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牛府就在越王府的不远处。
二者相隔也就一条街的距离。
闻言,一道身影从阴影处走了出来,露出真容。
正是六部之一的礼部尚书杨玄感。
同时,他也是杨素的长子。
杨玄感满脸无奈的叹了口气:“父亲说笑了,越王府乃是我的家,我为何不回来。”
“至于去牛府……只是在学问上有些疑惑,请求牛老解惑罢了。”
从长安归来之后,杨玄感一直缠着牛弘,求教许多关于学问、儒道和礼制的事情。
在这一点,对于当世罕有甚至可能是唯一一位大儒的牛弘,可谓是举手之劳。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杨玄感便是一直跟在了牛弘身边,进出相随。
这也导致朝堂内外都流出了传闻,说是杨玄感拜师了牛弘……
作为统御六部的尚书令,杨素自然也知道这个传言,所以刚刚才回出言讥讽。
毕竟,他的亲生儿子,自己一天都见不到三回,却是整日跟在了一个外人身边,委实是有些不像话。
“那你现在回来做什么?”杨素瞥了一眼,淡淡的道。
“听说父亲接见了一些人,特意赶回来‘看看’您!”杨玄感在最后两个字上加重了音。
闻言,杨素微微眯起眼睛,面无表情的道:“你最后那两个字,听起来有点重。”
“你是回家看看的……还是来对本王说教的?”
杨玄感摇了摇头,轻声道:“为人子,为下者,皆是不敢,也不会这么做。”
“只是,父亲真的认为,陛下会不知道这些事情吗?”
杨玄感忍不住叹息一声,幽幽道:“别忘了还有内卫,有他们在,一切都瞒不过陛下的。”
“父亲……要铤而走险吗?”
内卫的存在,朝中文武百官还是有些人知道的。
而且,他们都知道内卫几乎就是一群神出鬼没的幽灵,存在感很低,几乎没有真正露过面。
但是,杨广掌握的很多情况,都是从内卫经手所知道的。
这也让内卫越发神秘。
尤其是在这种存在修行者、仙神的世界里,竟然有人能做到完全的神出鬼没,实在是骇人听闻。
“内卫……那些鬼魅一样的游魂,本就不该存在!”
杨素听到内卫的名字,忍不住摇头,看着杨玄感皱眉的表情,嗤笑一声,道:“看来你完全不知道,内卫是一群什么样的存在!”
“他们是先帝昔年在北周之时,豢养出来的一批死士,历经代代相传,从不接纳新的成员。”
“一直到今日……这些内卫都是昔日那些死士的后代,也继承了他们父辈作为死士的残忍与凶狠。”
“还有忠心!”
说到这里,杨素似乎是回想起什么,缓缓道:“当年,先帝能闯入北周皇宫,甚至是后来杀死了静帝,都是有赖于这群游魂!”
“不过,后来大隋立国,先帝为了更好掌握这些人,就给他们套上了一个‘内卫’的名头!”
“之后内卫便交给了千牛卫,后来又被当今陛下收回,交到了内侍监的手上。”
听到这里,杨玄感有些意外,他的确是知道内卫的存在,但却不知道这么多隐秘。
可更让他感到不解的是,既然杨素如此清楚内卫的由来,为何还要暗中做这些小动作?
“父亲既然知道内卫的来历,应该也知道内卫日常最多和最重的工作,就是收集文武百官的情况,对他们进行监视!”
杨玄感皱眉,沉声道:“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见这些人?”
“难道就不怕陛下雷霆震怒之下,不等明日朝会,直接将越王府抄家吗!”
虽说杨广从未公开表达过佛门的厌恶与敌意,但是那份实打实的疏远,却是朝中文武百官都能看出来的事实。
此外,杨广也是最为讨厌底下臣子,暗地里与各方势力勾结。
而杨素算是将两样事情都犯了一遍。
这也是杨玄感坐不住,在这个时候回到越王府的缘故。
“有什么好怕的。”
杨素摇了摇头,迎着杨玄感凝重的表情,似笑非笑的道:“你以为陛下真的会废了佛门吗?”
“笑话!”
“若是真的废了佛门……”
“那大隋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话音落下!
杨玄感心头一颤,不敢置信的投去目光,看着自己的父亲,仿佛第一次认识似的陌生。
佛门没了……大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怎么可能!
据他所知,佛门的势力虽然在先帝之时,就已经极为庞大,逐渐鲸吞九州之地。
但是,大隋毕竟是一统九州的皇朝!
即便是立国时间再怎么短,底蕴浅薄,也不可能被佛门挤压到这个地步!
更何况,还有边关长城的存在。
有边关长城的隔绝,任何仙神、佛陀都不可能降临人间,自然也就没法降以雷霆之怒,逼迫大隋皇朝。
换句话说,只要有边关长城在,九州之内的一切纷争与动乱,就只会停留在凡人层次。
此外,大隋皇朝说到底是人族建立起来的。
真以为久远岁月过去,人族就彻底的消亡了吗?
那些曾经在三界之中留下赫赫威名,无限荣光的人族先贤……只是避世不出,而不是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
高高在上的仙佛,也是心有忌惮的。
“八寺的背后都不简单,若不是与佛门势力牵扯过深,即便是本王也没能觉察到!”杨素避而不谈,只是喃喃自语的说起了八寺的存在。
“国教啊……这个册封可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杨素悠悠叹息了一声,背手在后,缓步往内宅走去。
只留下了杨玄感怔怔站在原地,神色变幻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翌日,天光还未破晓,宫城紧闭的大门,已经缓缓打开。
而在宫门外等候多时的文武百官见状,也是在禁军肃然的目视下,或是徒步,或是驾车,往皇宫内而去。
“陛下昨日才传出消息回到了洛阳城,今日就召开了朝会,看来是来者不善啊……”
“你这话有些不对,陛下是我大隋皇帝,洛阳城乃是大隋都城,陛下算是什么来者!”
“就是一个说法,别太计较!”
“说起来我刚才看到刑部的梁老和大理寺卿卢宇走的挺近……”
文武百官行进的途中,不时传出有人窃窃私语,热议着一些事情的发生和结果。
其中,就有今日召开的这一场朝会的内容。
虽说只是猜测……但确实有人闻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味道。
“今日朝会,陛下只怕要对勋贵和士族下手了!”
一辆古朴大气的马车里,一身宰相官袍的伍建章掀开车帘,瞥了眼外面顶着天光未破晓的昏暗不断行进的文武百官,语出惊人。
此时,在伍建章马车里的另一个人闻言皱眉,沉声道:“陛下不该看不清局势,现在可不是对勋贵和士族下手的好机会!”
那人穿着甲胄,看上去不像是一名文官,而更像是战场上只会千军万马的大将军。
其正是大隋九老之一的靠山王杨林。
“不是下手的好机会,但却能顺势敲打他们一下,无论安抚也好,还是镇压也罢!”伍建章摇了摇头。
他是大隋宰相,知道所有一切出自杨广之手的诏令。
除非杨广有意瞒着他……否则,伍建章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情。
“陛下已经下旨了?”杨林挑了下眉,有些惊奇。
他之前可没有收到任何风声。
“只是口谕,今日朝会上,陛下应该就会正式下旨,昭告天下。”伍建章淡淡道。
“看起来是好事?”杨林眯起眼睛。
这一点,他还是从结义兄长的脸上表情,隐隐揣测出来的。
然而,伍建章似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从杨林追问开始,他就闭口不言了。
杨林见状顿时就明白了过来,随后转而问道:“听说罗成被抓住,不日就会随着帝驾回到洛阳,押至大理寺狱关押?”
罗成被抓住的消息,早就在杨广还没回来洛阳城之前,就已经传了过来。
而那些跟罗成或多或少有些渊源的人,自然也是不会无动于衷。
尤其是当初跟罗艺结拜的那些人……那可都是看着罗成长大,与罗成有着不浅情谊的人。
“是,除了罗成之外,还有一个叫做尉迟恭的人,据说是绿林响马里的人物,实力也不俗。”
伍建章点了点头,帝驾在返回途中,早已经传旨告知过沿途州府。
而这件事,正是通过政事堂传达下去的。
所以,伍建章很清楚帝驾的情况。
“现在,若是不出意外,帝驾和罗成、尉迟恭,应该在张须陀率领的领军卫护驾之下,在明日或是今晚抵达洛阳城。”
伍建章说着,抬头看向渐渐映入眼帘的乾阳殿,轻声道:“所以,今日朝会上,应该还会议论对罗成的处置!”
“当初罗艺造反,自立称帝,有着罗松搅局,最后不了了之,让罗艺苟活了一段时间!”
“今日……只怕是不可能再次上演这样的戏码了!”
话音落下。
杨林的脸色微变,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忍不住长长吐了口气。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当初为罗艺求情的人是罗松,是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的大隋将军。
而今日被抓住的人是罗成,只是一个无关紧要,被朝廷通缉的反贼!
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