微微发酸。

  外面的张辰却再次喊了“咔”~

  监视器后面,张辰皱着眉头,盯着屏幕。

  三人对视一眼,,这波罪又白受了。

  见张辰不说话,旁边的特效总监和美术指导都凑了过来:“有什么问题吗,导演?”

  张辰看也没看他们,嘴中喃喃道:“不对劲,总感觉不对劲,似乎哪里不对,但我又说不上来~”

  二人凑上来,跟着一块看回放,但大家谁也搞不明白张辰到底对哪里不满意。

  “你们也帮忙看看,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我说不上来……”

  巴里和崔斯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迷茫。

  拍电影就怕碰到这种导演,他找问题不靠眼睛,靠感觉。

  一时间,三人谁也没有说话,现场的环境变得有些奇怪。

  这时候,郭凡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问题是不是出在做旧上,我觉得作战服和驾驶舱里的装置都太新了~”

  “对~”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郭凡的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就在于做旧上。

  整个驾驶舱,不管是驾驶舱的物件,还是三人身上穿的白色作战装甲,都太新了~

  像是刚从工厂里出来的一样,还带着新鲜的油漆味。

  “暴风赤红不是新机甲,他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战斗,而且还有平时的训练,所以机甲里的装置应该有很明星的使用痕迹,比如磨损,比如掉漆……”

  美术指导约翰巴里打了个响指:“OK,明白了,给我一点时间~”

  然后巴里把自己的团队叫到一起开了个会,片刻后,那些人开始动手操作。

  用锉刀将一些地方的油漆磨掉,搞成长期磨损的样子。

  而且充分考虑了细节,比如手部脚部这些驾驶员和驾驶舱的连接处,全部都做了磨损的处理。

  这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张辰看着他们的动作点点头,别说,这些人不愧是专业的,经他们手改造的,还真的挺像。

  大约半小时后,一切搞定。

  张辰近距离看了一下效果,很满意。

  经过他们这么一做旧,效果立马不一样了,有种中世纪城堡般锈迹斑斑却充满未来感。

  而且很有苏联重工业的那种味道。

  “OK,我们再来一次,从上一个镜头,也就是你们穿戴外装甲那一幕开始~”

  上一个镜头是姐弟三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戴外装甲,安装神经连接单元,然后进入驾驶舱,与猎人机甲建立连接。

  这些镜头里有大量对于作战服和驾驶舱的特写镜头。

  之前没有做旧,很容易穿帮的,所以必须重拍。

  场记打板,喊action~

  范小胖三人站在那里不动,任由工作人员帮他们安装胸甲。

  前后胸甲闭合,安装神经元连接系统,佩戴头盔。

  接着整套作战服激活,背部的神经元连接系统依次亮起绿灯,与作战服合成一体。

  同时头盔面罩里的黄色液体逐渐下降,象征着头盔也与身上的作战服合二为一。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作战服上的各种磨痕,一看三人就是身经百战的战士。

  “咔~”

  张辰查看监视器回放,然后很是高兴的大手一挥:“过了~”

  这场戏已经排过好几次,所以这次能一遍过。

  下一场,原本黑暗的驾驶舱各种设备依次亮起等,充满科技感的驾驶舱呈现在镜头里。

  接着气动门开始减压,随即开启,范家三姐弟入场。

  三幅连接装置降低高度,范小胖三人开始也驾驶舱连接。

  先是腿部,双脚踩入驾驶位,卡扣自动闭合。

  手臂也差不多,自动有液压杆与身上的装甲连接。

  整个连接过程中可以一览驾驶舱的全貌,各种做旧细节尽收眼底。

  只是这一个镜头,就能体现出暴风赤红以往的战斗到底有多惨烈。

  “咔~”

  张辰仔细检查回放,对各种细节都不放过。

  又指出几处问题,巴里继续做补救。

  在接下来的几天拍摄中,约翰巴里彻底了解了张辰的工作风格,喜欢抠细节,对细节锱铢必较。

  张辰特别喜欢拉着他讨论各种做旧的细节,对做旧位置和颜色的使用都有独到的见解。

  张辰将这种风格称之为‘苏联重工业风’,但巴里更喜欢称呼它为‘哥特式科技风’。

  管他呢,反正目前为止,两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不管名字怎么样,但巴里起码有一点很笃定,他笃定《环太平洋》一定会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绝对能在众多过度依赖光效的科幻电影里脱颖而出。

  他看过张辰的分镜头稿,结合‘苏联重工业风’,那些机甲呈现出的绝对是如山般的压迫感。

  以他的经验,科幻电影,只要把科幻那部分做好,其他方面差一点并不影响整体质量。

  《环太平洋》给他的感觉,很另类,有点像他当年参与的《星河战队》。

  《星河战队》同样很优秀,怪兽的造型在当年来看也算另类,导演对于军队元素的设计也很大胆。

  地球联邦的军服采用了与德国军队类似的‘原野灰’,镜头风格也大量借鉴了纳粹宣传片《意志的胜利》,营造出的是类似政治宣传片的效果,有很强的极权主义风格。

  可惜,那电影最后票房不太好,被犹太人挑刺了。

  夜晚,张辰与各部门的头头开碰头会。

  这样的碰头会他们每天都会开。

  他必须保证大家与他的想法一致,避免出现认知错误。

  “这是明天的拍摄计划,大家都看一下,有异议的提出来~”

  郭凡将第二天的拍摄计划挨个发下去。

  拍摄计划这玩意,制定出来就是为了不遵守的。

  实际拍摄过程中,意外情况太多了。

  严格按照拍摄计划根本不可能。

  比如,哪个演员临时请假,就得调整他的拍摄计划。

  又或者道具出了问题,得重新定制,那就得先拍别的场景。

  不过《环太平洋》不需要。

  全绿幕拍摄的好处就是受到的影响特别小。

  只要演员不出问题,就不会有大问题。

  那么演员会不会出问题?

  太会了!

  就比如这两天拍摄驾驶舱的戏,拍的那个惊心动魄。

  平时的拍摄还好,演员在里面正常表演就好。

  但涉及到战斗,情况就很复杂。

  机甲遭到攻击,液压机就要带着驾驶舱左右剧烈摆动,演员脚下所接触的都是扎实的实体材料,演员身上还有不轻的战甲。

  虽然有液压杆连接,但还是出意外了。

  一次摆动中,负责固定的装置居然折断了,张末被甩出去,受伤。

  不过好在伤的不重,否则张国利一定带着菜刀来探班。

  除此之外驾驶舱要模拟的东西太多了,火花,闪电,失重,撞击……

  这么多东西掺杂在一起,张辰真怕再出事。

  即便道具组跟他再三保证,不会出现问题,张辰还是拍的小心翼翼。

  每天导演组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聊到特效部分,艾德兰问出心中疑惑:

首节上一节538/74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