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出来摆摊卖花椒芽的时候。哪怕浓云压头,也没有打断骆一航的纠结。
到底怎么弄呢?
发现充电宝作用之后,现在面临两个选择。
一个是把下一层骆一航爷爷家的田都布下聚灵阵之后,再包下隔着水泥路的路东边一块荒地,开出来种辣椒,继续摊大饼。
好处是投入低些,那块田跟刚开出来种豆子的一样,也只撂荒了没几年,几千块钱就能开出来。
缺点是面积小,也就三四亩地,而且属于村里的,承包费不知道现在要多少。
而且东边那块荒田包进来后,再往下扩展,就到村里别人家的田了,那田人家是还在种着的。直接把聚灵阵铺过去肯定不行,怎么弄过来还是麻烦事。
另一个选择是上面台子上,就是原本的平安沟山谷里,把骆一航自家的荒田开了种辣椒,足有二十亩呢。
骆一航打算后面种辣椒是定下的。
不是菜椒,种本地做油泼辣子的秦椒,然后加工成油泼辣子卖。
食品加工收入高,而且调料卖的人多,人多 BUFF多,他贪心的很,钱和修行通通都要。
但是这个计划的投入很大,台子上撂荒时间太长,十几年了,要弄挖机上去开田,还要下很多肥。
这些天骆一航跟强娃了解过,强娃做农资的嘛,了解些新东西。
他说荒田种一季豆子主要是为了便宜,其实还有别的办法收拾荒田,有专用的生态肥,就是贵的很。
从他那里拿,光是基肥,一亩也要五百块。
而骆一航上次种豆子,三亩多肥料钱加起来才 140。
这还只是田本身,还有水渠要修,房子要修,蓄水池要修,水管、电线都要修。
甚至为了让挖机能上去,可能还要修路。
原本那条路是能上大卡车的,但是自从下面三线厂效益越来越差,人越来越少,直到前些年彻底倒了。
依托于三线厂才建立起来的平安沟,也同样人越来越少,田也越种越少。
直到十几年前,台子上的田彻底不种了,那条路也就荒废了。
这些是劣势。
不过台子上发展的好处嘛,大多是一次投入,而且投入以后,再怎么扩大都不愁了。
台子上有上千亩荒地呢。
毕竟是当年是为了备战,为了供应下面迁来的四个工厂,两万多职工,专门建设出来的,基础设施夸张的不得了。
要不是因为周边就那里有大片平地,长一公里半,宽一公里,还有一条小河从山里流出来自带水源,也轮不到在平安沟搞大建设。
白白荒废掉真挺可惜的。
当然,类似平安沟这样的村子还有几个,平安沟主要供应的是就在山下的那个,高峰时期有二十多个车间,职工家属六千余人的大厂子。
其实骆一航心里面是倾向于开发台子上面的,但有一个大问题。
钱。
开发上面可不是几千几万的事情,十几万都打不住。
骆一航现在有存款两万,卖花椒芽差不多能赚两万,四万块顶多够个零头。
就看猪苓的定级了,要是能定的高些……也多不了多少。
再看吧。
……
第二天.
骆一航一直在等刘洋的电话,结果没等来刘洋,反倒等来了小张老师。
目的,还是要菜。
“咋?两天,十斤都吃光了???”骆一航听完小张老师的要求后不禁惊呼。
好家伙,这两口子好饭量啊。
“没,没,还剩了些,不过不多了。”小张老师在电话那边讪讪的笑笑,也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前天,也就是骆一航他们周六聚会那天。
小张老师提着从骆一航那拿来的蔬菜回家,十斤菜里面大多是黄瓜西红柿,味道都特别好,小张老师他媳妇稍微一尝就被迷住了。
但是这两样蔬菜都有个共同的缺点,它们都能生吃。
所以这两口子一边看电视,一边洗了当水果,一晚上消灭掉一大半。
撑的他俩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了大半宿。
然后昨天周日,俩人中午黄瓜肉片西红柿炒蛋,晚上拍黄瓜西红柿蛋花汤再加了一道芹菜炒肉丝。
俩人吃了一锅米饭外带仨馒头。
又撑的折腾大半宿。
今天周一,他们决定不能再这么胡吃海塞了,决定一个中午吃食堂,一个点外卖。
结果,午饭时间刚过,两口子不约而同互发消息开了个小会,一致决定,早晨的家庭决议取消。
还是再买点吧。
……多买点。
张老师把事情说完,骆一航挺想乐,也挺高兴,开饭馆的不怕大肚汉,他卖菜的更不怕。
满口答应明天再给小张老师带上二十斤菜,另外加送一些荸荠。
小张老师在电话那边连连感谢。
这事儿闹的,赚人家钱,人家还谢谢。
骆一航美滋滋往回家走。
结果在半路上就遇到了下雨,连绵雨滴不断落下,从小变大。
等骆一航冲进屋里的时候,已经全身都湿透了。
好一场春雨啊,浇湿了干渴的大地,也浇的骆诚忧心忡忡。
骆一航洗完澡换了衣服出来的时候,就见到他爸骆诚正站在屋檐下看雨。
“爸,咋的?要作诗撒?”骆一航凑过去开个玩笑。
骆诚根本没搭理他,自顾自在那忧郁,“下了雨,天该暖了,花椒芽芽长老咯,卖不到几天咯。”
“么事,花椒芽芽本来就卖一阵,后面可以卖菜。”
骆诚哼了一声,“你卖撒?”
“我卖了,明天又是二十斤。”骆一航擦着头发满不在乎从骆诚身边走过。
一步,两步,突然转身,“你在担心雨会不会下到明天没法钓鱼撒?一个礼拜就一天不知道有没有的补哦。”
“你个龟儿!”骆诚心里点小九九被说了,恼羞成怒就要脱鞋。
骆一航一溜烟跑走,“打我有啥子用,求该求的人去噻。”
逃跑的时候还不忘了刺激一下老爹,终于翻身了属于。
主打一个父慈子孝。
这件事的起因是,张桂琴生气骆诚总去钓鱼,小河边一坐就是一天,啥活不干,还得伺候他吃,伺候他喝。
就给骆诚下了个规定。
每周只能去钓一天。
好巧不巧,定下钓鱼的日子就是明天,本周第一次执行,结果下雨了……
遇到这种情况,钓鱼活动到底是顺延呢,还是作废呢,当时没说,骆诚如今也不敢问。
就只能站在门口装忧郁呗。
装了一晚上,也没等到张桂琴出来关心和问候一下。
所以,是默认作废了吧?
骆诚真忧郁了。
第31章 钓鱼佬出货啦
半夜的时候,雨停了。
第二天一早,雨散云稀,响晴白日,天跟水洗的一样瓦蓝瓦蓝。
骆诚美滋滋提上渔具就上了后山。
这一去就是一上午。
一直到中午才回来。
回来的时候渔具没带,两条胳膊举的高高的,一手一条尺来长的鲤鱼满世界显摆,勾的丁小满绕着他腿边,喵喵叫着一圈一圈转。
千年一遇,这是出货了啊。
“老婆子,中午一条红烧一条垮炖,快点弄,吃了还要走。”
骆诚一进屋,手也不洗,提着鱼就冲厨房喊。
骆一航旁边听着,心说要完。
这不是出货,这是要出事!老爹脑袋冲昏了,敢造反……
赶紧溜。
骆一航滋溜一下蹿到屋外。
果不其然。
真就前后脚的工夫,骆一航刚出门,一颗洋葱跟着他就从门里飞出来了。
紧接着从厨房里又飞出来一颗土豆。
最后一个男人抱头鼠窜冲出来,跟在后面的是噼里啪啦长串。
“吃,吃,吃,给老子吃!吃个龟儿!”
骆一航松了口气。
恩,还好,鱼没飞出来,问题不大。
中午的时候,确定了,确实问题不大。
别看张桂琴骂的那么凶,两条鱼还是给做了的,一条红烧,一条垮炖,还拌了凉菜。
骆诚偷偷摸出来过年时候剩下的半瓶白酒,她也只瞪了一眼没骂人。
说明老两口感情还是很好的嘛。
吃饭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