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来意吗……其实已经被陛下你解决了!”
陆之道摇了摇头,似有所指,笑道:“这件事,其实我也不知道该不该感谢陛下你!”
“你算是帮了我的忙,但又让我有些为难啊!”
杨广似是早有所料,神情微动,突然眯起了眼睛,淡淡道:“是因为徐偃王和宋襄公吗?”
人间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出现过返虚合道境的鬼王。
杨广在秘阁阅览过大隋皇朝之前的历史。
即便是南北分裂,九州动乱的那数百年里,妖魔鬼怪,兴风作浪。
但也没有出现过返虚合道境的鬼王。
徐偃王和宋襄公……他们的存在实在有些蹊跷。
但更让杨广在意的是,这两个鬼王的存在,竟然跟阴间地府还扯上了关系!
运朝录陷入沉寂之前,在文帝陵中,杨广灭杀徐偃王和宋襄公之时,收录了两大鬼王的面板。
那上面清楚记录了徐偃王和宋襄公的来历……以及他们在阴间地府的真实身份!
第222章 人族薪火
“幽冥世界自有秩序,即便鬼神犯了错,也有地府存在,按理说不需要我大隋来做什么,或是说什么。”
杨广眯起眼睛,打量着面前这位察查司的判官,眸光中有一缕不易觉察的异色,缓缓道:“但是,徐偃王和宋襄公降临人间,在河南割据一方,占地为王,圈城为国!”
“这……不行!”
“而且,他们还在人间犯下了屠戮无辜百姓的大罪!”
“诸多业孽缠身,累及我大隋遭劫!”
“地府应该不会没有觉察吧!”
“此事…”
“地府又想如何给出一个交代?”
大业元年,九州死了太多的人。
不管是河东道叛乱,还是雎阳城之战,亦或是北地的造反,全都在死人!
这就更别说山东剿匪、洛阳平乱等等。
而作为执掌生死权柄的地府,若是觉察不到这一点,那可就是失察和失职了。
“若是地府没有觉察,也不会让我前来人间一探究竟了。”陆之道笑道。
他此行来人间,除了将徐偃王和宋襄公抓回阴间之外,还有就是探查一下,人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毕竟,仅大业元年这一年,死的人就有百万之多,短时间都让奈何桥出现了拥堵的现象。
地府之中几位负责引渡的摆渡人,甚至为此大吐苦水,前往阎罗殿中告状了。
这也让陆之道等地府鬼神有些好奇,人间发生了什么,竟然会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死了这么多人。
于是,就有了陆之道这一趟人间之行。
但他没有想到,这才到人间,立刻就有了意外收获。
“其实,徐偃王和宋襄公的脱逃,在人间作乱,本质上不归地府所管,所以你问责于我,并无意义。”
陆之道凝视着杨广英武的面庞,忽然道出了一桩隐秘,极为惊人。
宇文成都忍不住皱眉,地府是统御整个幽冥世界的存在,就跟大隋皇朝统治九州是一样的。
但大隋皇朝是没法与地府相比的。
朝廷在九州的统治,还有力有不逮的地方。
毕竟,大隋立国也才短短几十年。
可地府存在的时间……已经无法追溯。
只知道久远无比,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整个幽冥世界都在地府统治下,怎么可能有鬼神脱逃,不归地府所管辖。
“你们大隋的朝堂中,尚且有文武百官,泾渭分明,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齐心的。”
陆之道似乎是知道宇文成都心中在想什么,脸上挂着笑意,道:“更何况地府这等存在了不知道多久的庞然大物!”
“其中的情况……只会更加复杂。”
徐偃王和宋襄公,乃是酆都城中的鬼吏,虽然名义上属于地府,但实际上却不归地府管辖。
真正能对他们进行问责和惩戒的是酆都城。
就像陆之道所说,地府存在时间太久远。
昔日曾经同心壮志,为了壮大地府,为了维护幽冥秩序,一同前进的那些大神通们,早已经在久远的岁月之中,慢慢走散。
现在,地府看上去还是无比庞大,统御幽冥世界,但内里暗潮汹涌。
那些高高在上的大神通们,都有着各自的算计和谋划。
作为察查司的司主,地府四大判官之一,陆之道在人间的名声不显,但在地府之中,却是执掌赏善罚恶之权的判官,麾下无数鬼神,为十王殿的守护者。
像徐偃王和宋襄公这样在人间祸乱一方的鬼王,在陆之道的面前,甚至连提鞋都不配。
但就算是陆之道这位判官,在面对地府那久远到无法追溯的岁月,积攒下来的弊病,也是无可奈何。
所以,他面对杨广的问责,全盘接受,但却没有办法。
这也就意味着,他没法给杨广一个交代。
“你的意思是……那些牺牲的大隋百姓,就只能活该死了?”杨广眸光冷了下去。
这算什么?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在旁的宇文成都也反应过来,握紧了拳头,眼神有些不善的盯着那位察查司的判官。
“别这样看着我,如果能有办法,我很愿意给人族一个交代!”陆之道摇了摇头。
他只是察查司的司主,四大判官之一,而不是十王殿中的那几位阎罗。
更何况,这一次因为徐偃王和宋襄公的缘故,足足有数十万大隋百姓遭劫。
这么大的一笔业孽,即便是十殿阎罗也要忌讳莫深。
因果太大了!
“那么,此事便不可能揭过去!”杨广深吸口气。
他能为了杨坚的身后名,背下罪己诏的骂名。
但他绝不会为了一点名声,而揭过大隋百姓的牺牲。
时至今日,杨广仍然记得,在文帝祭那一日,他亲眼看到数十万阴兵鬼将消散。
那一张张浮现而出的面孔……每个人的脸上,全都没有了痛苦和悲伤。
但是,真的就没有吗?
杨广不相信。
“即便揭不过去,你又能做什么呢?”
陆之道深深凝视了一眼,缓缓道:“返虚合道境巅峰,修炼薪火录,凝聚五大神府,蕴育神火,威势无穷!”
“薪火重燃,生生不息!”
“以你的修为,在这九州之内,除了那几个见不得光的家伙,几乎没有人是你的敌手!”
“但你要知道的是,若是将眼光看向整个三界,那九州就实在是太小了!”
“池塘难养出真龙!”
“想要跟地府对抗,甚至是让整个三界都俯首……”
“返虚合道境不够!”
“远远不够!”
“一日不成仙,一切修行皆为空!”
“九州,只是被那位始皇帝圈起来的一块庇护所!”
“它不是你们人族的净土,更不是什么无法踏足的地方!”
“这只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
陆之道语出惊人,眸光幽幽,似是有几分怅然。
他凝视着杨广的身影,目光却没有落下,而是透过杨广身上的大隋国运……看着整个人族!
一瞬间,这位察查司的司主,地府四大判官之一,似乎想到了什么,眸底深处有一丝回忆,有忌惮,更多的是惊惧。
“天下很大,这一点,朕自然知道,不需要你来提醒。”杨广淡淡道。
他是穿越而来,先知先觉,比任何人都知道,这方世界有多大。
但是,让杨广在意的是,陆之道话语中透露出的信息。
什么叫做……始皇帝圈起来的一块庇护所?
杨广眸光凝重,他很早之前就觉得,大隋皇朝跟这方世界很奇怪。
但奇怪的地方在哪,他又一时间没法确认,毕竟大隋统御的地方,只有这一方九州。
可现在,他好像隐约窥见了那层面纱后的一角真容。
这方世界很大,大隋皇朝却很小。
不,不是很小,是太小了!
无论是他所知道的信息,还是秘阁之中,关于整个世界的记载,都有明确划分。
这方世界的大地,曾经经历过数次毁灭,最后整块大地,分裂成了四大部洲。
而大隋皇朝就在这四大部洲之一的接壤之地,与各方交界之间,却又超然世外。
就好像……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
“现在的大隋皇朝,没有任何能力向地府讨一个交代和说法,朕也是如此。”
杨广思绪翻涌之际,似是渐渐回过神,轻声道:“但是,终有一日,我大隋崛起之时,势必会记得今日的事情!”
“曾经没有讨要到的东西……朕会亲手拿回来!”
陆之道愕然,有些发呆,怔怔看着杨广,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恍惚间,他好像在杨广身上,看到了那位始皇帝的身影。
虽然,前者完全无法跟后者相比。
毕竟,即便是其父亲,结束了数百年南北分裂之乱的隋文帝,也远远不及那位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