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倒是知道那处山寨。
主要是那山寨的强盗都十分凶狠残忍,本地人都不敢靠近那边。
官府曾经想要剿灭那处山寨,但似乎有官府的人跟那山寨的人勾结,提前给那山寨的人通风报信。
山寨的人在官府中人前往山寨剿杀他们时,提前跑走了。
等官兵离开,他们又跑回来。
如此几次,官兵无奈了,只能放弃了对山寨的剿杀。
不是没有想过将官府中的奸细给抓出来,但那人藏得很好,一直没有被发现。
眯了眯眼睛,柳笑道:“以后大家不用害怕那山寨中的土匪了,那些土匪都被过路的侠士给剿杀了。”
柳:“我就从那边路过的,当时看到山上燃起了大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遇到一群被强盗打劫的人,才知道有人杀了强盗,救了那些人。想来那位侠士不但杀了强盗,还烧了他们的山寨。”
小二眼睛亮了:“真的吗?”
他道:“是了,之前城里来了一批非常狼狈的人,一进城就找医馆,想来他们就是被侠士所救的那批人吧。”
小二十分高兴,听到这么个好消息,他一定要赶紧找人分享。
小二乐颠颠地出门了,柳也从他的口中知晓了山寨的名字:清风寨。
清风寨所在的山叫做清风山,他们位于青州境内。
柳:“……”
他知道那被自己所杀的五短身材的好色男人是谁了。
矮脚虎王英!
也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的一员。
自己这一路尽杀梁山“好汉”了。
不过柳一点儿也不后悔杀了王英。
虽然不如厌恶李逵和孙二娘一般,但柳也十分讨厌王英。
说真的,梁山那群人中,有许多都配不起“好汉”这个称号。
王英就是其一。
他为什么会落草?
根本不是因为被逼得活不下去,而是他自己见财起意,抢劫人家后被捕,然后越狱逃到清风山做了强盗。
这人十分好色,同一山寨的伙伴的妻子,他都觊觎。
可怜人家扈三娘那么一个大美人,被逼得做了他的妻子。
现在王英死了,扈三娘也能逃过一劫了吧。
柳对于扈三娘倒是挺有好感的。
这位姑娘长得好看武功更好,还有带兵才能。
若是以后扈三娘没有上梁山,没有被招安,那就让赵佶将人召到朝堂,让其做个女将军出征吧。
这边柳吃完饭休息了,另一边,小二将清风寨覆灭的消息传了出去。
众人并不相信,小二便拿了之前进城的一批人举例。
大伙都看到了那批人之前的狼狈模样,遂有人前去寻找他们打探消息,
这些人已经从医馆出来了,在另一间客栈住下。
好事的人找到他们,向他们询问清风寨的事情。
这些人不知道清风寨如何了,但他们被人救下来是事实,遂说了出来。
这变相证明了真的有侠客对那些强盗下手了。
城里的人十分高兴,为强盗被剿灭欢呼。
这一消息自然传到了某人的耳朵里。
那些不相信自己听到的。
清风寨的三个当家的武功都不弱,而且还有那么多的手下,怎么可能被轻易杀死?
连官府都对他们没有办法。
这人不相信,他决定亲自去清风寨那里看看。
毕竟清风寨可是他收入的最大来源,他可不想就此断了。
第二天,这人向上司请了假,找了一个回乡下探亲的由头,离开城镇。
第253章 水浒20
这人上到清风山,发现原本的一片建筑都消失了,原地只留有一片焦土。
那人大骇,清风寨真的被人剿灭了。
他立刻转身就往山下走。
“既然来了,又为什离开呢?”
一个年轻书生从大树后面走了出来,对着那人微笑。
书生的笑容十分和善,但那人看着,却无端觉得背后发寒。
书生:“既然来了,就留下来与你的同伙们作伴吧。”
那人拔腿就跑,他明白了,这书生很可能就是其他人口中的侠士。
虽然书生完全不像会武功的样子,但人不可貌相,闯荡江湖,有三种人不能随便招惹:和尚、女人和孩子。
这书生不属于三种人之列,但他敢一个人上山,那绝对不是一般人。
他要尽快逃离,只要回到城中,他就安全了。
书生还能在城中杀自己?
他不怕被官府缉拿问罪?
而自己回了城,只要咬死不承认与清风寨有关,其他人便拿他没有办法。
那人想得好,但他能逃得过柳的手心吗?
柳想杀的人,没有一个能逃得掉。
只是一颗石子,柳收走了那个人的性命。
将人埋了后,柳翻身上马,快马加鞭,返回京城。
之后这一路,柳再没有遇到什么事情,也没有再杀本属于梁山的人。
如此顺利地返回了京城。
京城很平静,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柳在家中休息了两天,便进宫见赵佶了。
赵佶还是那个赵佶,喜欢美人,喜欢诗画,不喜欢处理朝政,将朝堂上的事务都交给自己宠爱信任的臣子处理。
而柳就是赵佶现在最信任的一个,每次柳进宫来见赵佶,赵佶都会让柳帮他批改奏折。
这一次,柳离开了京城一段不短的日子,赵佶没有了帮手,自己又懒得批改,因此堆了一堆的折子需要处理。
所幸没有什么特别紧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否则以赵佶这样子,大宋是真的要完。
柳将那堆折子全部批改完,也了解了这段日子天下间发生的事情。
柳之前制定的一些国策是有效的,现如今大部分地区的百姓的生活都还算安稳,折子上都没有什么大事。
柳从中抽出边境送过来的折子,里面写了金国与辽国的动向。
金国日益壮大,野心逐渐显露,想来再过两年就会对辽国张开獠牙。
但辽国上层耽于享乐与争权夺利,根本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
这其实跟之前大宋朝堂很像。
但现在经过柳的暗中整治,大宋朝堂上不是有才华有进取心的年轻人,就是真心为了大宋的忠臣,跟辽国朝堂完全不同了。
大宋的大臣们十分关注边境以及周边国家的情况,边境定期给京城上折子便是朝堂定下的策略之一。
大宋往金国辽国等周边国家都派了细作,掌握这些国家的动静,寻找攻打这些国家的机会。
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可不止柳一个人。
柳就这么一直帮着赵佶处理朝政,两年过去,他被赵佶升为丞相兼太师一职,成为了皇帝之下的第一人,名正言顺地掌控了整个朝堂。
以前他只是暗中掌控朝堂。
柳能做的事情更多了,他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
这些政策都是结合当前的社会情况制定出的,很符合实际,也容易让现在的人接受。
柳想了想,决定放过用水泥为海岛赚钱的想法,而是在大宋建立了水泥作坊。
有了水泥,建造河堤与城墙的工程启动。
先建造的自然是河堤。
水利工程是每个朝代都最为重视的。
但修建河堤的材料不过关,几乎每年都会有河堤决坝,洪水冲垮两岸百姓的家园,让百姓们损失惨重。
现如今有了水泥,河坝修得坚固,决坝的可能性降得非常低,百姓们终于不用在洪水多发的时节背井离乡了。
第二建造的是边境的城墙。
有了水泥,边境的城墙加高加厚了一倍。
面对如此高达宽厚且结实的城墙,入侵的异族会很为难吧?
第三是修路,这是一个大工程,需要许多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目前,柳要修建的是京城到边境的官道,以确保物资能尽快运输到边境。
京城内的道路也需要修了,下水道、排污渠道要规划好……
至于修建的人工……
不是劳役,而是朝廷出钱雇佣百姓。
有钱拿,底层的百姓那是积极踊跃地报名参与工作。
整个大宋欣欣向荣,但该闹事的人还是会闹事。
梁山这边不用说了,虽然少了好些个人,但还是聚义了,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名号。
他们攻打了祝家庄。
祝家庄向官府求救,官府派人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