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兵开始的都天灵官路 第353节

  上首的神女对这二人亦是没得半点办法,龙凤不合,黑龙娇冷,九凤飒爽,总是话不投机就互掐起来。

  “行了,别闹。”

  “此番大夏一行,长乐一战,吾已经触及到了那最后一步,那长乐老鬼亦是如此。”

  “你二人绝不可再生事,代吾御极上下,静候本尊功成之日,可明白?”

  神女轻笑间止住九凤的懊恼,又是掐住那黑龙那吹弹可破的脸蛋轻轻一捏,警告道。

  此刻她历经多番推演,将武庸举道功成而天地生的仙文推衍透彻,有了九成九的把握创开一方大世。

  这般创世可与开辟一座内世界、仙土、神域不同,那是一方完全由她造化的世界,其中无尽规则,万般显化,皆由她完全执掌、随心而动。

  一旦创世功成,那便是创世神灵的位格,比之她原本预计的创始生灵而证帝君之位还要高上一筹。

  她为此绸缪了近百年,届时,荒域内外八千万里戒严,甚至为了这一次创世,她连再度补全三十六大圣的力量都节省了下来。

  神女碧洗霓裳,手中捧着借那宓家长公主窃取来了一丝天铅造化之源,开始登临世界树“椿”之顶。

  手中那另一位造化仙君的一丝本源,还有这尊与混沌天穹齐高的世界树作最后的保险,她没有任何的忧虑,脑海中蓦然回想起那位素衣道人开创始终焉的点点滴滴,神女会心一笑,一步便踏入了虚天之中……

  而九州之中。

  武庸也在此刻开始了一场抉择。

  扶摇氏族崛起的速度太快了,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氏族,然而扶摇武氏仍旧还在行使着州郡中品世家的义务。

  “界海之畔,三天,界海长城,七十二诸世,每甲子行拱卫义务而陨落的各族修士不下数百人……”

  “扶摇自你入道以来,还从未接过这般任务,这是其一;你麾下已壮,而单居在外,不入仙庭统属,这是其二。”

  “你当知晓,你扶摇门下,那些随你一路走来的元从们,只有寥寥几人寿终而化阴灵,这并不是你保护的太好,也非他们道行高绝,而是仙庭各族在拱卫着这片仙道盛世,而你扶摇,正在享受着这片乐土,仅此而已!”

  武庸为姜祖唤到仙庭帝宫之中,却是当头就被点了一顿。

  然而实际也却是如此,扶摇武氏还真就一直走的是州郡世族的道路,各方要扼的驻守、征召等任务却是几乎没有应征过。

  这其中有武庸晋升的太快的缘故,九州晋升二品之后,不仅扶摇,很多新晋的上族皆是如此,这是一个正待处理的问题。

  可扶摇却是其中的表率!

  如今扶摇一脉,有上仙一尊,真仙战力满打满算,将近四位了,至今,扶摇一脉仍旧还不参与这些征召,也不受仙庭辖,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老师应当知晓,我那几位,狻猊狮姑且算是仙灵瑞兽,与您族中那只白泽差不多……”

  “九灵终究是一尊神魔,我敢让他一人放归,请问有哪尊半仙?哪位渡劫敢与他单独驻守一地?”

  “宓姬与我三千大界结缘,但仍是大夏的帝女长公主,那宓皇亦是遣人连送了三车稀世珍宝而来……”

  “扶摇氏族真就像他人以为的那般?征伐诸界,有些拥垒随从再正常不过,哪个世家洞天之中没养着庞大兵马仆军呢?”

  武庸无奈的摆了摆手。

  虽然话中开脱之意甚重,但扶摇目前还真是如此,其中有三尊大圣、天人实在与仙庭无关。

  诸氏族也未尝没有过外界的渡劫乃至半仙作拥垒,也没见哪家就特殊对待了啊?

  姜祖闻言却是直勾勾的盯着武庸,微笑不语:

  “无规矩,不成方圆!”

  “你能收归诸神圣,亦有驾驭他等的器量与魄力,这是你独特的人格魅力。”

  “不论如何,扶摇切实已经成为九州内部,近乎最是磅礴的一方氏族了,但却没有接受相应的义务与规矩,不是么?”

  “你应该明白,一方仙庭,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极大的隐患!”

  扶摇的定位自然要发生变化,仙庭会给扶摇足够高的位置恩荣也好,作为这不朽仙朝中的一份子,还是较为庞大的一份子,他必须对仙庭负起责来。

  

  “老师的意思是,让我怎么做?”武庸似是听进去了,微微点头,静待着姜祖的下文。

  “姬辰闭关了,他曾说,他的位置让你暂代,或你也可将扶摇搬入昆仑仙境与独孤氏并列。”

  “亦或者,你不愿受拘束,被架在那权利的中心,终日为此筹谋。你也可以寻一方界域,直接接替在此的道人,为仙庭戍守一方。”

  姜祖给了他两个选择,成为昆仑仙境中的氏族,或者,为仙庭坐镇前线。

  “能有哪一方需要我去戍守的?”武庸再度点头,做出了他的抉择。

  开玩笑,他七百年来,一人征伐诸世,才造就今日的灵官道府,道将如云、道兵如雨;金丹道统,灵花仙药无计,以至丹法大兴……

  他花了亿万道铢,辗转数百年,以诸多心力培养起来元从麾属,才刚到堪用之时,去给各方散仙、仙主听用?开什么玩笑?

  作为一方仙土的创始道主,武庸是极为爱惜羽翼的,他只会选择后者。

  “三天那边你不成至境肯定是少去为妙,若是你能证至境,不妨去向于那无上的神灵求作道侣。”

  “嘿嘿嘿……老夫看,多半能成!”

  姜祖狭促一笑,打趣着武庸。

  而姜祖还真是这般想着,道途茫茫无尽,可真是难得遇上一个所求大道与自身相合的道友,何况那神灵无上,他这徒儿也是个天姿卓越、毫无短板的妖孽。

  若不是旨玄道行太低,他还真就拉着老脸去牵线,将两方大世化作一家了。

  “老师您就直说吧!”

  武庸苦笑一声,他还真是不敢想象,那尊神女接连三战,横跨两方混沌,百余载,气性高绝,冷御无比,比起昔日的星主都是不差了,他想都不敢想。

  连忙阻住了姜祖的打趣,催促着他的下文。

  而姜祖似乎想到了什么,顿感失言,眉头一凝沉思片刻后,继续道:

  “西境混沌有七十二世,但那方世界太零碎了,既东面的三天你去不得,便去西境吧?”

  “当初吾便与姬辰思衬了许久,当环绕那方界海堤坝,将诸界陆洲连成一片,取诸界之道统在当初的真灵幽土之上再建一方混沌天关。”

  “有此一座边关,便可拱卫九州之北的七十二诸世界,那个原本零碎的世界带,就能成为姿态各异的丰饶洲界,亦能成为九州北部边关,届时,那连绵亿万里的整座界海堤坝都将是我仙庭的内陆。”

  “你便去坐镇此处,将此混沌边关立起,便算你一道大功,如何?”

  混沌、边关?武庸听完面色当即一耷拉,每每听到有关这种字眼,只觉得自家似是背上插满了旗帜的老将军。

  这镇守边关的氏族,似乎在各个时代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啊……

  不是大敌当前被后面的人捅一刀,就是满门战死,要么就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那羽化氏族的黄牛仙可太擅长这个了!

  “去去去,你想什么呢?”

  “以你的神通,又是吾之弟子,老夫不死你能有什么事儿?不过是为了避嫌让你干点实事儿,别整天举族躲在那道塔上捞好处,平白让人看了眼红……”

  姜祖当即白了他一眼,到了这个境界,仅在面对面的范围他已经是有一定程度的“全知”了,哪里不知道武庸在念叨着什么。

  不过武庸这个想法倒也没错,区区一座边关属实太小气了。

  “算了算了,这名头确实不好听,老夫多下点血本,把我手下的巨灵神裔借给你,直接拖几座小界,且先造出一座伪三品大界来吧……”

  姜祖此刻亦是大手一挥,将他那最最精锐的巨灵神裔交了出来,他手上持有巨灵神的整支传承,这十余名巨灵神裔,约莫一千八百余丈,远远超越了寻常半仙,论战力几乎能与最弱的仙人齐平。

  当然,武庸永远都忘不了,当年金丹之时,曾见到那诸多巨灵神将以庞大的铁链拖拽着残缺的真灵幽土,自混沌归来的浩瀚之景……

  “记得这只是借你拘来各方陆洲、界域,早立一方三品大界的,你得尽早还给老夫。”

  正当二人在仙庭帝宫琢磨之时,正在虚天中行创世之举的神女眉头蓦然暴跳,那姜祖指名道姓的言喻,她怎不晓?若非正在紧要关头,真想去教训教训这老东西!

  此刻世界树神灵执创世之道,已然缓缓的拉开了序幕……

  而东极长乐世界的老圣贤亦是对着身前那尊毫光大方的太乙青华冕旒驻足了许久,

  “因也好,果也罢,只愿此世众生安宁长乐,不受诸多苦难,无量大善矣!”

  长乐宫中,十方化身,九十九应身,三千门徒,无量天子天女,齐齐赞诵道歌,诉诸感应诸世救苦灵显之伟大。

  那老圣贤一身古朴的法衣,背后斜挂一柄礼剑,挽动拂尘,起身而来,终是将那方青华帝冕结在了发髻之上。

  刹那间,长乐天宫中道音愈起,那无上高妙之毫光庇护着东极诸世,叫那游离在诸世之外的恐怖身影,一一缩起了魔爪……

第373章 九华大界

  一甲子毕,灵境异域的天门开始不稳,确认完所有的的道人都已经撤离异域后,那高耸千丈的混沌天门开始被推倒,拆卸,那一片片构建成天门的混沌原石被堆砌一侧,再重新填到右侧百万里外的界海沿畔中去。

  诸道退出这方道塔,再见整座界海堤坝覆盖三百余万里,座座混沌道塔林立,不断地有混沌天门竖起,诸多世家道统、天宫宝船出入其中,竟是连续在开扩数十方世界!

  这就是统御一切的地上仙国!

  “总算告一段落了,三品大界就是三品大界,一甲子的探索,除开上交扶摇的,亦足够了。”

  “老道也须得归家了,门中的小家伙们也不知如何了!”

  这是一方来自禹余天的金丹宗门,老道是门中的太上长老,原本是闲来游历九州,这不遇上一座三品大界的远伐,便待上了一甲子,其中收获可谓是极为不菲了。

  “听说七十二界之北,仙庭要再立一座三品大界,道友不继续吗?”

  “不妨将你那门人弟子都领来,只怕此世机缘更是难得,须知这般时机可是稍纵即逝啊!”

  又有九州本土的世家金丹开口,甲子中与这老道相处甚欢,却是交心言道。他的家族亦是自一地望族抓住了九州晋升二品灵界的机会,连升四品,至今已是四品州郡世家,没有人比他等更懂时势造英雄的意义了。

  “道友可得慎重思虑,须知你我生于这大世,退一步就是只能被时代的浪潮不知拍到哪个角落去了。”

  “若不然,先去界海长城之上接下一道差事,再借传送阵回你禹余天,把门人弟子精拣一批带来……”

  诸界的道人相聚,没有人会逆着这般大世浪潮而来,四处皆是忙忙碌碌的身影。

  当然,此刻的扶摇道统,阎浮阴世幽天府的一支尚居九州,以那幽天府君常看顾天河道场,其子入主扶摇山,其女担任东海道官,二人时时长伴酆都荀老太君之右,扶摇武氏已历三世。

  其余之众,皆入仙土,虽旨玄仙君听用,此番已经在那幽土混沌中搭起了一方大世雏形。

  一十八名巨灵神,足踏混沌,力能翻天,以庞大神光凝结出得金芒锁链拘来一方又一方界土陆洲,数十座荒茫洲界层层堆砌,其下乃是自那仙神都不愿踏足的界海捞上来的一方方混沌原石垒好的地基。

  这是一座雄伟的天关,更是一方世界之雏形。

  若专修瞳术的大真君自七十二界中最北部的五品大界-黎,再向北望去,相隔五千多里外的的混沌墟野之中,一道苍青相间的庞大地平线就出现在了天边尽头,那便是那座已具雏形的庞大洲界。

  武庸素衣挽袖,银发垂腰,掌掣一根竹杖,行走于此方大地,其每行一步,这洲界之间道则开始稳固融合,玄元之光流溢诸土,枯木逢春,断枝抽叶,黄芽覆地,而遍界生花,由三十余座洲界缝合的伪三品大界,其中要历诸多堪舆,便如武庸此刻,他丈量这片大界,将那数十道零散的地脉一一梳理统合。

  之待得这位仙君丈量天地,定下此界经纬,宓姬行云,御四时令,定下二十四气,九灵搬来诸多灵峰,镇于一方又一方的经纬节点……那半仙始祖-鲲鹏真灵双翼垂天再摄来诸多名川,一品世族-金玉贾氏将桃李桑梨等后天灵根定下,并以此堪出四方灵山,一品世族-神游姬氏、长生道统三阳宫等等开始围绕着这方刚定的大界,以诸多宝材连接天地诸道,缓缓蕴养出层层水晶般的界壁与界膜。

  界海之畔、罡风带外的世界必须得有界壁,那是可以防止诸天魔凶兽、混沌风灾的第一层壁垒。

  似是罡风带另一侧的洲界,在此处是会被那混沌界海长久地暴动下撕碎的。

  三品大界构建无疑是一场长久而惊人的奇迹,但所经历者,没有人会对这般手笔不感到震惊,一位仙君,数位仙人,加上二十余座上族乃至氏族的加入,甲子余的时间眨眼便过,当初那荒芜的混沌墟野,如今已经生出了一座菱形大界,南北纵距两万里,东西约莫四万里……

  它并不算大,且还是半开放式的世界构造,四方各有一座庞大的平台云渡,其中底蕴远强于寻常四品世界,乃是伪三品大界!

  正在此方与气道天仙-姬茯苓商议着四州将入驻就藩的道统世家,武庸眉头突然一挑,身形当即化作玄光消散,自现世中脱离而出。

  这却是让这姬族帝女眉生疑惑,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那位金衣女仙。

  后者见状黛眉微蹙,大步行至此处,接过那茯苓帝女的符令,瞥了几眼,便颔首道:

  “诸州之事,帝女可与吾言,也无需勘扰主君了。”

  尤雪两步跨越无边距离,近至那帝女茯苓身前,瞥了那符令一眼,左右不过些旁枝末节,直接就是开始迅速的分派了起来……

  而此刻的武庸,身形再度一闪,却是出现在了混沌之中,望着那片茫茫墟野,只见这素衣道人玄光环绕,竹杖一点,循着那深层波动的痕迹便是追了上去。

  传闻心念一起便为须臾一瞬、一瞬分为十八刹那,刹那之下未知者,便是真实之光阴,这便是宙光的刻度。

  没有人知道那一寸光阴的定数为何,姜祖将刹那万分,其中万一便号为光阴!

首节上一节353/3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