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52节

  很好,理由很强大。

  其实人家养鱼的也有设备,撤出的时候都拉走了。

  不过那人养鱼的时候农机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也没这么多。他用的只有几件傻大黑粗,是烧油的。

  “找到了,我给你拨一个。”村长奶奶用的是村委的座机。

  电话很快接通,骆一航把事情一说,那边先问了句,是个人的还是村集体的。

  骆一航说个人的。

  那边咂咂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道:“个人的话就得你自己出钱了,听你说你那边有差不多三公里,还是山地,价格可不便宜。”

  “那个,要是村集体的呢?是不是就不要钱了?”骆一航也没别的意思,就是随便问问。

  “村集体的就是集体出钱。想什么呢,还免费。”那边语气明显的不耐烦了,“我说你啊,再想想别的办法吧,要是真还想拉电,就报个单子过来等着……”

  村委的老座机嘛,漏音比较厉害,村长奶奶耳朵也不算背。

  所以呢。

  一把拿过骆一航手里的听筒直接开骂:“齐家小子能不能好好说话,再这样我让你老子抽你。”

  “哎,哎,哎……”那边气急败坏着哎了半天,突然语气就软下来了,“诶?是卢阿姨吧,我说怎么直接打我这里来了,您消消气,您消消气,我真不知道是您介绍的,这是哪位啊?”

  “我大孙子。”

  “得嘞,您把电话给他,我好好跟他说一下。”

  好家伙,老太太厉害啊,对面那位大小应该是个领导,被她老人家当儿子训,领导咋了,领导也有爹。

  话说,村长奶奶老伴走了好些年了……

  骆一航在心里翻了一圈八卦,重新拿过电话听筒。

  这回对面态度又不一样了,透着热情和耐心。

  讲的就很具体了,别管人家刚才态度怎么样,话说的没问题。

  大概意思是拉电要 220V的话, 10KW算是最低的了。

  但是因为距离超过了两公里,用 10平方的线的话,电阻 3.66欧,压降超过了 220V,用不了。

  就只能用 95平方的,电阻 0.386欧,压降 25V,还能接受。

  但是 95平方的电缆贵,这么长距离,哪怕用铝芯的电缆线,光线钱也得三四万了。

  还有勘探、还有维护、还有人工,还要等。

  总而言之,就骆一航台子上那么点设备,拉电线不值当的。

  电话挂掉,骆一航摇摇头,没接触过就是不知道啊,拉电线感情这么贵。

  村长奶奶一直在边上听着呢,问道:“供电局弄不了啊?”

  “不是,太贵了,我觉着还是弄个柴油发电机自己发电算了。”

  “发电机啊……”村长奶奶揉揉脑袋,想起来什么“等等,等等,我找找……”

  说着翻抽屉翻柜子,从一堆文件里找出本宣传册。

  骆一航接过来一看,是光伏发电设备, 10KW、 25KW、 50KW各种型号都有。

  “您怎么有这个东西?”

  “嗨,有一回去市里开会,上面在推广这个,科技环保啥的,我也没记住。对了,有补贴。”

  有补贴?

  那可得瞅瞅了。

  抱歉,对不起,跪拜检讨。

  推荐过了,但是字数已经很多,从明天开始只能两更了。

  十万分抱歉

第67章 为钱冲动为钱愁

  在村长奶奶这里又打了个电话,问了价钱和补贴。

  骆一航捏着张纸回到家。

  愁啊。

  光伏厂家那边的报价是 10KW光伏板加上配套的电池,一套是三万块,包安装。

  市里的补贴是有,并网发电的话一千瓦补贴两毛钱。

  而骆一航这种不并网的,就只能抵一部分设备款, 10KW的话,抵六千,或者换成一套附加设备,包括配电箱、稳压器、变压器、安全阀、转换器,还有移相电容,用来两相电转三相电。

  回来的路上,骆一航又搜了一下柴油发电机, 10KW的一台也两万多,还得烧油。

  感觉不如光伏划算。

  这又是三万块啊。

  “咋?更多钱了撒。莫着急,莫担心,我这还有你花钱的嘞。”

  刚一进门,强娃讽刺拉起,丢给骆一航一张写满字的纸。

  上面是他问来的各种菜苗单价和用量。

  还有最大头的,二十亩秦椒大苗的价钱。

  一亩秦椒苗差不多要两千五百块, 20亩光苗子就五万。

  菜苗则有的贵有的便宜,综合下来差不多一亩一千八。十六亩要两万八。

  还有肥料。

  因为不种黄豆了,养地得用生态肥。

  即便是强娃给的友情打骨折价,一亩也要五百块。

  唉,这就是省事的代价。

  前些天,三亩多豆子,种子加化肥一共才花了 410.

  现在,买苗子、生态肥,一亩就快三千了。

  三十六亩田,苗子和肥,十万块又要花掉咯。

  大帐都出来了。

  骆一航跟强娃俩人,自己先列个单子,看看到底要花多少钱。

  不过算账之前,强娃还是先问了一下,“真的要养小龙虾?看账头会赔诶?”

  “赔不了。”骆一航肯定的说道,“我种的菜能卖 15,养的虾子难道只卖 10块?”

  强娃回味了下中午的菜,砸吧砸吧嘴,觉得逻辑通顺,就不纠结了。

  骆一航算了算手里的钱。

  最大一笔是卖猪苓的 22万,再加上花椒芽的两万,自己手里的两万。

  手头一共有二十六万。

  开销的话。

  包地十六亩田加七亩鱼塘,五年租金五万三。

  小龙虾这块不算设备是一万二。

  设备可以先只要投食机和增氧机,没少钱,强娃问到的,按照小册子上的规格,全下来三千块钱。

  其他的设备用的时候再买。

  还有菜苗七万八,肥料八千。

  光伏发电三万.

  李正那边修路钱两万一,开荒钱一万四。

  这就是二十一万九了。

  “岂止啊。”强娃又泼凉水了,“浇地的管子,抽水的水泵,接电的电线,弄鱼塘的话,李正那边就得重新做价钱了。怎么也得再备上几万块。”

  没错,现在算也白算,

  能不能养虾子还两说呢。

  说干就干,周技术员不是说可以先视频通话看看么。

  整起。

  ……

  整回来了。

  骆一航跟强娃上台子上池塘那里,给周技术员发了个视频通话。

  只看了一圈,那边就说了,这里环境养小龙虾完全没问题。

  还答应了明天过来现场看看。

  索性,骆一航在台子上又给光伏厂家那边打了个电话,也搞了个视频。

  那边说安装也没问题,上面够空旷,甚至连现场都不用来人看,有需要直接安装就行。

  还给推荐了风电一体的光伏板。

  就是板子上多加了一个小风车。

  人家说了,“咱这光照其实是不大够的,特别是秋冬阴天雨天多,每年都有连续下雨好多天的时候,纯光伏就不大管用了,还能用风力补充一下。“

  考虑的很周详,最主要的是,价钱不变。

  这个……

  满可以啊。

  得,再叫李正吧。

  骆一航打了个电话,给上午来过的李正。

  “咋,航老板,单子我还没弄呢,晚上回去给你做,莫着急撒。”李正那边吵吵嚷嚷,听着像是在下工地,就这他还没忘了扣棚的事,“还是说打算好要扣棚了?”

  “不是不是,那片地我打算先露天种菜,秋天再考虑扣棚。这会儿我是想跟您商量商量,您帮我清个鱼塘,就是上午看的那片。帮我把塘子清出来,我这儿的活就归你了。”

  骆一航厚着脸皮,亲口推翻了上午刚做的承诺。

  甚至还用这事情“拿捏“了一把。

  这叫学习生意伙伴的先进经验。

  但是那边李正听了根本没上钩,还抵触的很,“那可不行那可不行。”

  隔着电话都能听出来他在急的摆手,“那片鱼塘最起码得挖机上四个工,好几千块,我赔本了啊。”

  果然不行,骆一航也就是随口一说,万一呢。

首节上一节52/9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