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住院期间,前东家找上他,要他回公司,报酬提升到了五五开,被苏文才拒绝了。
这种他一出事就毫不留情将他丢弃的公司,不值得他继续为其服务。
苏文才的拒绝让前东家十分生气,认为苏文才不识抬举,在网上大肆贬低苏文才,说他没有良心,红了之后就抛弃老东家。
可惜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被嘲讽的人是他们。
网友们的眼睛是雪亮的。
之前苏文才被人泼脏水,你们不跳出来帮苏文才辟谣,反而忙不迭地抛弃苏文才。
现在人家洗白了,有了商业价值,你们跑出来想摘桃子了……
真把所有人当傻瓜吗?
前东家这一通,导致苏文才的名气更大了,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么一个小可怜。
柳趁热打铁,让苏文才录制一首歌曲,放到网上。
歌是《青花瓷》。
这个世界,华国风并没有兴起,如今的歌坛颇有些崇洋媚外。
《青花瓷》一出,震惊了整个歌坛。
专业人士都被惊呆了。
反应过来后便是一连串的称赞。
虽然称赞的是歌曲的词曲作者,但苏文才这个演唱者也收益。
其他歌星想要找到周先生和方先生,想请两人给他们写歌,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只能找上苏文才,让他帮忙牵线。
苏文才:其实他也不认识两位先生。
苏文才找上柳,将那些人的意思告诉给了柳。
柳:“两位先生是社恐,不喜欢见人。这些人想要歌?可以啊,价钱合适就可以,但不一定是周先生和苏先生写的。其他人写的歌曲也不错。他们同意,我就帮他们联系。”
他脑子里面的歌曲多着呢,给苏文才一个人唱也唱不完,不如拿出来换钱。
苏文才将柳的话告诉给那些想要歌的歌星,一些人听说不是周先生和方先生的歌,退了。
剩下三个歌星考虑过后,决定买歌。
这三个,一个是已经过气的中年歌手;一个是参加歌唱比赛而进入娱乐圈的女歌手,但没有什么代表作;一个是流量明星。
流量明星向启然跟苏文才是一同出道的,之前还是竞争对手。
苏文才被全网黑的时候,向启然没有对其落井下石。
柳看过三个人的资料,便给三人写出了最适合他们的歌曲。
中年歌手是民谣歌手,柳将《南山南》给了他。
女歌手蔡璐的嗓音空灵,音域宽广,柳将《画心》这首歌给了她。
至于向启然,他在RAP方面挺拿手的,柳将《夜的第七章》给了他。
这个世界有《福尔摩斯探案集》,《夜的第七章》一推出,惊艳了所有的福尔摩斯迷。
全世界喜欢福尔摩斯的有多少呢?
因此,这首歌不但在A国火,在其他国家也十分火。
一直火上了公告牌的前二十。
向启然通过这一曲,一下子成为了世界级的歌手。
而两外两位歌手也通过《南山南》和《画心》而翻身。
那些退缩的歌手们后悔不已,急忙找上苏文才,想要购买歌曲。
但机会已经错失了,柳现在精力都放在拍戏上面,没心思给其他人找歌。
剧本已经完工了。
第一个剧本,是刘欣雅与何谓联合写出来的。
柳翻看一遍,发现与前世看过的电影大差不差,完全可以照着这个剧本拍摄。
这是个低成本的剧本,需要的演员不多。
苏文才自然是男主角,女主角是楚潇潇。
詹元思出演男二号,柳客串,公司其他人做龙套。
楚潇潇找来了李导,让其执导这部电影。
李导听说让自己当电影导演,就兴奋地跑来了。
再翻看剧本后,李导立刻扑过去,抱住柳的大腿:“柳,让我加入你们公司吧。”
果然,楚潇潇和柳都不是普通人。
其他人不带楚潇潇和柳玩,人家自己玩。
玩得比那些人更精彩。
自己一定要抱紧这两根金大腿。
他有预感,跟着这两人,他能够原地起飞。
李导在圈子里面颇有些人脉,他认识很多不得志但十分有本事的人。
这些人都是有才华却因为得罪了圈子里面的所谓大人物而被打压的,日子过得很落魄。
李导召集他们,给他们工作与机会,他们自然全力以赴。
很快,整个剧组就搭建起来了。
开始拍摄。
大家都是真心想要拍好一部戏,剧组中没有那些糟心事儿。
非常顺畅的,公司的第一部电影拍摄完毕了。
剧组的工作人员也都自然而然地加入了柳他们的公司。
后期制做也很顺利,没有多久,电影全部完成,需要拿到影院上映。
公司在这方面没有人脉,要如何才能让影院放映他们的电影呢?
楚潇潇笑:“交给我。”
柳:“你认识院线的人?”
楚潇潇摇头:“我不认识,我只是以前调查某个对我心怀不轨的男人时,多查到了一些东西。”
柳:“……”
所以,得罪谁都不能得罪黑客啊!
不知道楚潇潇做了什么,反正,他们的电影成功在影院上映了,虽然只有百分之五的排片量。
但已经很不错了。
同时段上映的影片还有好几部,都需要排片量。
其中一部还是大导演大明星拍摄的影片,还没有上映就被所有人期待。
排片量占了百分之六十,剩下百分之四十给其他影片分。
柳他们的影片能分到百分之五,已经很好了。
第511章 娱乐圈与佣兵17
除了柳公司的人,没有人看好这部电影。
电影上映的时候,公司没有进行宣传。
还是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发现海报上苏文才的画像,才知道其拍摄了一部电影。
一些苏文才的铁杆粉丝听到了消息,进入电影院。
他们是来看苏文才的,对电影没有多少期待。
一部导演和演员都不出名的小成本电影,能有多好看。
然后,他们就真香了!
电影实在太有意思了,他们从开头笑道到结尾。
里面的演员也都十分养眼。
诶,女主角有些眼熟!、
龙套A也有些眼熟。
是谁呢?
这些看过电影的人成为自来水,不断向身边的人推销柳的电影。
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有一部超级好看的喜剧上映。
每个来看过电影的人都不会失望,也成为自来水。
而那部大制作的电影的口碑却是崩盘了。
并非大制作的影片就是好影片。
剧组将钱都花在请大牌明星和不必要的特效上,剧情一坨狗屎,让观众们看得憋闷不已。
其实现在很多电影都这样,制作方宁愿画一大笔钱在聘请明星上面,也不愿意将钱在剧本上。
明明购买一部好的剧本,花不了太多钱。
观众们憋闷之下需要情绪发泄,看到喜剧片的宣传海报,想起友人推荐的正是这部影片,遂买票进场。
爆笑一个多小时,观众们畅快地离开电影院。
大制作的口碑越来越差,喜剧片的口碑越来越好。
更多的人选择看喜剧片,票房如同坐了火箭一样飙升。
影院方一看两部影片的票房涨跌趋势,非常干脆地降低了大制作的排片量,从百分之六十降到百分之三十。
喜剧片的排片量上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五。
相差不大的排片量,票房收入却相差明显。
大制作影片一天的票房收入是一千三百万。
喜剧片一天的票房收入是五千六百万。
这差距……
现实的院线方再次调整排片量,喜剧片的排片量增加到了百分之四十五。
这还是因为大制作的出品方的人打电话给了院线方的负责人,院线负责人给出品方面子,没有再降低大制作的排片量。
电影大卖,公司赚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