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
骆一航接到了老蒋的电话。
老蒋从内部打听到的消息。
那个李大龙到派出所就全招了。
他以前是干狗仔的,在个工作室干。
前年犯了事,整个工作室都被端了,他也被判了半年。
出来之后老实了一阵,最近打算重操旧业。
几经挑选后,选择了黑媒体泼脏水造谣敲诈这一全新赛道,自主创业。
第一个样本案例就选择了骆一航的清音农业。
至于为什么。
李大龙开业大典的时候发了个朋友圈,被以前一个从他手里买明星照片的小子看见了。
然后主动联系了李大龙,提供了点内幕消息。
这小子,就是钓协那个关系户……
尼玛还真说着了,还真是自主创业的。
运气守恒定律?
去年走运了一整年,今年就得开始走背字?
这都什么事!
“我能发出去么?”骆一航最后问到。
“今天别发,明天发。”老蒋给了一个奇怪的回答。
“为什么?”
“明天杭城发警情通报,之后你再发,有背书更可信。”
骆一航懂了,又一个大人情啊。
好在是老蒋的人情。
“老蒋,谢啦。”
“谢啥子嘛,我官小,没帮上忙,要谢得谢胡局。”
“上回吃饭见过的那位?”
“没错,就是他。”
得,欠的是别人的人情。
“小米还差半个月,这回能有八百斤,全是的。”
“干的漂亮,够意思。”
次日。
警情通报真的发出来了,蓝底白字。
不过写的不是很清晰,说的是破获李某组织水军制作传播不实信息等等。
但是骆一航这边可以给他补充啊。
文案小赵再次出山。
写了一篇热情洋溢详详细细一波三折的小作文。
把起因张绍良拿着猫猫头钓饵去参加比赛,怎么因为上鱼太多被举报。
怎么配合接受调查。
怎么影响比赛也无怨无悔。
怎么沉冤得雪。
怎么被刁难这块着重介绍,十几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啊,相应号召全民健身退休之后锻炼身体参加钓鱼比赛,被举报后,都证明是无辜的了,却被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关系户小年轻冷言冷语无端刁难。
老人们气急败坏争辩几句。
却被记了仇,动不了老人,动不了选手,竟然找水军抹黑钓饵生产厂家。
这不是有毛病么。
幸亏猫猫头反应迅速积极维权,公安机关应对及时。
不然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岂不是就这么被抹黑,甚至垮台,倒闭,无辜员工失业无着,无辜家庭吧啦吧啦……
反正钓协都给咱禁了,咱也不打算搞啥钓鱼比赛,也不打算求他。
完全不带怕的,就是硬刚。
再加上这几天各家第三方的检测报告也出来了。
每出来一份报告,官号上就发出去一份。
顺便@一圈之前蹭热度的大V,明确发文道歉的下次就不@了。
不过道歉的没有几个,绝大多数都是拉黑。
这两个咄咄逼人不依不饶让不少自媒体意识到了,这家就是个疯子啊,哪有追着屁股咬的,老子是大V,老子有粉丝,你就一点面子都不给的吗!
哎,就不给,有本事你咬我啊。
次日,钓协再次发出公告,某临时工被开除。
至此,危机公关正式宣告结束。
正义得到了伸张,坏人得到了惩罚。
可喜可贺,可口可乐!
第335章葱姜蒜立大功
事件虽然基本结束。
剩下的就是漫长的诉讼,已经全权委托给律所了。
但这次事件的余波还远远没有结束……
这天骆一航正在办公室里写写画画。
罗少安突然又又又冲进来大喊:“老板,老板!救命啊!钓鱼佬都是疯子,第二批钓饵又全空了,秒空!现在全是催货的,我要被逼死啦~~”
骆一航老神在在看着他,随口道:“你被逼死不是很正常么,你哪天不被催货,你应该习惯了啊。”
“呃……”罗少安愣住了,顺口答道,“对哦,我应该习惯……不是,老板,我习惯不了!”
“但是这次应该没什么压力才对啊。”骆一航看着罗少安有些奇怪。
罗少安急赤白脸,又是挥手又是跺脚,急切道:“老板,真的真的要逼死啦,我怎么就没压力啊。”
骆一航回答说:“因为我看了啊,钓鱼佬都喜欢在网店直接买东西,不怎么去直播间,要逼也是逼客服,逼褚杰啊,又找不到你头上。”
“呃……”罗少安又愣了,喃喃了半天,“我,不是,这个……”
“所以,你个瓜娃。”看了他这反应,骆一航哈哈大笑,“又让褚杰坑了吧,他自己不过来,坑你过来。你还演,演的又不像。”
“老板,你咋知道啊?”
“因为我又不傻。”
“我也不傻。”
“你不傻谁傻,走吧。”
“去哪儿啊老板。”
“去找马专家,把你们的事情解决掉……”
实际上,昨天褚杰就跟骆一航汇报过了,钓饵原料和蘑菇原料冲突,需要一块找马志涛商量一下,有什么解决办法,或者怎么分配。
然后今天罗少安跑来找的时候还演戏,明明知道的事情还演,可不就是他又被耍了么。
总不能是这傻小子自己要演的吧。
他又不是真傻。
骆一航带上罗少安到蘑菇房的时候,褚杰已经在这里了。
跟马志涛两个人面对面坐在休息室里。
大眼瞪小眼,互相盯着不说话,看来是进行过商讨了,而且没什么结果。
“你们商量的怎么样?”骆一航推门进来问道。
马志涛听见声音立马站起来。
起来就抱怨:“老板,你们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啊,我刚弄明白草本菌包基料的发酵技术,第一批试验还没做完呢,又说不用了,草要拿去做钓饵,蘑菇就不要啦?”
最后又小声嘀咕:“咋现在草都成宝贝了。”
之前骆一航从德阳出差回来,就是骆爸摆小摊卖炸花椒芽的前一天。
还是罗少安,跑来叫救命,说被催货催疯了。
魔芋爽没有了,辣酱也没有了,泡脚料包啥的更是早就没有了。
去年的收获彻底耗尽。
新的作物还没产出。
此时清音农业正是青黄不接时候,能大量拿出来的也就剩下棚里的杂草。
而短时短间内能扩大产能的,也就只有蘑菇房。
所以让马志涛研究怎么把杂草做成菌包的基料成分之一,快速生产香菇啊、金针菇啊之类的,做成小零食卖。
马志涛接到任务之后,那可是到处摇人啊,师傅师叔师大爷问了一圈,打听来一个草本发酵作为菌包基料的技术。
缺点是成本高、产量低、生长慢、能生产的菌种也有限,只有那么几样。
优点嘛,就只有能用杂草,或者说几乎所有的无毒草本植物。
是一项从研究出来就基本上没人用的技术,因为杂草的粗纤维发酵成本比用秸秆啥的高多了。
但恰恰能满足骆一航提的要求。
马志涛拿到技术之后从头开始学,忙活了好多天,终于做出来一批成品菌包,现在第一批做试验的蘑菇都还没发出来呢。
又说不要了。
马志涛肯定心里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