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一片哈哈哈哈。
而天汉的美食和美景,也随着这些哈哈哈融进无数网友的心里。
让他们在下次选择出游目的地时候,给天汉加上那么一两分。
这就是办活动的意义所在。
办这次马拉松比赛,天汉获得的短期效益是没有多少的。
因为五月十五日这个时间有点不当不正,五一假期过去了,下一个假期离的有点远。
学生暑假也还没到。
顶多是之后两三个周末,短途游客多了一些,在比赛中勾人的饭店商铺火爆了几天而已。
所以更多的是取一个长尾效应,提升城市形象。
不过没关系,还有后面的特别奖励呢。
马拉松比赛的第二天。
武侯墓前,举行了很隆重的出发仪式。
四十位比赛获奖者,和十位幸运参赛者中,有二十一位选择了参加“重走丞相路”活动。
在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游客的羡慕中。
这二十一位齐聚在武侯墓护墓双桂下。
为丞相献上鲜花。
一位本地老翁随后登场,平平静静立于树下,抑扬顿挫吟诵出师表。
据介绍,这位老翁就住在距离武侯墓仅有四百米,最近的村子里。
他们村子的小孩,五岁就会背出师表,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八,诸葛丞相忌日的时候,只要在村里的都会来到墓前,上香、祭拜、吟诵出师表。
这位老翁,已经连续来了七十次,整整七十年。
在对老翁的感动和对丞相的崇敬中,负责武侯墓管理保护的工作人员捧着一个大托盘走了上来。
托盘上是一个一个巴掌大的透明盒子,盒子里装着的,好像是沙子。
这是什么意思?
正当大家一头雾水之时。
工作人员打开其中一个盒子,伸手扫开表层的沙子,露出里面埋藏着的一枚呈黄白色皱皱如枣核一般的种子。
这就是护墓双桂的种子么?
“哇~~”
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中齐齐响起一片惊呼,呼啦啦往前涌去。
保安们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人挡住。
无奈之下,武侯墓工作人员赶紧又取了几枚放在托盘里捧到四周供大家观看。
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护墓双桂的果实在树上时是青绿色,变为蓝紫色时候会脱落,落于草丛中。”
“果实非常脆弱,落下当天未捡起,很快就会失去水分干瘪或水分饱和而腐烂,失去活性。”
“果实收取之后,还需要用湿河沙进行调制。”
“调制之后,还要在沙中埋藏最少三个月,才可以下种。”
“下种时间为每年的秋冬季节,比如附近村民,喜欢在阴历八月二十八下种……”
第678章货郎
怪不得盒子里装着的是沙子呢,原来还有这个讲究。
桂子藏于沙中,历时三月有余。
阴历八月二十八,丞相忌日之时,取出桂子种植于厚土之中。
雅,真雅。
仪式感,太有仪式感了。
给围观群众羡慕的啊。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是我的呢。
为什么?
马拉松时候光顾着吃没跑过呗。
至于最后的抽奖,九千人抽十个名额,那就不用考虑。
光顾着吃没跑过,抽奖也没抽中的就有史为鉴,还有他们那一帮子历史博主们。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没进前十名。
当眼睁睁看着仪式结束,那二十一个人一人捧着一个盒子,得意洋洋走上大巴车重走丞相路的时候。
这帮人那叫一个后悔啊。
听说业余组第十名,跑了快四个钟头,中午十二点才到。
让你贪吃,你要是克制住欲望,二十公里四个小时,走也走到了啊。
护墓双桂的种子,不就有你一份了嘛,还能去看古战场,还能去走丞相路。
哪至于现在……现在……
诶???
史为鉴突然捅捅边上一个同行,指着大巴开走方向,的路,问道:“你说,这个路,是谁都能走吧。”
“废话。”同行怼了一句,“那是国道,当然谁都能走。”
“你才废话,谁都能走,那跟上啊。咱蹭他的去。”
一众历史博主恍然大悟,匆匆上车。
并纷纷发帖夸赞,贱人你个鸡贼玩意,真是个小机灵鬼。
一辆大巴车,屁股后面跟着五辆小车,共同踏上了重走丞相路。
而在佛坪的熊猫谷,十一位幸运人士换上工作服全身消毒,小心翼翼走进熊猫内舍,开始给大熊猫铲粑粑。
九位桄桄戏戏迷,也忐忑的进入南郑桄桄剧团的练习室,见到了小小她们,兴奋的嗷嗷叫。
他们戏迷群体中的那位“全村的希望”,果然不负众望,以一小时三十七分的成绩,拿下了业余女子组冠军。
主要是来天汉来的太多,该吃的都吃过了。
最后,又有四位乘车进入深山,一路蜿蜒,好似踏上云端,来到一处小小的,只有四十几户人家的羌族村寨。
这几项特殊奖励还真是有吸引力,五十位有资格的人士中,仅有五位有事,婉拒了邀请。
每一支队伍,都跟随着有汉韵和天汉文旅的人,将会全程记录拍摄。
就如小赵那天所说,要么有精品内容,要么蹭热度。
这下子两项全占了。
内容新颖神秘,题材有吸引力,剪辑配乐专人操作,妥妥的精品。
热度,热度是自己的,蹭起来天经地义。
光这四个内容,一天发一段,足够支撑到放暑假了。
事实也是如此。
第一天发了重走丞相路启动仪式,连带着逛了武侯墓;讲了吟诵老翁和他的村子,上千年来天汉人民自发维护丞相安眠之所;看了护墓双桂的桂子,介绍了怎么用沙子保存,怎么种桂树。
一个点引出一大串,寓教于乐还带科普。
吸引了好多播放、点赞、评论和收藏。
第二天发熊猫谷,国宝大熊猫每天要吃多少东西,熊猫粑粑怎么处理,这些圆滚滚会去哪儿玩,每一只性格怎么样。
还有大熊猫的亲密伙伴川金丝猴露了一小脸,又乖又漂亮。
峨眉山老表又双遭到网暴。
第三天桄桄戏团,怎么练习基本功,让观众认识到了,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太辛苦了。
那几个戏迷练了一天,累的哇哇乱叫,闹了好多笑话。
第四天,羌寨好美,羌族姑娘编的辫子真好看,好可爱的小山羊。
这是最悠闲的行程了,在羌寨,一切都慢悠悠的,仿佛时间都凝滞了一般。
但偏偏就是羌寨。
后来却引起了最大的反响和最大的讨论,以及最多人的喜爱。
因为在羌寨的第二天。
村里来了一位货郎。
神奇吧,现在这个年月,还有游方的货郎。
只不过把挑着的担子,换成了一辆货车。
里面琳琅满目,如同一个小卖部一般。
对哦,羌寨太小,里没有小卖部。
货郎的到来,让整个羌寨好似按下了加速键。
慢悠悠的生活突然变得热闹而急切。
全寨子的老少全出来了。
围着货车叽叽喳喳。
年轻的货郎动作麻利,给老人装豆腐,称水果,拿酱醋,给小孩拿辣条果冻火腿肠,还有整箱整箱搬雪糕。
天气渐渐热了,雪糕很受欢迎啊。
货郎很能聊天,在称重取货收钱之余,还会唠唠家常,今天放羊去哪里啦,你家里的土豆挖完了没,有没有帮奶奶干活啊。
羌语、天汉方言、普通话随意切换,好不热闹。
短短半个小时,该买的都买完了。
货郎收拾好货车准备离开去下一站。
羌寨又恢复了慢悠悠。
来此体验生活的四位客人一看这个有意思啊,央求着天汉文旅的人过去聊聊,能不能跟着一起看看。
货郎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