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扫地仙的诸天修行 第447节

  柳:“今天超市来了新货,你们要看看嘛?”

  楚卫国感兴趣,问道:“什么新货?”

  柳将他们带到放保暖内衣和布鞋的架子面前。

  几个人对于布鞋都很喜欢,他们穿的鞋都很旧了,有的人的鞋子都有破洞了。

  问一下价钱,十分便宜,跟肉一个价格,那还犹豫什么。

  换!

  每个人都换了一双布鞋,男人换的都是黑色的鞋子,女知青们则将红色的布鞋都换走了。

  柳想起这个时代人的审美,看来要多进一些大红色的鞋子。

  衣服也可以进一些。

  那种绒布料子红色格子纹路的衣服,不过二三十一件,可以买几件挂在超市中。

  张铭拿起一袋保暖内衣,问柳:“这个保暖内衣真能保暖吗?”

  柳:“有一定的保暖功能。”

  张铭:“多少钱?”

  柳报了一个数字。

  张铭:“有点儿贵。”

  柳:“你们两天就能换到一套。”

  张铭看向另外五个人:“我今天就不换其他东西了,明天再换保暖内衣。你们呢?”

  陆然五人道:“我们也等明天换保暖内衣。”

  有这么一套保暖内衣,冬天肯定会好过不少。

  虽然冬天刚刚过去,看可以放在明年冬天穿啊。

  这家超市,可不知道到了明年冬天还存在不存在。

  几个人走后,老者们又来了。

  柳向他们推荐了保暖内衣。

  老者们决定之后的计划便是攒钱兑换保暖内衣。

  柳又将他们带到收银台,询问:“这里都是常备药,你们要哪样?”

  老者们看到有那么多种类的常备药,都十分吃惊。

  这个年代可没有这么多的药,所谓的常备药不过是退烧药。

  老者们问清楚各种药的药效,兑换了一盒蒲地蓝消炎片一盒感冒冲剂以及几颗退烧药。

  拿到这些药后,老者们没有留在自己手中,而是各自写了信,将那些药装进信封里。

  老者们将信递给老者甲:“老成,拜托了。”

  老成将所有的信放进自己内衣口袋中。

  老成鱼老者们一同出门完成今天的活计。

  路过在田里劳作的人时,他朝某个方向看了一眼。

  那里是一群正在除草的知青。

  其中一个知青抬头,与老成对视了一眼,两人便飞快地转移了视线。

  晚上八点半,一众知青就要出门了。

  陆然忽然捂着肚子道:“我肚子不舒服,要出茅房。你们先去吧,我等会儿去找你们。”

  “那好吧。”

  众知青对陆然的话毫不怀疑,说笑着离开了他们院子,前往超市会出现的地方等待。

  陆然等到人都走了,也出了院子门,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走了一截,他便看到了老成。

  陆然小声叫道:“外公。”

  老成笑看着自己外孙跑到自己身边,伸出手摸了摸外孙的脑袋。

  “外公,这些日子,你还好吧?”陆然关心地问。

  “好。”老成道,“多亏了你介绍给我们的那家超市。我们用野菜换了粮食和毯子,现在有的吃,晚上盖得厚实,没有再冻着。日子好过了太多。”

  “那就好。”陆然放心了,“那家超市出现得太及时了。”

  外公刚下乡,那家超市就出现了。

  也幸亏其出现,他不用为外公担心了。

  毕竟,以他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帮外公多少。

  老成将众人写的信从内衣袋子中拿出来,交给陆然。

  “小然,大家的信就交给你了。”

  陆然接过信,小心藏好:“外公放心,我明天就去一趟城里,将信都寄出去。”

  祖孙两个又说了几句话,陆然不能让其他人怀疑,便与外公分开,去寻找楚卫国等人。

第575章 我家超市穿越了8

  “同志,这是我们在河里抓的鱼,都还活着呢。能换多少钱?”

  “同志,这些榆钱能不能换钱?”

  “能换。”

  两样都能换钱。

  只是鱼换的钱还不如榆钱多。

  “为什么”男知青们很是不解。

  鱼可是肉,怎么还不如榆钱值钱?

  柳:“我这里不缺肉。”

  众知青:“……”

  也是,人家这里肉类美食多着呢。

  男知青不免有些沮丧,他们可是花了很大力气去抓鱼的。

  柳开口安抚男知青:“你们可以抓其他东西换钱。”

  张铭忙问:“什么?”

  柳:“田里的泥鳅和黄鳝,都比较值钱。”

  男知青们精神大振。

  柳送走了这些知青,迎来了老者们。

  老者们今天带来的除了野菜,竟然还有一些草药。

  柳给了他们不低的价钱,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换到一身保暖内衣。

  柳没有将草药拿出来卖,现在的药店也不收这些新鲜的草药。

  卖给医药公司?

  他没有门路,而且量这么少,医药公司也不收。

  柳将这些草药收进了自己的空间中。

  第二天,来买野菜的人看到了榆钱和鱼,十分惊喜。

  “老板,这些榆钱怎么卖的?”

  柳报了一个价格,那问价的人立刻装了一大包榆钱跑来称重。

  嘴里还念叨着:“好久没有吃榆钱饭了,真怀念呢。”

  一位大妈赞同地道:“我上一次吃榆钱饭还是十多年前。配合着煮了腊肉的汤汁来吃,那味道,绝了!”

  另一个大妈:“我也是,我还是二十多年前吃的。”

  大妈们在抢榆钱。

  一位大爷将水桶中的鱼看了又看,问柳:“小伙子,这些鱼是野生的吗?”

  柳:“是野生的。”

  大爷有些不信,害怕柳用鱼塘养殖的鱼来糊弄他。

  柳:“你看我这里都有野菜和榆钱了,怎么就没有野生的鱼呢?”

  这话也有道理。

  大爷想着要不就来一条,便听有人道:“老板,这些鱼我都要了。”

  大爷生气地瞪向出声的人,是一个身体圆润的中年男人。

  柳认出那个中年男人,是买走野鸡蛋的那人。

  他留下一张名片,名字是叫徐培峰,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

  这附近的地,有大半都被它们公司收购了。

  这是一个有钱人。

  大爷最终从徐培峰的手中抢走了一条鱼,其他人都被徐培峰买走了。

  后来,男知青们送来的泥鳅黄鳝等,也全都被徐培峰包圆了。

  他每天开着自己的车最早来到超市门外排队,有上新的东西,第一个买的就是他。

  今天,超市上新了新鲜的竹笋,趁着其他人没有看到,徐培峰又给包圆了。

  称重过后,徐培峰付账给柳,道:“老板,你店里的东西,能大量提供吗?”

  柳:“若是能够,我会每天只上这么些货?”

  徐培峰揉揉鼻子,十分遗憾。

  他公司旗下有家酒楼,他还想着让柳给酒楼供货呢。

  看来是不成了。

  知青们虽然极力隐瞒超市的存在,但他们的异样还是被村人们看在了眼中。

  毕竟,突然所有知青都穿上了新鞋子,偶尔经过他们的院子,还能闻到里面飘出来的肉香……

  这还是怎么回事儿?

  知青忽然变得有钱了?

首节上一节447/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