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217节

  这刀身中蕴着难以想象的阴气和功德……二者交汇,应该就是所谓的阴德。

  其也是功德的一种,不过是死后鬼神才能拥有。

  民间传说,死前积德,死后有福,便是如此。

  那所谓的死后有福,就是这种阴德,能供给自身修炼,也能作为贿赂阴间鬼神的一种东西。

  这柄金刀中蕴着的阴德,只怕足以让一位返虚合道境的鬼神都动心了!

  那宋襄公和徐偃王倒也是舍得,竟然拿此物贿赂麻叔谋,也算是下了血本。

  “金刀是阴德,那么这玉印……”

  杨广目光一转,望向玉盘上的玉印,心中一动,拿起玉印打量起来。

  他记得在秘阁中看到过一卷古籍,上面记载有说:古徐国宫人,娠而生卵,以为不祥,弃之水滨,有犬名‘鹄苍’,衔卵以归,遂生为儿,为徐嗣君,鹄苍临死,生角而九尾,实黄龙也,葬之徐里中,见有狗垄在焉。

  而这玉印上镌刻的龙,正是古籍中记载的鹄苍,乃是一尊黄龙。

  而古籍中所提到的那位徐国君主正是徐偃王。

  “宋襄公和徐偃王……两尊鬼王,按照人族的修行境界划分,至少也是返虚合道境的修为!”

  杨广深吸口气,放下了玉印,眸光闪烁,暗暗道:“不过,阴阳有别,鬼神在人间天然受到限制,修为实力会大幅度下降!”

  “以这两鬼王的行为来看,他们在人间,最多就是炼神返虚境的实力!”

  若不是这样的话,他们也不会在最开始的时候,选择了贿赂麻叔谋。

  毕竟,如果这俩鬼王实力够强大,完全可以威胁麻叔谋改道,而是用上了贿赂这种手段。

  想到这,杨广心中顿时定了下,唤道:“来人,传千牛卫大将军来护儿,宰相伍建章和户部尚书杨素,以及吏部侍郎裴炬。”

  内侍入殿闻言后,躬身应道:“是!”

  ……

  一炷香后,披着甲胄的来护儿大步而来,浑身萦绕着彪悍和魁梧的气息。

  在殿外随驾护卫的宇文成都似有所感,抬眸瞥了眼,心中微动。

  整个大隋皇朝,能让他正眼相看的没几个。

  除去杨林、伍建章这等老将之外,来护儿算是年轻一代之中,极少数能让宇文成都另眼相看的。

  虽然来护儿为人低调,鲜少出头,但杨广曾经几次在他面前提及,在其心中,最值得信任的大将,除了他宇文成都,就是这位千牛卫大将军。

  “臣,来护儿参见陛下!”

  来护儿沉稳的走入大殿,朝着坐在龙椅上的杨广恭敬拜礼。

  杨广闻声抬头,扫了眼来护儿,脑海中的运朝录浮现,构筑出来护儿的面板。

  【姓名:来护儿】

  【境界:炼神返虚境中期】

  【身份:千牛卫大将军,隋唐四猛将之一,铁枪将】

  【命数:荣国之忠】

  【宝物:镔铁枪,玄铁兽王甲,金睛火焰兽】

  【总结:人间难降一颗将星,幼聪而诡,好立奇节,胸有大志,当世少有的骁将,勇可力敌千军,一生忠于君主,恪守‘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之道。】

  与之前相比,来护儿的面板并未有太多变化。

  唯一值得在意的是,修为那一栏,从炼气化神境巅峰,变成了现在的炼神返虚境中期。

  杨广微微点头,来护儿的境界突破,并不让他感到意外,反而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虽然大隋皇朝一统九州,揽尽人间的资源,国库之中更是有着无数天材地宝。

  但是,因为仙凡有别,那些有助于修行者修炼、突破的宝物,仍然是无比珍稀。

  大隋立国之时,隋文帝杨坚曾经收集天下的奇珍异宝、灵草灵根,让太医院的太医们开炉炼丹,炼制出能够辅佐修行者修炼的丹药。

  事实上,这是从前朝所遗中得到,被杨坚交给太医院的太医们,进行改良和增进,最终得出了一种可以辅佐修行者修炼的金丹。

  修行者服食金丹后,可以增加修炼速度,吞吐天地灵气,转化法力,或是增加血气,洗精伐髓,强固筋骨。

  此外,这种金丹还有一定可能助修行者突破。

  就比如萧平在炼精化气境之时,就是凭着萧铣从太医院换来的金丹,突破到了炼气化神境。

  除了萧平之外,还有其他人也是如此,比如鱼俱罗、张须陀和来护儿等等。

  不过,他们跟萧平、萧铣不一样,不需要特意去太医院,用罗汉果这等灵果交换金丹。

  作为十二卫大将军,鱼俱罗和张须陀、来护儿等人,他们每月的俸禄里面,就包含着两枚金丹。

  而除了十二卫大将军,朝廷三品以上官员,每月俸禄里也有一枚金丹。

  修行者服之可以增加修炼速度,普通人服之可以延年益寿。

  “朕记得你自开皇十二年以后,就再没有领过兵了吧?”杨广看着跪在面前的来护儿。

  闻言,来护儿怔了下,恭敬应道:“回陛下,臣自开皇十二年平定江南之后,历任多职,但都是文官之位,确实没有再领过兵。”

  杨广点了点头,这倒是跟他没有太大关系,而是隋文帝的所为。

  不过,杨广也能理解,毕竟开皇十二年到仁寿四年,天下都还算是比较安定。

  唯一不太平的也是边关之地。

  而现在,大业元年的开始与尾声,与开皇年间很是相似。

  也是天下大乱,边关烽火急骤而来。

  “一直没有让你领兵,心中可有怨言?”杨广问道。

  “陛下,臣心中绝无此意!”来护儿毫不犹豫的摇头。

  他很清楚,杨广对自己的礼遇之隆,满朝文武,无人可及。

  哪怕是宇文成都,也要稍逊他许多。

  而他对此能献上的,只有自己的忠心和勇武。

  “嗯,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放心,朕没有怀疑过你。”

  杨广微微眯起眼睛,凝视着来护儿,脑海中思绪在翻涌。

  或许放眼天下……不,哪怕是跟朝中诸多将领相比,来护儿的勇武和实力排不入前三,甚至前五都有些勉强。

  但就忠心这一块,来护儿称第一,就连宇文成都都要靠边。

  而且,有一点没有人注意到,高和杨勇叛乱那一夜,来护儿立下的功勋之大,仅次于鱼俱罗。

  要知道,当时与秦琼在一起的两人都被来护儿拿下了。

  与之相比,张须陀就只是在大理寺跟罗成打了一架,之后又跟宇文成都短暂交锋了一次。

  但那一夜流传出去的故事里面,来护儿近乎就是一个背景板。

  这与来护儿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

  虽然勇武有慧,但却极为低调。

  这种性格做千牛卫大将军可以,但是,其他的事情就不行了。

  “朕记得,内卫是并在了千牛卫之中的吧?”

  杨广眯起眼睛,冷冷道:“为何此次的亳州事变,内卫没有在事前禀告?”

  事实上,大隋是有类似遍布天下眼线的这样一个机构,那便是内外卫。

  这是一个极为隐秘的存在,分为对内和对外的监察。

  其中,对外的叫做司隶台,与御史台和谒者台合称为“三台”,有着监察百官的权力。

  而对内的叫做内卫,乃是在暗中监视文武百官、勋贵权家的隐秘存在。

  内卫的眼线遍及天下各州府、郡县,任何风吹草动,几乎都瞒不过内卫。

  但这一次,亳州被屠太过突然,惊世骇俗,可内卫却没有任何反馈。

  所以,杨广传来护儿觐见……其实是要问责的!

  “回陛下,内卫在亳州附近的眼线和探子都失去了音讯。”

  “臣已经派人去探查清楚缘由,但如今尚未有消息传回。”来护儿抱拳,面露愧色,他自然也听说了前殿发生的事情。

  亳州事变,首要责任,一定是亳州当地的官员。

  其次,就是千牛卫并统的内卫,以及亳州附近各地州府、郡县,都要追究责任。

  这一层层往上和往下,他这个千牛卫大将军兼内卫大统领是绝对逃不掉的。

  在觐见之前,他心中也有猜测,陛下这个时候传唤他来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亳州事变。

  “失去了音讯?”杨广皱眉。

  “臣有些怀疑,可能是遭遇了不测。”来护儿低声道。

  内卫的眼线和探子,比不得十二卫将士,大多都只是凡人,甚至是老弱妇孺,一旦遭遇意外,没有那么强的抵抗能力。

  因此,遭遇意外和不测,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内卫的眼线和探子失去音讯,却是有些不寻常。

  杨广素来沉稳的脸色,听到这话后,也是黑了。

  不仅是亳州被屠……还有内卫的眼线和探子,也可能在悄无声息之间被杀了!

  这是要翻天啊!

  一瞬间,杨广有种无名怒火积在了心中。

  但他毕竟是大隋皇帝,很好的藏住了情绪,看了眼来护儿,捕捉到后者眼中的愧色,沉声道:“让内卫彻查此事!”

  “若是内卫不够……那就让三台协助你!”

  “是,臣遵旨!”来护儿恭敬的道。

  杨广见状,深吸一口气,压住几乎要冲到天灵的怒火,缓缓点了点头道:“既然此事情有可原,朕可以放过你,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你领一队内卫和千牛卫,去一趟雎阳城,看看南阳县公那边的情况如何,然后整合信息,探查清楚此事来龙去脉,梳理清楚,回来禀告!”

  “之后的话……待得你回来后,朕再做决议!”

  来护儿闻言,连忙低头,抱拳道:“臣领旨遵命!”

  随后,来护儿领着帝旨,缓缓退出了偏殿。

  巧合的是,他前脚刚走,之前杨广让内侍去传唤的伍建章、杨素和吏部侍郎裴炬,后脚就入宫了。

  政事堂那边刚刚散去,内侍就来传旨,刚好就碰上了三人。

  “嗯?”

  “来护儿入宫了?”

  双方擦肩而过,三人若有所思的瞥了眼来护儿的背影。

首节上一节217/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