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是数学题啊。
因为菜苗的品种和数量已经定好了,从村里包的十几亩要种萝卜、扁豆、丝瓜、苦瓜、青椒、花菜、韭菜还有葱姜蒜等十几种作物。
但是每个品种单位面积的种植数量不一样,成熟时间也不一样,还得考虑采收方便。
这些品种种在哪里,哪个跟哪个能挨着,哪个跟哪个能套种,哪个要起垄,哪个要挖沟讲究多了。
相当于一道有着一大堆条件的排列组合题。
数学最公平了,说不会,就是不会。
就这么点事,两父子在台子上泡了一下午,吵了一下午,写写画画废了半个本子,怎么算都算不明白,气的骆一航恨不得列成公式找丁蕊解题了。
总而言之吧,骆一航挨了好几脚,充分体验了家庭食物链地位之后,总算是靠骆诚把规划弄出来了。
……
次日,一大早,天刚蒙蒙亮,也就六点多钟。
骆一航刚从田里摘菜回来。
还没进门呢,就看见一辆小五菱顺着村路开了上来。
等到近前,骆一航一眼就认出来是李正的车,就放下筐子迎了上去。
李正把车停好,骆一航顺着挡风玻璃往里一瞧。
好家伙,小面包车里坐了六个人。
开车的是李正,副驾驶上一位坐的紧贴着靠背,憋屈的很。
不是因为胖,而是怀里抱着两大袋子馒头,一看就是镇上那家山东老馒头店的,开了十几年了,以个大瓷实著称,即便是骆一航半大小子吃垮老子那会儿,一顿也最多吃俩。
副驾驶那位怀里抱着的,看体积得有四十个。
而在他俩后面,还有四个人,委委屈屈挤在一排座位上。
其中俩人手里托着两个大不锈钢盆,快有脸盆大的那种。看起来还是热的,把衣服脱了叠着盖腿上垫着。
后面那么多座呢,为啥都挤在一排?
骆一航有点好奇,特意到侧面看了一眼。
好家伙,又是好家伙。
小五菱最后一排座位拆了,空出的地方堆着几个大电瓶。
还有桶装的机油,油封、链条、修理包、大螺母、橡胶垫,甚至还有两个巨大个的挖掘机前面铲铲上的牙齿。
俩大牙齿下宽上窄,并排放着就在中间空了那一点点地方,还塞了俩大暖壶。
车里一点空间都没浪费,拉人倒像是顺带的。
那些东西,应该都是给挖机和铲车准备的,不过挖机和铲车还没见影。
别说,小五菱是真能装啊。
骆一航正学习着呢。
李正夹着个皮包下了车,另外五个人提着馒头托着盆子下来,伸胳膊扭腰活动筋骨,坐这车上来可是受了罪咯。
……
见到骆一航,李正满脸堆笑带着人过去,向那几个人介绍说:“这是东家。”
然后指着他们手里的东西又对骆一航说:“航老板,东西先放你这,中午麻烦帮忙热一下就行。”
跟他来的几个伙计,他可没介绍。
骆一航觉得可能有什么讲究吧,也没在意,招呼人进屋。
“没问题啊,走撒,先放屋里。喝口水歇歇。”
进到屋里,骆诚和张桂琴已经起来了,帮着把馒头和大盆子先放厨房里。
两口袋足有四十个大馒头,两个大盆里,一盆白菜肉沫炖豆腐,一盆辣椒炒肉。
这是李正给准备的午饭,看这饭量,一个人二十块标准还真不一定够。
幸亏骆一航选了不包饭,花点钱就花点钱吧。
不然这五个小工加三个司机再加上李正,这九个大肚汉老爷们,光做饭就得累屁的。
人到了之后没多长时间。
机器也到了。
李正这次带了两台挖机,一台推土机。
后面还有两辆卡车卸下两车碎石子。
卸货的时候骆一航去看了,大小都差不多,挺干净,没在里面掺啥沙子、土块之类的玩意。
是正经砂石场拉来的。
跟李正签了个合同。
骆一航和骆诚商量了下,父子俩做个分工。
骆诚带着人上台子收拾,田里的活还是骆诚擅长。
骆一航则留在下面交接验货,盯着李正叫来的挖机干活。
张桂琴负责看家,忙活家里一摊事,还有招待村里人,搞这么大工程,村里人肯定会上来看看,不管是看热闹也好,要帮忙也好,都得招待,都得准备,也忙着呢。
……
很快。
两台挖机就干起来了,在土路上哐哐哐一通砸,该挖的挖,该填的填,再用自重一趟趟往返压实。
把路面尽量弄成平的。
推土机跟在后面,把铲铲放下来,一层一层往修整好的路基上铺石子。
每当石子用的差不多了,李正就打个电话,过上半个钟头,就有三辆自卸卡车轰轰轰开上来,卸下六十吨碎石。
中午休息了两个多小时吃饭。
到下午两点多的时候,上山的路已经修整好了,坑坑洼洼的地方被填好,走车还不行,但是履带式挖机已经可以开上去。
李正就先安排了一辆挖机上去清理水渠,顺便放掉台子上田里的积水。
另一台挖机,还有那辆丐版推土机继续修路。
说实在的,整个过程很无聊,很单调。骆一航蹲在屋后桂花树下看了一天,耳朵里都是哐哐哐,哐哐哐的声音,震的脑瓜子嗡嗡的。
骆一航这还是好的,跟他一起在桂花树下排排坐,看了一天的老爷爷和老老爷爷们,走的时候脚底下都在打晃。
村里好不容易开工程,全村都惊动了,村里的男女老和老老都跑上来看热闹,然后就不走了。
大婶子奶奶们在骆一航家里开了几桌麻将,张桂琴陪着。
大伯爷爷和老爷爷们,占据了屋外桂花树下的阴凉,喝茶抽烟谝闲传,排排坐看挖挖机干活。
男人到老都是少年,就喜欢大的。
(本章完)
第83章 83 这都是啥?
第83章 83. 这都是啥?
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铺路工作进行到了收尾阶段,骆一航觉得用不着一直看着了,就上了台子。
打算看看老爹骆诚那边怎么样。
台子上的工作进度也不错。
田里的积水已经放掉了,刚才上来的挖机拿它大爪子在清水渠,三个工人吭哧吭哧在田里刨树,还有个工人拿铲子在和水泥,这应该是要修补水渠。
然后,就看见了一个显眼包。
这个人看着很奇怪,就在田里溜达,还不是乱走,而是拿着根棍子,拨开乱草一圈一圈的走,很有规律,不知道在干嘛。
主要问题是,他走的不是骆一航家的田,是在右边公家的田里。
奇怪?
骆一航在路边看了一会儿,没闹明白他在干嘛。
溜溜达达到了骆诚那边。
呃……
骆一航震惊了。
NM这都是啥啊???
只见骆诚坐在一块大石头上面,优哉游哉,好舒服啊。
而他脚边上,放了好几个大号塑料筐,还有红水桶,这是中午回家吃完饭带上来的。
塑料筐有正着放的,里面摆满了……呃……鸟窝,有点窝里还有蛋。
也有的蛋没有窝。
还有一个倒扣着的,扣了两只刺猬在里面。
不对,不光是刺猬,还有只老鳖。
最夸张的是那个红水桶,水桶里灰丢丢、滑溜溜、圆滚滚、长条条……盘着两条蛇,嘶嘶吐着信子。
“爸,这都是啥啊?”
……
天汉这个地方,面积 2.7万平方公里,占了整个陕南的四成。
人口却只有 300万出头,比帝都的HD区还少。
但是全市却有 162个各种各样保护区,光国家级的就有 22个,省级的 37个,这些保护区就占了全市面积的 49.39%,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 60%。
森林公安比民警还多。
这个地方,保护动物乌泱乌泱的,哪怕是在别的地方出现一个就能上新闻的国一,在这里一点都不新鲜。
保护动物不能碰,碰见不认识的赶紧找警察的意识深入到了本地人骨子里。
不光是因为电视广播里总在讲,每年都有人来宣传政策,还因为每个村都有过冬天时候保护动物跑下来找吃的,好吃好喝伺候着然后拿赔偿的事情。
当然,反面的例子也有,拿着“长期饭票”去踩缝纫机的。
而骆一航家这片田,撂荒十多年了,很多动物和鸟类在里面安了家。
拿着棍子在田里溜达那位,就是骆诚派去专门干这活儿的,带着蛋的鸟窝都是他从田里拿出来的。
还有那刺猬,那老鳖,那蛇,都是那位抓的。
还挺有本事。
“可不是么,那个是下洼子的老金,我认得,当年还做过猎户,他会抓蛇。有本事滴。”骆诚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