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修仙:巨舰重炮叩开万族之门 第7节

  灵鱼不会修行,灵鱼只能被动的吸收天地灵气,它们的肉体是被灵气滋润出来的,所以可以直接成为人类修士的养料,可直接炼化。

  除开本身就是海妖物种可以直接妖生妖,灵鱼/野兽成妖需要开智,一旦开智,它们就会本能的觉醒一些简单的炼化灵气/其它各种力量的手段,从而使体内纯净的灵力变成可控的妖力,妖化部分躯体,获得更强的力量。

  鲤龙鱼妖,顾名思义就是带有一丝无比微弱蛟龙血脉的鲤鱼妖,但就是这无比微弱的一丝龙脉却给了它们一丝化蛟、走上血脉返祖之路的可能,所以鲤龙鱼妖的价值又要远远高过鲤龙鱼,可以自行契约或者拿去高价拍卖。

  “起!”

  “落!”

  鲤龙鱼的力气很大,林千帆虽然暴力拉扯却也没有逞强,而是先通过柔韧的鱼竿+鱼线尝试先溜它几圈、消耗其体力再说。

  “起!”

  鲤龙鱼也就一身蛮力罢了,反复消耗几次后,直接暴力拉起。

  特制的鱼竿和鱼线坚固且柔韧,并没有在鲤龙鱼的强烈反抗下被挣断。

  “宁静!”

  林千帆将脱力的鲤龙鱼拉倒近前,林父一发强效昏睡术直接将其制服,让其安静下来。

  “不错,无伤捕获,这一尾鱼虽然不大但至少是十五块灵石到手了,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吧?”

  林父将沉睡中、品相完善的鲤龙鱼摘下放进活水鱼舱中。

  “非也,这并不容易,有我这手艺的人可不多。”

  金丹世家的传承底蕴里面肯定有类似的东西,但鲤龙鱼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家族肯定不会同意让普通族人大肆捕捞。

  “哪里来的?”

  “我是大人了,秘密!”

  林父咂咂嘴,真是儿大不由爹啊,有秘密了,再过几年儿子的修为都要超过自己了,想到此,林父心中有欣喜也有怅然。

  “哟嚯,又来了,这次是个大家伙!”

  绝大部分修士都是五灵根,其次是四灵根,整个修仙界也好,家族内部也好。

  三灵根已经相对稀少了,有一定的培养价值,但需要自己展现出过人之处才行。

  二灵根对家族/中小型势力来说都是小天才了,一出现就是筑基种子。

  异灵根放在任何势力都是天才,小势力把持不住,在大势力也能得到额外培养。

  天灵根则极少极少,难得一见,是天之骄子,元婴期之前没有瓶颈,但元婴劫前人人平等。

  元婴劫是超级分水岭,元婴之后,人人如龙,灵根天赋的意义对元婴修士已经不大了,这个时候看的是机遇、悟性、道心等多维度的综合考量。

  (关于部分设定的东西,我就通过每一章的这个作家的话来发布,有问题可以留言商讨)

第9章 适可而止,卖鱼换丹

  “是个大家伙!”

  这特制的鱼饵对于龙脉生物有着极强的哄骗能力,林千帆将其用量控制的很少,在这种浅水区域也不至于引来太厉害的家伙。

  哗啦~

  果然,这次依然是条鲤龙鱼,三尺有余。

  相比而言,这条鱼的力气大了很多,林千帆即使通过鱼竿卸力溜鱼也感觉非常吃力。

  “要不…让我来试试?”

  林父也不知道为啥,已经多年没有碰过鱼竿的他不自觉的开始心痒痒手痒痒起来。

  “哈哈哈~我就知道爹你忍不住!来吧,这个大家伙相当带劲儿。”

  林父快速接过鱼竿。

  相比于初入炼气五层的林千帆,在炼气六层巅峰待了多年的林立贵力气大的多,鱼竿鱼线在其水蓝色的水灵力加持之下,这条大型鲤龙鱼的一切反抗都是徒劳的。

  “好家伙,足有三尺六,这条鱼值钱!”

  尺寸越大,越容易上到大人物餐桌,其价值上涨空间就越离谱,尤其是这鱼被捉上来的时候品相完整,没有任何外伤更是溢价点。

  “我估计这条鱼得价值好几十灵石,咱们也该收手了。”

  “爹你说得对,过犹不及,是时候回了。”

  家族虽然并不限制底层族人通过垂钓等合法手段补贴家用,但是过量捕捞到高价值的特殊灵鱼肯定会被人关注。

  在有强大的实力或地位之前被人过度关注并非是什么好事。

  这两条鱼合计价值大几十块灵石,可以购买不少东西了,相当于林立贵两三个月的月俸,没必要再继续贪心招人眼红。

  几十块灵石的购买力可是很强的。

  灵石之中的结晶灵力是被自然驯服过的,所以用灵石修炼的单日上限比单纯炼化自然灵气要高的多,若非这种修炼方式的性价比严重失衡,可能大多数灵石都会被人们直接用于炼气修行。

  虽然用来日常修炼不划算,但可以用在关键时刻补充体内灵力。

  除此之外,规格统一的灵石还可以用于驱动阵法、驱动傀儡、驱动灵船等等,应用面非常广泛。

  基于以上的应用,灵石成为了修仙界中下层当之无愧的通用货币,甚至可以用于和异族交易货物。

  “还行,可以用来买两瓶聚气丹修行了,但我更想要聚灵丹。”

  “聚灵丹好啊,得买聚灵丹!”

  码头。

  这两条鱼虽然得路是正的,但父子俩却并没有张扬的意思,而是通过灵兽袋将它们低调的转运到家族回收点。

  “不错啊阿贵,看来今天是个丰收日子,怎么搞到的?唉哟,这条大家伙可真漂亮!”

  “运气好,明天可就没有这种运气咯。”

  林立贵对对方的试探避之不谈,反正这种手段不会用的很频繁。

  最后两条鱼合计卖了七十五块灵石,主要是大的那条超规格,溢价很高。

  其实这个价格低于鱼龙仙城的零售价,但林千帆父子并不贪心,这算白得来的收获,也该让家族赚一些。

  亲父子明算账,若没有林父的灵船和出手帮助,林千帆不至于这么轻松搞来这两条鱼。

  但林父却没要林千帆的分成。

  “昨天的三十五块灵石还在我这儿呢,我给你存着了,今天的就你自己拿着花吧。”

  “你已经是大人了,用钱的地方也很多,要学会自己安排钱财。”

  此前没成年的林千帆虽然被家族族学免费供养着,却也没有任何月俸可拿,所以手上从来没有拿过这么大一笔钱。

  “行,那我去一趟家族炼丹堂!”

  林千帆也没有扭捏,反正这钱也留不住。

  炼丹堂。

  “十二姐。”

  “千帆来啦~一个月不见,结实了不少。”

  说着,十二姐直接上手,在林千帆的身上指指点点,丝毫没把林千帆当成外人。

  “姐,你干嘛啊?”

  十二姐也是林千帆没有出五服的堂姐,关系同比八哥,两人只差几岁,从小感情不错。

  “喔,有啥事来着?”

  “来换两瓶聚灵丹,以及一打实用符,直接用灵石换。”

  

  “成本价七十块灵石,咦?你哪来的钱?”

  “我的老婆本。”

  “老婆本花了以后可就讨不到老婆了。”

  “不是还有十二姐你陪着我吗?”

  “臭小子,你讨打!”

  家族回收各种灵物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是因为族人们都是基于家族提供的各种先决条件才获取的这些灵物,所以家族需要赚取利润。

  反过来,族人们通过家族兑换一些必要的修行灵物时,只要是合理数量的日常消耗,其价格也是远低于市场出售价的,这算是家族补贴族人的一种福利待遇,公平公正。

  比如这两瓶、合计20颗聚灵丹,若在养龙湾西岸坊市或者鱼龙仙城的平均对外售价在一百块下品灵石左右,而且其品质也肯定没有家族精选过后才兑换给族人的好。

  所以家族不允许族人倒卖,违者重罚!

  “两瓶聚灵丹,够用很长时间了。”

  这聚灵丹有强化经脉柔韧性的作用,一颗可以持续数日之久,在此期间,修士可以提高每日修行的上限,可以在不透支潜力、不影响根基的前提下加快修炼进度,凝炼体内法力,算是一种不错的巩固修为的方式。

  林千帆买来是打算在船上用的,到时候可以一边服用第一手灵物加速修行,一边通过聚灵丹巩固根基,虽然价格是贵了点儿,但长线来看很值得。

  回到家,林千帆发现自己先回来,林父居然走在自己后面。

  “爹,你不是走在我前面吗?”

  “哦,我去给你桂叔送了点儿你娘做的腌灵鱼,虽然也不是啥贵重东西,但也算我们家的一点心意了。”

  家族内部不兴正式的拜师徒关系,最多是师生关系、长幼关系,所以没有拜师礼或者拜师仪式的说法,林千帆以后要跟着林立桂学手艺,林父走一趟单独感谢一番也是情理之中。

  睡前。

  林千帆开始参悟记忆之中找出来的功法,一本叫做《大日观想法》的神魂修炼功法。

  一个修士强大与否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至少十几项综合能力。

  但其中最重要的肯定是炼气境界、炼神境界和炼体境界这三个主要维度,因为它们分别代表一个修士的气、神、精三项。

  如今是天道衰弱、灵机消退的年代,自然界承担不起所有生物都走精气神三道同修的路,所以炼气之法被人倚重,走炼气之道才是顺天应道,这也是修仙界绝大多数人的道路,单走炼神或者炼体都困难重重。

  但并不是说炼神和炼体就没路,只是同比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跟上相应的境界,而且同比作用还没有炼气那么显著,性价比低,只有少数修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会辅修。

  “炼体之法太过消耗资源,我如今还消费不起,暂时不考虑,不过炼神之法不可废。”

第10章 《大日观想法》,再启航

  “炼神之法还是得学,想要在船匠师这条路上走的远,阵、器、符三条路都要有所涉猎,没有过人的神魂之力是不行的。”

  谨慎梳理未来道路后的来林千帆开始仔细参悟这本炼神功法。

  重走老路,难度很低,融合这部分记忆后一切都显得简单明了了。

  前世修炼过《大日观想法》的林千帆知道修炼神魂需要吃很多苦头,到后期甚至需要一些极其珍贵的资源辅助,但神魂之妙用无穷无尽,可以非常直观的提高修士的平均属性和综合能力,多吃点苦头不算什么难事。

  “来吧,大日入神!”

  大日观想法就是通过功法在心海之中拟态出一轮威严大日,然后去观它的真实模样,用神魂之力去触摸它、感受它、描摹它。

  在这个过程中,神魂之力将会被大日灼烧、锻打、甚至是被消融掉一部分,承受无法言说的痛苦。

  但结果将是喜人的,修士可以通过观想大日来提高神魂的总量,以及精炼神魂的质量,久而久之,自己的神魂之力将会明显强于其他没有刻意修炼神魂之力的修士,拉开大差距。

首节上一节7/95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