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满这回没再叫。
“嗯,那圆柱子不要了,能编小动物吧,照着它的样子编一个,跟它一样大的。”
女摊主在边上拿手机哐哐哐一通记。
越记脸色越难看。
又变成了一副哭丧脸,“小骆总啊,我们是做篮子做果盘的,做个桌椅板凳也还行,你说这些我没做过啊。”
骆一航根本不听,继续提要求,“还是都用藤芯啊,支撑的你随意,花纹能编个猫猫头么?木瓜心、米字格、菱形格这些你看着设计。啥寿桃啊、二龙戏珠啊这些就算了,我喜欢大色块的。”
说的女摊主都快哭了,“不是啊,小骆总,花纹这些都没问题,但是您听我说,我没做过啊。”
“你这猫窝不是做的挺好么,多好看,软中带韧,我家猫也喜欢。其他的也没问题的,我相信你。”
“我不相信我自己。”
“我出高价。”
“呃……”女摊主沉默了。
这不讲感情只讲钱的做派,真让人没法拒绝。
“那我尽量吧……”女摊主语气低沉,唉,又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此时其他人也早就听明白了,猫猫头老板这是先让这家做了个猫窝,现在又让人家做一整套的猫猫家具。
晒太阳的凳子、摇摇椅都有。
不愧是董事长大人啊,就是会享受。
树洞也动了心思,特意跑过去蹲下仔细看人家做的那个大馒头猫窝。
罗少安也举着手机跑过去跟着一块看。
这猫窝第一眼没觉着怎么着,但是越看越好看。
整体都是用细细的藤条编的,藤条粗细一样,经纬细密整齐,细细看下来,没有疤,没有断茬,断茬都被藏进边底座缘里面,外边看不出来。
手艺是真好啊,强迫症狂喜。
树洞还想探头往里面瞅一眼,被丁小满一爪子拍出去了。
敢闯它的房间,不要命啦。
不过光看外面就已经很满意了。
树洞站起来,舔着脸找到女摊主,“这个,能不能给我做个狗窝。样式您看着设计,漂亮就好,给它睡的。”
说着举起手里的小狗。
女摊主蒙圈了都,“不是,我做藤器的啊,不是做宠物用品的,们又要我做猫窝,又要我做狗窝,我没做过啊。”
其实吧,不光是树洞,直播间里好多好多人也动心了。
【这是藤编的猫窝么?很好吗?】
【啊啊啊,好想要,跟我家主子正配】
【我家猫来了,在喵喵叫,它说它想要】
【我家有猫窝了,主子的摇摇椅?那是什么?】
【能做爬爬架么?结不结实?会不会挠坏?我家主子爪子可厉害】
【倒霉蛋,快去问问啊,这到底是什么啊?为啥你家老板要给你家董事长做这个猫窝】
为啥,因为随着丁小满的体重增长,终于把它自己的窝给压坏了呗。
丁小满没地方睡,就盯上了小小满的公主床。
小小满虽说现在不怎么睡那张床,它晚上更喜欢到外面的树上去睡。
但也不想自己的床被霸占。
小家伙独着呢,它的东西别人不许碰,包括丁小满。
两个猫为了挣那张床,成天的闹啊,在家里玩跑酷,上蹿下跳把人烦死。
骆一航就想着给丁小满再买个窝。
然后审定丰收节参会名单的时候,发现了这家藤编。
借着审核认定的机会,下单让做了一个猫窝。
直播间观众提了要求,罗少安得照办啊。
就也跑去问,“您这个猫窝是什么材质的啊,有什么特色?只有一个款式么?可以做不带顶像个篮子的那种猫窝么?一个猫窝多少钱?”
好么,都不说别的了,一口一个猫窝。
女摊主已经自暴自弃了,“我们不是……算了,我家这是第一次做猫窝,之前也没做过,我都还不清楚,得实验过才知道。”
骆一航这时接过话头,对着直播间说道:“我这个猫窝花了两千,这种天然材料,手工编织,又需要很高超技术的产品,价格不会太低。”
说到这里,女店主表情有点慌张,偷偷扯了下骆一航衣角。
骆一航悄悄冲她摆摆手。
接着说道:“当然,我这个是大号的,编织难度也较高,所以贵一些。这种产品一般是按照尺寸和制作难度来定价。”
“各位别看这小小的藤编,它可不简单哟,里面的讲究多着呢……”
第462章丰收节庆典(十三)
“至于有什么讲究呢?”
骆一航随手拿起一个藤编的果盘,拿手指在外表藤条上捋了一圈。
“首先,这个材料是秦岭森林里特产的一种青藤,质地坚韧、色泽光润,手感平滑,弹性极佳,是一种特别好的天然编织材料。”
“我觉得最好的是手感平,摸起来没有磕磕巴巴麻麻咧咧,用不着盘它。还有弹性好,结实。”
“藤甲兵知道不?用的就是这玩意。”骆一航把果盘倒扣在手臂上,跟个小盾牌似的笑道,“不是演义里的藤甲兵啊,是真实的藤甲兵,从唐宋就有了。”
其实青藤主要做的是藤牌,藤甲早早就淘汰了,那玩意不好用。
藤牌却是好东西,一直保留到明末还在用,火器时代才淘汰,郑成功攻台的时候藤牌还立了大功。
但是藤牌没名气,藤甲名气大。
“其次啊,高山森林里的青藤采集下来,还要进行打藤、拣藤、洗藤、晒藤、拗藤、拉藤、削藤、漂白、染色、编织、上色等十几道工序处理。”
“像我这个猫窝就更难了,还要抽出藤条里幼嫩的藤芯再做处理,这样才能又柔软又光滑而且不易折断。”
“最后藤条处理完,要由技艺精湛的匠人手工编织为成品器具,还可以用编织技法呈现出各种花纹造型。”
说到这里,骆一航伸手往后面一片藤编器具指了一圈。
“这整套藤编工艺和技法,共同组成了天汉藤编。”
“天汉藤编已经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边说着,骆一航一边把女摊主请到直播前,“这位刘颖女士,就是天汉藤编的非遗传承人。今年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要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一双手,一把刀,一根藤,一条致富路。”
“好了,可以鼓掌了。”
【啪啪啪啪,给小姐姐鼓掌】
直播间的观众恍然大悟,原来这藤编是非遗啊,国家级非遗,含金量老高老高了,二十层楼那么高。
原来这个一直被“欺负”看着就可怜的女摊主,还是非遗传承人啊。
【支持小姐姐传承传统工艺!】
【大家分清楚,这个藤编不是普通器具,应该算工艺品,实用工艺品】
【我买过藤编的篮子,巨硬,用一阵还会断了扎手。这个看着是软的啊。】
【一双手,一把刀,一根藤,一条致富路。说的太好了,有网店么?我肯定买】
【上链接,上链接,家里正缺果盘呢】
【看他们做的东西,我还觉着土呢,原来技术含量这么高,如果造型再好一点,应该会很好卖,现在很多人喜欢真正的好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不怕贵的。但也别太贵。】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把直播间还给罗少安他俩,让他们跟丁小满玩儿去。
骆一航找上女摊主刘颖,问道;“你一把藤椅卖多少钱?”
“两三百。”
“果盘呢?”
“五六十,带盖子的八十。”
骆一航点点头,“实话实说,这个价格配不上你家祖传的手艺,但是再看造型样式,也就只能卖这个价。”
“太土了点,现在没人愿意要。”
“我建议你做猫窝,可不是害你,宠物用品是超大市场,我那样的猫窝,你卖个几百上千没问题,简单些的,设计漂亮点,三四百肯定可以。比你做一把椅子省工吧。”
“而且这东西可以当个话题,当广告用,你其他东西也能跟着一起卖。”
“发展不能光靠降价,得提升品质,提高附加值。”
“现在人认可真正的好东西,认可传统工艺,愿意为技术付钱。但前提是东西得真好才行。”
“好东西不仅质量好,外观也得好。你家的质量肯定没问题,就是这造型,太丑,太土。”
“得好好考虑考虑,怎么在保留技法的同时,让产品漂亮起来。”
“销路不用担心,到时候你开个网店,开个直播,我这边帮你引流。”
说到这里,骆一航压低声音,“这次丰收节活动,顺利的话要持续到十一假期,还有半个月,后面会越来越大,这可是好机会啊,别浪费了。争取一炮打响。”
骆一航苦口婆心一通劝,还透露了点内幕。
给刘颖拓展出一条新思路。
刘颖一咬牙一跺脚。
“我今天晚上就不睡了,连夜把猫窝设计出来,就照着流行的款式编。”
骆一航冲她竖起大拇指:“聪明。”
刘颖还有点不好意思,“小骆总,太感谢您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谢您,您看这……”
“别。”骆一航将她的话打断,“我怎么说也在市委挂个顾问的名,总得干点事,没什么帮不帮的,互相引流,互相合作。”
骆一航说完这句话,冲丁小满招呼一声。
“小满走啦,咱们看大戏去。”
丁小满呲溜一下从窝里钻出来,几步跳到近前,扒着骆一航裤腿衣袖蹭蹭几下窜到肩膀上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