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122节

  说罢,他翻手而动,顿时有刀剑飞舞而出,浮现于天地之间!

  一刹那,狂风呼啸,雨云萦绕!

  天穹之上,重重云海汇聚而来,泼天大雨洒落!

  嗡!

  一刀一剑,大放光明。

  转眼间,暴雨与狂风,相衬相映,立刻笼罩住了秘阁前的玄台。

  “这是……”

  “神兵!”

  宇文成都望着这一幕,两眼顿时发亮,死死盯着那一刀一剑。

  神兵,并非仙家神或是修士所使法宝,但却也蕴着一丝神妙之力。

  古老相传,所谓的神兵是上古时期,人族的工匠大能,仿照仙家法宝锻造出来。

  传世至今,天下之中也没有几件留存,大多都掌握在各方势力的手上。

  其中,大隋兵部之中,神兵所存最多。

  呼!嗡!

  暴雨如丝线,狂风连绵不断。

  仅仅刹那,宇文成都就感觉到天地间弥漫的重重道韵,颇为不凡,神妙无比!

  “呼风刀,唤雨剑,这是两件神兵!”

  “刀剑之中,蕴着上古时期的神通之力!”

  “若将刀剑尽入掌中,便可踏天而立,呼风唤雨,不受天地规则所束!”

  杨广望着面前浮现的一刀一剑,缓缓道出两柄神兵的来历。

  唤雨剑是他之前构筑萧铣的面板的时候所得,呼风刀则是在二次构筑宇文成都之时获得。

  如今,这一刀一剑齐全,他准备赐给宇文成都。

  自此之后,宇文成都就集风、雨和雷霆,三大天地之力于一身。

  就看李元霸这下死不死!

  而且,这刀剑之中还蕴着一个‘小惊喜’。

  杨广眸光闪烁,有些期待的看着宇文成都,就看后者有没有这个机缘能获得了。

  “呼风唤雨……”

  宇文成都喃喃自语间,望着面前浮现的唤雨剑和呼风刀。

  隐隐间,他似是窥见了一刀一剑之上,有一道仙人虚影凝聚,刹那显现!

  随即,宛若天书之音的玄妙明悟,顿时涌入了他的脑海湖中!

  仙人传法!

  “这是……”

  “地煞七十二法之一的祷雨和借风!”

  宇文成都眸光大亮,感悟脑海中的两道地煞法术,抬手握住唤雨剑和呼风刀。

  下一刻,刀剑齐出,斩向天地!

  轰隆!

  云雾风卷,剑气朦胧,刀光闪烁!

  一刀一剑绽放出刺目的玄光,斩开了层层云海!

  一刹那,狂风席卷天地!

  暴雨如灭世之劫,垂临而落!

  与此同时,天下之间的无数修士,皆有所感,齐齐色变。

  “天地伟力?又有一位炼神返虚境的修士出世了?”

  “不对……天象看着有些惊人,比之寻常真修强太多了!”

  “什么时候真修如此不值钱,前不久才出世了一位,如今又来一位更强的?”

  “真是大争之世到来了啊,曾经罕世不见的真修,如今一个个争先恐后的冒出来了!”

  各地的修士抬头望向天穹,神色都变的凝重起来。

  炼神返虚境的修士,已经不能称之为凡人,那是真正拥有改易天象伟力的真修。

  这等存在,一旦出世,必定会惊动各方,人间也将不再安宁。

  此前,王道人在太行山道的拼死一搏,就展现出了炼神返虚境的实力。

  而他只是堪堪踏足这个境界,就展现出几乎毁天灭地般的恐怖实力。

  杨谅席卷整个河东道,聚集的数十万兵马,一念之间,倾覆而灭。

  “这一次出世的真修又是来自何处?”有人心头暗暗猜测。

  但无论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这呼风唤雨的异象,竟是出自一位武将之手。

  ……

  皇宫,秘阁。

  杨广站在玄台上,看着手持一刀一剑,呼风唤雨的宇文成都,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错,很好!”

  “朕没有看错,这两件神兵正是与你相合!”

  “好啊!”

  话音落下!

  宇文成都堪堪回过神,望着右手三尺长的唤雨剑,银白光辉,交映着丝丝雨线,颇为玄妙。

  随即,他又看向左手四尺长的呼风刀,漆黑如墨,狂风呼啸,席卷八方!

  一时间,宇文成都心中涌出禁不住的欢喜,忍不住深吸口气。

  “臣,多谢陛下赐神兵!”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宇文成都轰然跪倒,如撞金柱,郑重的行了大礼。

  杨广身着玄衣,看着这一幕,嘴角含笑,点头道:“免礼,平身!”

  “神兵配大将,美人配英雄!”

  “自古如是!”

  “希望天宝将军能持以这两柄神兵,为朕征战四方,替我大隋开疆扩土,打下一个大大的万古盛世!”

  闻言,宇文成都垂首,恭敬道:“臣,是陛下的将军,刀剑虽在臣的手上,但臣却是陛下最锋利的刀剑!”

  “陛下所指,无论是天上仙神,地上妖魔,阴间鬼冥,臣都会为陛下带来胜利!”

  “大隋威武,陛下万岁!”

  话音落下!

  四周的内侍和宫女,纷纷跪伏而拜:“陛下万岁,大隋万岁!”

  一阵阵呼声震耳欲聋,直入云霄天际,响彻四方!

  冥冥中,隆盛无比的气运,汇聚而来!

  杨广忍不住笑了,看向宇文成都:“朕的天宝将军,竟也是学会了这般油嘴滑舌啊,哈哈哈哈!”

  皇宫中,众人俯首而拜,高呼万岁。

  而那年轻的大隋皇帝,负手而立,含笑望着这一幕。

  此刻,正如那无数传世的神话故事一样。

  ……

  大运河,开河府。

  作为杨广登基之后,开展的第一个大工程,同时也是大隋目前的第一国策。

  大运河的督造,以东都洛阳城为中心,北向北平府,南下余杭,一直到贯通南北。

  在任开河府都护之前,李密只是听说过大运河督造,但一直等他到了开河府,才知道这是一项多么庞大的工程。

  只凭凡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完成如此浩瀚的工程。

  但在开河府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李密改变了这种想法,不仅如此,他还更加激进的募集了更多的劳役。

  这也让大运河督造的工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段进度。

  比之麻叔谋作为开河府都护之时,可谓是巨大的进步。

  此外,李密的手段,比麻叔谋也更加激烈。

  “都督,运河工程已经到了河南道的边界,按照目前的估计,再有个一年的时间,北边的河道,就能完全疏通了!”

  一身官袍的宇文士及,看着手中的折子,缓缓说道:“如此,等到北边河道完全疏通,转而向南,可以节省一半以上的时间,大约两年时间,可以完成!”

  李密点了点头,轻声道:“注意运河上的那些劳工,粮食要及时发放,并且安抚好沿途各地百姓,不要让他们打扰运河督造的进展!”

  “下官明白!”宇文士及恭敬的应道。

  大运河并非是在杨广登基之后,才正式开始督造,而是在隋文帝杨坚在位之时,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彼时大隋初立,天下之事繁多,杨坚并未太看重大运河这个工程。

  因此,数年时间,大运河督造毫无进展。

  一直到杨广登基之后,定下大运河督造为国策,文武百官这才开始关注大运河督造的工程。

  同时,开河府也得到了大隋所有的资源和倾力支持。

  大运河督造的进度,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可谁料到,就在这个时候,麻叔谋的事情败落,被杨广直接当场就斩了。

  开河府都护也因此换成了李密,运河工程,一转眼不仅没提升多少进度,反而还倒退回了杨坚在位之时。

  对此,李密的手段极为激进,大力征发更多的劳役,运河府没日没夜的运转,推进大运河督造进度。

  凭此酷烈的手段,李密还真将大运河督造进度提了起来。

  若非如此,哪怕是为了大局着想,杨广也不会允许李密入中书省。

  后者,正是因为李密有此功劳,才得以压服文武百官。

  “大运河……若能完成,我李密也将随着这条河,流芳百世!”

  李密站在运河边上,眺望着浩浩荡荡的运河之地,目之所及,无数的劳役,在运河边上,不断劳作,开辟河道,清理淤堵。

首节上一节122/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