筐子不大,还没小学生的书包能装,挖够一顿的就完事。
俩人还一人找了一个直直的棍子,比划着谁找的棍棍直,谁的厉害,嘻嘻哈哈,踏着晨曦和雾霭,慢悠悠走下山坡。
老人家别看年纪大,走在山间脚步极稳。
罗少安故意挑起好胜心,找的两根棍子,本意是当拐棍用,他也不拄,就拿在手里玩。
弹幕里也在嘻嘻哈哈,炫耀自己有过的直溜棍子,号称一棍在手,全班无敌手。
奈何被老爹没收,威力暴增,抽自己的时候可疼了……
直播终于从疑惑变得有趣起来。
不过还是看不到主题。
行不过数十步,一老一少已经转出竹林,从山坡上下来,脚下出现了古老的石板路,望到一片小山村。
云海与五彩林交相辉映!
白墙青瓦错落其间。
直播间观众“哇”声一片,好美的村子……
【倒霉蛋,你们怎么总能找到这么美的地方啊啊啊啊啊!!!】
(大概就是这个感觉)
风景美吧,“人”就不一定了。
石板小路尽头,两个老头拄着拐棍,并排站在路口,一副很不好惹的样子。
罗少安和老老头,沿着小路从山上下来,又行了不到百步,刚到俩老头近前。
前面那位开口了,张口就是抱怨:“爹,您怎么又清晨就上山,露水没消退,摔着咋个办嘛。”
直播间观众都惊了,这俩老头看着年纪可真不小啦,得有七八十吧,管老老头叫爹?
老老头哼了一声,指着他俩儿子,“上山咋了,走了一辈子,闭着眼都摔不了。老汉我棒着呢,不像你们两个,年纪轻轻拄个棍棍,老的不成样子。”
这话有歧义吧,怎么年纪轻轻还能老的不成样子。
然后跟罗少安介绍,“安娃子,这我大儿,这我二儿,一个八十七,一个才八十二。”
还真是父子啊?
罗少安赶忙喊爷爷。
俩老头客气的笑笑,神色却是无奈。
他俩是来堵老爹的,劝老爷子别往山上跑。但是吧,明显劝不住。
咋办呢?
没辙,先回家吧。
从老石板路走到新修的村路上,再一拐弯就是一片大宅。
同样的白墙青瓦,一排八间大瓦房,没建围墙,就用竹子扎了一圈篱笆围起来一片院落。
门前还有一个小池塘,池塘边一棵歪脖大柳树,柳条垂入水面,点着一圈圈涟漪。
树下卧着一头老黄牛,慢悠悠嚼着青草。
推开篱笆门。
一位大婶牵着一个小孩子迎了出来。
小娃娃虎头虎脑的,穿着一件花袄子,戴着虎头帽,脚底下一双虎头鞋,棉裤还是开档的,走路还走不稳晃晃悠悠。
看着也就两岁,顶多三岁。
见到老爷子就笑。
老老头摘下筐子,显摆道:“坡上野菜都出来咯。”
罗少安把自己的筐子也摘下来,同时接过野菜筐子,一样显摆道:“还有笋子,春笋特别嫩。”
大婶乐呵呵夸赞道:“嫩着嘞,浇些醋蒜拌着吃最好,尝春味。”
然后转头对俩老头说,“爷,二爷,您俩多余担心,太爷腿脚利索着呢,又有娃子跟着,摔不了。”
老老头连连点头,“你们两个啊,老糊涂了,脑子就是没有重孙媳妇清场。”
清场就是清楚的意思。
俩儿子也没辙,沉默着不说话。
八十七了,还要被爸爸骂……多么的幸福。
但是,重孙媳妇???
罗少安本来还想叫奶奶的,这下子不敢叫了,辈分有点乱。
正琢磨的时候,老老头又整幺蛾子了。
他蹲下扒开小娃娃的棉裤,揪了一下小揪揪,嘴里还乐呢,“抓个牛牛~~”
小娃娃哇就哭了。
大婶这个无奈啊,赶紧把小娃娃抱起来哄,还冲着老老头又叹气又摇头。
老老头尴尬的笑笑,默默站起来……
第923章牧童折柳插门前,回首已是百年
坏老头抓牛牛,弄哭了一个小娃娃。
直播间里这个乐啊。
【小孩:嘻嘻,不嘻嘻】
【老爷爷怎么这么坏呀,抓人家小吉吉】
【光了又不吃,把孩子逗哭了吧】
【逗哭了还不管哄~~哈哈哈】
【小娃娃好可怜,黑历史啊,一辈子的黑历史还是高清的】
【小时候我爷爷爱这么抓,讨厌死了。小时候被抓过的请举手!】
【没人举手,没有那个器官】
这……好吧,互联网上的人真是什么都敢说。
老老头果然是逗哭了孩子不管哄。
讪讪的笑笑,带着罗少安把野菜和竹笋拿到厨房放下,洗了手。
再让罗少安搬上两把小竹椅,来到院外放到大柳树下。
这棵歪脖柳树,树干足有两人怀抱,嫩绿的柳枝发了新芽,如瀑布一般垂了下来,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罗少安拍拍树干,赞叹道:“这大柳树真大,得是百年老树了吧。”
老老头坐在竹椅上,抬头看看,笑着摇摇头,“不到,九十九年,明年才一百岁。”
“您怎么知道?”罗少安好奇问道。
老老头哈哈笑道:“我种下的,我咋不知道。”
随后开始讲,“那年我还小呢,出去放牛,折了根柳枝拿手里玩,晚上赶回家吃饭,随手插这里了,没成想它还长起来了……”
罗少安都惊了,“那年您多大?”
“七岁,老汉记得真真的,因为啊转过年,八岁就离家出去当学徒了。”
罗少安掐指一算,惊呼道:“您一百零六岁?真看不出来。”
这就不能叫老老头了,得叫老太爷。
老太爷笑的开心,“你觉着我多大岁数?”
“我觉着您九十多,我们村有位桄桄爷,就是九十多岁,看着跟您差不多,也没有头发。”
老太爷开始还挺高兴,听到后面变脸了,笑骂道:“混小子,九十多生的出八十七的儿子么。”
随后摸摸头顶,“老汉头发还有呢,年纪大了长得慢……”
“桄桄爷有胡子,可长了。”
“那是他还小,等到我这岁数……让你小子绕进去了,我也有胡子。”
这一老一少嘻嘻哈哈聊着莫名其妙的话题。
树下的老牛听到动静,停下嘴里嚼着的青草,瞪着大眼睛好奇的看了过来……
而直播间里,已经吵翻天了。
【老爷爷一百零六岁???百岁老人??真看不出来】
【能上山,能挖笋,眼不花耳不聋,脑子清楚说话利索,百岁??我八十岁能这样就谢天谢地了】
【清醒点,天天吃垃圾食品不运动,六十岁就得一身病。】
【5555~~能拿到退休费就算胜利……】
越说越伤心。
不过这些讨论很快就随风散去。
而这幅画面,却在之后远远扩散了出去,成为许多人的壁纸。
有网友将将这一幕截图下来,古树、老牛、老人和少年,还有远处池塘里的鹅和鸭。
组合起来很美。
配文也很有意境,叫做《牧童折柳插门前,回首已是百年》
闲聊一会儿。
大婶端着一个小火炉,挎着一个小篮子来到树下。
把火炉摆在两人跟前,炉子里燃着几块炭火。
然后将一个带柄的小陶罐放在火上,炉边再摆上几粒枣子,几粒桂圆,烤上两块饼。
还有两个茶杯。
再将一壶水放在炉子边,却没往罐子里添。
这些东西,罗少安一看就认识,问道:“太爷要喝罐罐茶吗?”
大婶笑道:“老爷子难伺候,一天吃五顿饭,每天这时候得加个餐。”
老太爷撇撇嘴,“喝茶嘛,混个饼子。”
“是是是。”大婶敷衍着应和,手底下动作麻利。
老太爷撇撇嘴,没搭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