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鹏的腰板立刻就挺直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笑道:“不错不错,继续努力。”
“只可惜咱们产能有限跟不上。”
王会计讨好的说道:“现在咱们的货,卖的很不错,如果产能能扩大的话,一个月赚个三四十万,我看不成问题,云总,我看,要不然咱们再招几个人,扩大一下产能?”
“扩大产能?”
云鹏听到她的建议,摸了摸下巴,思忖沉吟的说道:“这也可以,不过,得招点手脚利索的工人才行。”他随口说了一句:“你有合适的人吗?”
“我有个侄子,今年初中毕业,不愿意上学了,在家里种地他也不愿意干,手脚倒是利索,口风也很紧,云总,你看要不然让他来上班?”
王会计立刻认真的说道:“他负责灌装饮料的话,我看一天怎么着也能出个七八十件饮料。”
“嗯,那你让他来试试吧。”
云鹏点了点头,一脸豪爽大方的说道:“给他一个月……嗯,三百块钱工资!”
“谢谢云总。”
王会计喜不胜收的说道:“我今天下班以后就去村里找他。”
“再顺便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朋友,要口风紧的,能干活的。”
云鹏补充了一句:“有合适的,再招来……嗯,三个人吧。”
“好,我知道了云总。”
王会计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心里思忖着,这种宝贵的“招工”名额,得优先从自己亲戚里面挑选。
“你忙着吧。”
云鹏坐了一会儿,背负着双手,溜达了出去。
他这生产工艺流程很简单。
白砂糖加上一定比例的水,兑好了以后,往饮料罐里添加就行了。
整个过程方便简单,如果要扩大产能,也不需要增加所谓的各种设备,只需要再招几个人,多拉两根水管过来就行了。
一切从简。
制造陈老吉凉茶饮料,是云鹏前不久,才发现的致富项目。
来自于农村的他,不甘心留在家里种地,初中毕业后,就要出来闯荡一下,见识一下世界,顺便找找如何发财致富的门路。
第二百三十五章 能怎么办
不得不说,云鹏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的。
没什么文化的他,跑到工地上,打了半年的工之后,云鹏就发现了,有种名字叫做陈老吉凉茶的饮料,卖的很是火爆畅销。
尤其是到了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买上一罐陈老吉喝喝,味道不错,还能有下火的效果。
有一次和工友聊天。
工友感慨了一句,“这陈老吉凉茶饮料肯定很赚钱,如果也能做上一个同样的饮料,保证一年赚个几十万上百万的。”
正是这句话,给予了云鹏“创业”的灵感。
有着几分小聪明的云鹏,想到了一个另辟蹊跷的发家致富的办法。
既然这陈老吉凉茶卖的这么火,那我也跟着卖凉茶,不就行了?
不过云鹏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开创一个品牌,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想都别想,那既然陈老吉凉茶卖的这么好,自己弄个和陈老吉凉茶相似的陈老古,不就行了?
想到就做。
这是云鹏的优点之一。
恰好,他认识一个同样打工的乡亲,只不过,这个乡亲是在金属品制造厂打工,虽然规模不大,但这家工厂的老板,同样具有雄心和竞争意识。
又恰好这几年,国企那种高高在上,小业务不接,就这种水平之类的态度,让很多人都不满。
这家金属制品厂的老板,从中看见了商机,放下架子亲自跑业务,不嫌订单小,硬是用几台二手设备,逐渐有慢慢做大趋势。
云鹏找到他的乡亲,询问了一下制造易拉罐的价格,听到一个才几毛钱而已,登时心里算了一笔账,能干。
于是,回到村里,软磨硬泡的要出来几千块钱,加上自己半年打工积攒的钱,注册了陈老古凉茶饮料这个商标,租下来一间废弃的仓库,开始了创业之路。
云鹏知道,自己是要借助陈老吉凉茶饮料的名气,来为自己创业,所以对于以后有可能而来的麻烦,也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注册商标就是为了将来陈老吉凉茶饮料公司发现之后,找上门算账用的。
他的如意算盘打的很好。
这些陈老古凉茶饮料,他以一罐一块钱的价格,批发给农村,周边县城等地方,效果竟然还挺好。
一些商店的老板,一开始还没注意到这是陈老古凉茶,不是陈老吉凉茶。
但云鹏还是很“贴心”的告诉了老板,价格很低,味道都差不多,如果卖的不好,还可以退回来。
于是,一些小商店的老板在有了云鹏的“保底承诺”后,也就将货源接了下来。
然后云鹏根据反馈——还卖的不错。
“……发家致富,原来是这么的简单。”
云鹏背负着双手,志得意满的走了出去,心里思忖着,趁着销量这会儿还不错时,再找几个工人过来,等下个月除了陈老古凉茶饮料之外,自己应该再顺便开发一下“雷碧”饮料,这个饮料也卖的不错。
反正都是兑水,哪个牌子卖的好,喝的人多,就做哪个饮料。
一辆崭新的桑塔纳2000的轿车,从县城里慢慢开了过来。
云鹏的眼睛立刻绽放出光芒,盯着这辆桑塔纳2000的轿车使劲儿看着,就差流下来口水了。
“等再过几个月,再赚一些钱,我也买这样一辆车开开……”
云鹏心里思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