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其实早就看到了。
那五大张黄色的榜单贴在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籍贯,占据了大部分的纸面。
乍一看上去,确实眼花缭乱,但如果是高高在上的第一位,就一目了然了。
那是省元的名讳!
那是自己的名字!
黄尚笑了笑,心中也不禁喜悦。
“省元虽然好,但从长远来看,对中状元倒形成了一些阻碍。”
这就跟刚刚得了一届奥斯卡影帝,下一届想要连任的话,难度升了十倍都不止。
不过正因为此,如果能连中三元的话,声名又大不一样了,代表着彻彻底底地力压同科。
“倒也不错!”
黄尚来到榜单下,韩忠彦不得不遵守礼节,退到一边。
这一刻,再是宰相之子,也不如第一来得荣耀。
周遭空出一个半圆,无数人目光中带着仰视。
万众瞩目中,黄尚微微闭上眼睛。
天地间仿佛只有他一人。
国子监中,孔圣雕像流转出微光,一股浩荡的文气冲天而起,又如银河落九天,灌入他的体内。
第二次科举强化,开始!
第六十章 晋升星级
和永州贡院相似,却要浓郁无数倍的文气灌入体内。
黄尚感觉,水性极佳的自己,一头扎入无边无际的海洋,任其遨游。
还是那个道理,这个世界无人能运用这股虚幻的力量,哪怕天地元气稀薄,积少成多之下,储存量亦是到达了一种恐怖的程度。
但也是同样的道理,水性极佳只是一种感觉,文气终究与大宋皇朝和这个世界牵扯太深。
除非一辈子都留在这个世界,否则为了将来,他的根基绝对不能只是文气。
应该是更进一步的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虽然依旧是他取的名字,与孟子所言的儒家风骨并不完全一样,却是一种同时驾驭文气和真气的力量。
第一步,先把真气的量提升上去。
黄尚眉心祖窍微微一涨,一股精纯无比的真气流转出来。
经过解元的强化后,他拓宽十二正经,这半年来功力日积月累,已有了寻常武者五六年勤学苦练的成就,算得上有所小成。
当然,在浩大的外在文气面前,就成了弟弟。
自己修炼和岁月累积的差距,展露无遗。
不过没关系,此时黄尚就用那滚滚而来的文气,带动真气,开始在四肢百骸内运转。
这个过程中,其实对文气很浪费。
耗费十分的文气,也许只能壮大一分的真气,两者不成正比。
但即便如此,当真气在十二正经内壮大到极致,文气的量依旧完全看不出减少。
太多了。
这股力量积蓄得太久,以致于想用都用不掉。
根本不怕你浪费,就怕你连用都不会用。
有鉴于此,十二正经完全稳固,真气顺理成章地涌入奇经八脉内,开始一一拓宽。
按理来说,奇经八脉的难度要远高于十二正经,更是衡量内功深厚与否的直接因素。
打通任督二脉,在低武世界中,必然是绝顶强者,难度自然也高到极致。
除非如北冥神功那般直接吸取功力,自己修炼的话,哪怕有当世第一的神功秘籍在手,取之不尽的天材地宝为辅,数年的时间也必不可少。
因为经脉承受不住,必须循序渐进。
但黄尚的情况不同。
他的真气从上丹田涌出,而非下丹田诞生,一开始虽然极为细微,却流通全身经脉,所有穴道,把路子就铺好了。
随着真气的壮大,经脉自然而然地随之扩宽,这种难度,比起壮大了真气后,再一点一滴打通经脉,要不知低了多少。
所以这一刻,当文气不计耗损地保驾护航,真气飞速从一条小溪,变成了可观的河流,再渐渐有了奔涌之势。
榜下,黄尚静立,身躯轻轻一颤,一股骤然升起的气势,令慕容复为之一惊。
“公子?”
这位姑苏慕容的传人隐约感到发生了什么,却万万想不到,武林中人视为天堑的任督二脉,仅仅是象征性地抵挡了一下,就达到了大量真气通行的地步。
换而言之,这就是打通了任督二脉!
全身大周天行功,内力突飞猛进,功力大成!
“呼!”
直到这时,黄尚感觉自己体内的真气,才与文气形成平衡。
这种平衡,不是量的相等,而是一种互相促进,弥补不足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