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神通证道长生 第154节

  而这也是问心天梯的强大之处!

  待他再次看向其他攀登问心天梯的考生的时候,钟立霄却是错愕的发现,他不知何时竟然已排在了第一。

  钟立霄这才发现,他在不知不觉之间,竟已经攀爬到了问心天梯的第五十阶。

  同时参加测试,早早就从幻境中挣脱,再无力继续攀爬的众多考生,纷纷一脸错愕的望向钟立霄。

  “怎么可能?”

  莫说是一般的考生,甚至就连宝亲王、古云亭、抛砖引玉哥都异常难以置信。

  尤其是宝亲王,更是忍不住皱起眉头。

  此人

  不是那日他驾驭六驾马车前往登仙府路上遇到的那个平民么?

  后来在登仙府,宝亲王还看到过此人和其他浅薄之辈一起高谈阔论。

  他当时连正眼看都没有,却是不曾想到.此人在问心关上,甚至表现的比他还优异!

  宝亲王一时也有些无法接受。

  痛苦关、恐惧关尚且还好过,诱惑关又该如何度过?

  想到这里,宝亲王就忍不住回想起他在幻境里,没能经受得住诱惑,一跃成为人皇、天帝。

  一边坐拥万里江山,为皇为帝,一边打破仙门定下的规矩,起兵攻打诸多仙门。

  然后,宝亲王就被制裁了,直接被诸多仙门混合连打,死的老惨了。

  最终只能无奈止步四十九阶。

  而这个平民,竟然抵御住了源自本心的诱惑.难以置信!

第147章 为争徒弟,元婴真君打起来了

  别看钟立霄只是比宝亲王堪堪多踏出一步,但这一步却就是一道天堑。

  他们都是闯过问心关的人,自然也明白每上一步台阶,难度到底有多高。

  号称“三都之子”的古云亭,现在看钟立霄的目光也彻底变了。

  这是哪儿来的妖孽?

  怎以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想起几天前在登仙府匆匆一瞥中看到钟立霄,他的心头顿时生出些许不悦。

  这么强但却装的那么弱,混在普通席位,似那些浅薄之辈一般高谈阔论.很好玩吗?

  古云亭没有反思他自己当时蔑视钟立霄是否不对,但在他看来钟立霄隐藏太过,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强者该有的心态。

  至于“抛砖引玉哥”和其他曾经参加过登仙府宴会的天才,此时也一个个目光闪烁。

  悉数将钟立霄列为第一威胁。

  若是在第三场考核中遇到了,最好就是群起而攻之,第一时间将之淘汰。

  与此同时。

  问心殿。

  透过大殿之中的铜镜,正阳子和长生子也悉数都看到了钟立霄在问心天梯之上的表现。

  正阳子自然更加满意了,在心底愈发坚定了要收钟立霄为徒的决心。

  至于长生子,此时看钟立霄也颇为满意。

  若真要评价的话,大概就是此子不错。

  至于更多那也没有了!

  毕竟是元婴真君,见过的天才多如牛毛,熬死的天才更是有如过江之鲫。

  若是没有成长起来,那也什么都不是。

  但是。

  看正阳子这么喜欢,那他可也得好好争上一争了。

  而后,长生子却是错愕的发现,铜镜中的钟立霄却是再次向前迈出一步。

  这只是很小的一步,但在问心天梯之上却是引起一片哗然。

  就是宝亲王、古云亭、抛砖引玉哥等人,也悉数被惊的有些合不拢嘴。

  诱惑一关,难之又难。

  对神魂的考验无法想象,他们非常相信,钟立霄就算是勉强闯过,但心力也应该就此枯竭才对。

  那人竟然还敢继续向前闯.

  此时此刻,思绪唯一不同的,或许还要属于钟立厦、钟素心、钟素云三者。

  身为家人他们为钟立霄的成就感到异常的骄傲,但同时又难免有些担心,只能在心底默默为之祈福。

  众人不知道的是,对于钟立霄而言,踏出这一步却也是深思熟虑过后的。

  闯过诱惑关,钟立霄就发现,面对识海中好似山崩海啸欲要崩塌一切的欲望侵袭,他的神识就好似一盏孤灯长明。

  虽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但却始终守住了这一道灵明。

  而这赫然正是拙火五相中「灯焰相」的征兆。

  「灯焰相」本质上就是将佛家定义中的“风大之气”融入中脉,使拙火犹如在空房间中将尽的油灯,其焰直立固定不动。

  如果说「烟雾相」、「阳焰相」、「萤火相」本质上都更倾向于延展、生发、瞬息万变,是一种浩大恢弘的“大象”。

  那么「灯焰相」却是开始讲究“定”了。

  排除对外界的一切影响,初步有了些佛家“空”的境界。

  在钟立霄看来,这问心天梯就是帮助他突破的好地方。

  若是失败,那也没有什么。

  这本来就是考验人心性的地方,既然是考验自然就有失败。

  只是让钟立霄意外的是,这一步迈出眼前并没有出现让他意识沉沦的种种幻象,头脑反而异常清明。

  而就在他面前不远处,却是有着一个蒲团。

  在蒲团对面的位置,则有着一团说不清道不明的雾气。

  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时而光明,时而晦暗,时而厚重,时而飘渺。

  似一团光让人睁不开眼,但又似一个深渊,让人目光忍不住深陷其中。

  “闯过痛苦关、恐惧关、诱惑关,基本上都会心力枯竭,还敢继续向前迈出一步者,皆拥有大智慧大毅力.你很不错,坐。”

  钟立霄微微意外,对这团似雾非雾似光非光的存在愈发好奇。

  不过。

  他还是直接到蒲团上坐下。

  雾光道,“何为道?”

  蛤?

  钟立霄直接懵了。

  上来就问这么大的话题?

  钟立霄甚至忍不住想要脱口而出说,道可道,非常道。

  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道德经》的确是很伟大,但在这个可以修行的世界,历史无比漫长,出现过的古经多不胜数。

  《道德经》也不是万能公式。

  最重要的是,钟立霄想想也知道,既然让他在此坐而论道,自然不可能是让他鹦鹉学舌般背书。

  这一关或许就可以称之为“问道关”,考验的大概就是学识和道心。

  钟立霄想了想道,“前贤们披荆斩棘所走过的路就是道,他们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所留下的经验和知识,就是构成这条道上的阶梯。”

  “吾辈沿着前辈们所开辟出的这条道上一路向前,脚下所走过的路也就是吾道。”

  在钟立霄看来,所谓的“道”,就是智慧的累积,本身就是发展的。

  只要当智慧累积的足够多,人类就会不断摆脱蒙昧,最终迎来技术和智慧的大爆发。

  当然。

  这种观点自然而然就是他前世的人生经历中学到的!

  人类的浩浩史册就是这般,几千上万年或许都一成不变,但短短一两百年却能翻天覆地。

  当智慧累积的足够多,自然而然就能接触到真理,也就是所谓的“道”。

  比如。

  力、宇宙速度、质能转换,这些都是“悟道”后的体现。

  雾光闪烁不定。

  “道常在,先天地而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闻听到这句话,钟立霄顿时有些头大。

  闪烁不定的雾光是告诉他,他刚刚的回答太狭隘,就算是没有人类,天地万道依旧存在。

  人道是道,但道并不单纯是人道。

  钟立霄想了想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人生苦短,只要利用好我们这一生即可。至于其他.要充分相信后人的智慧。”

  雾光再次闪烁不定。

  “若是天塌了呢?”

  钟立霄蹙眉,脱口而出道,“天怎么会塌?”

  “如果?”

  “那自然有高个子顶着。”

  “若是高个子顶不住呢?”

  “那就逃。”

  “若是逃无可逃呢?”

  “我们要充分相信后人的智慧。”

  “.”

  钟立霄不知道他的回答那团雾光满不满意,但钟立霄也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首节上一节154/63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