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黎明的善人善举:
用三年时间,开演唱会,求富豪,甚至不惜放下面子表演危险节目,只为筹款。
最终用筹到的350万美元善款给8000万中国儿童购买了骨髓灰质炎糖丸……
只这一项,就够他封神的了。
黎天王,你瞒的我们好苦!
有人翻出了黎天王年轻时的照片,被亮瞎双眼!
白古级别的,妥妥的华人第一序列。
就和大家第一次见到林青霞年轻时的照片一样,难以自信!
许多人知道林青霞都是通过《新龙门客栈》,大家都觉得林青霞言过其实,名声那么大,但长的也就那么回事。
但人家是54年的,《新龙门客栈》进入内地的时候是90年代,那时候她已经40了。
年轻时的林青霞长这样,够不够靓?
嘉禾和星辰娱乐根本没有怎么带节奏,媒体就开始自发炒作。
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要不说人家是优质偶像呢,这样的人不当偶像什么人能当偶像?
另外三大天王被挨个拉出来批判,会唱歌怎么啦,会跳舞怎么啦,会耍帅怎么啦,你们有人家的人品吗?
都不需要特别炒作,只要把他做过的那些事罗列出来,就能秒的其他人渣都不剩。
黎明慌了,赶忙站出来澄清,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宣传。
炒作也不能这么炒啊,我还得做人呢。
张辰为此特意发了一篇博客:
黎天王,我知道你做这些不是为了宣传,要是为了宣传,也不可能默默无闻几十年,更被认为是好欺负的‘凑数天王’。
但做好事,就应该宣传,应该让人知道,这种事,论迹不论心的。
不管做好事的人出于什么目的,做了就比没做强。
这世上当然有圣人,但更多的是普通人。
普通人图名也图利,但只要做了,就比不做强。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接济天下。
蜘蛛侠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我宣布,为雪灾捐款1000万,略尽绵薄之力。
张辰现在,越来越把博客当做微博来用了。
每次也不多写,一两百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就罢。
这次的捐款当然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事实上,他想了很久。
《环太平洋》二十天破四亿,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
他是全行业的红人,但也是全行业的公敌。
现在的他,等于站在风口浪尖上。
偏偏他是白手起家,身后没人。
现在没事,不等于以后也没事。
张辰曾经想过,现在之所以没事,大概率是因为人家还没注意到自己,又或者电影行业的盘子太小,人家压根就看不上。
但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这块肥肉终归会被人惦记。
什么时候电影行业的盘子足够大了?
其实很好判断,你看阿里之流的资本什么时候进场就知道了。
张辰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在资本入场之前,尽量给自己身上套足够多的护身符,同时悄悄壮大自己。
只要护身符够多,就没有人能明着针对自己。
当然,也得放着被碰瓷,东哥不就损失惨重嘛!
……
求月票
第528章 闲聊和捐款
张辰发博客的时候正在路演的最后一站,山东青岛。
晚上,一行人约好了吃饭。
累人的路演总算要结束了,值得庆祝一下。
这段时间,不仅路演,相关的宣传工作也一个都没落。
《鲁豫有约》、《锵锵三人行》、《超级访问》、《杨澜访谈录》、《中国电影报道》,《环太》剧组挨个上了个遍,抽空还去芒果卫视参加了半场《快乐大本营》。
之所以是半场因为时间上《环太》的主创人员太少了,支持不了一整场节目的录制,又是为了宣传电影,要的急,芒果卫视就给加了个塞和另一个组一起录。
对了,顺带着还接受了几家杂志的采访。
这几家杂志是一起采访的,因为访谈类节目张辰已经上吐了,每次翻来覆去说差不多的话,真的是折磨人。
这次干脆几家一起。
让其他人先去饭店,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小房间,张辰独自面对几家媒体。
“《环太平洋》的票房你还满意吗?”
“还不错,国内目前破了四亿,最终希望能到五亿……”
“你觉得这个票房成绩代表了什么?”
“代表我们国内的电影市场大有可为,代表近几年国家推行的大片策略是对的。
现在普遍民众的观影意识还不强,一般人一年可能都看不了五次电影,那么这有限的几次中,观众会如何选择?
当然是选择宣传力度更大的大片。
只有人们爱看大片,才能养成观影习惯,中国的电影市场才能发展起来。
所以,还是要尽量拍大片!”
“听说《环太》在国外口碑两极分化非常严重?”
张辰点点头:“评价其实还可以,北美市场的综合评分8.1分,IMDb评分8.4,烂番茄评分3.6分……
有争议这个是正常现象。《变形金刚》和《环太平洋》是相似的类型,上映的时间又比较临近,观众们忍不住就会拿来比较……”
“那你觉得哪个更好呢?”
张辰摸着鼻子笑了笑:“如果要我说,那肯定是《环太平洋》,毕竟是我的心血,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当然,你要是问迈克尔贝,他肯定说是《变形金刚》……”
“那你觉得《环太平洋》的票房最终能够超过《变形金刚》吗?”
“国内应该没问题,毕竟是第一部国产科幻大片,观众们还是很支持的。但是国外就不一定了,《变形金刚》毕竟是已经存在了20年的经典ip,影响力不是《环太》能比的,但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您指的时间是……”
“电影的本质,去掉了宣传,卡司,排片等一切的外在因素,单纯的电影本身的质量……
比如五年后,十年后,再来回头看这两部电影,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你觉得《环太平洋》非常优秀?”
“当然,特效水准放在好莱坞也是一流,即便十年后看,依旧不会有任何出戏的地方,我一直以为,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那这就是一部好电影……”
一家杂志询问完毕,换了另一家杂志的记者。
“文艺界最近在尝试解读《环太平洋》,他们发现《环太》和其他的好莱坞大片不太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们看过的好莱坞大片普遍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而你的《环太平洋》推崇的似乎是集体主义。
网上有一段分析我觉得说的非常有道理,如果《环太平洋》是好莱坞出品的电影,那么最终必定是美国机甲拯救世界,标准的个人英雄主义,但你这版的《环太》却是中美俄三国齐心协力,甚至不惜自爆为队友寻找机会战胜对手,这种形态是以往的电影从来不曾出现过的……”
“Bingo,你说对了~”
张辰打了个响指:“我一直以为就算有人看出来,也要等下映后了,想不到这还不到一个月已经被人发现了。”
“你专门的?”
“是的。
我们中国人做事情一向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的对外策略一直都是反对单边贸易,提倡合作共赢的。
这是我们的思考方式,所以我在设计电影剧情的时候就加入了这点。
在《环太平洋》里,没有绝对的主角。
中美俄三国,大家都很重要。
缺一不可!
虽然中国机甲的镜头要更多一些,但严格说起来,这其实是一部群像戏。
合作共赢是这部戏的核心,至于别的,美女,帅哥,怪兽,机甲,这些都是大片元素罢了,吸引眼球的东西。”
张辰说的轻描淡写,但几家杂志都是关于电影的,在座的记者们也算半个圈内人,知道他说的这些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这玩意就像哲学,规律我总结出来了,但能不能用好可全凭各人的本事。
要真那么简单,怎么会轮到张辰来拍第一部国产科幻。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的意思是,如果按照个人英雄主义那样去设计,国外观众不是更容易接受吗?
你这样设计,还要担着失败的风险……”
张辰觉得这个记者问到了点子上:“因为我想要国外了解我们,只有了解,才能消除偏见……
我们加入WTO,承办奥运会,其实都是为了消除偏见,让国外认识到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的,这一点通过电影同样可以……”
“有人说你是在拯救内地电影市场……”
“没那么夸张,但我的确一直在尝试新的类型,或者说,我比其他的电影人更有一种紧迫感。好莱坞电影工业很强大的,但他们现在其实还没有完全搞懂中国观众的喜好,这就是留给我们的窗口期,我们必须趁着这段时间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否则一旦等到那一天来临,中国电影将不复存在……”
“真的这么严重吗?”
“当然。”
“就比如这次的《环太平洋》,制作方式是完全的好莱坞模式,票房目前四个亿,如果好莱坞六大也照着这个模式拍一部大片出来呢?”
嘶~
几名记者齐齐吸一口凉气。
采访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等采访结束后,主办方派车将张辰送到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