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他不仅是主演,还是制片人,最终收益超过3000万美元。
《功夫之王》中他和程龙的片酬都是1000万美元,只不过李连杰只有固定片酬,程龙则是固定片酬+票房分成。
《木乃伊龙帝之墓》李连杰作为最后的大boss,一共出场仅有十几分钟,同样是1500万美元的片酬。
《投名状》就是参考的《木乃伊》,算下来已经是友情价了。
毕竟,一个只出场十几分钟,一个则是主演。
整个《投名状》其实就是姜武阳的回忆录,在张辰看来,拍的其实是OK的。
只是因为陈可欣的骚操作,导致口碑很差。
他拍《投名状》,多少是带着一些情绪的。
当年拍摄《如果爱》,信心满满的想要进军内地市场,被《无极》按在地上摩擦。
偏偏《无极》是个垃圾。
被个垃圾打的满地找牙,那岂不是连垃圾还不如。
后来自以为搞明白了内地大片的逻辑,要有大明星,要有大场面,要有大投资,还要是好档期。
所以就按照这个标准鼓捣了《投名状》。
请了一亿片酬的大明星,拍摄了几千人冷兵器战争的大场面,2.5亿的大投资,定的也是贺岁档。
对了,《无极》还教会了他一个道理,要抱对大腿。
陈可欣的原话:
中影能够把一部在香港、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票房都垮成那样的电影,在中国内地做成那么卖钱,大家觉得中影的力量是无敌的!
所以《投名状》拉了中影做靠山,主打一个打不过就加入。
满意为这次可以卷土重来,一雪前耻。
没想到……
这片子的豆瓣评分长期徘徊在6.5到7之间,后来才涨到7.6。
后世都说这是一部被低估的好片子,倒也没错。
服化道一流,细节也做的很到位。
饥民的棉袄破破烂烂,清军的甲胄也很是臃肿,看上去有防护力,却一点也不帅。
包括冷兵器战斗也是,刀刀见血,拳拳到肉,没什么花哨的动作,基本都是写实风。
这种风格很犀利,在后世很受欢迎,但在2007年的当下,观众不买账。
现在的观众见得少,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比如……《英雄》。
有没有同样风格的电影?
有,《天地英雄》,一样是写实风,票房大败,证明这种写实的风格现在大家还不太接受。
导演陈可欣这次算是憋了个大的。
《投名状》不但改编的历史真实事件《刺马案》,而且他还二次演绎,将庞青云赋予了非常复杂的人格。
陈可欣玩了很多小花招:
故事前期,庞青云激情演讲赵二虎,句句都是大义,你觉得他就是个心怀天下的侠士。
中期,为了正军法杀了狗子和小四;
赵二虎潜入苏州劝降守兵后,他却将这些降兵全杀了,让赵二虎成为无信之人,理由只是他怕这些降兵降而复叛;
最后,更是设计杀害了赵二虎,只因为朝廷认为他不忠心;
此时庞青云的形象完全崩塌,就是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政客。
但到了结尾,庞青云面见慈禧,慈禧问他想要什么赏赐时,他却只说希望太后免除两江辖区三年赋税,休生养民。
这时候,他又重新变回那个心怀天下的侠士。
我不知道观众当时看的会不会觉得这样人物更加立体,反正我当时看的很割裂。
李连杰饰演的一向都是高大上的正面角色,方世玉,洪熙官,黄飞鸿,中南海保镖,陈真……
然后到了《投名状》,突然变坏了。
观众会有感慨,杰哥,老了老了,晚节不保?
重新说回电影,看的出来,陈可欣所图甚大。
他想刻画追求权力的野心与兄弟情义的冲突,想刻画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如何被朝堂权谋打的体无完肤。
张辰终于理解了为什么不拍李连杰的动作戏。
因为动作戏会抢戏。
陈可欣想刻画的东西太多了,加了动作戏,就不会有人再去关注这些深刻的东西。
《投名状》票房上肯定是失败了,但奖项上得到了肯定。
陈可欣苦心孤诣总算没有白费。
08年金像奖,《投名状》获得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提名,最佳男主,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提名,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李连杰凭借庞青云一角击败刘天王获得影帝桂冠,终于完成自己零的突破。
但其实单说戏里的表现,刘天王比李连杰演的好,只不过赵二虎这个角色就一个模板,从头到尾大憨憨一个,而庞青云这个角色更复杂,所以最后最佳男主给了李连杰。
国内,《投名状》和《爆裂鼓手》厮杀的天昏地暗,距离《环太平洋》上映还有快两个月的时候,第一支预告片终于出炉。
星辰娱乐和华纳的厂标之后,画面先是一片黑暗,背景音突然变成尖锐的警报声,接着旁白响起:人类一直以为外星人来自外太空,但其实它们来自太平洋底的一个异次元入口。
接着画面上出现航母的身影,不同的是,航母上一架飞机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一具巨大的骸骨。
然后画面一转,一只巨大的怪兽在金门大桥上肆虐,大桥钢缆如线头一般崩断,汽车纷纷坠入海中。
背景音:为了对付怪兽,人类开始建造自己的怪兽。
与背景音对应的,范家三姐弟进入驾驶舱,暴风赤红浑身的灯突然亮了起来,机甲也如同一瞬间有了生命一般。
随后画面变成中美俄三具机甲投入战场的一幕。
暴风赤红第一个被投放,它站起的一瞬间,雨水顺着机甲外壳流下。
身后的天空中,切尔诺阿尔法和危险流浪者依次投入战场,三具机甲将怪兽包围。
画面闪回
范彬彬领衔主演;
机甲与怪兽互殴,巨大的拳头打在怪兽身上;
工业光魔倾情奉献;
香港大战,机甲,怪兽与熊猫洪荒的乱战;
《飓风营救》导演张辰最新力作;
香港街道上,怪兽与机甲逐渐靠近,怪兽步伐沉重,机甲暴风赤红的手里则拖着一条游轮,随着二者接近,速度也越来越快,接触的一瞬间,暴风赤红手中的游轮被当做棒球棍一般抡下来……
接着画面终于一行字幕:12月7日,《环太平洋》,不见不散!
预告片的剪辑是很讲究方式方法的。
画面要燃,要能勾起观众的兴趣,还不能透露太多的剧情。
这些预告片不是张辰剪的,华纳有专人负责。
这一版的预告片不是常规的两分半,而是只有一分钟。
不是剪辑师偷懒,而是华纳的宣传策略。
这一次《环太平洋》的宣传,华纳准备不走寻常路。
一般的电影,都是一到两个预告片,个别大片能达到五到六个,时长都在两分到两分半左右。
但华纳这一次准备高频次的发布预告片,平均三天一个,等进入最后半个月,更是一天一个。
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勾起观众的好奇心。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预告片完全就是一部电影最经典的部分。
用快节奏的方式剪辑在一起,很容易就能把人看的热血沸腾。
再加上《环太》是科幻片,里面不论是机甲还是怪兽,都是很容易吸引眼球的元素。
只不过这样下来,预告片的数量居然达到了三十个的恐怖数量。
当然,每个都很短。
除了最开始的几个,其余的都只有半分钟的样子。
这样做有个弊端,如果有观众搜集了所有的预告片,大概所有的剧情也就知道了。
不要紧。
知道归知道,他们一定会看的。
像《环太》这种片子,卖的从来不是故事,而是特效。
人们想看的是机甲和怪兽拳拳到肉的肉搏,而不是一个个的闪回。
这就是预告片的魅力。
《环太》的预告片是10月23日突然上线的,上线的地方是星辰娱乐的官网。
压根没多少人知道。
然后张辰在自己的博客里转发了,之后就爆了。
对于媒体人来说,张辰的博客就是奖金池,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
预告片一上线立马就被转载,然后开始在各大论坛传播,然后是全网传播。
现在的青城无忌不仅是张辰吧的吧主,还是星辰娱乐的在编员工。
自从屠港事件后,他就被诏安了。
不同于梁山好汉那种不情不愿,青城无忌是美滋滋的接受的诏安。
不用坐班,干的还是以前一样的事,还多领一份工资。
嗯,怎么说呢,青城无忌现在对于张辰已经从喜欢变成了信仰。
只要张辰不违法乱纪,他能喜欢他一百年,领着工资追星是真香啊。
不过别看他是自己人,照样没有渠道提起拿到预告片,依旧只能靠自己搬运。
此时,青城无忌搬运的预告片才刚在贴吧里落地,立马就有了几十的点击。
然后几十迅速攀升到几百。
接着就有人发帖留言了。
【好看,超乎想象的好看,难以想象,这是我们自己拍出来的科幻,摸着良心说,我觉得比《变形金刚》好看~】
【同意楼上,张导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从今天起,张辰就是我干爹了,就冲干爹这特效,上映时必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