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不可言。
相比之前,何止提升了十倍?
确认适应了这个全新的状态,谢安才停止运功。随着热气回归绛宫,谢安整个人也松弛下来,额头已然涌现出豆大的汗珠。
方才全力运转的时候,谢安的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刻都不敢大意,生怕出问题。
“我来看看明玉功进度。”
谢安调开面板:
【明玉功:芒种17/100】
芒种是第九个节气。之前的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谢安原以为至少得十几个节气,看来想多了。
同样是一百个进度,但越到后面的进度……应该提升难度越大。
谢安压下了心头的些许失望,“第九个节气也不错,至少意味着……大哥说的四季属性壁垒,在长生命格面前……不是问题。
更何况,第九个节气就这么猛了,若是练到后面……还了得?”
“可惜的是这一次长生命格吸收的信仰气太快了,导致我提升的莫名其妙,也没有积累什么破壁的经验,不然可以和大哥分享一二。”
谢安和唐正阳以及另外三位哥哥结拜,本身就是为了求长生的,互相分享经验见闻都是常事。人家不吝啬,谢安自然不会小气。
“也不知道这一次浑浑噩噩过了多久……”谢安离开床铺,再次走出院子,恰好是晌午,天空的日头倾洒下来,却没有多少暖意。
地面上还积了层未被融化的霜。
应该入秋了。
上次才五月……
过去几个月了!?
谢安吓了一跳,抬眼看到墙角的位置还捆着四个银尸老人,已经死了……
看他们最后的状态,是在吃土……
饿死的?
谢安知道银尸可以不吃饭,但必须喝血才能维持生命。
这……
可惜啊,二十缕不死气呢……
当初先吸收这不死气就好了。
谢安有些懊恼,不过又想着……他当初也不知道吸收两百缕信仰气……要这么长的时间。
不是……这几个月怎么就没人来打扰?
春哥也不晓得来照顾一下这四个老头?
谢安揉了揉太阳穴,随即拉开院门。
只见刘春在门外修建花草盆栽,看到谢安后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儿,凑了过来,“谢兄,你可算出关了。之前苏大人说你在闭关,让我守在门外,不让任何人进去打扰。”
谢安道了声谢,“春哥,这是过去多久了?”
“三个月。对了,苏大人说了……让你出关后,去学堂找她。”
这可把谢安给震惊到了。
谢安明明记得在道下方只站了一小会的时间啊……
ps:有读者提到苏玉卿自称妾身不合适,这个我专门查过。三国里就有公主在代帝王敬酒的时候,自称妾身。公主在面对皇帝,母后,皇室宗亲长老的时候自称妾身。妾身是个谦称。而苏玉卿面对任何人都自称妾身,我本意是体现她突破礼教的洒脱和自信,也是内心谦虚,与万民平等而坐的意思~
第139章 国玺印章,国运之力!
不对劲。
那道不对劲……
以后吸收信仰气和不死气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不能一次性吸收太多。否则又出现这次的事情……那就不好了。
这一次是三个月,万一下次来个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可怎么了得?
另外,这一次有苏玉卿的安排,让刘春在门外守着。
若是下次没人护持,遇到个贼人冲进来捅死自己怎么办?
长生命格虽好,但仍旧要谨慎使用。
经过这一次的事情,谢安对道有一种特殊的感觉,隐约感觉这道没那么简单。
最初觉醒长生命格的时候,谢安简单的认为是个类似熟练度的面板,可是后来长生命格开始吸收不死气……谢安便觉得这命格不简单。
如今,长生命格还能吸收信仰气。
信仰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又如何产生,如何得来……谢安都没搞太明白。
而且,谢安见到了那道的真容,精神不过在道旁边待了一会会……外面就是三个月。
他不得不思考,道,长生命格……二者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还有那只猩红的大眼睛,怎么看都有点吓人。
由于可参考的信息太少,谢安无法分辨出个中就里,便晃了晃脑袋,不再去想。
自己觉醒的外挂,总不至于害我吧?
“学堂?”
刘春道:“嗯。自上次断头台一事后,苏大人下令用镇魔司的名义督办筹建学堂的事宜。而且学堂不必做的太大,多用木材堆砌。便在原来的地方建好了。如今方圆几个镇子的乡民孩童都去里面上学了,可是热闹得紧。”
“有劳春哥,我去看看。”
“对了,那四个老头你如何处置的?”
“饿死了……”
“……”
告别刘春,谢安穿过层层回廊,看着演武场上卖力操练的子弟,用心演练的教习,忙碌的配药房,藏书楼,兵器铺……
一切如谢安最初来到堂口的样子。
不!
比当初还要热闹,而且每个子弟的精神面貌都挺好。
这让谢安感到欣慰。
脑海中不由浮现出最初跟着张林来这里,面见林云和韦典的场景。
不知不觉,四年光阴过去。
物是人非。
谢安在回廊停步,看向韦典当初落脚的别院,愣愣出神,心头喃喃的念叨:
“韦大哥,如今你还好么?”
虽然过去四年,但韦典那日策马而去的背影,却始终烙印在谢安的脑海中,怎么都挥之不去。
而且,韦典对自己帮助很大。
可是……对自己无私授受的恩情。
重山刀,精劲丸……
这些东西对如今的谢安来说,自然算不得珍贵。但是当初……可是谢安在武道崛起的关键。
“谢堂主好。”
一名路过的弟子冲谢安打招呼。
谢安这才缓过神来,报以一笑。
有人开了口,附近的子弟都纷纷看过来,叫着谢堂主。
谢安也没什么架子,纷纷回应。一路前行,都看到子弟们朝他招呼,路过演武场的时候,教习还特意停下来,数十个子弟也跟着停下练功,用炽热的目光看着谢安,大声叫着谢堂主。
谢安挥挥手,示意大家继续练功,然后径直走出别院。
五感过人的谢安,还听见身后子弟们的议论。
“谢堂主为了给乡民们讨个公道,联合镇魔司公开斩了淮南王之子,太神勇了。这才是我辈武者的楷模啊。”
“可不是么,咱们练武,不就是为了路遇不平拔刀相助,谢堂主便是个大豪侠。”
“他日我也要做谢堂主这般的豪杰。”
“……”
谢安听的一阵头大。
他还真不觉得那是什么豪杰之举,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良心难安罢了。而且……他之所以能这样,还是因为长公主的缘故。
饶是如此,谢安估摸着……等到大阴山的事情了解,长公主离去后,自己也得亡命天涯。
这代价其实挺大的。
但谢安并不后悔。
谁让他亲历了那场大火……
出了堂口,谢安看到门口人群排队,而王祥坐则在条桌旁边,一边负责登记,一边负责收钱。
“头儿,你可算来了。”
王祥见了谢安,连忙放下狼毫笔凑上来,“自从三个月前头儿斩了李枭亭之后,前来加入咱们堂口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说着,他拍了拍手中那沉甸甸的布袋子,“收银子收的手都麻了。”
谢安看王祥笑得这般开心,也被感染,宽慰笑道:“干得好,你继续,我去一趟学堂。”
“好嘞。”王祥有钱收,自然干劲十足,继续回到条桌旁边坐下,大声招呼队伍,“都别挤,一个个来。只要身子骨健朗的,都可以加入堂口。”
谢安穿过人流,来到街道对面。
只见那片被火海焚烧过的宅子,已经立起来一排排木制新房,虽然不如青砖黑瓦的宅子结实,却也别有一番风格,很是精致。
特别是那处学堂,做的格外大气。门口上挂着一块牌匾,写着三个大字:水灯书屋。
门口没有守卫,大门开着,任何人都可以出入。
一些个年纪大的村妇和农夫也都进去凑个热闹,试图学着认几个字,听教书先生讲几句学说。
有乡民认出谢安,赶忙让路,热情上来打招呼。
“谢堂主好。”
“要不是谢堂主,这学堂也开不起来呐。”
“谢堂主给咱们水灯镇附近一带,办了件大好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