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233节

  他们住的这小区在北四环,目的地在延庆,还是延庆的北头,再往北就到丰宁了。

  群山环绕,秋意盎然,美不胜收。

  全程高速。

  一百多公里没什么感觉呢就到了。

  老张所说的半野塘子,叫丰瑞垂钓园。

  在半山上。

  沿着盘山路开上去,到半腰下了大路再往下走,弯弯曲曲一条小路,钻进山里,跨过一座小石桥后,豁然开朗。

  木质的大门楼,进去之后巨大的停车场。

  下了车再往里,有菜地,有果园,有饭馆,现摘现在。

  还有小木屋能住宿。

  外面河滩还能烧烤。

  能玩儿的还挺多。

  不过这些设施都是附带,主要目的都奔着里面。

  这会儿别看才九点多,停车场里已经有不少车了。

  看来也都刚到,有几辆正有人下来。

  全都穿着冲锋衣,背着钓竿,提着箱子。

  跟老齐他们一样,都是钓鱼来的。

  得,也不用找人问了,随大溜往里走吧。

  穿过那些个住宿娱乐,进到最里面。

  又是一次豁然开朗。

  “嚯,好大的水面儿。”老齐赞叹一声。

  可不是么,这原本是个野湖,后改的水库,大致是个圆形,最宽处得有一两公里。

  这垂钓园开发出来的钓位,也就迎面这一小段,那也够一两百人钓鱼了。

  老齐三个拎着东西顺着石板路下到水边。

  钓位是在水边拿水泥砌的,有小桌有板凳还立着遮阳伞。

  后面每隔一段还有个水池子,洗洗涮涮挺方便。

  一行三人选了三个挨着的位置。

  坐下来,收拾东西的时候,就有这边的服务员过来了。

  见面先问好,“您几位好啊,看着面生,您几位是头回来我们这儿吧,我给您介绍介绍。”

  说话很客气,也很能说,讲这塘里有什么大鱼,谁谁谁来过,讲他们这儿的服务,租钓具,卖鱼食,怎么怎么好。

  门票90,钓上来称重,也管做,现钓现吃,怎么个做法。

  老周听的挺仔细,掏出手机来扫了三张门票。

  老齐和老张就有一搭无一搭的。

  老齐动作快,老周扫码的时候,他已经挂下杆了。

  用的就是齐若木带回来的那包鱼饵。

  结果。

  服务员还没介绍完他们这里有什么农家菜呢。

  老齐已经站起来了,“哎呦,哎呦,卧槽,卧槽!”

  他手里的鱼竿弯了一个大弯,鱼漂沉进水底。

  已经上鱼了。

  就是这么快!

  抱歉抱歉。

  过年期间,更新不稳定。

  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今年我爸干不动,家里的活都得我来。

  又买又做,又炸又炖。

  还要大扫除。

  洗衣服换被套收拾屋子擦玻璃。

  一会儿一趟忙起来没完。

  过个年事情咋这么多啊!!!

第235章四十二斤半!

  老齐钓鱼也十来年了。

  这回惊叫起来只不过是因为上鱼太快,把鱼饵挂到勾上,刚扔进水里就上鱼了,被吓了一跳。

  叫了两嗓子,马上沉稳下来,一手把着鱼竿顶在肚子上,一手摇着绕线轮,收收放放溜那条鱼。

  不大会儿功夫,水面闪起一道银光,鱼出水了。

  后面那个服务员,也不顾再介绍农家菜了,三步并作两步走,跑到老齐边上,从地上拿起长杆抄网,低头盯着水面弯腰等着。

  等老齐把鱼拖近了,服务员手疾眼快,单手拿着抄网一伸一套,把那条鱼捞进网兜。

  接着就夸啊:“老爷子好手艺啊,瞧这大草鱼,足有三斤半,我们家的鱼多活泛,劲大着呢,也就是您,技术高超,要换一般人肯定得脱钩了。这给您直接装鱼护里还是先称称分量?”

  这话说的,又捧了老齐,又夸了自己。

  最后俩选择,一个直接装一个称完了再装。

  反正一没注意顺着他话头回答下来,那就是带走。

  他目的就达到了。

  因为这里钓上来带走要单算钱。

  老齐心里明白,不过第一条嘛,又是这大家伙,肯定得带走。

  “称称,先称称分量。”老齐乐的开花。

  服务员闻言高声答应,“好嘞!”

  马上把鱼放地下,手脚麻利取了鱼钩,又从裤腰后面掏出个电子手称,把鱼挂起来。

  “大草鱼三斤八两,高高的!”服务员拉着长音喊了一声,这电子秤又不是杆秤,哪来的高高的。

  不过这么一喊,确实提气。

  服务员拎着称,称上挂着鱼,给老齐老张老周展示一圈。

  然后交到老齐手里,又给拍照,又给合影,忙活一圈。

  抽空还让老齐发朋友圈,集20个赞中午在这边吃饭能换一盘摊鸡蛋。

  服务挺好,说话好听,全是套路。

  老齐当然是答应了啊。

  不为炒鸡蛋,就为了显摆。

  围着这条草鱼发了个九宫格,中间是合影。

  还写了条装13的小句子。

  【不求所获,不可性急,钓鱼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给老张看了嫉妒的啊,指着老齐,“你这写的什么玩意儿啊,有一个词儿像你么。”

  老齐乐呵呵把三斤八两大草鱼扔鱼护里,坐回去慢悠悠捏了一小块鱼饵,搓成小球重新挂到鱼钩上,同时慢悠悠冲老张说,“有本事你也来一条啊。”

  “老齐头,给我等着。”老张愤愤撂下一句话,坐下来收拾钓竿。

  今天来大水面野钓,昨天都商量好了,今天都带大物杆,就奔着大家伙来的。

  老张拿出来的第一根钓竿和老齐的一样,俩人一块买的。

  五米四的汉鼎,理论能钓八十斤。

  这根杆在老张和老齐手里两三年了,俩人加一块,最大钓上来过一条四斤半的。

  老张和老齐下了杆,扭头看老周。

  “嚯,老周你杆够漂亮啊。”

  “哎哎,还行。”老周腼腆笑笑,“女婿孝敬的。”

  老周拿出来的是光威的清月,七米二长,一水的天青色,颜值超高。

  漂亮是一方面。

  更厉害的是,人家这是女婿孝敬的。

  老张更嫉妒了,“我那个小子,从来都不说给他亲爹买东西,光知道孝敬老丈人去,养个儿子真不如有个好闺女……我去!”

  一句话都没说完,只见嗖的一下水里的鱼漂没了,老张这边也上鱼了。

  他赶紧拿起鱼竿站起来,嘴里也是一连串的“卧槽卧槽!”,手里转动绕线器。

  老齐一看,拿起抄网等着帮忙。

  抄网刚拿起来,他这边的鱼漂嗖的一下也沉底了,老齐赶紧又把抄网扔下,改拿鱼竿。

  老周这边鱼竿刚拿出来还挂钩呢,那边俩人一块都上鱼了。

  他也赶紧的吧。

  扔下鱼竿,拿出抄网,在老张和老齐中间等着,看看左边,看看右边,都不知道先接哪边好了。

  给仨老头忙活的。

  别看老齐的鱼上钩晚,他的倒是先出水,打眼一看二斤多的鲤鱼。

  等这条鲤鱼钓上来都进了鱼护,老张那边还溜呢。

  老张和老周大呼小叫,鱼竿都弯成一个半圆了,老张一个人把不住,老周也上手了。

  两个人拽着鱼竿跟水里的鱼较劲。

  老齐一看,也赶紧上手吧,站起来在另一边抓住鱼竿。

  给老张急的啊,满脑门子汗,咬牙硬挺勒着绕线器,老齐和老周一边一个帮他拽着鱼竿。

  “一二三!拉!”、“一二三!拉!”

首节上一节233/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