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一航苦口婆心的劝:“咱俩是纯洁的金钱关系,你给我干活,我给你发工资,别瞎想些有的没的。”
“那你还赶我走?”
“我啥时候赶你走了?借调,是借调懂么,你的工资还是我发。”
“就像小马哥那样?”
“小马哥?你们喊他这个,他哪里像小马哥了。”
跑题跑远了,有代沟,骆一航拉回来说:“我暂时把你派到罗志强那边,跟他一块把菌包生产线弄出来,顺便招人,都是你们同村的,你盯着点,咱们这边先要五六个吧,懒点皮点无所谓,坏种不要。弄好了你再回来。”
“还能回来啊。”罗少安就听见这句了,把心放肚子里,咧嘴傻乐……
罗少安聪明些,有眼力见,骆一航打算把他往外向培养培养,看看能不能练出来独当一面。
罗宏志踏实肯干,认真负责,不过有点内向,往外走是不行的,那就往里走,试试看能不能管生产,以后辅助骆爸。
罗庆财,罗庆财……先管人看看吧。
骆一航给三只小罗各分配了任务,自己都觉得挺有意思。
刚创办几个月的公司,都搞起干部梯队了。
让十七八岁的中层领导,管着十七八岁的问题少年。
要不是原先时候心软,招了三只小罗,现在也不至于还盯着十几岁的坏小子。
绝不是贪图小孩子单纯,好骗,教好了之后还挺好用。
不过光有小的还不行。
还得有老的,有经验,能压得住阵。
就是骆爸那个角色。
想到此处,骆一航从包里拿出一瓶酒。
“爸,给你拿瓶酒。”
“今天咋这好?”骆爸接过去看了看,“嚯,五粮液,我哪儿喝的来这么好的酒。”
说着喝不来,可没放下。
“没打算让您自己喝,您可以请别人喝嘛。”骆一航笑道。
“别人?请你啊?”
“误会了,不是请我,请您的老伙计,比如老罗叔。”
“混账话,那是我老伙计么,那是你爷辈的。”
“那你咋让我管他叫叔。”
“年纪在呢么,咱村就这,辈分全是烂账。”
六七十年代凑起来的村子,辈分就全乱套的。
老罗叔比骆爸就大七八岁,但是跟骆一航爷爷骆弘毅一块记工分的,就是爷爷辈。
村长奶奶也是一样,年轻,六十出头,辈分大。
安伯反过来,年纪大,迁来的晚,记工分跟骆爸一块,就变成了小一辈。
还有调组的,换大队的,乱的不行,索性不管了,就按年龄来,爱叫啥叫啥。
骆爸哈拉两句,反应过来,“你娃是有事让我去说吧。”
“您英明。”骆一航捧着竖起大拇指,“我这么想的,您看,老罗叔身体挺好,自己还能种小麦呢,家里人都没在身边,孤苦伶仃的。又是老把式,咱村种田最好的一波人里有他一个吧。”
定语得要加上,得说之一,不能说最好,不然骆爸不服气。
这几条每说一个,骆爸点一次头。
然后,“咱家要忙起来了,我打算让您跟老罗叔聊聊,请他到咱家来干,我给他开工资。”
“你打算让他干啥?”
“上回跟您说了,咱家台子上要扣棚,一个大的,十个小的,种不同的东西。我打算让您管着大棚,老罗叔管那十个小的。都不用下力气干重活,我还招了人的,你俩领着他们干就行。”
骆爸想了想,觉得自己确实管不过来,又问:“那你打算给你老罗叔开多少钱?”
“您工资五千,他肯定得比您少,四千吧。”
“不合适吧,要不也五千?”语气不是那么肯定。
骆一航懂了,“那哪儿行啊,绝对不能跟您一样,四千五吧,不能再高了。”
“成,我给你说说去。”
拿捏。
人员补强最后一个环节就该家里的老太后张桂琴同志了。
“妈,以后家里吃饭的人得十几口子了,您给问问村里哪个婶子愿意,来咱家给做饭,一天三顿饭,工钱您看着办。”
“那还不容易,喊一声全得来,都闲着没事呢。”
骆爸和老罗叔管生产,马专家和罗宏志管蘑菇,罗庆财管新人,罗少安外派,五六个小孩儿管干活卖力气,再来个大婶做饭,老妈撑起后勤。
差不多了,鸟枪换炮,咱这清音农业小公司,也算是正规军咯。
开整。
花钱。
给李正打电话。
次日,河滩上。
骆一航、马志涛,还有李正,三个人就像三个老农,蹲成一圈,一人拿根小棍子在地上写写画画。
“马技术员啊,我觉着你说的雨水收集真没必要,咱这儿不缺水,目的不就是洁净水么,咱从过滤池引水过来,弄一个五百升的水罐,水罐再连上净水系统,洁净水就有了,而且从水罐过一遍,温度也稳了。”
“地面透水砖没问题,砖下夯实,下面铺一层煤渣,再铺一层沙子,沙子上面铺砖,砖缝里再撒沙子,保证不露土,也不算地面硬化。”
“唉,都是逼的没法,咋就突然就不让地面硬化了嘛,实在没辙才想的这种招。”
“拱顶好些吧,拱顶强度高,保温也好些。不过你要是铺太阳能板的话,就必须得平顶了,有必要么……”
李正说到这里,看向马志涛。
马志涛又看向骆一航,“老板您觉得呢?”
“我觉得啊……”骆一航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反问道,“蘑菇棚耗电量真的有这么大?”
“真的。”马志涛非常肯定,“保守估计,一年16万到18万度电。咱这非灌溉,算农业生产用电,高峰7毛低谷2毛正常5毛,咱就按5毛一度算,一年9万块电费。”
(我在作者的话里放了一些第一手数据,有兴趣可以看看。)
“加装太阳能的话,也省不了多少啊……”骆一航琢磨道。
台子上装着太阳能呢,10kw的,理论上一年能发9000度电。
实际上,从装上到现在,倒是发了三千多度电,这可是好几个月,还是最晒的夏天。
最主要是发了电它存不住,那么小点儿的蓄电池,够干啥的。
直接用的话,哪怕装满了,再装10套,发电到理论值,一年9万度电,还不够一半。
10套光伏板可要30万呢。
理论上一年省四万块电费,七八年才能回本,实际上怕是得十几年,光伏板使用寿命才多少年。
投这么多钱有必要么?
马志涛太年轻了,没经验。
李正不是干这个的。
骆一航决定找些人咨询一下。
“喂,周技术员,我记得您说过有家人大棚养鱼,地面上用塑料箱子,养的还是热带鱼,啥变色龙的。”
“啥脑子啊,仨知识点说错了仨,那叫水箱养鱼,不是热带鱼,是观赏鱼,不光热的,还有冷的,变色龙是爬的,那叫三色龙。”
“别管啥了,那家要给水里加温对吧,我记得你说用电挺大,搞的太阳能板了,能省多少钱?”
“嗯,没错,冬天加温,夏天降温,省不了多少钱。”
“哦。”骆一航明白,刚要挂电话。
周技术员赶紧叫住,“等,等,等,别挂电话,听我说。我知道你把小马弄过去了。要种蘑菇了吧,我想了下,原理还真差不多。太阳能不是为了省钱,是怕哪年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市里拉闸限电。”
“卧槽!”骆一航大喊一声,赶紧感谢周技术员。
啥叫经验,这就叫经验。
一圈三个人,愣没一个想起来还有限电这回事儿的。
保不齐的哪年就高温超高温了,居民用电紧张,咔嚓,先把农电停了。
大夏天的,制冷设备停了,通风设备不能转,想喷淋降温吧,水泵动不了。
菇棚里热的像蒸笼,刷刷刷五六十度。
用不了一天,一整棚的菌包,保证全死给你看。
有灵气也不管用。
另外天汉这边没暖气,万一冬天太冷,也会限电。
“就用平顶的,装太阳能,一定要装,能装多少装多少,别怕花钱!”
我干了这么多年,还是有点人脉的。
打听来的第一手数据。
我认得的一家人,就有个1500平米的蘑菇棚,去年他们家蘑菇棚一年用了21万度电。
去年夏天南方出奇的热,他们有个南方同行,3500平菇房,一个月,干了24万度电。
1500平这家去年生产了75万公斤平菇,平均每个月六万多。
一公斤收购价3块到5块之间,一般3块。
每回产量低的时候就贵。
他们家去年卖平菇收入了240多万。
买菌包花了135万,平均一个菌包6块,有半途死了补的。
电费14万;人工18万,雇了3个人;耗材8万,杀菌药之类;包装15万,就是方的塑料盒;运费10万;垃圾清理4万多。
成本就要200万出头。
再加上日常的,为了要账,给采购商请客送礼之类开销。
一年赚了30多万。
两口子一平摊,月薪一万出头。
这还是他们自己打的井,水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