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心里还有些犹豫,是不是太过狠辣了。”
“现在看来,元始如此恶毒,我也没必要手下留情!”
鸿宣双手掐诀,再次打出道道法诀。
无数隐秘而又虚幻的法则之力穿梭虚空,朝着洪荒大地各处而去。
在忙完了这一切,鸿宣站起身,走出闭关之地。
向通天教主所在碧游宫躬身一礼后,便出了金鳌岛。
朝着洪荒方向而去。
当然了,这一次,他的遮掩了自身气息与天机状。
哪怕圣人也无法探知到他的踪迹。
唯有如此,他才能更好的为接下来的大劫谋划。。
第124章 肉身第十转?讲道武夷山【求自订】
洪荒武夷山。
当鸿宣再次归来时,愕然发现这里相较于之前,再次大变样。
尤其是在仓颉的管理下。
如今的武夷山在洪荒的威名,绝对能排上前几名。
曾经无数在武夷山听道的修仙者,并未离去。
而是在仓颉的号召下。
在各个支脉建立道统,或强或弱,发展的都算不错。
统一归属武夷山一脉管理。
可以说。
目前武夷山众多道统门派宗门,几乎都算是武夷山一脉的分支。
不过是,有的强,有的弱而已。
甚至,偶尔仓颉会在武夷山开讲大道,周围的修仙者都会慕名来听。
武夷山一脉的凝聚力,可谓是空前绝后。
对于仓颉这些年的表现,鸿宣都看在眼里,心中很是满意。
果然,将武夷山交给仓颉管理,算是做对了。
而且,这么多年来,仓颉的修为也没落下。
虽然没有达到准圣之境,但在大罗金仙之中,也不算弱者。
在武夷山开讲大道,也算是够资格了。
“弟子仓颉,拜见师尊!”
“不必多礼,起来吧,仓颉,这些年的表现,为师都看在眼里,非常不错,为师很满意!”
“最关键的903是,你的修为也没落下!”
“鸿蒙量天尺赐予你,也不算辱没了它!”
“多谢师尊的赐宝,正是有鸿蒙量天尺与九品净世白莲,弟子才修为没有落下!”
鸿宣点了点头。
虽说仓颉的修行速度无法与鸿宣相比。
但和洪荒大部分修仙者比起来,已是超越大半。
鸿宣可以通过鸿宣炼体决,来提升跟脚,改善资质。
但是仓颉,却是完全凭借自身的天赋修炼到这个地步。
已是极为不凡。
若是鸿宣再继续传授秘法,晋级准圣,压根不成问题。
“仓颉,立刻传令下去,十日后,吾会在武夷山开讲大道,凡是武夷山所属生灵,皆可来听道!”
“多谢师尊,弟子代武夷山众生灵,多谢师尊赐予如此听道机缘!”
如今鸿宣的讲道,可非是曾经太乙、大罗时的讲道。
已然成就亚圣的鸿宣,所将之道,比起圣人来都是不遑多让。
能够前来听鸿宣讲道,可以说是一桩天大的机缘。
仓颉深刻的知晓,这其中意味着什么。
自然要好好道谢一番。
鸿宣看着仓颉离去的身影,暗自点点头。
看来仓颉能在武夷山享有莫大盛名,身受武夷山生灵的爱戴,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过,紧接着,他就将此事抛之脑后。
眉头微蹙,细细思索起来。
就在刚才回到武夷山后不久,鸿宣愕然发现,自己的炼体第九转已然彻底圆满,并且自动突破。
这可是让鸿宣大吃一惊。
在鸿宣原本的计划中。
要突破到鸿宣炼体决第十转,最少要达到混元境,或是圣人境才行。
可现在,仅仅刚突破到亚圣之境,炼体决就自动突破。
实在太意外了。
难道他的推衍弄错了?
可是有些不对啊!
鸿宣推演而出的炼体决第十转,确确实实的对应着混元之境,而非亚圣之境。
若是轻易突破,到时导致修为与肉身不协调,那可就麻烦大了。
也是因此。
鸿宣对是否突破肉身境界,十分迟疑。
不仅如此。
此次肉身若再做突破,必然跟脚也会随之提升。
到时修炼速度,悟道速度会大幅度提升。
好处显而易见。
这让他既期待,又迟疑!
“不行,等到讲道后,我需要好好弄清楚这个问题。”
“亚圣境共有九重,若是我的跟脚蜕变至混沌神魔级,那修炼天赋必然会再次暴增。”
“如此一来,晋级第九重的几率也会大幅度提升。”
“反之,若还是以顶级先天神灵跟脚,来修行亚圣之境,难度会超出想象无数倍。”
“只是也有一个缺陷。”
“万一肉身真的突破后,甚至跟脚也发生蜕变,对应的是混元圣人境,那到时导致肉身境界过高,而元神修为境界过低。”
“我的亚圣九重天之道,将会彻底失败。”
“恐怕吾将悔之矣。”
“呼……此事需谨慎,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连我之大推衍术都无法推算出来,难道这次肉身突破,是对我的一次心境考验?”
鸿宣赶紧收敛心神,将心绪恢复平静。
没有再想鸿宣炼体决之事。
反而思考接下来为武夷山生灵开讲大道!
或许,这次是最后一次为武夷山生灵大规模讲道了。
当然,若还有下一次。
恐怕就是鸿宣彻底证道混元之时了。
随着仓颉的广而告之。
瞬间,武夷山周遭生灵尽皆沸腾。
无论是山中各种族生灵,亦或是其他支脉的道统宗门势力。
凡是有灵智的,都几乎快速赶来。
争取找一个最佳位置听道。
之前,他们也时常聆听仓颉大仙讲道,更是获益匪浅。
可是这一次却不同。
乃是仓颉大仙的师尊。
更是传说中天庭的紫薇大帝。
洪荒堂堂准圣大能强者。
如此存在讲道,机会何等难得。
绝对不容错过。
甚至,曾经彼此仇视对立的势力,或是个人,也纷纷放下仇恨成见,快速赶来。
此时此刻。
没有什么比聆听大能讲道更重要。
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排在后面。
还是曾经讲道的老地方。
最上首位置,是鸿宣讲道之云台。
下方第一排,仓颉坐于首位。
至于敖灵儿,如今则在地府,并未出现在武夷山。
仓颉旁边,则是当年鸿宣特意安排仓颉接回来的杨蛟。
这些年来,仓颉一直按照鸿宣的吩咐,负责教导他一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