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快老死,我觉醒了长生命格 第106节

  谢安确定自己没听错,不免感到几分恍惚。但是很快想到这个小姐可能是雨荷的家里人,也就没有多想了。

  祈福结束,谢安便和雨荷坐在火炉子旁,吃着点心唠嗑,偶尔看向外面的烟花,听着爆竹声。

  “是了,这是我给你的喜钱。也祝愿咱们雨荷姑娘,岁岁平安。”

  雨荷大为欢喜,接过喜钱做了个万福礼,“谢谢老爷,老爷健康长寿。”

  谢安心头宽慰许多。

  “老爷,要不咱们去街上看烟花吧。城里这会儿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会出门放烟花,咱们也去凑个热闹。”

  谢安还是头次在县城过年,也想去看看,便答应下来。

  雨荷大喜,“我去给老爷拿氅袍。”

  给谢安披上御寒的氅袍,雨荷便挽着谢安的胳膊出了唐家堡,来到街上。

  虽然过了子时,但是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大人小孩都出了门口,放烟花,扔鞭炮。

  爆竹声,喧闹声,声声入耳,都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县城的热闹繁华,远非乡下可比。

  “老爷,你看那栋高楼,那是红袖楼,县城最大的青楼,放的烟花可大了。”

  谢安循声看去,一栋七层高的巨大木楼分外惹人眼,其中到处都挂着红灯笼,一炮一炮的烟花冲起数十米高空,然后绽放开来,璀璨如流星。

  谢安第一次感觉,这个乱世……其实也挺美的。

  可就这样的良辰美景,却只有居住在县城的人才能看见。而生活在城外的乡民,却是一辈子都可能见不到这样美丽的烟火。

  青乌县四五十万人,县城只有七八万人。

  绝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城外的穷苦乡民。

  更何况,还是大雪天啊,或许不少人还在忍饥挨冻吧。

  忽然,谢安脑海中想起了前世大诗人的一句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愣神许久,谢安抬起头,看向那浩瀚的星空,喃喃念叨:

  “韦大哥,新年到了,岁岁平安!”

  “还有我前世的妻儿爸妈,也祝福你们在那个世界……岁岁平安啊。”

  就在谢安愣神的时候,雨荷忽然凑过来,煞有其事的看着谢安,“老爷,你咋眼睛红了?”

  “这爆竹的烟气刺眼啊。”

  “嘻嘻,那我们离远点,那边还有个卖烟花的卖货郎,咱们去买个烟花放。据说在烟花下许愿可灵了。烟花就是流星哩。”

  “老爷,你刚刚那么认真,许的什么愿望啊?”

  “我期待早点给你做媒,给你寻个如意郎君。省的你在我边上念念叨叨。”

  “我才不要哩,我这辈子就跟着老爷。我以后不碎嘴就是啦。”

第118章 离别,重礼!

  除夕夜过,岁旦来临。

  新的一年,开始了。

  谢安在房间里面盘坐,一夜调运明玉功。

  “老爷,起来洗漱啦。按照规矩,一会唐家堡的人得过来给老爷拜年哩。”

  新年第一天,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的。谢安便赶忙爬起来洗漱。

  过不多时,身为唐家大哥的唐清风便领着唐林氏和小红糖过来拜年。

  唐清云随后而来,由于唐清云并未成家,便单独来的。

  一大通忙活下来,已经个把时辰过去了。谢安简单用过早餐,换上衣服,去往中庭院。

  唐家堡的晚辈都给谢安拜年了,谢安自当投桃报李,去给唐老太爷拜年。

  刚入院子就听见阵阵朗爽的大笑声,远远看见唐老太爷和其另外三位贤弟坐在凉亭之中围炉茶话。

  谢安刻意放轻了脚步声,听见了他们说的一些话。

  三位贤弟讲述着过去数年在外面的所见所闻。譬如易秋堂这个铁匠,之前得了机会去太阿道院铸剑,从此得到了荣誉,回归铁匠大营之后,地位步步高升。

  而陈冬海先前是南阳府水师的千户,受伤之后就退了军伍,去给武师们跑船,也是遇见了不少奇人异事。

  至于隆夏,农夫出身,后边也去了南阳府的做了个粮官,辞去职务后边去走江湖,所见所闻自然格外的丰富。

  谢安光是站在凉亭外面听着就很入神。

  他一辈子都生活在青乌县,未曾去看过外面的世界。

  如今听着隆夏三人的讲述,更加感觉外面的世界神异非凡,瑰丽多彩。

  就在谢安愣神的时候,隆夏的声音传来。

  “五弟,别在那儿杵着了。过来一起喝茶。”

  谢安走入凉亭,并未着急坐下,而是冲四人拱手作揖,拜年祝福。引来众人一阵颔首,隆夏一把拉着谢安入座。

  “这些虚礼,就不要太在意了。你有这份心思,咱们心中明白的。坐下说。”

  大家一阵寒暄之后便继续说着之前的事儿,全然没把谢安当外人。而谢安也认真的听着三人讲述外面发生的奇闻趣事。

  譬如跑船的陈冬海,在大淮河看见了数十丈的大鱼,掀翻了十几条渔船,引得当地出动水师去围剿,结果伤亡惨重。最后还是镇魔司的人出面,才把这数十丈的大鱼给宰了。

  谢安眉毛一挑,“镇魔司?”

  陈冬海道:“怎么,四弟没听过镇魔司?”

  之前韦典准备的后路,就是青乌县镇魔司的一个官身。只是韦典中了尸毒丸,没了奔头。后来把这份官身给了林云。而林云当时感觉登台考校可能会死,又把那份官身给了谢安。

  那个时候,是谢安第一次听到镇魔司三个字。

  至于这镇魔司是做什么的,谢安完全不知。

  见谢安不说话,隆夏出来圆场:“五弟还是个二关武者,不知道镇魔司的存在很正常。”

  “请二哥指教。”谢安虚心问询。

  隆夏娓娓道来,“自前朝灭亡之后,各地战火频发,豪强割据。虽然新朝维持了大乾表面上的稳定,但却暗流涌动。杀伐过多,血流多了,妖魔邪祟也就多了。景泰皇帝不得不尊道门为国教,利用道门的力量扫除天下作乱的妖孽,同时打压豪强,稳固政权。

  所以,朝廷和道门联合组建了一个特殊的机构镇魔司。并且给予这个机构斩妖除魔,监察百官,打压豪强的权力。还特许镇魔司先斩后奏。

  过去百年来,靠着镇魔司的力量,景泰新朝的秩序才逐步稳固……”

  在隆夏的讲述下,谢安大概明白了。

  这镇魔司就相当于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不过比锦衣卫要强大的多。而且受到道门和皇权的双重领导。

  旧朝覆灭,天下四分五裂。

  景泰皇帝雄才伟略,建立新朝却根基不稳,最后不得不靠着道门的力量,设立镇魔司,经过百年的打磨,才让天下勉强稳定下来。

  这让谢安意识到一个问题:虽然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但是如今看来,未必如此,这不过是表象而已。

  便是景泰皇帝这般的经天纬地之才,也不得不借助道门的力量,才能稳固皇权。

  这和谢安所推测的世界是符合的:这世道实力强大的武者太多,内劲武师,武道宗师……特别是武之极的大宗师,恐怕手握通天之力。对帝国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这就导致景泰皇帝不得不依靠道门的力量,压盖天下武师,维持皇权的平衡。

  若在低武世界,朝廷靠军队就能够镇压四海。

  而大乾应该是中武的世界,靠军队不太压得住。这才形成了镇魔司这样的机构。

  谢安敏锐的意识到:这样的皇权,其实并不稳固。哪天若是景泰皇帝和道门发生了矛盾,或者道门内诞生了野心勃勃之辈,觊觎皇权……一旦道门撂挑子,那这世界又要崩塌。

  谢安并不排斥中央大一统的政权,对于人口多疆域广袤的帝国来说,这是最稳定的结构。但排斥的是官僚勾结,压榨百姓。

  不过无论如何压榨百姓,都比不上战乱那么凄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受苦受难的永远是底层人。

  真是说的一点都没错。

  隆夏还说了一个重要信息为了扫除天下妖魔,压制豪强,监察百官。景泰皇帝不但在中央设立镇魔宫,还在各州府设立了镇魔司的次级机构镇魔州司,府司。

  而南阳府就有镇魔府司。如今坐镇南阳镇魔府司的,是一位武道大宗师。相比南阳府衙的知府,这位大宗师才是南阳府真正的天。

  谢安听的唏嘘不已,“不是说咱们青乌县内也有个镇魔司嘛?”

  隆夏叹道:“按理说镇魔司最低就到府,县内一般不设下辖机构。不过青乌县地理位置特殊,一方面是大乾朝的东南边境,另外也是曾经的国教长生教余孽大部分都逃窜到了南阳府。还有一个旁支逃入了大阴山之中,至今都快过去百年了。为了一方安宁,南阳镇魔府司便在县城设立了一个简易的办事机构,镇魔房。时刻监控大阴山邪教妖人的动向。

  不过县城的镇魔房人员不多,加上行事隐秘,五弟你不知晓也是正常的。”

  原来如此。

  谢安依稀记得,之前雨荷就说过。南阳府的一位大人物和炼尸堂达成了协议,不让炼尸堂的邪教妖人下山。这才确保青乌县一方民众百年来没有遭遇灭绝性的祸患。

  如此看来,这位大人物……极有可能就是南阳镇魔府司的大人物。

  一切就合理了。

  镇魔司……看来十分了得。

  谢安心头暗暗记下。

  诶。

  陈冬海忽然叹了口气,满是神往:“武道大宗师啊,那是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足可封侯拜相,威震八方。便是整个南州,也只有两位大宗师。而我们南阳府,就有一位大宗师坐镇。这对南阳府来说,已是极大的殊荣了。可惜,我活了大半辈子,也未曾见过那位大宗师的风采,听说还是个年轻貌美的女侠。是了,大哥你不是见过嘛?再给我讲讲呗。”

  唐正阳高坐首席,举杯抿茶,含笑道:“都跟你们讲过无数次了,老生常谈,没什么好提的。”

  陈冬海瞥了眼谢安,“五弟刚刚来,他不是没听过嘛。”

  唐老太爷横了眼谢安,笑道:“咱们这辈子走的是养生功,求得是长寿之法。那些个武道争锋,光彩耀人的事情。注定和咱们没多大缘分。有这份心思,不如多用在明玉功上。若能突破属性桎梏,未来修成十九层,不一样能和武道宗师一争长短嘛。”

  大哥开口,其余人都纷纷点头称是,不再言及其他。

  “五弟!”

  唐老太爷此刻站了起来,神情肃穆,“新年已过,万物复苏,正是修炼明玉功的好时节。昨晚你翻看明玉功后,可有什么疑惑之处?”

  谢安本想隐瞒,免得说出实情吓到人。

  一天就入门明玉功……想来是非常吓人的事情。

  不过谢安转念又想了想,自己这个五弟……多少还是虚的成分居多。无非是唐老太爷看自己修炼出了绛宫之气,等于给唐家堡加了一份保险。

  在心底里,恐怕唐老太爷也好,另外三位也罢,不见得有多么重视自己。

  这种感觉,就好像一个名师看中了一个有潜力的学子,多加优待是为了求个可能。却未必真的多么重视。

  毕竟潜力也只是潜力,不代表分量。

  念及此,谢安便不打算隐瞒,如实说出。

  刷!

  原本热闹闲散的气氛,忽然就变得死静。四位老头纷纷侧目,不可思议的盯着谢安。

  最受刺激的,还是年纪最小的陈冬海,“五弟,你说你入门明玉功?”

首节上一节106/1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