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四个轿夫抬着个阔气的轿子过来,恰好和谢安乘坐的骈车赶在了一起。
有个粗鲁的轿夫说,“快让开,没看见这是是知县老爷的轿辇嘛。”
知县老爷……
那可是青乌县的父母官。除了卫所的千户,知县最大。不过千户不管内政,只负责练兵守卫边境,故而知县老爷的影响力反而更直接。
陆长水稍许权衡,决定让路。便赶着马车往旁边去。
就这时候,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不必,咱们先让路。”
“老爷……”
“让路!”
“是。”
轿夫不敢违逆,抬着轿子给骈车让路。
坐在车厢里的谢安听闻知县老爷主动让路,便掀开边窗看了一眼,恰好看到对面轿子里的知县老爷也掀开边窗,对视了一眼。
谢安感觉这知县老爷很年轻,大概三十几,器宇轩昂,很是不凡。
至于知县老爷的名字,谢安是知道的。
文在清。
景泰一朝的文武双举人,后来又中了文武进士。被下放到青乌县做知县。这对青乌县来说,绝对属于高配了。
他只需镀金几年,必定高升。
让谢安万万没想到,这样的进士,竟然会为骈车让路。
更让谢安吃惊的是,那位文在清,竟然还冲谢安颔首带笑。
这么礼贤下士?
谢安也颔首回礼。
驾。
陆长水用缰绳拍击马背,当先驾着骈车进入唐家堡大门。
下了马车,陆长水领着谢安去了一个独立的别院歇脚。这一路上谢安算是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大户人家。
前来拜礼的豪绅富商,达官贵人枚不胜数。
排着队给唐老太爷拜礼。
估摸着大半个青乌县的显贵都来了。
这才是过年啊!
入得别院,陆长水更是忙前忙后招待,生怕怠慢了谢安。嘴里一个劲的强调唐清风和唐清云两位大哥忙着接客,让谢安稍等。
一直到黄昏时分,谢安明显听见外面的嘈杂热闹的声音消失了,估摸着那些拜礼的显贵们都离去了。
毕竟到了晚上,是年夜饭的时间。
显贵们都懂事,需要把时间留给唐老太爷家人团聚,不便再打扰。而且他们自个也要回家去和家人团聚。
“谢兄,抱歉抱歉,我来晚了。”
随着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却是唐清风风尘仆仆赶来,见到谢安后分外热情,“非我有意怠慢,而是义父特意交代过,需要拿出大额的时间来接待谢兄。”
谢安都被这番大礼给惊到了,赶忙起身拱手,“唐师傅太客气了,我来此地,叨扰了。”
一番寒暄后,唐清风道:“谢兄若是休息好了,请跟我来。义父已经在正厅等你。”
“好。”
谢安拿上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盒,跟着唐清风出门,而雨荷则知趣的留在院里。
穿过层层别院,七拐八弯的回廊,来到了唐家堡的中庭院。
唐清云早早在门口等着,和谢安拱手打招呼。
一番寒暄过后,唐清风伸手朝院门里面一引,“谢兄,请进去。义父在里面等着了。”
谢安走了两步,迈过门槛后发现唐清风并未跟来,便回头道:“唐师傅你不来?”
唐清风笑道:“今天义父有大事安排,我就不方便进去了。”
什么大事,连唐清风这个义子,还有唐清云这个亲儿子都不方便进去?
谢安带着好奇,走了进去。
庭院很大,池塘假山,亭台阁楼,美轮美奂。
最吸引谢安的是里面有个很大的人工湖,湖边设置一个凉亭,凉亭边上坐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正在钓鱼。
而老头儿旁边站着三个人。
正是谢安之前见到的农夫,渔夫和铁匠……
忽然间,谢安就明白了什么。
正阳不死,青天便在,贼寇岂敢越青天……
就是这个钓鱼的老头?
第114章 立誓,明玉功!
虽然谢安未曾见过唐老太爷,但也知晓唐老太爷过了百岁高寿。而凉亭四人当中,就那钓鱼老头岁数最大。
另外三个人,都大概三十几岁模样到五十岁模样不等。
更何况,这三人之前都是乔装成农夫,渔夫和铁匠……断然不符合唐老太爷这般高人的风范。
心头有了估算,谢安便慢慢走到凉亭外,并不进入亭子,而是远远冲那老头拱手作揖,“晚辈谢安,见过唐老太爷!”
白发老头笔挺的坐在个矮凳子上,专注钓鱼,并未回答。
谢安也保持着微微躬身的姿态。
气氛一度尴尬。
就这时候,先前那个农夫走了过来,扶起谢安,“大哥喜好钓鱼,钓鱼期间别说你了,便是我来找他,他也是不理我的。小谢不必放在心上,进来坐。”
谢安道了声谢,随即跟着农夫进入凉亭,在石桌旁坐下。农夫则去不远处的柴房搬来火炉子,一边吩咐,“秋堂,冬海你们俩也别愣着了,人家小谢初来乍到,咱们总该热情点。去弄些点心和茶叶来。给小谢泡杯茶。”
“都听二哥的。”
“二哥永远都这么讲究。”
然后,三位汉子便各自在院中忙碌起来。
很快就在凉亭里生了个火炉子,水壶,茶叶,点心。虽谈不上多么丰盛,但的确很质朴。谢安看的有些恍惚。
主要是……这三人谢安都见过。
一个农夫,吹口烟就化作狂风。
一个渔夫,用摇橹撩拨点水就冲出数十米,冲得马车摇晃不止。
一个铁匠,砸一锤子发出刺耳声音很好理解,但是引发狂风冲击波就很吓人了。
以谢安如今的见闻,自然知道这三人都是奇人异士,或者是武学高深之辈。至少超过雨荷许多,搞不好破了基础五关,踏入了内劲武师之境。
内劲武师!
谢安不敢想的存在,据说可以做到内劲外放,隔空杀人十步之外。这般神奇手段,鬼神莫测。绝不是如今的谢安能够想象的存在。
回想这三人此前的手腕,谢安便感觉……他们可能是个武师。
就在谢安心头思忖的时候,三人已经围坐过来。那农夫给谢安倒了杯茶,笑呵呵的道:“小谢莫要惊慌,我们也不是外人。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叫隆夏,因为虚长几岁,大家给我面子,便喊我一声二哥。”
农夫……隆夏。
谢安在心中把信息匹配在一起,加强记忆。
这时候,隆夏指着旁边那个先前的铁匠,“这是易秋堂,年六十,是个出了名的铁匠师傅,早年帮助南阳府的太阿道院铸过剑。年岁比我小一些,为老三。”
铁匠,易秋堂,给太阿道院铸过剑……
感觉来头很大啊。
太阿道院,就是南阳府的道院。如果把南阳府衙比作最高的官府机构的话,那么太阿道院就相当于南阳府的武林盟主,为朝廷培养人才,同时镇压一方武者,免得诸多武者作乱。
所谓侠以武犯禁,朝廷尊道门为国教。自然也防了这一手。
最后,隆庆指着那个渔夫道:“这是陈冬海,年方五十三,打鱼出生,水性好,修炼的武功也是水属性的,曾经在南阳府的水师中任千户。年岁最小,为老四。”
谢安听的一阵头皮发麻。
个个来头都不小。
当下谢安站起身来,一个个打招呼,“在下谢安,见过隆兄,易兄,陈兄。”
本以为此番来唐家堡,会是谢安和唐老太爷一对一的会面,测试自己的气感什么的。不想……这局面极大的超出了谢安的估测。
突然多出来三个兄……个个都年纪很大啊。排行老四的陈冬海,都五十三……比自己还大两岁。
老人头俱乐部吗?
虽然三个老头岁数大,但是看着是真不大。没有明显起褶皱的皮肤,看上去也就四十几的样子。就连年纪最大的隆夏,瞧着也不到五十的模样。
不用说也知道……养生功!
搞不好不是一般的养生功师傅,而是大师!
远远超过唐清风的存在。
一度搞得谢安心头甚为忐忑。
好在三位老头也没太大的架子,纷纷含笑回礼,特别是隆夏,更是一脸笑呵呵的:“小谢是否觉得咱们白日里半路拦截,有所唐突。”
谢安道:“不敢。”
呵呵。
隆夏笑道:“其实啊,这都是老四的馊主意。早在腊八前后时间,咱们几个就收到了大哥的来信,说是大哥找到了一个练出气感的好苗子。咱们三个马不停蹄从外地赶回。就是为了见一见大哥口中的好苗子。老四心急,说什么青乌县不可能有这样的苗子,怕大哥看走眼,这才吆喝起来,让我们几个去路上拦截看看……”
说到这里,隆夏尴尬的笑了笑,随后瞪了眼陈冬海,“四弟,我早就说你多此一举了。人家小谢一表人才。”
陈冬海轻咳两声,掩饰着尴尬,“二哥你怎么连这么点隐私也往外抖露的,也不晓得给人家留点面子,没意思了啊。”
这话一出,引得易秋堂和隆夏大笑不止。谢安也受到感染,忍不住笑了出来。
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也都消除了很多。
眼看唐老太爷还在沉醉钓鱼,估摸着还需要垂钓许久,谢安便问起了三位兄是否修炼过养生功。
哈哈哈。
隆夏朗爽笑道:“小谢,你瞧我这容貌,像多大年纪?”
谢安如实说出,“四十七八。”
隆夏笑容越发的灿烂,“我也不瞒你,我已经九十高寿了。就是因为自二十岁开始遇见了大哥。得了大哥的养生功,经过七十年的熬炼坚持,才有这般容貌。否则,若我只修武的话,只怕已经垂垂老矣,甚至已经不在人间了。”
坚持修炼养生功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