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下山,我总想一蹴而就,炼出最上乘的飞剑、法宝,却忘了,我修为浅薄,若是从头祭炼什么无形剑、七修剑,少说也要耗费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苦功,那时黄花菜都凉了。”
碧云窥破魔障,忽觉灵台清明,较从前轻快许多。
按蜀山法门炼剑、炼宝,修为越高炼的越快。
“如今死劫愈发临近,我该想办法先提升手头飞剑、法宝品质才是。
让我想想…非金材质飞剑…虹霓剑、红蛛剑、冰魄神光剑…咦,冰魄神光剑……”
碧云祭起青烟剑,一尺三寸剑身散作烟霞云雾,丝丝缕缕,刹那分合。
“若能采到极地神光,佐以寒冰精髓,青烟剑便有冰魄神光之妙用,什么邪煞也难侵染,变化更是随心。”
碧云心境澄明,定下方略,重新将视线落在那块太阳精金上。
“这天遁镜有破妄照邪之神效,乃是护道至宝,还需炼出补足短板。
嗯,大概要用半块,剩下的,炼一套太阳神针,留给那夫妻二人,未来也好……”
碧云大袖一挥,从葫芦里搬出一座八卦铜炉。
第7章 天遁镜与天魔
这座铜炉在白骨洞库房积灰已久,品质一般,碧云又是水行根底,火法寻常。
不过,他有特殊的炼宝技巧。
碧云抬手,青烟剑分成一百零八缕丝线,太阳精金生出无数孔洞,蚀作蜂窝,持续掉落金屑,落入炉中。
轰。
碧云拍了拍腰间葫芦,发出一缕采来的地肺真火,催大葵花神罡涌出,火焰兀得蹿起。
峨眉身为玄门正宗,擅仙家剑术、阵法,不以火法见长,也就三仙二老道行足够,元神造诣不差,才能动用三昧真火,小一辈的,根本没人会使。
封神世界,阐截两教几乎人人都会三昧火法。
这是因为,封神走的是炼胸中五气,攒顶上三花的路数,未成仙便能炼就阳神,精气神三昧格外旺盛。
至于蜀山,末法时代,大劫化作无数小劫,炼气士修行路上灾厄重重,天劫、人劫,接连不断,但只要积攒够法力、外功,按部就班修行便能飞升。
如此一来,散仙、地仙都未必炼成元婴,自然难修三昧真火。
碧云是两种路数都练过,起初修炼的法门普普通通,但也壮大了三昧,碍于童子身份,学不了截教秘传火法。
“嗯…火法必须得学。”
碧云施法操纵地肺真火,那火焰甚是暴躁,肆意吞吐,半晌才安分,的确难以驾驭。
莫以为三昧真火是寻常法术,玄门之外,少有人能炼就,绝非简单将精气神合一、心火点燃那么简单。
峨眉炼宝之法,种类繁多,不局限火炼,譬如青烟剑、太乙五烟罗,就是靠罡风、天雷相助炼就,玄妙无穷。
奈何,天遁镜蕴藏破魔神光,至阳至刚,必须用真火才能炼成。
碧云倚仗青烟之利,将精金蚀成金粉,煅烧起来便容易了许多,在大葵花神罡助力下,耗费半日光阴,法力都快告罄,才将精金化作金水。
“这一步完成,后面就轻省了。”
碧云调息片刻,继续施法,先将金水分出一半,然后捏印掐诀,打出三百六十五道秘传符,汇入赤色金水之内,又添了些五行材料,丢了几株灵草,经真火灼烧、法力锻打,渐渐有了模样,打造出天遁镜胚。
嗖。
青烟剑祭起,剑光再度分化,在那椭圆金胚上不断雕琢,勾勒出鸟兽虫文,另有一百零八枚圈圈点点蝌蚪文。
这是从广成天书下卷中选的文字,每一个蝌蚪文都蕴含玄妙至理。
碧云说是炼天遁镜,但选材、淬炼、雕琢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玄妙远胜峨眉的那面铜镜,还没炼成就焕发出千万缕五色神光,辉映石室,几乎溢出禁制。
“好宝贝。”
碧云不惊反喜,祭起五烟罗,欲收光华。
谁知宝镜折射地肺真火,竟将烟罗灼出千百孔洞。
碧云见状,笑容更甚。
本来还发愁太乙五烟罗、青烟剑祭炼愈发艰难,这下好了,有天遁镜相助,炼形,炼质能快上三四成。
天遁镜光继续飞掠,接近禁制。
嗖。
碧云连忙祭起青烟剑,分化剑光,拦住五色光华,然后将法阵加固了几分。
如此半个时辰,镜胎光华收敛。
碧云又祭葵花神罡,催发火势,天遁镜回炉,法力炼沿着镜上纹饰流动,抽丝剥茧般拆解形质,渐渐将镜子炼作金、火二,空中仅剩鸟兽虫文与蝌蚪字。
这之后又花了半日,将元凝聚,炼回镜形,完成了第一次炼质。
法宝材质越好,上限越高,炼的越慢。
譬如太乙五烟罗,采寻常云霞炼就,没花太多功夫就炼形、质各四次,但再炼几次就达到极限了。
碧云常用的青烟剑,遗蜕炼就,上限随道行水涨船高,十五年炼形质各两次,品质已胜过太阿。
至于天遁镜,采仙金、融灵药、祭真火、绘天文,炼质一次,灵光不输照妖宝鉴,再炼两三次,天地间便少有镜、鉴能与其争辉。
嗡。
天遁镜再次出炉,镜面光滑,镜中倒影纤毫毕现,宝光流溢,霎时朝四面八方射去。
碧云有前面的教训,早早祭起青烟剑、五烟罗,裹住五色光华。
“我先操演一二,看看玄妙如何……”
碧云咧开嘴角,一指虚点,那面赤金宝镜随之而动,镜面朝外一照,石室禁制、温泉水火二被剖析了个分明。
法力汇入越多,照的越远,看的越清楚。
碧云经脉气机汹涌,全力祭起天遁镜,往地下照了照,几乎照到地脉、岩浆源头。
天遁镜通灵,玄妙无穷。
若用宝镜窥破虚妄,神光内敛,就算照到别人身上也难以发觉。
若拿来攻伐,五色光华映照,庚金、丙火气机流溢,便是破魔重宝。
碧云看见火山底下,地脉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岩浆洪流中游弋。
可惜,地底火汹涌肆虐,映在镜上,格外灼目。
碧云连忙闭眼,收了宝镜,顺势盘坐吐纳。
峨眉根本在于紫清宝篆,分上中下三册,分别是太清仙法、九天玄经、少清秘笈,对应法、道、术。
这部宝篆,乃是千古上仙广成子创下,考虑到那方世界并无阐教、截教之说,加之太清、少清字样,多半是道祖化身下界重修,开创法脉,传道衍法。
碧云没见过碧游宫嫡传功诀,单看石矶娘娘修行气象,截教外门功诀是不如玄经的。
其丹田内一点神光亮起,暖流从下腹游走,经由周身经脉,行走周天,过程中温养肉身,祛除浊气,到眉心泥丸紫府,又分出光华洗练元神。
这门功法并不特意修炼五脏五行之气,更看重人身整体的修行。
只是不知为何,创法之人刨除了斩三尸的手段,却多了应对外魔、心魔、天魔的手段。
“这方世界,并无天魔,莫非…仙人斩三尸,削贪嗔痴念,那些念头并未消失,竟渐渐凝聚,化作天魔?
如此说来,斩尸越多,炼气士杂念越重,岂不是自然而然诞生魔界?”
碧云搬运了三十六个周天,睁开眼眸,心思渐渐活络,对比两界修行法门的差异,诞生了一些看似天马行空,却无意间接近真相的猜测。
第8章 剑光分化
碧云神游一阵,重新定住心念,拍了拍葫芦,将先前在熔岩凹坑斩获的法宝取了出来。
老道拂尘竟由玄铁、蛟须炼就,材料不差,手法略显粗糙,重新祭炼的话还能用,两个乾坤袋里,分别装着些草药、金石,嗯…比不了马元的赠礼,但还也点价值。
碧云余光瞥见那面刚炼成的宝镜,忽然灵光一闪,于是收了草药,留下金石,祭起天遁镜一照,炼去杂质,剩下纯粹金、土元气,收进葫芦。
“这不比那破烂铜炉好用多了?”
碧云呢喃一声,陷入思索。
天遁镜能反射火光,等同于有两座宝炉,炼宝甚是便利,正好将太乙五烟罗、青烟剑重新祭炼一番。
嗡。
天遁镜映照地肺真火,轻轻一转,便将灼热火凝聚起来,化作一柱赤色光线,照在两件法宝上。
恰似冰雪消融,烟霞雾霭经受灼蚀,千疮百孔,迅疾收缩。
碧云连忙运转法力,丝丝缕缕与云烟交织,幻化道道神,内外齐炼,五烟罗与青烟剑俱化水。
“我行走红尘,全靠二宝护持,方能渡过险阻。
这两桩法宝都是水行,其实怕那真火煞火,从前没受损伤,是没遇见擅长火法的高人。
今日用天遁镜重炼,平添几分至阳气机,也就无惧寻常仙家火焰了。”
饶是碧云定力颇深,看见法宝的玄妙变化,心中也生出些许喜意。
这次炼宝,是形质同炼,真火炼形,法力炼质。
若按常理算,越往后炼宝越缓慢,但在天遁镜加持下,加快了进程,三日便完成两桩法宝的祭炼。
碧云收了天遁镜,揣进怀中,青烟剑迅疾来去,太乙五烟罗缓缓蔓延,玄妙更盛。
嗖。
碧云心念微动,青烟剑凝成一道青色光华,忽然分作千百道,曲直皆有,朝四面八方激射,渗入石壁,又刹那回转,凝成剑器。
这便是蜀山飞剑炼出火候的特征之一剑光分化,千百缕光华,锋锐程度与剑身等同,绝非从前云烟聚散那样轻飘。
峨眉嫡传门人,练的心法都是由九天玄经衍化,剑诀却有区别。
紫青双剑、霹雳鸳鸯剑、七修剑、无形剑等等,各有玄妙,长眉真人以玄经做根基,又将多年搜集的玄门、旁门剑诀去芜存菁,创了太清阴阳、紫霄神雷、天罡北斗、有形无形四门剑诀。
这四门剑诀甚是难炼,单说太清阴阳剑诀,就分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部,偌大峨眉,也就紫青双剑剑主李英琼、周轻云二人各自炼就两部,合起来才算炼成。
后来长眉弟子,峨眉新任掌门齐漱溟化繁为简,创下筑基用的元元剑诀。
碧云紫府道书内,包罗万象,五台、武当、青城乃至昆仑法门皆有,但并不齐备,也就峨眉道法一股脑包圆了。
嗖。
碧云运转元元剑诀,祭青烟剑掠空,尝试触碰剑气化虹门扉。
只见靛青光华一闪而过,略有些霞光,却没成形。
碧云也不气馁,收飞剑入膻中穴窍。
这时法宝炼了,日常修行也结束,闲来无事,总算想起丢进葫芦里的那对倒霉蛋。
嗡。
碧云祭起天遁镜,往葫芦上一照,登时显出内中情景。
这葫芦也用蜀山法祭炼过,内有乾坤,约莫有十里方圆,本来空无一物,幸有骷髅山一气仙赞助,多出座药园,让那夫妇有了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