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47节

回到临时寝室之后,陆舟一如既往的没换衣服,脑袋磕在枕头上,就进入了梦乡。

当他再次睁开眼的时候,窗外的太阳已经斜挂在了天边。

掏出手机看了下时间,竟然已经是下午5点半,陆舟不由心中感慨。

“作息完全颠倒了,看来明后两天,得花点时间调整下作息了。”

真是不知不觉就睡到了这个点,中途也没人过来叫他。

手机屏幕中挂着十来个未接电话,其中有陈玉珊打来的,也有两个队友打来的,还有刘老师和辅导员,以及他的室友。

陆舟打开微信,给他们依次回了个消息,说明了未接电话的原因。

做完了这些之后,陆舟背上旅行包,正准备去把宿舍的钥匙还了,一个电话便打了过来。

来电人是陈玉珊。

电话刚一接通,悦耳的声音便从手机那头传了过来。

“陆舟!感觉怎么样了?”

陆舟:“感觉还行吧。”

陈玉珊紧接着问:“我听说今年的题目很难,你选的是哪一题?”

陆舟:“A,关于嫦娥3号的那道。”

听到陆舟的回答,陈玉珊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说:“你竟然选的是那道题!题目给的那些东西,你看得懂吗?”

陆舟想了想回答道:“还行吧,虽然航天这个命题看着挺吓人的,但转换成数学问题意外的不难。”

“也就你觉得不难了,”陈玉珊叹了口气,“我一个室友今年也参赛了,本来想拿个国一回来,争取下保研的机会。结果一看到竞赛的题目,她整个人都傻眼了。”

数学建模大赛的国一奖还能给保研加分?

陆舟恍然。

难怪那个林雨湘这么拼命抱大腿。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就说得通了。

陆舟:“她选的哪题?”

陈玉珊:“B题,设计折叠桌的那个。”

那还真是惨烈。

陆舟心中感慨。

一个机房里至少七个队选了B题,剩下三个队是没注意到,甚至不排除整个机房里就陆舟他们一个队选的是A题。

“那她感觉如何?”

“很难,涉及到结构力学,人体工程学,总之很麻烦很麻烦。用她的话讲,一个破桌子有什么好算的。”陈玉珊叹了口气,“还是专科组的题目正常些,一个设计养猪场,一个设计储药柜。不聊了,你也快去吃饭吧,我估计你刚起来,我去安慰安慰我的室友。”

“嗯,那回见。”

陆舟挂了电话,正好看见林雨湘回了一条信息,说是MD5码和论文都已经成功上传了,她和王晓东先回学校了,以后有能帮上忙的地方请务必不要客气,改天单独请他吃饭以表谢意等等。

陆舟想了想,回了句【不用客气】。

比赛都结束了,虽然别人划水严重,但好歹当了三天的“后勤兵”,也算是起了点作用。

再抱怨,也说不过去。

校车已经走了,下一班是明天早上的。

老校区的住宿条件实在不怎么样,而且三天没洗澡也没换衣服,陆舟实在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多呆。

便背着旅行包去了校门口,他在校门口随便吃了碗面,然后便搭乘地铁返回新校区。

……

“一二一,一二一……”

“胳膊甩起来!腿子动起来!一个二个别给老子别懒洋洋的!”

操场上响彻着口哨的声音,穿的绿油油的大一新生,正在接受教官们的训练。

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萌新们,陆舟不由感慨了句,年轻真好啊,然后便向宿舍楼的方向走去。

回到寝室,刚一推开门,三个牲口便围了上来。

“肘子,考的怎么样啊?”

“有没有把握入围?刘瑞又又又又说自己歇逼了。”

“我是真的歇逼了,”刘瑞哭笑不得道,“你们怎么就是不相信我?两道题目看的我一脸蒙逼,就第二道还稍微看的懂一些,还是靠我们队里的大腿一边写程序一边帮我建模才搞定,能拿个省奖就不错喽。”

史尚不耐烦地把这家伙挪开:“行行行,你挂了,你挂了,你不挂我瞧不起你。让一边去,我们问肘子。”

黄光明凑过来问:“肘子,你搞的怎么样?A题难不难?”

陆舟随口说道:“还行吧……刘瑞你呢?”

“太难了……好多问题光靠数学根本解决不了。”刘瑞摇头。

那是必然的。

无论是数学还是编程,都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数学建模的核心思想也在这里,所以大赛选拔的根本就是擅长考试的人才,而是擅长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要不然为什么说国奖含金量高呢?高就在这里啊。

和数学考试不一样,数学建模大赛没什么好讨论的,外行拿着论文都看不懂,更别说论文还在U盘里了。

被两个明年有计划参加大赛的室友拉着问了半天,陆舟才算是摆脱了两个牲口的纠缠,爬着梯子去了床上,打开了他的笔记本。

挂了这么久的机,别到时候一点进度条都没长,那就亏大了。

然而当陆舟揭开电脑盖子一看,顿时给他气坏了。

MMP。

进度条和他走之前相比,就涨了那么一丢丢。

挂尼玛的机,不挂了,简直浪费电!

陆舟气不过,二话不说关了电脑,抓起两本借来的编程书塞进单肩包,跑图书馆自习去了。

……

数学建模大赛结束后,陆舟总算是清闲了一段时间。

每天身上就带着两本书,一本《数据结构》和一本《人工智能编程范例》,数学课看,物理课也看,除了体育课看不了之外,其它课基本上都坐在教室里搞自己的事情。

大学唯一好的就是这点,自己的时间可以由自己掌握。

除了那些系里院里的领导、以及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授,一般老师讲课都是只管在上面讲自己的,顶多点个名抽查下旷课的人,至于坐在下面的人在干些什么,一般都是不管的,只要你别影响到他讲课就行。

平时要么在上课,要么在图书馆自习,要么就在寝室里打字调戏人工智能小艾。陆舟意外的发现,陪小艾聊天可以促进进度条的增长,而且效率要比单纯的挂机高多了。

为此,陆舟专门用Python写了个小程序,将小艾的主程序与QQ聊天打通了一个接口,并且注册了一个新的QQ号,取名昵称就叫“eye”。

这样一来,他只需要在移动工作站上挂着小号,通过自己的手Q向小号发送消息,这条消息就能被那个小程序读取,输入进小艾的对话框中。

这就相当于借助第三方聊天工具,间接和小艾远距离互动一样。考虑到小艾对“移动工作站”的绝对控制权,他甚至可以借此远程控制自己的笔记本。

让小艾执行某个程序,小艾就会自动执行。

比如,他只需要输入关机,小艾就会替他关闭电脑。

这么一想,还挺酷的。

当然了,为了安全起见,他在这个小程序的核心代码中,加入了一道安全锁。那就是只有他自己的QQ号发来的消息,会被小程序接收,并输入到小艾的对话框中。

就算有人通过附近的人搜索到了他的小号,发消息给它,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毕竟能够被识别的,只有他自己的账号而已。

第六十三章 至少也是个国奖吧!

时间一天天过去,陆舟基本上维持着一成不变的日常,等待着数学建模大赛的结果。

周一到周六往返于寝室、教室、图书馆,周日的下午则去给陈玉珊的表妹补课。

在他的帮助下,韩梦琪的数学成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从最开始的一塌糊涂,到现在至少能跟上她们高中的课程进度,并稳中有进的向前了。

另一边则是校园火车APP。

因为一直精力都没有放在这上面的缘故,如果不是偶尔还能收到BUG反馈,陆舟几乎都快忘记自己还经营着一个贷款五十万的小公司了。

经过了返校高峰期之后,校园火车APP的用户量止步在两百万,而且这些用户就向一潭死水一样,彻底沉寂了下来。

想想也很正常,不是节假日的话,哪个学生平时没事跑去买动车票回家?

每个月租用云服务器的成本是几千块,不过这仅仅是平时,若是6、9、12、1、2这几个月的话,想要维持APP的正常运营,租用服务器的成本翻上几倍都不止。

至于如何实现盈利并且变现,老实说陆舟也没个很好的想法,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创业,很多东西都是一头雾水。

他最初的打算就是将这个APP的用户做大,然后吸引风头融资,或者干脆直接卖给感兴趣的大企业,赚一笔钱。

然而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看好他这个APP,倒是找上来的猎头公司不少。

虽然集中且年轻的用户群是优质的,但一群只在特定时刻才会“复活:的用户,价值却相当可怜……这是陆舟在一次主动尝试联系网络上的风险投资人之后,才得到的结论。

果然,对于一个技术员来说,独自运营一个公司还是太难了。

一没经验,二没精力。

陆舟琢磨着自己是不是该用这五十万雇个职业经理来运作,可是问题又来了,哪个能干的职业经理,会来自己这种连办公地点都没有一个的空壳公司上班?

emmm……

答案是个迷。

公司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反正现在用户全挺尸了,急也没办法把死人给急活过来。

终于在十月初,陆舟从刘老师那里收到了答辩通知,原本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松了下来。

一般来说,拿到答辩资格,至少也是个省一了,也就是赛区一等奖。

根据数学建模大赛规则,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一等奖送全国组委会,由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如果是国一奖的话,还有机会评选高教社杯、Matb创新奖这两个特等奖。

尤其是前者,几乎相当于一个总冠军的头衔。

如果说国一只是为保研加分的话,那么拿下高教杯的话,保研基本上就稳了。

能拿到高教杯自然好,拿不到陆舟也不奢求,他的目标是国一。如果连国一都拿不到,以这破系统的尿性,只怕能卡任务卡他到明年这时候去,要么就只能花积分取消任务。

不再浪费时间,陆舟打开笔记本插进U盘,开始准备答辩PPT。

这时,宿舍外响起敲门声,正坐在位子上玩手机的黄光明过去开了门。

进来的是班长田俊,手上拿着一张名单,一进门便笑着说:“你们寝室刘瑞在不?”

“在!”正在阳台洗衣服的刘瑞嚎了一嗓子,急急忙忙地跑回了寝室,中途还踢翻了黄光明的洗脚盆,到了班长面前便急急忙忙问,“啥事啥事?”

其实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知道是啥事了。

首节上一节47/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