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隋刚登基,你说这是西游记 第544节

  盖雄忽然反应过来,想到了一件旧事,神色变换不定。

  “看来盖兄已经想到了,其实这层关系,我是托你的福!”高谈圣点点头,佐证了盖雄心中的猜测。

  高谈圣自己是跟南方没什么关系,但盖雄不一样,后者能入仕,最后一路坐到相州府卫军统领的位置,就是靠着曾经攀附一位江南勋贵的关系,从而走到了今天。

  而高谈圣也是如此。

  盖雄皱眉,没有表态,只是转而问道:“我没记错的话,那位家中供奉的可是道门的一位护法神……怎么会又与佛门扯上了关系?”

  话音落下。

  高谈圣没有回答,倒是那位来自烂陀寺杀生堂的恒生,突然开口道:“无论是道,还是佛,又有什么分别?”

  “我等都是为了让九州真正抵达彼岸,让九州人族获得解脱。”

  “因此,道门的护法神,也可以是我佛门的护教菩萨!”

  轰!

  恒生的话就像是一道惊雷,直接将盖雄劈的不轻,怔怔看着这位来自烂陀寺的凶僧。

  可以是道门的护法神……也可以是佛门的护教菩萨?

  还能如此!?

  这已经是涉及到了仙佛之间的隐秘,盖雄这般凡人,压根没有任何信息了解。

  莫说是他,即便高谈圣也是在与烂陀寺搭上关系后,才隐隐有所了解。

  而这也是他与烂陀寺合作的缘故。

  “高兄,你难道是想借佛门的力量,推翻大隋?”盖雄忽然想到什么,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开什么玩笑!

  大隋的国教可是佛门!

  作为佛门一份子的烂陀寺,有什么理由要帮助他们去反大隋?

  陛下何故谋反?

  盖雄目光诡异的看着高谈圣和恒生,心中第一次生出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病了?

  “盖兄,佛门是大隋国教,但这跟我们要推翻大隋可没有关系。”高谈圣摇了摇头。

  然而,这等深奥又玄乎的道理,以盖雄这个武夫的脑子,完全无法理解。

  “阿弥陀佛!”

  这时,恒生忽然开口,诵了一声佛号,缓缓道:“盖统领,大隋的国教是佛门,但佛门不只是有八寺。”

  “所以,这并不妨碍烂陀寺相助高大人。”

  闻言,盖雄皱紧眉头,他仍然无法理解其中曲折的关系。

  但他能隐隐感觉,烂陀寺这一次图谋极大。

  高谈圣和他……甚至是许多人,只不过是被卷入烂陀寺的图谋之中,被这些和尚利用的棋子。

  更重要是,这恒生给他的感觉太凶了!

  他的感应绝对没错!

  这恒生手上绝对是沾满了血腥,背负着无数业孽!

  事实上,盖雄并不知道,佛门修行有诸多划分。

  其中,有僧人持戒修行,也有僧人破戒修行。

  恒生便是走的破戒修行的路子。

  而他破的是……杀戒。

  ……

  与此同时。

  随着通政司的旨意传达,各地州府也是纷纷张贴出了告示。

  一时间,大隋皇朝境内,三百多座州府,全部都贴上了杨广的罪己诏。

  杨广登基继位第二年,第一次下了罪己诏。

  同时,这也造就了一个历史。

  那就是父子两代皇帝,皆下了罪己诏。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尤其是洛阳城的百姓,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纷纷聚集在告示牌前。

  而此时,消息还在不断疯狂疯狂的传播。

  “是不是罪己诏?”

  有些百姓不识字,忍不住大声问询,看向了四周。

  “是罪己诏,而且还是陛下亲手所写!”

  一名看着像是儒生的青年,站在告示牌前,神色认真的看着上面的内容,头也不抬的答了一声。

  “快,快念出来内容!”

  在旁不识字的百姓见状,迫不及待的催促,眼中满是渴求。

  “朕绍承大宝,本欲效仿先帝开皇之治……误信奸佞,纵容朱灿、麻叔谋之流奸佞……生灵涂炭,阴兵借道,食人血肉魂魄……”

  “今,朕醒悟而悔……问斩所有涉及幽冥之事的官员……”

  “大业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整篇罪己诏,洋洋洒洒不过数百字,完全不足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不过,站在告示栏前的年轻儒生目光一转,看向了罪己诏的旁边,有一份出自政事堂的诏书内容。

  那上面详细将整件事来龙去脉,从杨广斩麻叔谋一直到文帝祭之中,两大鬼王作乱,全部描述的清清楚楚。

  于是,年轻儒生老实的将这上面的内容也念了出来。

  一时间,围着告示栏的百姓,鸦雀无声。

  他们不知道那些弯弯绕绕,只切实的知道了一件事。

  那就是……皇帝下罪己诏,是因为皇帝做错了。

  而这个错误导致了天下各地百姓遇害。

  “难怪这几年那么多失踪的事件……原来他们都是遭了毒手!”

  “太可怕了,这是活生生的吃人啊!”

  “可恨!”

  “陛下现在下了罪己诏,是不是说这一切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政事堂的诸公都已经张贴出所有事情的详细经过和结果了!”

  “那些该死的畜牲……必须杀了他们!”

  “没错,他们不是人,是畜牲,必须杀!!”

  呼声和骂声在人群中同时爆发,甚嚣尘上,不知情还以为他们要造反。

  很快,洛阳县和城防司的人便是赶到,连忙将吵杂和混乱的人群镇压了下去。

  但是,百姓心中都有一面明镜,衙役和官员能阻止他们在街上闹腾,却无法让他们不开口。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在咒骂。

  或是在骂朝堂诸公,或是在骂杨广。

  更有人还在骂已经逝去的隋文帝杨坚……因为朱灿这个如今被冠以‘食人魔王’的畜牲,就是开皇年间,杨坚亲自点的进士!

  而面对这种沸腾的舆论,文武百官没有任何反应。

  因为,皇帝下罪己诏,本身就是认错。

  这就是杨广主动开了一口子,让百姓们有一个发泄、谩骂的渠道。

  若是他们出面干涉,岂不就是要将杨广开的口子给堵上?

  如此愚蠢的事情,可没有人会去做。

  最重要是,要堵住这个口子,就必须将开口子的人找到。

  而现在,百官压根找不到那位下罪己诏的隋二世。

  ……

  皇城,长孙府。

  长孙是一个姓氏,也是前皇族。

  曾经在南北分裂之时,长孙是北魏皇室,现今家主乃是长孙晟,为大隋十二卫之一,骁卫军的大将军。

  此前,骁卫军分为左右,被安齐王高执掌。

  但在高造反失败身亡后,骁卫军被杨广收回,交由了一位老将,也是隋文帝杨坚留下的柱国老臣长孙晟。

  长孙晟也是一名老将,是与伍建章、牛弘以及杨林等人一起,最早跟随杨坚起事,夺取北周天命的老臣。

  其生性聪慧,略涉书史,擅长弹丸和射箭,在战场上有着‘神射手’之名。

  罪己诏的消息传开,不仅是寻常百姓的热议,就算是洛阳城内的勋贵和士族,也在说着这件事。

  “啧啧,也亏得朱灿和麻叔谋死了,要不然天下百姓不得啖其肉、食其骨啊!”

  “可我听说朱灿没死……这是怎么回事?”

  “不可能,若是没死在哪?”

  “据说被关押在大理寺的监狱……”

  “真的假的?”

  “听说的,府中有一位爷在大理寺当差,有一次酒后无意间说出来的……”

  “原来如此!”

  此时,府院大厅之中,一众长孙家的子弟和老人,全部汇聚一堂。

  他们坐在这里,要讨论的却不是罪己诏的影响,而是这一次罪己诏背后的真相。

  无论勋贵还是世家,都有一个通病。

  那就是他们不认为真的有人,会为了一群蝼蚁似的百姓的性命,如此大费周章。

  在他们看来,杨广在这个节骨眼下罪己诏,一定是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谋算和深意。

  “就算只是粗略,这一次各地州府被拿下的官员,也至少有上千人之多!”

  一名长孙家的年轻子弟站起来,沉声道:“诸位,我长孙家也有人在其中被波及!”

  闻言,在场众人看过去,纷纷皱眉。

首节上一节544/7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