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修仙:巨舰重炮叩开万族之门 第45节

第71章 《魅影剑典》 东群四岛

  “好东西啊!”

  林千帆的记忆就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收录了一个金丹修士完整的所见所闻。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各种传承,虽然还不如林家的传承完善,却足够私密和精深。

  但前世的他并不主修金灵力也不是剑修,所以缺乏相关收藏,如今终于找到一本看起来非常不错的典籍正好可以弥补攻伐面的空缺。

  《魅影剑典》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走敏捷快剑之路的剑道典籍,而主修金灵力的林千帆正好擅长驭剑,可以走这种敏捷之路。

  魅影剑典并不是一本主修功法,而是一套传承完整的附加秘典。

  其中包含炼器中炼制各阶魅影剑的部分,没错,想要完全发挥出魅影剑法的特性需要炼制各阶专用魅影剑。

  法剑、灵剑、剑胚、法宝、战剑、飞剑…

  关于剑道境界方面,

  剑典中包含了从剑道入门、剑气到剑意、剑意到剑心的详细感悟过程,以及从剑心到人剑合一境界的大部分设想,有理有据。

  “帮大忙了。”

  林千帆如今就处于剑气境界,他在剑道方面的修行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因为林家的剑修并不多,所以《庚金剑诀》中的对应注释和感悟也一般,并没有这本剑典目录中批注的多。

  除此之外,剑典中还有具体的魅影剑招,魅影剑招又分为普通剑招和顶尖绝技。

  “无形、解脱、剑舞,好东西。”

  “可惜此剑典的笔者只有金丹巅峰,若他成功晋入元婴期将后续部分完整写出来,那么此剑典的价值将会无可估量。”

  推己及人,以林千帆前世的水平并没有能力写出一本这种层次的火法或者船匠师典籍,所以林千帆对剑典笔者十分钦佩。

  可惜其传承落款处并没有留下名字,家族也没有标注此剑典的具体来历。

  但可以通过字里行间的遗憾判断出这本剑典的笔者被卡在了元婴劫前,只能设想后续。

  “哈~我也是有些贪心了,如果真是元婴真君的心血之作怎么会轻易流到我手上呢。”

  在风暴洋,元婴是一道分水岭,元婴势力才能参与到风暴洋核心利益的分配中去,而区区金丹势力只是内海的预备役罢了。

  “就选它了。”

  如今的林千帆虽然在林家堪称同阶无敌,但实际上是因为同阶太少、池塘太浅的缘故。

  若放到更大的池子里,林千帆则严重缺乏可以一招致胜的强力手段,而这本附加于主修功法之上的专精秘典正是林千帆目前所缺的。

  “选好了,就这一本。”

  秘库之中的传承都只能看到扉页、目录和手记部分,看不到每一项具体的内容,需要等选定之后才能完全解除封印。

  “剑影无形,身法和剑法的完美融合…”

  “恩赐解脱,剑器和剑招的极致输出…”

  “魅影剑舞,剑意和剑阵的终极熔炼…”

  解开封印,林千帆率先翻阅此剑诀带有的三项剑道绝技,

  其中剑影无形讲究出奇制胜,恩赐解脱讲究一击必杀,这两者都是炼气期就可以开始修炼的绝技并且可以一直沿用下去。

  而魅影剑舞则是由多柄飞剑构成了强大剑阵。

  飞剑是筑基剑修的招牌手段,所以必须要等林千帆筑基期后才能修炼此剑阵。

  魅影剑舞并非普通剑阵,而是可以随着修为、飞剑、剑道境界增长而随之成长的剑阵。

  “实乃天才!”

  完读完整版的《魅影剑典》,林千帆心绪激动,这简直就是为他当下情况量身打造的适配性极高的剑典,将成为他的强力手段。

  “等稳定下来就开始修炼此法吧。”

  随后林千帆又来到藏书阁查阅家族收藏。

  鱼龙群岛的面积并不小,

  林家作为本地霸主只直管了群岛中心的三阶灵脉和部分重要的二阶灵脉。

  群岛中外环还存在大量的一二阶灵脉。

  这些灵脉虽然名义上也属于林家管辖,但实际上都是下面的小势力占着的。

  

  其中有些灵脉的产权甚至都不在林家手上了,属于早就卖出去了,而有些则是从林家手上租过去的,需要长期支付租金。

  这里面还牵扯到一些历史问题,毕竟两千年前的鱼龙群岛也不是无主之地,而是林家初代先祖强势夺取而来的,暂不讨论。

  鱼龙群岛以东,中环位置处有四个互相间距离很近的二阶灵岛,被称为东群四岛。

  这四个灵岛上各有一条二阶灵脉,其中一条二阶中期灵脉,三条二阶初期灵脉。

  那条二阶中期灵脉被一个比林家还要古老的家族东宁岛李家占据着。

  另外三条二阶初期灵脉则被筑基散修开创的风灵岛米家、林家扶持的茉莉岛乐家、以及二阶坊市南岸坊市分别占据着。

  经过多年的发展,这四个二阶岛屿及其周边的小岛屿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了,算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体系。

  因此,当年分家时此地的归属并没有粗暴的割裂开来,而是依然维持了原状,南北两岛只需要按照比例分割此地带来的利益即可。

  “此地的势力纠葛有些复杂了,只希望此行一切顺利吧。”

  趁着冬季的尾巴,林千帆抓紧时间了解当地局势以及其他一切,免得到时候麻了爪子。

  东宁岛李家在林家来此之前就是老牌筑基家族了,林家入主此地时他们投降的特别快,鉴于他们的识时务以及为了地区的快速安稳。

  林家当年象征性的收取了一笔“忠心费”就把富庶的东宁岛封还给他们了。

  如今已过两千年,李家的发展虽然依旧不温不火,但其传承非常稳固,族中长期保有三个筑基修士,其中最强者更是高达筑基六层。

  米家所在的风灵岛则是另一个极端,风灵岛是东群四岛中最贫瘠最容易遭灾的岛屿,两千年时间前后已经换了七代主人了。

  米家作为散修开创的筑基家族,如今已经占住风灵岛四百余年,筑基修士连续传承了三代,看样子越占越稳,应该是彻底站住了。

  而茉莉岛乐家则和以上两家的独立自主不同,乐家不只是林家名义上的附庸,而是林家实实在在的附属家族。

  属于摆明车马、同气连枝、共同进退、林家如果覆灭就会被迫一起去的那种铁杆附庸,也是协助林家管理此地的一只手。

  至于东群四岛中的最后一岛、也是位于四岛中心处的蓝岸岛则是林家直属岛屿。

第72章 少女小石,蓝岸岛

  蓝岸岛虽然属于林家,

  不过林家产业众多,并没有专门派驻筑基修士前去亲自管辖。

  而是将蓝岸岛托管给了东群四岛的三大家族,由他们自己分配人手就地管辖。

  林家只需要派驻部分炼气境的执事和骨干过去监管关键部位、等着分账拿钱即可。

  林千帆这次的任务就是前去蓝岸坊市做个监察执事。

  监察执事算是个非常轻松的活,因为监察的不是外人而是监察林家自己人,免得这些远离了家族的族人被各种诱因所腐化。

  不过四长老对林千帆此行并没有做特殊的绩效要求和叮嘱,只让林千帆注意安全即可。

  甚至言明,不论林千帆做的怎么样都是一种历练。

  开春。

  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原本应该跟随鱼龙群岛船队一起去北部冰原参加融冰猎妖的林千帆告别家人后搭上了前往东群四岛的客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二叔林立茂并没有被安排上追猎者号,而是接替八哥去了海猎人号。

  “这船可真慢啊~”

  客船自西向东行驶,一路歪歪扭扭,走走停停,途经了多个岛屿,不断上客下客,终于在三日之后抵达了东群四岛范围。

  “这东宁岛真是富庶之地。”

  进入东群四岛的第一站便是最内围李家的东宁岛,望着浅海边来往的小灵船以及岸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林千帆有感而发。

  东宁岛灵气充裕、面积不小、风暴季时还不怎么招灾,算是整个鱼龙群岛中自然条件较好的二阶灵岛了。

  说实话,要不是李家世代居住于此地,比林家更加土著,这么好的产业不会轻易封还。

  客船稍作休整,交互一批乘客后继续朝着下一个岛屿,也就是四岛中心的蓝岸岛驶去。

  林千帆乘坐的这种客船也是一阶灵船,不过它是特大型的一阶灵船,其体积远大于其它普通一阶灵船。

  体积虽然上去了,甚至有二阶灵船的一半大小,但其它配置却远远跟不上,所以行驶缓慢,其主要用途就是在安全海域内拉拉客。

  两个时辰后,

  客船慢悠悠的来到蓝岸岛西侧坊市码头。

  单论自然条件而言,蓝岸岛差了东宁岛一筹,但蓝岸岛地理位置更好,处于东群四岛中心处,方便周围大小岛屿上的修士集散交互。

  更重要的是,蓝岸岛属于林家领土,有这个名头在,蓝岸岛虽然聚集了附近区域最多的修士但依然是治安最好的地方。

  “这位公子,我叫小石。”

  “您是第一次来蓝岸岛吗?需要向导吗?我收费很便宜的,带路一天只要一枚灵石。”

  林千帆刚下船便有一位娇小少女抢着上前交涉,观其模样不过十四五岁,修为更只有炼气初期,但言谈举止大大方方,可见这蓝岸岛还是比较平和的。

  少女虽算不上漂亮,但阳光自信,林千帆也确实需要找个人了解本地情况。

  “行,先带我转转整个蓝岸岛吧。”

  林千帆此行并不是完全公开的,蓝岸岛上认识林千帆的人甚至不超过一掌之数,所以他并没有招摇,而是打算披个马甲便宜行事。

  “谢公子信任,请跟我来。”

  接到生意的少女欣喜的朝林千帆鞠躬。

  两人并没有直接进入蓝岸坊市,而是先从岛屿外围转了起来。

  常规灵岛都是私人领地,一般不欢迎流动散修进入,但蓝岸岛是完全开放的,所以蓝岸岛上的修士主体是散修。

  这些散修不全都住在坊市中,有不少人住在坊市之外的荒野之上,他们多以师徒、夫妻、小家庭、独居等方式存在。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散修群体选择以村寨的方式庇护一群凡人进行仙凡混居生活。

  先别觉得不合理!

  这才是海域修仙界真正底层散修的境遇,财法侣地他们是样样没有,谈什么出人头地,能在凡人面前显圣都算不错了。

  “像这样的村寨蓝岸岛上有数十个,其中有大有小,小的只有数个修士庇护着几十号凡人耕种渔猎。”

  “大的村寨可能有几十号修士,管理着数百上千凡人生活。”

  凡人是客观存在的,但风暴季和冬季的恶劣环境让此地凡人很难彻底脱离修士生活。

  海域修仙界的底层修士流通困难,原本就是从凡人中出来的修士很难脱离出去。

首节上一节45/9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