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468节

  虽然是同龄人,但是已经进入社会的就是跟中学生们不一样。

  还有那些大学生们,特别懂礼貌,非常自觉的排好了队去找水龙头洗手了。

  其实这是当代大学生必备技能:看见队就排!

  最擅长礼貌、排队、讲秩序。

  一阵纷纷乱乱后,所有人都找到了位置。

  除了学生们的二十多桌外。

  还有清音农业这边的五桌。

  其中角落里两桌有点奇怪的朋友,引起窃窃私语。

  “他们是?”张悦低低声音问了骆一航一句。

  骆一航同样压低声音回答说:“特殊教育学校的毕业生,我接收了一些,很用心的孩子,蚯蚓场那边就是他们在负责。”

  “会不会……”张悦迟疑了一下,往学生们那桌瞟了一眼。

  “不会!”常教授接口道。

  话音刚落。

  果然,混在学生们中间的那几个小导游,跟周围人小声说了一番。

  然后周边一个一个往下传,很快窃窃私语就没有了。

  大学生和中学生们都收回了目光,不再去注意那两桌。

  回到主桌这里。

  骆一航起身向各位教授介绍。

  “这位是我们村的村长,这位是桄桄爷,我们村最年长者。这两位是我的父母。”

  今天因为要招待三所大学的学生和教授们,还有市里三中的娃子,平安沟可谓全村出动。

  所有村民都跟着忙活。

  不是骆一航组织的,也不是村长奶奶组织的,完全自发。

  村里的爷爷奶奶婶子大叔们特别愿意,因为平安沟本来就重视教育,村民们很朴实的认为,有学问的都是大本事人,帮忙招待出分力,也能沾沾喜气。

  两张主桌,请了村长奶奶和桄桄爷作陪。

  还有骆一航的父母。

  其他村民等上菜之后,也会过来一起吃这顿坝坝宴。

  介绍完陪客之后。

  骆一航又说道:“我看大家也都饿了,咱们就不搞那些形式,直接上热菜开席吧。”

  随后向这桄桄爷一伸手,“咱们今天不论职位,只论年齿,就请最年长者桄桄爷,起头碗。”

  说完,骆一航坐下。

  桄桄爷也没推辞,站起来一声高调门,“起头碗噢~~”

  声音悠扬高亢,远远的传了出去。

  尾音还在飘荡未散。

  噼噼啪啪噼噼啪,高高挑起的两挂万响红鞭炸响。

  伴着鞭炮声,不远处幛子内,转出一群大爷大婶,每人手里端着一个白瓷大碗。

  热气腾腾,肉香扑鼻……

第495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起头碗啊,是我们天汉坝坝宴的讲究,是今天最有仪式感的一道菜,也是第一道热菜。按理说应该是粉蒸肉或者酥肉丸子。但今天特殊,上了一道新菜。”

  骆一航趁着菜送到之前,做了下介绍,还留了个扣。

  “噢?什么新菜?”常教授好奇问道。

  “马上您就看见了。”

  正说着,王师傅亲自端着一个大碗,放在了桌子正中。

  是一碗油汪汪、肥嘟嘟、红彤彤、香喷喷的红烧肉。

  常教授一看就是会吃的,当场就夸上了,“这个肉好啊,上好的五花肉,五花三……”

  诶,不对。

  “怎么是七层?”

  “那就得让我爸来讲一下了。”骆一航笑着说道。

  张峰在特殊员工那桌,介绍就只好让骆爸代劳了。

  “这是荣昌猪,我们自己养的,足足养了七个月的跑山猪,成天在山上跑的,今天为了招待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还头一次杀猪。”

  “再有这位王师傅。”骆爸往旁边一引,“我们这里顶尖的大师傅,原来在五星酒店当过主厨,使出一身本事做出来。”

  王师傅赶紧客气,“主要是猪好啊,劲大着呢,上午杀猪的时候,六壮小伙都没摁住,差点把烧水锅都顶翻咯。”

  俩人一唱一和吹嘘了一番,招呼大家动筷子。

  常教授他们想的是,今天专门给杀的猪啊,太客气了,那是得尝尝。

  夹起一块往嘴里一送,牙齿轻轻一咬……

  诶哟我去!

  所有人眼睛都瞪圆了。

  肉汁在口中融合,瘦与肥层层分明,又各有滋味,一口下去好几种口感,跟在嘴巴里拉小提琴唱曲似的。

  味道那就更别说,没法形容。

  浓郁的肉香啊,纯粹的肉香啊,特别特纯粹浓缩反复捶打百开了揉碎了又团在一起,真不知道怎么形容好了,完全没感受过的干干净净的肉味。

  吃了之后都有点晕,有种腾云驾雾的快感。

  这是味蕾同时接受刺激太多,大脑处理不过来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幻觉。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

  那就只有那别学生们的二十几桌。

  此起彼伏的,大声“卧槽!”

  素质都不顶用啦,非得喊出来才过瘾。

  骆一航也夹了一块,放进嘴里轻轻一抿,他有经验,荣昌猪的红烧肉不用嚼,肌间脂肪特别充裕,肉软而滑,抿开味道最足。

  但这块自家养的猪,做的红烧肉一入口,骆一航都差点骂出来。

  怎么好成这个样子啊,比林老板那边换来的要高好几个档次。

  风味物质也太强太多了吧。

  自家养的东西就是牛批。

  这六十多头猪不卖了,留着自己吃。

  

  骆一航夹了一块红烧肉,就把筷子放下了。

  骆爸、桄桄爷他们也是如此。

  看架势,先紧着客人吧。

  常教授他们在美食的刺激下,形象啊、矜持啊,全都抛到了脑后。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不断的往嘴里送。

  等清醒过来的时候,一大碗红烧肉已经空空如也,只剩下碗底留着一点汤汁。

  常教授老脸一红,却又意犹未尽,喃喃道:“要有个馒头,蘸这个汤也好的很啊。”

  桄桄爷哈哈大笑,“不至于,不至于,菜多得很。”

  很快,头碗撤下,第二碗又来了,这回是酥肉丸子。

  还是现杀的荣昌猪,里脊肉剁成泥,加入调料后制成丸子,然后下油锅炸,最后浇上汤汁,外酥里嫩一口一个不吱声。

  忙不过来,没空说话。

  紧接着,粉蒸肉、回锅肉、水煮肉、糖醋排骨、麻辣猪蹄;一猪好几吃。

  辣子鸡丁、麻椒鸡、红烧鸡块再来三种鸡。

  沸腾鱼、清蒸鱼、酸菜鱼,坝坝宴必须得有的鱼在中间上桌,寓意年年有余。

  有鱼就得有虾,蒜蓉大虾、韭菜炒河虾,跟着再上两道。

  接着清炒时蔬清清口,歇一歇。

  静待最后一只大砂锅,里面用高汤煮着各种蔬菜、香菇、豆腐、丸子、鱼子包、小酥肉还有粉丝,炖了三个小时的烫菜。

  名叫全家福。

  坝坝宴在整个西南盛行,形式都差不多,就是在家庭院落或户外空地举行,桌椅板凳顺溜摆放,亲朋好友围坐一桌,共同分享美食。

  但流程上各地略有区别。

  天汉这边习惯于红事,婚礼啊、过寿啊喜庆的中午摆。

  白事庄重的晚上摆。

  今天自然是喜庆的事。

  而且今天上的这是顶格,叫二十四菜。

  八个凉菜和十六个热菜。

  因为知道来的学生们各地的都有,主食还给准备了米饭、馒头和担担面,喜欢吃啥拿啥。

  饮料和水更不用说了,边上一箱一箱堆着呢,要喝自己拿。

  就是没有酒。

  所用食材,能用平安沟产的,全用的平安沟产。

  足足四位大厨操刀,谁也不服谁,比着赛往出拿真本事。

  这场坝坝宴,甩开腮帮子就吃吧,香迷糊了都。

  只不过菜虽好,但实在太多了。

  主桌这边的教授们年纪大了,坚持到鱼的时候,就已经纷纷放下筷子,吃不动啦。

  随后就开启了闲聊模式,聊聊今天参观的东西,聊聊各自的研究课题,聊聊行业发展,聊聊这平安沟……

首节上一节468/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