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正气。”清羽注视着那股瞬息间就出现在皇城上空的白色云雾道。
弥漫在整个大同山之巅的云雾竟然都是浩然正气所化,而且看这精纯唯一的气象,还是皆由一人所出。
浩然正气形成的云雾好似跨越空间般出现在皇城上空后,再次聚成孟山河之形,“止。”
抬手轻拂,巨大的冲击波便化散为无形,孟山河竟是以一具化身就轻而易举地将这令凤鸣萧都吐血重伤的冲击波化解。
“好强,我还是低估了天榜至强者的厉害。”清羽震撼地看着此情此景,喃喃道。
就似蝼蚁难观天一般,神元境的清羽也难以理解通神境这等神魔境界的强大,只能以一个又一个的通神境强者作为参照物来评估。
本以为禅宗两老僧,密宗最澄等人使用禁术后已然可以达到当世最强那批人的高度了,结果发现终究还是自己坐井观天了。
此时,双方的比拼也出现了结果。
禅宗两老僧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平平,不如心闻显眼,但他们修炼了数百年的武功又岂是等闲。只是因为大限将近,一直以秘法苟延残喘之故,才未曾展露出其厉害之处。
现在以「舍身决」全力爆发,却是让这两个老僧大展神威。
而密宗的最澄等五人,虽说是要拼命,但终究还是未曾像两个老僧那般将尽数催谷到极致。
最终的结果,这场比拼是禅宗两个老僧胜了,密宗五人,真济、实慧两人被佛光击溃镇杀,最澄、真雅、道雄身负重伤。
不过作为胜利方的禅宗老僧们却是更惨,看似依然如故,未曾受伤,但随后便直接盘膝于地,当场坐化。
身体尽化为尘土,漫天飞散,就连舍利子都未曾留下。
按理来说,像他们这等修持了一辈子佛法的僧人,坐化后会有舍利子留下的。只可惜,他们使用的「舍身决」。
舍身舍身,舍得干干净净,毫无一点残留。
心闻伸手高抬,好似想抓住什么似的,只可惜,终究什么都没抓住。
心中悲切,但终究结果是喜人的,两位师叔求仁得仁,大挫密宗元气,还为禅宗开辟出新的传教之地。
“孟山长,请出手。”心闻向空中的孟山河化身行礼道。
心闻的意思很明显,牺牲已然做出,该您出手了。
························
两名老僧的坐化,除去这观战众人,冥冥之中,却也还有他人感应到。
东海之滨。
长空之上,却有一和尚盘膝坐于悠悠白云之上。
这名和尚似老,又似幼,似男又似女,众生之相,竟是在其一身上尽显。
“阿弥陀佛,两位师兄,恭祝往生极乐。”
这和尚像是突然感应到什么,低声念道。
说着,和尚开始默念《往生经》。
四周空空寂寂,唯有高空上的长风呼啸,带起云起云散。
和尚默念完一遍《往生经》后,双手合十,又是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北周之事,胜负已分,尊者,还要继续和贫僧相峙吗?”
令人惊奇的是,这和尚的话语,却是对着头顶上的太阳所说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照
三月初三这一日,东海边的渔民们感觉天上好似多了个太阳一般,明明是初春时分,阳光却是比夏季还要毒辣十倍。
外头的阳光,即便是穿着厚实的靴子出去,都能感觉到脚底下的炽热。若是没有武功傍身,体格不够强健便出门,不出一时半刻,便会受不了毒辣的阳光直接昏倒在地。
普通百姓便是躲在家里,也逐渐有人开始中暑倒下。
大海上更是不断蒸发这水蒸气,密密麻麻的鱼挺着白白的肚子浮尸在海面上。
这种天气,也就只有咸鱼能挺得住吧(笑)。
其实百姓们的感觉没有错,天上的确多了一个太阳,只是这多出来的太阳和原本太阳重合,才会令人一时难以察觉这多出来的太阳。
即便是有心抬头查看,眼睛也受不了两个太阳叠合的阳光照射。
而此时,正有人和那多出来的太阳对峙。
“没想到,几百年过去了,密宗竟然有人练成了《大日如来真经》(这名字好大众)。”脸有众生之相的和尚端坐于白云之上,抬头看着头顶的太阳喟叹道。
密宗《大日如来真经》,一看就是以密宗最高信仰大日如来为目标创立的神功。
这门神功一旦练成,便会身具大日之威,犹如太阳在人间的化身。遍照世界,可滋养万物,亦可毁灭万物。
不过,由于这门神功修炼异常困难,简直是非人类可以练成,是以传承虽就,却也无人可练成。
《大日如来真经》的修炼过程,便是要效仿大日巡天。
清晨,朝阳初升,此时修炼者体内阳火点燃,身具大日之光。这一点,实际上挺简单的,能练成的人很多。
难的是接下来的。
《大日如来真经》,一旦练成,便不可停止,犹如日升日落,任世间沧海桑田,也无任何变化。
朝阳初升之后,太阳开始不断上抬升起。这其中,大日真火将会点燃修炼者真气气血,作为燃料让人体内的大日抬升,且越来越炽烈。
这一点,其实就像那些搏命的禁术一般,真气气血不断被转化为至阳至烈的大日真火,若是真气气血不够,最终大日真火便会将修炼者烧成黑灰。
光是真气和气血足还不够,大日真火何等炽烈霸道,若是一副不灭之躯,怎能承受住大日真火。
而在日上中天之时,体内太阳真正成型,放射出无边阳火,这将是真正的第一难关。若是撑过,自然无碍,撑不过,还是那个下场,变成黑灰。
在此之后,太阳西落,阳火开始武科避免地衰弱,直至日坠西山,修炼者全无生息,陷入似死非死的寂灭之境。
此为第二难关,若是就此沉沦,那就是真的死了,唯有参透寂灭之念,方能不陷入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