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湘:“……???”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又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还是踩了什么地雷的缘故,看着动作僵硬地向着自己座位返回的林助理,陆舟总觉得她的背影里似乎充满了……一种奇怪的挫败感?
算了,不管了。
吹了吹咖啡杯上飘着的热气,陆舟喝了一口之后,便将杯子放在了一边,然后如往常一样打开了Arxiv,开始检查自己跟踪的几个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
不得不说,理论物理学家们真是个寂寞的群体。
他依然记得,当初750GeV的线索刚出来的那几个月,Arxiv上几乎被这颗超出标准模型之外的“神秘粒子”刷了屏。
而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
标签中包含“L流形”、“杨米尔斯方程”的各种论文,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数量激增。
然而让他头大的是,他连着翻了好几篇论文,都没看到什么有营养的东西。
简而言之就是,不管论文写的如何,理论是否完善,总之先挂个预印本在网上占坑……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就在这时候,屏幕的右下角忽然弹出了一串气泡。
【主人,有新邮件!(??????)??】
邮件?
看到小艾弹出的消息,陆舟的眉毛微微挑了挑,握着鼠标点了下气泡中的链接。
邮件是克雷数学研究所寄来的,寄件人是克雷研究所科学顾问委员会理事长卡尔森教授。当初在法国的时候,陆舟和他有过一面之缘,现在也还算是有点印象。
在邮件中,卡尔森教授先是对他的工作表示了惊讶以及礼节性的感谢,同时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他能够以报告会的形式,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他的证明思路。
如果他实在没有经历筹办的话,克雷研究所很乐意替他分忧。
看着这封邮件,陆舟想了一会儿,编辑了一封发了回去。
【我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
其实原本他并没有开这个报告会的打算,毕竟在他看来这种阶段性的成果完全没有拿到单独的报告会上进行阐述的必要。不过在看到Arxiv上那一堆胡乱套用他的L流形写成的论文之后,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向学术界更详细的阐明这部分理论。
如果能因此而吸引一批人进入该领域,对他自己的研究而言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至少,也不至于让他连篇值得参考的论文都找不到。
就在陆舟思索着这个报告会怎么开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只见许校长推门走了进来。
“那个,陆教授啊。”
看着许老先生一脸热切的表情,陆舟微微愣了下。
“……有什么事情吗?”
许校长笑了笑说:“事情确实有点,但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你看你这不声不响做出来个这么大的研究成果,按照惯例你们数学界的惯例,是不是得办个报告会什么的啊?”
“是有这个传统……”
一听陆舟说是,许校长立刻说道:“那你看老校区那个大礼堂怎么样?”
一听到这句话,陆舟瞬间明白了他的来意,于是笑了笑,从善如流道。
“那就麻烦您了。”
许校长连忙摆手,笑着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对了,时间上,你看怎么安排比较好?”
陆舟想了想一会儿,开口说。
“那就五月份吧。”
第614章 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对于在哪举行这个报告会,陆舟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
这种与学术本身无关的事情,如果有人愿意替他分忧的话,他当然很乐意将它交给愿意做的人去做。
虽然在他看来,办这种学术报告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不但得操心一堆人的吃喝拉撒住,还得考虑会议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但对于金大来说,却是截然相反。
以陆舟在国际学术界的名气,以及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问题在数学界、乃至物理学界的地位,可以预见的是届时必定会有很多该领域的大牛出席报告会。
而能够承办这样的学术会议,对于一个学校在该领域学术地位的提升,毫无疑问是大有裨益的。
尤其是对于一个有志于在国际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展示自己、并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学校而言,这种“麻烦”他们巴不得多来几次。
自从那天口头答应了下来之后,关于那场报告会的安排,立刻变成了学校里的头等大事儿。各行政部门连着开了几天的会,从会议现场的安全到会议桌上的杯子怎么摆,再到晚上的宴会上几道菜,各种方方面面的细节全都讨论了个遍。
校长办公室里。
许校长找来了学校里搞行政工作的几个老师,就先前会议上讨论的几个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商谈。
然而就在这时候,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看着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的王诗成院士,许校长微微愣了下。
王诗成,华国数学学会理事长,算是国内数学界燕大学派的领军人之一了。虽说自己不是搞数学这块的,但因为私下里有些交情的缘故,他对于这位王老院士在国内学术界的名气,也算是有所耳闻了。
卡在这个时间点上,一看到他出现在这里,许建立刻猜到了他的来意。
不过知道归知道,他却也并没有表现在脸上,只是装作不知地笑着说。
“哟,老王啊,什么风把您从上京那边刮来了?咋都不提前和我说一声。”
自觉地走到了沙发旁边坐下,王诗成院士笑着说:“最近正好在苏省这边开会,会开完了,我就顺路来看看我的老朋友了。怎么?不欢迎啊。”
呵呵!
平时没见你联络感情,这会儿倒是想起我这个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