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半,阶梯教室里位置已经快坐满。
陆舟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很低调地坐下。
到了8:50,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还有人从隔壁教室搬来凳子,坐在走道上听讲。
甚至不只是本校的,就连隔壁几个院校的人,都跑过来蹭课了。
看得出来,这位任长明教授的人气确实不小啊。
9:00,讲座正式开始,看着讲台上的老先生,陆舟越看越眼熟,总感觉有过一面之缘。但隔得太远,再加上可能换了身衣服,他实在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PPT开始放映,坐在旁边的大一小学妹,总算是停止了和另一边的室友叽叽喳喳讲话,伸手去包里拿笔记和笔。
这时候,她看到旁边的陆舟,忽然愣了下。
多看了几眼,她小声问道:“同学,请问你是陆舟吗?”
陆舟愣了下,点头:“是啊。”
那女生眼睛一亮,语气略微激动地小声问:“你……您是一三届数应一班的陆舟吗?”
“是……有什么事吗?”
“没,没什么事。”小学妹赶紧摇头道。
没事你叫我干什么!
陆舟无语,翻开小本本,开始做笔记。
“……”
陆舟:“……”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旁边的两个大一小学妹在偷偷看他,还兴奋地小声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陆舟在心中叹了口气。
这就是身为名人的烦恼吗?
感觉……
还不错?
好在她们也没议论太久,很快话题就跑到了别的地方。
陆舟则是自动屏蔽了外界的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在了讲座本身上。
正好,任教授刚刚结束开场白,他也没漏听到很多内容。
“……我们都知道,素数是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你们可能上初中的时候就背过前一百位的素数表。而孪生素数,是指差值为2的素数对,即p和p+2同为素数对。例如3和5、5和7、11和13、17和19等。随着数的变大,可以观察到的孪生素数对越来越少。”
“100以内有8个孪生素数对,而501到600这个区间,只有2对。随着素数的增大,下一个素数离上一个素数应该越来越远,但是与哥德巴赫猜想同样著名和重要的一个猜想断言,存在无穷多对素数,它们只相差2,例如3和5,5和7,乃至这个……”
说到这里,任教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行数字。
【2003663613×2195000-1和2003663613×2195000+1】
回过头,他笑了笑,继续说道。
“存在无穷多个差值为2的素数,这就是著名的孪生素数猜想。”
到目前为止,任教授说的都是些粗浅的知识,即便对孪生素数问题没有过深入研究的陆舟,也能很容易跟上。
其它的大一新生们也是一样,不管是数学系还是非数学系的业余爱好者,都饶有兴趣地认真听着。
不过很快,讲座的内容开始深入了起来。
“……孪生素数猜想,一直是困扰数学界的难题。不过就在去年,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出现了突破性进展。”任教授笑了笑,翻到了PPT的下一页,继续说道,“华裔数学家,张义堂先生证明了孪生素数的一个弱化形式,发现存在无穷多个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个重要问题的道路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说到这里,任教授推了推眼镜,在黑板上现场板书了张先生的证明过程。
【定义theta(n)=lnn,如果n为素数;定义theta(n)=0,如果n为合数。取函数lambda(n)=……,定义S1(x)=……,S2(x)=……】
【求证S2?(log3x)S1>0……】
【……】
看着那黑板上不断增加的公式,先前还能听懂的学生们,瞬间懵逼了。
比如坐在陆舟旁边那位小学妹,一脸“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听写啥?”的表情。就好像明明只是错过了一秒钟,却感觉错过的是整个世界……
陆舟倒是能跟上任教授的思路。
简单的来讲,那位张先生巧妙地选取了一个lambda函数,成功证明了对k>=3.5*10^6,结论S2?(log3x)S1>0成立。
这样一来,列出将前3.5*10^6个素数作为可接受的集合列出来,便可以进一步证明,存在无穷多个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
“根据张先生留下的证明方法,截至到现在,张先生的k>=3.5*10^6,已经被缩小到k>=50。也就是说,7000万这个数字被缩小到了246。剩下的工作,就需要后来者去完成了,”
说到这里,任教授笑了笑,将粉笔头丢在了讲桌上,“也许,完成这一历史性工作的伟大者,会出现在在座的各位中间。”
“我很期待那天!”
啪啪啪!
掌声雷动。
台下听众热烈鼓掌。
不管听没听懂,这时候跟着鼓掌就对了!
当然了,还是有不少人听懂了的,脸上浮现了深思的表情。
比如说陆舟。
孪生素数猜想只是个引子,这种半科普性质的讲座不是学术报告会,重点还是在于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的热情。
任教授从孪生素数猜想讲到了哥德巴赫猜想,又从哥德巴赫猜想谈到了当今国内玩数论发展近况,以及一些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
不得不说,这位老教授肚子里确实有些墨水。
能把一些晦涩的东西,讲的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听的津津有味。
然而讲座后半段的内容,比起前半段的内容,营养却是少了太多,以至于陆舟根本都没怎么仔细听了。此时此刻,他的心思还停留在那个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上面。
回想着上次在图书馆中的发现,盯着黑板上算式的陆舟眉头紧锁,冥冥之中感觉发现了些什么,但总是在快要抓住的一瞬间,让它从指缝中溜走……
讲座很快结束了。
学生会的人拿着名单去了第一排,开始统计签到。
陆舟签完到,迫不及待地就想要赶去图书馆,却是被刚才坐他旁边的那个大一小学妹给拦住了。
“学长,学长,等一下,那个,可以加下你的扣扣吗?”
不想浪费时间,陆舟随手将一串扣扣号写在了她递来的草稿纸上,然后根本不给她继续说话的机会,在那个学妹目瞪口呆的视线中,迅速走掉了。
然而刚一出门,他又被一个人给拦住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刚才开讲座的任教授。
从那位老先生脸上的笑容来看,他应该在阶梯教室的门口等了他一会儿。
“呵呵,小伙子,咱们又见面了。”
陆舟:???
我们见过?
好像确实在哪里见过……
没等陆舟反应过来,这位任老先生又继续开口了。
“小伙子,有没有兴趣往火箭上发展?”
刚还在思考着孪生素数的问题的陆舟,便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给吓了一跳。
尼玛,这是让自己去当宇航员?
这哪能行啊!
陆舟尴尬一笑:“呃,教授,我还不想上天。”
第七十四章 关于系统的秘密
“又不是让你去坐火箭,”任长明差点被自己的吐沫给呛到,干咳了几声,“我是问你,有没有兴趣往航天研究领域发展。”
一听到航天这个词,陆舟总算是想起来了。
这位老先生,不正是他在数学建模大赛专家面试评委席上看到的那位吗?
任长明教授……
前华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不过……
您不是都退休了吗?
见陆舟愣在那里不说话,任教授笑了笑,以为他在认真考虑这件事,便慢悠悠地继续开口说道:“你的数学建模论文,是我看了好几遍。能在如此短时间里,完成如此高质量的建模,实属不容易。”
“我听说你虽然是应数专业,但对纯数领域也有不小的研究,前段时间还就泛函领域的研究写了篇论文。咱们国家的航空航天领域,需要的正是那种能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人才,”说到这,任长明笑了笑,语重心长道,“怎么样,小伙子,有没有兴趣去燕大读研?燕大的力学与空天技术系,在国内还是相当有名气的!”
面对着抛来的橄榄枝,陆舟终于回过神来。
脑子里组织了下语言,他委婉拒绝道:“抱歉,任教授,我对航天不是特别了解。说穿了,数学建模只是将复杂的质点运动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不涉及到什么深奥的知识,否则我也不可能侥幸拿到这个高教社杯。真让我去往这方面发展,不一定适合我。”
这怎么能答应。
不是对航天技术不感兴趣,而是这个领域的水实在是太深了。以他现在的物理学、数学、工程学等级,恐怕连河里的石头在哪都摸不到,更别提摸着石头过河。
就算要往天上发展,那也得等他把材料学、生化学、工程学全都点到LV5以上再说吧?
现在进入这个领域,连打杂都难。
“呵,学习是干什么用的?不就把不会的东西给弄懂么!你要是都会了还学个什么,送去航天局上班得了,”任教授笑着说道,“你现在还年轻,适不适合不是你说了算的,我敢打赌,你肯用心去钻研,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啊。”
陆舟正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就在这时,一声洪亮的嗓音,从不远处传来。
“任老头,你这老家伙不老实啊,都退休了还从上京跑到金陵这边挖墙脚。”
陆舟顺着那声音的方向看去,只见唐教授正向这边走来。
“你这话说的,什么叫挖墙脚?我这也是为了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着想,不能耽误了人才!”被说是挖墙脚,任长明老脸顿时挂不住了,二话不说怼了回去。
“呵,怎么就耽误了人才?学数学耽误了?还是咱金大耽误了?”老唐不乐意了,“你们燕大这么流弊,咋不自己上天呢?”
月球探索这种庞大的系统性研发工程,不是哪一个大学就能单独承担下来的。
光是处理嫦娥三号从月球上采回来的那些数据,就集合了燕大、金大、鲁大、澳科大等等高等学府的科研团队才完成,更不要说把嫦娥三号送上去了。
金陵大学虽然数学院比其它几个985弱了点,但物理院可是全国顶尖的。
至少。在金大教授的心目中是如此!
看着两个杠上的老教授,陆舟心中哭笑不得。
趁他们都没注意到自己,他小声说了句老师再见,然后便混进从阶梯教室中陆续涌出的人群,脚底抹油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