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意识想到了归藏峰绝学《坤舆万国图典》。
难道这座洞府,就是坤舆万国图典有所成就后的体现?
钟立霄眼睛圆睁,嘴巴半晌都合不拢。
待想到了这一层后,钟立霄这才深切的感知到,他的眼界是何其浅薄!
达到师父这个高度,那是已经能够真正攒聚五行、开辟空间,甚至是翻掌之间颠倒乾坤。
而他先前看到此方世界,第一想法竟然是富贵.格局小了!
心态变了,再看这方洞天,所看到的风景那也就截然不同了。
而钟立霄首先想到的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
倒也没有“哄堂大孝”的意思,钟立霄最真实的想法是,他迟早也要达到师父这个高度,也开辟出这样一个专属于他自己的洞天福地。
甚至还要超过师父,将真正的八极八景都悉数熔炼完成。
而这或许就是眼界的意义!
正因为眼界大开,看到过修士所能企及的高度,所以才让他更加有了奋起直追,甚至是超越前贤的勃勃野心。
也正是因此,钟立霄对早日将《御土真法》和《后土真身》修到凝聚神纹,最终凝结地皇印的境界愈发的渴望。
也正是因此,更是让他对找到五级灵眼之地愈发的渴望。
半日后。
钟立霄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找到了一处巨大的湖泊。
此湖,水面如镜,看上去异常的美丽。
而更让钟立霄感觉到神奇的是,就在这处“镜湖”中间却是有着一个湖心岛。
湖心岛中间,又有着一个岛心湖。
岛心湖中间,又镶嵌着一个湖心岛。
湖心岛中间,又有湖。
一层套一层,层层套娃,感觉非常有趣。
当高度足够高的时候,甚至还依稀能够看到,这个湖心岛、岛心湖就像是镶嵌在大地之上的一只眼睛。
当他最终落在最中间湖心岛上,找到湖心岛内这一眼灵泉的时候,钟立霄的脸上顿时洋溢起了幸福的笑容。
五级灵眼之地,他找到了!
钟立霄的心头洋溢而出无法想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对于他而言,找到这处五级灵眼之地,还真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
随后,钟立霄就忍不住掬了一捧灵眼之泉的水送到了嘴边。
泉水异常清冽,甘甜可口,只是这样小小一捧,却好似让他从喉咙舒爽到全身,然后又舒爽至整个心灵。
钟立霄又忍不住接连掬起好几捧,一次性喝了个够。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钟立霄却是一愣。
错觉么?
钟立霄开始小心翼翼调整起视角。
很快,他总算是在这一眼泉中,看到了他想要看的景象。
那是一座塔!
钟立霄并不陌生的塔.五灵明景塔!
钟立霄不由讶然。
愈发的好奇!
第170章 苟到金丹再出山上
看到泉水中倒映出的此塔,钟立霄这才想起,在第一次抵达浮云仙城的时候,就有仙城的居民告诉他们,浮云仙城之所以变化那么快,核心原因就是因为在三十年前虚玄子提出了禁止在城内斗法的政策。
他当时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白云观有高人,懂得安全才是浮云仙城最有价值的隐形财富。
钟立霄这才意识到,他这个看起来脸皮有些厚,甚至没有多少元婴真君体面的师父,那才是真正的隐藏大佬。
这一点不仅仅展现在高超的修为和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异常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智慧之上。
甚至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修仙界战争形势,谈笑间就让寿仙教灰飞烟灭。
以至于让其他各门各派在摸清白云观五灵明景塔底细,乃至于找出反制五灵明景塔的手段之前,都不敢冒然掺和白云观和千仞堂之间的战争。
钟立霄心头油然生出一种高山仰止之感!
随后,他就开始闭上双眼,细细感受天地间的灵力。
一段时间后,重新睁开双眼的钟立霄,眼眸中就不由再次露出一抹震撼。
均衡,一切都太均衡了。
五行灵力就像是被巧夺天工般五等分,一切都刚刚好。
五行灵力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生生不息,隐隐之中好像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轮回。
钟立霄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最终,这些震撼、敬仰、佩服,都悉数化为了对绝学《坤舆万国图典》的渴望。
他一定要早日修成《御土真法》和《后土真身》,然后将这门神功给学到手。
甚至还要像师父这般,将天下诸般瑰丽奇景,都统统搬进自己的洞府。
随后,钟立霄就开始在湖心岛上开辟洞府。
说是开辟洞府,但实际上更像是在湖心岛岛心湖上盖房子。
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核心还是要看自己对住所的要求。
而钟立霄对住所的要求本来也就不高,很快岛心湖畔就多出了一座草庐。
坐在草庐里简陋的一个蒲团上,钟立霄就从储物袋中拿出了《御土真法》。
这应该是一本非常有年头的旧书,但被爱惜的很好,纸页虽然已经泛黄,还能看到被翻过很多次的痕迹,但上面依旧非常整洁。
打开书页第一页,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明晃晃的警示语。
“御土真法乃土系正法,非以土系功法为主修功法者不可练,土灵根品质非真灵根以上者不可练,七年犹未修出后土真元者不可练。”
都说开卷有益,钟立霄也没想到,这开卷所看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他非真灵根资质以上不可练。
这门槛还真是挺高的!
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套功法品质也的确是高。
也无怪乎老祖那么推荐这本功法!
师父虚玄子,甚至是石岩子,在招揽他的过程中,也都提到过这本功法。
随后,钟立霄就打开后面的内容,认认真真阅读起来。
而很快,他就在正式的经文旁边,看到了很多用小一号字体写出的各种注疏。
钟立霄见此,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多了起来。
只要经验丰富一些,就能明白似是《御土真法》这样的功法的确是非常难得,价值无量。
但是。
大能修士给这些功法正文批写的“注疏”也非常珍贵。
毕竟在这年头,经文都讲究个微言大义。
同样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句读不同,意思甚至都能南辕北辙。
水平高的注疏,甚至能够直指本质。
对理解经文所阐述的经意帮助极大!
而现在,钟立霄阅读这本《御土真法》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而这就是拥有一个好师父的好处了,对于各种经文的注疏,几乎都是一针见血的。
钟立霄越看,眼睛越是明亮。
不过,就算是有师父的注疏,谨慎习惯了的钟立霄还是选择了一遍又一遍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到了他这个境界,神识强大,只短短几遍,钟立霄就对《御土真法》的内容滚瓜烂熟。
他总算是理解了这篇功法的精要!
他甚至都开始理解,为何这本功法开卷就限制资质,并且明确告诉后来的修行者,一旦你七年都没有修出成果,那就可以放弃了。
一切只因这本功法他非常非常的.挑食!
没错,就是挑食。
如果说别的功法,越是修到后面就越是艰难,而此法开篇就非常艰难,到后面更是难上加难。
譬如。
此法的一个隐藏门槛,就是在筑基的过程中,必须得一次性凝出十三滴真元。
换言之,想要修行此法,必须得练气十三层筑基。
真气已经历经过一次又一次提纯,筑基时所修出的真元,本身品质就已经很高。
其次,对修行环境也有要求。
灵脉品级最好不要低于三级,而这种灵脉品级,就算是金丹修士都够用。
若是没有三级灵脉,最好能以土系上品灵石替代。
之所以要求这么高,一切的根本,就是要将丹田气海内的真元再次进行一次又一次提纯。
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辛辛苦苦修炼出的真元,就被这般当做是杂质给剔除了。
而表现出来的,就是好不容易修炼出的法力在下降。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后续的修炼,对灵气的品质要求不仅没有下降,还会逐渐上升。
想要修炼到圆满,最后甚至还需得用上一枚极品灵石。
这简直了
钟立霄一时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极品灵石就算是对元婴修士都有大用,结果一本筑基功法就消耗此等奢侈品?
这是谁开发出的功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