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10:开辟内卷新赛道! 第234节

  二人推开厚重的门帘,蒙古包的内部空间宽敞明亮,地面铺着厚实的地毯,中央的铜制火盆中燃烧着木炭,暖意融融。

  四周的围壁上挂着手工刺绣的壁毯,雕花木桌上摆放着银质酒具与精美的奶食品。

  二人围着火盆烤火,苏君有着东北人天生的抗冻基因,但刘亦妃不行,她缓了好一阵才从被冻成狗的状态缓过来。

  刘亦妃静静的坐在火盆旁边,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脸颊旁,宛如从画中走来的佳人。

  火盆里的炭火噼里啪啦地燃烧,橘红色的火光映照着她的脸庞,将她细腻的肌肤染成暖色调,双眸犹如被点亮的星辰,波光流转间满是温柔。

  她微微倾身,伸出葱白似的手指轻轻拨弄着炭火,火星四溅。

  这种状态的刘亦妃真的很不一样,苏君都看呆了,许久后才轻咳一声,他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度假的。

  对于专注工作的男人,美色如浮云。

  “你在这休息一会儿,我去看看马场的情况。”

  苏君揉了揉刘亦妃的脑袋,将她好不容易才挽起的长发打乱,站起身开始穿外套。

  剧组一大堆事等着他呢。

  “我跟你一起去,我也想看看你们准备好的道具是什么样子。”

  一听苏君又要出去,这次打定主意要看住刘亦妃立马跟上,同样开始穿外套、整理装备。

  对于脾气比他还倔的刘亦妃,苏君也没有阻止,反正就在附近。

  “你们要用到多少群众演员,会骑马的可不好找。”

  “还得愿意来这里。”

  刘亦妃想到了什么,根据苏君要求的马匹数量来看,战争戏的场面会很宏大,需要的群众演员不会是小数字。

  而且刘亦妃看过剧本,整场战斗不会有步兵出现,全员骑兵。

  如此一来的话,去哪找那么多群演。

  哪怕将附近所有的牧民集合起来也凑不够几千人,甚至是杯水车薪,搞不好苏君都要亲自上场。

  “不远处就是锡林郭勒,牧民和会骑马的蒙古人肯定好找,他们来饰演外族骑兵。”

  “一千五百人能凑齐。”

  苏君穿戴整齐,开始帮笨手笨脚的刘亦妃穿,这姑娘有时候就像没有自理能力的小孩子一样。

  “唐朝骑兵比较难搞,目前连五百人都没有凑到。”

  “我约了当地军区的人,应该能借到一部分骑兵,剩余的缺口就要慢慢补,只要在大决战开始之前凑到就可以。”

  这种事苏君从来不瞒着刘亦妃,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非比寻常了。

  两个人走出蒙古包,寒气扑面而来,直接让二人的睫毛上浮现一层冰霜,每次呼吸有能感觉到一股凉气被吸进肺部。

  透心凉,心飞扬,比雪碧都好用。

  最先看到的是纯色白马,这些是裴亲军的坐骑,苏君挖空心思也没有想出来很响亮的军队名称。

  脑细胞被耗尽的苏君索性从《雪中悍刀行》中抄了一个名字过来。

  大雪龙骑军!

  反正现在还没有《雪中悍刀行》这本书,苏君不算抄袭,还能称得上是原创,超前的记忆就是牛逼。

  在剧本的设定中,大雪龙骑军全身覆以玄铁打造的鳞甲,每一片甲叶皆经千锤百炼,边缘锋利如刃,表面镌刻着防护符文。

  头盔以精钢为骨,顶部矗立着雪白雕羽,面甲开合自如,护颈处缀满细密锁子甲,将脖颈严密包裹。

  战袍外罩银貂裘,内衬金丝软甲,既保暖又防箭矢。

  腰间悬挂着鎏金错银的雁翎刀,寒光凛冽,背上的宝雕弓以龙筋为弦,檀木为身,射程极远。

  挂在马背上的长枪长达丈余,枪杆由精钢与韧性极强的黑檀木合制而成,枪头以百炼钢打造,枪缨以纯白狼毫制成。

  战马身披寒铁具装铠甲,头有凤翅兜鍪,护面狰狞可怖,身覆连环锁子甲,腹部也以坚韧犀牛皮衬以铁片防护。

  马蹄包裹特制的防滑铁掌,马鬃处系着银铃与红绸,马鞍两侧挂着备用的箭矢与标枪。

第287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

  经历两个多月的棚内拍摄,几乎全是特效堆砌的《坏太平洋》暂告一段论,剧组正式开始转场。

  特效素材已经收集完毕,剩下的就是各种文戏和剧情铺垫。

  这些情节需要在国外实地拍摄。

  中影老大韩三平在最后一天出现在象山影视城,如此的高光时刻他绝对不能缺席,更何况苏君不出面,其他人的分量不足以和传奇影业的人对话。

  “乔,希望可以尽快看到成片。”

  韩三平笑着和乔握手告别,他对《环太平洋》的期待非常高。

  谁说外国人不懂人情世故,乔在面对韩三平的时候就把姿态放的很低,没有任何一点盛气凌人的样子。

  这可是手握进口影片权限的大佬,就算借给乔三个胆子也不敢摆谱。

  传奇影业还不是好莱坞六大。

  “韩董您放心,二月末之前就能结束拍摄,后面的事情还要您多费心,托马斯先生让我向您表示敬意。”

  对于乔的态度,韩三平很满意,听完电影的后期制作日程,随口敷衍两句就打发乔离开。

  要是站在这里的是托马斯图尔,韩三平高低也要留他在这里吃个晚上。

  但乔的分量明显不够,韩三平没有心情搞一些官面上的文章,甚至连敷衍的想法都没有太多。

  待到周围全是自己的心腹后,韩三平示意所有人放松一点,看着周围的年轻面孔,他有些感慨

  “你们都是集团中最年轻、最有前途的一批人,对未来的路有什么打算?”

  这种问题不像是中影董事长会问的。

  自从韩三平感觉自己地位不稳后,他就把手下最年轻、最精锐的一批力量安排进了《环太平洋》剧组。

  保存实力、以待来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环太平洋》剧组的中影负责人犹豫片刻,他是韩三平的心腹,本应该有远大的未来,但现在来看,老大都自身难保,他更需要为自己找好出路。

  “金乌影业和异色特效中的年轻人都很多,我们想去那里试一试。”

  韩三平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

  站起身看向远处摆放的孙悟空、始皇机甲模型,这两个大家伙没有被随组带到国外。

  体积太大、运费太高、后期也没有什么戏份在,传奇影业大概率是不要了。

  “他们是什么情况?”

  “苏总要这两个机甲模型,我们打算过几天给拆了,然后给苏君发过去,组装的问题就不归我们管了。”

  负责人简单和韩三平汇报了一下,这种情况很常见,丢几个道具不过是无伤大雅的小事,演员拿走都没问题,更何况还是投资方老板要的东西。

  机甲模型不过是大了些、贵了点。

  看着科技感十足的机甲模型,韩三平也有点心动,这要是摆在家里,朋友来时炫耀一下,那是真的有面子。

  不过他家太小,肯定装不下,随意拿剧组的贵重物品,对他来说是一个麻烦。

  韩三平咂了咂嘴,他是真的喜欢这两个大家伙,男人至死是少年,跟身份、年龄和地位没有太大关系。

  “发到哪?我记得没买别墅?”

  在韩三平的印象里面,苏君一直都住在大平层和商品房中,应该放不下这些大家伙。

  负责人挠挠头,从手机中翻出地址,递给韩三平看了一眼。

  “可以啊。”

  韩三平赞叹的点点头,他就说苏君图刘亦妃点什么吧。

  把模型运到大别墅里面,以后登堂入室不就是简简单单,就是刘亦妃的嫁妆稍微多了一些。

  “你们跟着模型一起去,帮苏总组装一下。”

  “过一段时间,正式杀青后再去。”

  韩三平最后的两句话意思很明确,负责人一愣,然后重重点头,他懂这些话代表什么。

  他们还需要在中影待两个月,然后就可以和苏君正式商谈集体跳槽的事情。

  中影空降了一位总经理,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三把火迟早烧到他们这些韩三平嫡系头上。

  被赶出中影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相比于那种不体面的离开方式,趁着《环太平洋》杀青离开更好,他们都不是酒囊饭袋,金乌影业和异色特效更适合他们大展拳脚。

  电影市场的争斗如火如荼,《左耳》的票房持续攀高,中影旗下院线排片一切正常,唯有万达对《左耳》十分偏爱。

  上映三天来,《左耳》一共拿下六千七百万成绩,确实和《十二生肖》将近两亿的票房无法相比,但对于主演的加持效果非常大。

  李知恩成功站稳脚跟。

  韩国唱跳歌手出身,凭实力考进音乐界殿堂级院校日内瓦音乐学院,并成功入籍瑞士,更是和苏君和刘亦妃这些金乌影业创始人同台表演。

  重重名头累加起来,让李知恩彻底跻身二线,更让宋戈下定决心,让摩天轮影业接受李知恩的投资。

  为了预防不可控情况发生,李知恩的活动安排和工作室管理权都被赵逸逐步移交给其他人。

  如此一来,赵逸的工作压力立刻少了不少,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处理公司内部事务。

  比如一直想拿到投资的田晓鹏。

  “田导,你的想法很不错,但《大圣归来》的持续时间太长、资本机构太过复杂,我们都要再考虑一下。”

  赵逸的语气有些遗憾,他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动漫风格,但《大圣归来》的不确定性太多,在资本层面上来看存在太多问题。

  好几十个出资方,扯皮的事情太多。

  而且田晓鹏想要异色特效介入,动漫电影对特效的要求太高,异色特效短时间抽不出来那么多人。

  正在拍摄中的《大唐剑圣:裴》和《七星鲁王宫》都是特效大户。

  更别提陈祉希正在谈的《鬼吹灯》系列和其他几个大IP,每一个都是大投资、重特效。

  “我知道了。”

  早已经猜到结果的田晓鹏苦涩的低语一句,拿起项目书向外面走去。

  赵逸看着田晓鹏失落的背影,再想想那些画风不错的成品短片和概念图,他终究还是心动了。

  不只小孩子喜欢动漫,男人也是。

  “这样吧,我有一个办法。”

  听到事情还有转机,田晓鹏脸上闪过喜色,重新坐回椅子,像是一个乖宝宝,目光始终盯着赵逸。

  要是再没有资金注入,《大圣归来》和他的工作室说不定真的会原地去世。

  总之,他需要钱,大量的钱。

  “苏总和刘总在乌拉盖拍戏,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找他们当面聊一下投资的事,成功的概率会很大。”

  赵逸的主意简单粗暴。

首节上一节234/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