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善恶天书 第22节

“可以请高人做法降服它!”

“你出钱请啊?”

“……”

城门口顿时一阵沉默,大清早趁着天还没亮便下水的人,自然都是些穷苦百姓,本就没什么积蓄,哪有钱去请道士和尚做法。

风秉文在城门口处听着热闹,瞧着已经被放行入城的那辆牛车,眉头紧皱。

他刚刚分明看见,在那溺水而亡的尸体双脚脚腕上,分别有一双乌青的手掌印,透着紫意,望之生寒。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眼睛特殊的缘故,他瞧着周围的人似乎没人能看见的掌印,似乎只有他一人见到了。

“嗯?”

走路间,已经跟着人流进城的风秉文瞪大眼睛,在那已经都快要消失在他视野中的牛车旁,出现了两尊高大却朦胧的身影。

风秉文看不清其身形,只看到灰色的雾霭朦胧,但是那近丈的身高,却如鹤立鸡群一样,那么显眼。

“这是,鬼差?”

风秉文有些不确定,那一日他虽然也看到了城隍,但是那城隍显化在他面前时,与常人无异,没有半点阴邪之气,堂皇浩大,比活人都更像是活人。

此时他看到的这两位,就不说它们那极具威慑力的庞大体型,就说萦绕在它们身上那股让他看不穿的雾气,都在说明着它们有多不好惹。

不过这两尊朦胧的存在,虽然看起来高大凶猛,但是在他们身下往来的行人却能轻易的穿过他们的身躯,看起来也没有受到任何负面的影响,好像他们的存在只是幻影一样。

哗啦~

有锁链滑动的声音响起,风秉文此时已经看不到那辆牛车了,但是因为那两尊疑似鬼差的存在,体格过于庞大,所以他的目光还在一直跟随。

突兀的,其中一尊跟随着牛车行走的朦胧存在突然扭过头,看向直勾勾地盯着他们风秉文,一双猩红的眼瞳,在这大日已经升起的白日间亮起。

呼~

一股阴风扑面而来,站在风秉文身边的行人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寒颤,左右望了望,便收紧了衣衫,加快了走路的步伐,不自觉地远离风秉文。

风铭文有些不好意思地,微微欠了欠身,然后冲着那狰狞凶恶的身影笑了笑,心中没有丝毫惧意,没办法,他现在的底气实在是太足了。

“……”

这尊庞大的身影无视了风秉文的友善,缓缓地扭过头,继续跟着牛车行走。

但是不知为何,风秉文突然感受到这两尊在青天白日下显化的存在散发的怒火,并不是针对他的怒火,而是被他们护送的牛车,或者说是导致牛车上躺着的那人身死的罪魁祸首。

这两个大家伙不会是听到了城门口处那些闲人口无遮拦的议论吧?该说不说,要是换位思考,他要是听到了这样的言语,心中必然也是非常恼火的。

经历了早上这一段小插曲之后,风秉文有些心不在焉的踏入学堂,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毕竟是启蒙学习,对他而言没什么压力,哪怕是分神也无大碍。

“水下!”

风秉文琢磨着早上遇见的那一档子事。

如今的大乾正处于盛世,国力蒸蒸日上,人道昌隆,妖精鬼魅之流全都隐于山野之间,不敢露头,最起码不敢闹腾得太厉害。

但是那些牛鬼蛇神躲起来可不代表它们就会老实,它们只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对于不小心落到它们地盘的凡人,它们可不会客气。

龙川府,千湖之府,人烟稠密,湖泽众多,与水有关的奇闻异事不在少数,而其中最少有一半都是与水鬼相关。

就以青山县周边的卧龙湖为例,早就在风秉文第一次听到这大湖的名头起,他每年都能够听到有人在其中溺水的消息,少则一二,多则三五,从不间断。

村中老人曾言,湖中总有不干净的东西,曾多次告诫家中孩子,不要在无看护的情况下,贸然靠近大湖,更不要私自下水游泳。

但即便是官府与大人们三令五申,每年依旧有人溺死其中,就是戏水的孩童,又或者是为了谋生的捕鱼人,采莲人。

以前风秉文,看到大湖就绕着走,就是有这一层原因,这水下不干净,有害人的玩意儿,这是铁打的事实,他犯不着下水去触霉头。

不过,如今的风秉文思考的是,

“不知道我救下一人,能有多少善功?”

非常功利,但是,已经三次祈愿,并且都得到了正面回馈的风秉文很难不往这方面思考。

再说了,有目的的行善就不算是行善吗?自古以来都是论迹不论心。

“也许,蹲在河边救人是稳定的善功来源?”

“不过,我要是把那个水鬼给弄死了,会不会更直接一点?奖励的善功应该会更多一些吧!”

一想到那卧龙湖每年有人溺水而亡的频率,风秉文觉得每天跑在湖边蹲点实在是太傻了,干脆一点,直接解决掉问题的源头。

“值得一试!”

风秉文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善功许愿的方便之处不用多说,要是有足够数量的善功,那两位老人的灵药,他都不用操心了。

“不过,如果消灭水鬼有善功的话,那我以后可就有目标了……”

人伢子这种流动性质的犯罪团伙,在这太平盛世实在是太少见了,像祁家岗那样的估计举世难寻,基本不会再碰到第二个。

但是水鬼这种玩意儿不一样,只要是在有人有水的地方,就必然会滋生这种阴邪之物,不说其他的地方,单单就说龙川府。

千湖之府,千湖,只是虚数,实际大小湖泊河流,再加上各处水塘,啧,这水鬼的数量只怕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了。

第四十章 盛世

天地人神鬼,蠃鳞毛羽昆

指的是五仙五虫,五虫其实是五大种类,囊括天地万物,人也在其中,属于蠃虫。

而五仙,是根据仙的实力地位进行的划分,根据顺序就能看出其中的高低,鬼仙居尾,属五仙之末,上限最低。

即便是不提仙,在周天万物之中,鬼的下限也是最次的一批,起步就差。

人死为鬼,鬼乃人之残余。

阳人撞上阴魂,孰强孰弱,一看便知。只要人心无惧,便是凶魂恶鬼也得绕着活人走,但这是建立在人的阳气没有受到惊扰压制的情况下。

一旦心生恐惧,肾精不凝,阳气就会为之散乱,到那时,外邪就会趁虚而入。此外邪并非特指阴魂之流,也有游离于虚无中的病气,怪气。

而在某些危急时刻,绝大多数人的脑子都只会给身体拖后腿,只有极少数人才能保持冷静,这大多数人这时候丢掉脑子,交给身体的本能发挥,说不定会有更好的结果。

细心观察,几乎所有先天心智有缺损的人,单论身体素质,都比看似正常的人要更加健壮。

人的阳气在内部会受到人之心神的干扰,而在外,同样也会受到环境的压制。

山河有形,风水有势。自古以来便有风水宝地的说法,仙家更有洞天福地之说,但是反过来,也存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地方。

这些地方藏污纳垢,阴秽聚而不散,也许从外观看,感觉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一旦踏足其中,身体的阳气便会被压制,便是肉眼凡胎,都会有明显的感觉。

不过所幸,这些特殊的地方就如同风水宝地一样稀少,寻常人只要不作死,主动踏足其中,基本也碰不到。

但有一样,但凡生灵,都必须触碰。

水!

而水属阴,活人落入水中,就会产生误入阴煞之地的结果,周身阳气会被压制,进而由外而内,扰乱心神,心生恐惧,阳气更是散乱,不堪一击。

这时候,即便是一些哪怕是在夜间,都无法害人的鬼魅之物,也都有了可乘之机。

太平盛世,人若为妖邪所害,大多都是在水中。因为这是凡人供奉的城隍地无法涉足的领域。

“……”

放学后,挎着小布包的风秉文蹲在平山县著名的卧龙湖边上,盯着这片波光粼粼,一眼都望不到边际的大湖。

“小娃娃你都蹲在这半天了,想干什么呢?先下水跑两下,老头子劝你安分一点,今天一大早这里可是淹了人!”

河岸边一名撑着渔船,披着蓑衣的老翁看着风秉文,好心提醒道。

“我不下水,我就看看,早上被淹的那人我也看到了,好吓人呢!”

风秉文站起来,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跟着这位渔翁搭话。

“你这小娃娃胆子不小呢,都看到了还往这里跑。”

老渔翁微微诧异,一边收拾着渔网,一边回答道。

“我听他们说被淹死的人是被水鬼给害的?是不是真的?这湖里真的有水鬼吗?”

冯秉文眨着幽黑明亮的大眼睛,好似一位天真无邪,好奇心极重的孩童。

“那肯定有啊,不然好好一个汉子怎么会溺死在藕田上!”

老渔翁摇了摇头,也是一脸唏嘘感慨之意。

“老爷爷,你就这么肯定,就不能是他自己失足淹死的?”

其实已经确定早上见到的那人是被鬼魅所害的风秉文变着法地套老人家的消息。

“淹死?怎么淹?”

老渔翁笑了一声,然后抬手给风秉文指向一处,那是一处正在盛花的荷花田,还能看到不少的采莲女与采藕人在其中劳作。

“看到那里没有?那里的水潜到就算是你这样的娃娃下去,都淹不到你的脖子,而你早上看到的那家伙就是在那里淹死的,你说要是没有水鬼使坏,他改怎么失足把自己给淹死?”

“不是,他们不知道早上有水鬼在那里害人了吗?怎么还在那里采摘?”

顺着老渔翁的指向,风秉文的脸上有些错愕,他刚来到河边时,就看到了那处颇为热闹的荷花田,那是不属于私人的野田,只要有空闲有时间,采到什么都是自己的。

“嘿,咱们这些穷苦百姓可不能跟你这种读书人家的公子比。水里有水鬼又怎样,谁不知道?但这水鬼会不会害到自己?那可不一定,但是不下水的话,那明天饿肚子的一定是自己。”

老渔翁的话听起来有些刻薄,但是风秉文却低下头,沉默以对,他刚刚那番话有几分“何不食肉糜”的意思。

“可是,现在不是盛世吗?”

风秉文抬头看着不远处,在水中几乎是抢着采摘莲蓬与水中藕带的男女老少,有些难以理解。

现在正是盛夏时节,这采上来的莲蓬藕带,即便是拿到坊市中去贩卖,也卖不了几枚铜板,可这却要冒着被水鬼残害的危险。

“当然是盛世,老头子已经有好些年没听到有人饿死了。只是在三九寒冬的时候,听到有几个不中用的老家伙被冻死,已经很好了。”

老渔翁那布满皱纹的沧桑面庞上露出唏嘘之色,黝黑的脸庞看起来很是满足,似乎想赞叹一下到了老年才碰到的太平盛世,

“这样的好日子若是能一直持续下去该多好啊!”

“冬天还会冻死人么!”

风秉文心绪复杂,他其实很想说,这算是哪门子的盛世。

但事实上,在封建时代,只要没有发生大饥荒,没有出现大规模流民,有人饿死的情况,便是太平盛世,值得青史留名,被大肆称颂的盛世。

“小娃娃,你真是生在一个好世道啊!”

老渔翁看着似乎还有些意难平的风秉文,如此对他说道,

“你如果是生在我那时候,啧,那可真是难熬啊!”

“您那时候又有什么?”

风秉文忍不住追问,大乾立朝已经超过三百年,史书记载已经经过了两次中兴,如今正是第三次,国祚不衰,已经有常盛之象。

“洪水,你这小娃娃肯定没见过吧,那水呀,铺天盖地地涌过来,你现在看到的这县城,住的地方都被淹在水下,只有那些山才能在水上露出点尖,人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

第四十一章 善水者

“洪水过了后,又是蝗灾,然后又是大饥荒,嗨,要说咱们这青山县,这位置就是好长,山清水秀,即便是地里刨不出吃的来了,也能下水捞点鱼,也不至于去饿得啃树皮,听说远些位置的人连土都吃啊,不少人活活胀死了!”

老渔翁一脸平静地向着岸边的孩童,诉说着他年轻时所经历的大灾大难。

而风秉文听着这一切,心绪起伏,难以安宁,没有亲身经历,他很难体会到,在当时的时代下一名普通的凡人,面对那些天灾时的脆弱与无力。

首节上一节22/28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