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子鲤鱼到天庭仙官 第58节

  稳婆这一道,因为从业者多是女性,识字率很低,技术多靠师徒口授,缺乏系统整理。

  大多不著竹帛,故愈传愈谬。

  甚至有人公开批评:“稳婆皆村妇,不知医理,如巫术之流。”

  这门学科一直处于靠个人经验累计的阶段,偶尔有人想到了某个很好的助产方式,但因为无法大规模传播,很快又失传。

  或许等到几十上百年后,又有人摸索出类似技术,然后又继续失传,始终无法将技术整合累积起来。

  “这种事情总要有人做,别人担心名声受损,但我担心个什么,这就是我的权责范围。”

  游鸣倒是没有任何的思想包袱,若非他担步子迈太大,他甚至都想在城内开设妇产科室的试点。

  毕竟家庭的生产环境,哪里比得上专业的产房。

  游鸣的心中一直思忖着,一边向着元灵山的方向走着。

  直到晚间,他才回到庙中。

  吴墨向他禀报,说是【驭奴司】已经送来了八头蜃奴,如今都养在地下寒潭之中。

  游鸣点了点头,只是让好生招待着,便回到了阴世的衙门之中。

  他翻阅起吴墨呈上来的挑选好的稳婆名单,决定就今天晚上,给所有的稳婆托梦。

第94章 划时代的产品

  夜过子时,元灵山上的主殿香火未断。

  游鸣盘膝坐在台上,灿烂的【胎光神印】在他的背后流转,仿佛一轮宏大的太阳。

  无数的香火在其中升腾着,衬托得他神圣非常。

  在他的身前,《胎命宝册》缓缓闪烁着光影,吴墨登记在册的一十三名妇人,尽数出现在其中。

  游鸣一指一点,便有一道道线丝自这些妇人身上浮现,而后迅速飞出庙口,隐入风中,连接到了现实每个人的思绪之中。

  在白水村的田边,孤屋一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正蜷茅草编织好的席铺上,脚边放着一只用麻布包着的草药包。

  她叫王氏,她其实不姓王,只是幼时就被卖给一户姓王的人家做童养媳,别人就这么称呼她。

  王氏是这几个村落间最好的稳婆,她的力气不小,手又很稳,接生又快又好。

  不过这几年不太行了,年纪大了,力气也跟不上了。

  她其实也想带几个徒弟来着,但正常人家的女子对此事忌讳莫深,便是遇见机巧合眼缘的,她也跟人张不开口。

  这几日温度稍稍下去了些,王氏觉得有些冷了,便凑了凑薄被,裹得更严实了些。

  却没有发现,一缕缕的香火仿佛自虚空中凭空出现,而王氏转眼便睡得昏沉过去。

  “白水村王氏,年五十八,接生四十三例,成功二十一例。”

  “今元灵山设稳婆学堂,传授神道接生之术,凡稳婆愿学者皆可入内听授。”

  “一月之内持信物前来山下,庙中自有安排。”

  一道宏大的声音在王氏的梦中回响,而后一枚木签缓缓出现在她的手心。

  关于稳婆学习之事,游鸣并不会强求。

  而在数里之外的黄口村,刘婆子正在草垛旁打盹。

  她的年岁也不小了,白天帮村里人炖了一锅催奶汤,累得够呛。

  “刘氏,年五十四,曾救险产三例,此事诚重,本神记你守命之功。”

  “一月之后山下开设学堂,你若愿来,庙中可为你预留一席。”

  游鸣的意识迅速在刘婆子的思绪中转过,他身前的《胎光宝册》上映照出刘婆子的几项比较拿手的接生之法,同时他的声音在对方的梦境回荡,并同样留了一枚信物。

  随着自己踏入阴神境界,游鸣对于精神的操控逐渐到了入微的层次。

  他的意志扩散到不同的村落之间,进入每个稳婆的梦中,宣读元灵山开设学堂之事。

  ……

  这十三个稳婆的经验是毋庸置疑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年岁太大了。

  但这也没办法,这一行业就是靠年纪来涨经验。

  若是个稍微年轻些的,许多人家心里或许还有顾虑。

  游鸣召集这十三个人前来,也不仅仅是要传授她们新的助产之法,更多的是希望借助她们的经验,能够带出来一批年轻些的稳婆。

  具体的人选吴墨还在物色之中。

  就在这等待着的时间,元灵山的娘娘庙也终于翻新好了。

  凑巧昨日下了一场小雨,山路被洗过一遍,新修整的石阶看着分外干净。

  娘娘庙原本不过一进,石墙砖檐,虽然幽静,但却并无大庙气象。

  如今重修之后,已成三进院落,前院设香堂,中庭有诵愿长廊,后堂供奉娘娘正神,墙体新砌,屋顶覆青瓦,檐口新画的五彩云纹,在日头底下微微泛光。

  娘娘坐像换了新金身,身上披着一件崭新的披风,香火袅袅间,更显慈柔。

  而在娘娘庙的左右两侧,也立起了新殿,左殿名“金童照命”,右殿曰“玉女守魂”,金童和玉女两位随侍的神灵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偏殿。

  而靠近前殿位置的游鸣的【胎神庙】,也彻底换了模样,虽然依旧没有立游鸣的神像,但整体宽阔了许多。

  庙额上新题四字:“庇生胎光”,乃是请城隍爷亲手题写,字势苍劲如松。

  原本的许愿池也顺带手重修了一番,池面拓宽三倍,石沿也砌得齐整,四角嵌有铜盘,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水上漂着青莲几朵,黄鲤鱼在莲花下快乐潜游,而小白龙则顶着一张莲叶,狗狗祟祟地向外探出脑袋。

  最让游鸣满意的,却是那条重新修整过的山路石阶。

  原本元灵山的台阶逢雨便滑,香客上山常要拄棍扶肩。

  如今沿路砌了层层石阶,凿槽排水,遇雨不湿。每过十阶便设石栏,能眺望山下麦田与村舍。

  “这才像是一个大庙的模样嘛。”

  这一次修整,靡费了数百道神力,但游鸣却觉得这笔支出非常值。

  就单凭如今这庙宇规模,游鸣有把握下个月让神力收益翻倍,一个月就能全部回本。

  新修了庙宇,游鸣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难怪那些皇帝都喜欢修宫殿,这每天生活在这等好看的环境里果然很解压。

  游鸣正准备在新修的庙宇中转转,却看到远处一大一小两道绿色的身影飘然飞了过来。

  那大个子面容粗犷,手里提着一个灯笼。

  而小个子则脑袋上顶着一块瓦片,正左顾右盼。

  “小神朱信,拜见双生使大人。”

  “匠作司瓦吏甲辰叁伍肆,拜见大人。”

  游鸣对二人都算是熟悉了,便摆了摆手,让他们不用多礼。

  “瓦吏,你此番前来,可是做出了什么样品?”

  游鸣直接绕过了朱信,向着瓦吏问询道。

  “大人英明,在得了您的吩咐之后,小人便与诸位同僚苦思冥想,终于是做了一款出来,您请看……”

  说罢,瓦吏便掏出了一个二尺长的铁家伙。

  这玩意儿看着仿佛一个夹子,只是左右两柄分开,略呈对称的弯月形,柄端略宽,钳口逐渐内收,弯曲弧度能环合成一个椭圆。

  若是有现代人在此,自然能够认出这是个产钳。

  游鸣虽然没学过妇产科,但也知晓产钳这玩意儿,相比起直接用手接生,简直就是划时代的产品。

  无论是胎位不正、头盆不称还是孕妇力气不足,此物都能通过牵引的方式帮助分娩。

  他觉得哪怕那些稳婆不学其他,只要学会使用产钳,接生的成功率都能提升数成。

  游鸣高举起产钳,阳光映照,熠熠生辉。

第95章 把思路打开

  唯一的问题是,游鸣也不知道怎么使用产钳。

  但这个可以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前期找一些生产的机会,准备好足够福果。先尝试着使用产钳,若是出现问题,则直接增长孕妇福泽,肯定也能顺利生产。

  而且,这些稳婆都是老手,只要知道产钳的用途,大差不差的也能知道如何使用。

  “瓦吏,这件事你做得很好,我回头会跟城隍禀报你的功劳。”

  游鸣看向眼前的小人,此物若是能够传播开来,那背后就是活人无数的莫大功德。

  瓦吏听闻此言,心情又是兴奋又是忐忑,一双手在衣服上擦来擦去,他想说些千恩万谢的话,却都堵在喉咙口。

  不得已,便扑通跪倒在地,邦邦磕了几个结实的响头。

  从他的名字是一串编号就知道,它的地位低贱的很,别看他可以管理那些奴仆,实质上它自己也是个稍微地位高点的奴隶。

  一旁的朱信看得眼热,明明是我先认识鲤灵神大人的,怎么一转眼你小子先上位了。

  我来往元灵山这么多次,合着还没有你小子鼓捣出这么个铁夹子来得重要啊。

  想到此处,朱信赶紧开口,再不刷存在感,以后大人这里还有我老朱的位置?

  “双生使大人,我此番前来,是通传镇山王的法旨,秋狩将至,他邀请您一同参加。”

  朱信向前飘飞,利用庞大的身体,不动声色把瓦吏挡在身后。

  “秋收?收粮食?”

  游鸣微微一愣,这镇山王别听名字霸气,这还挺接地气,搞得跟土地公一样。

  “不不不,不是收粮食,是秋狩,乃是一年一度的围猎盛事。咱们整个长宁县,也只有城隍爷、河伯以及您得到了邀请。”

  朱信赶紧解释。

  这可是镇山王的邀请啊,这位乃是从蛮荒时期就存活至今的神灵,位列正五品。

  别看品级不算高,他执掌的【镇山】,本身就是一座拥有无数传说的名山,在天下也流传着无数的神话仙人故事。

  若非其本体的限制,说不定如今都有望晋升至三品。

  “这个……我恐怕没什么空吧。”

  游鸣有些为难,他最近这些时间忙得很,手册还没有完全编撰完成,培训的人手也没安排好。

  到时候还得安排几次实操,他也必须要现场盯着。

  如今却突然邀请他参加什么围猎,他对于打猎这种事情也不感兴趣。

  “大人,我听闻您近些时日,打算做一些有益妇人生产的讲学。”

  “在下虽然不懂接生之道,但这位镇山王的权柄之中,有保育、驱邪之权柄……”

  “我听闻,镇山王有一【霁元池】,能汇聚先天之净水,若是孩童沐浴其中,能够祛除邪异,滋养本源。您要是能够在此次秋狩中进入前十,便可向镇山王请求赏赐。”

首节上一节58/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