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我成国产之光! 第121节

  他刚才测试了,设备提拉速度混乱,但可以通过速度指令,维持在某个区间。

  例如3毫米保持,设备提拉速度变成2毫米的时候,立马输入4毫米的速度数值,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改回2毫米。

  简单来说就是,他需要时刻监视设备的提拉速度,让提拉的速度维持在每分钟3毫米,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八个字概括:

  设备不够,技术来凑!

  陈星皱了皱眉,看向杨烈询问道:“你之前说过,14寸单晶硅棒要提拉八小时左右,每小时60分钟,你要全神贯注480分钟,这么高强度的提拉任务能坚持吗?”

  480分钟,纯靠经验技术。

  这就好比高速刹车失灵,又没有刹车避险通道,需要集中注意力八小时躲避道路的车辆,难度可想而知!

  别说八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了,哪怕是上八小时班,还摸两小时鱼都觉得精疲力尽,更何况是这种极端情况。

  不过。

  杨烈想试一试。

  他目光坚定,看向陈星道:“石英坩埚好修复,但设备定速问题很难排除,我想试一试,我有这个信心可以完成任务。”

  他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定,让人无法拒绝。

  “好!”

  陈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既然你有信心,我现在给你找人替换石英坩埚内胆。”

  在深城这个区域,他还是有些人脉的。

  而且任国非不是也说了嘛,鲲鹏公司布局了半导体硅片,他们肯定有替换的石英坩埚内胆。

  他没有迟疑,拨通了任国非的电话,并把遇到的情况简单说明。

  不到半天。

  一辆半挂驶入腾飞工业园。

  与此同时。

  任国非也开车来到了这边,视察龙兴硅业的具体情况。

  他很好奇。

  龙兴硅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陈星得知任国非来后,也连忙出门迎接道:“任老总,没想到是你亲自送石英坩埚过来。”

  “害,顺便来看看。”

  任国非笑着说道。

  刚说完,他又介绍身旁的中年男人道:“这是我们鲲鹏工业的总工程师,石顺义,我带他来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您好陈总,久仰大名。”

  石顺义伸出手道。

  这是位中年男人,脸上有块硬币大小的红色胎记,不过五官还是很端正的。

  陈星伸出手与其握住,连忙感谢道:“石工程师亲临现场,那真的可能要麻烦你们了。”

  他自然知道,任国非是顺带想来探查底细,不过现在人家毕竟帮忙了,没理由不让进,他又连忙招呼两人道:“两位这边请吧,我带你们去熔炼提拉炉区域。”

  “那我们正好可以看看。”

  任国非笑道。

  石顺义:“有劳了。”

  三人并行,硅业工厂的各个区域都有蓝色品质人才,他们见到陈星的那刻纷纷问好。

  工厂纪律看得任国非羡慕的同时,也让他有些诧异,陈星到底什么时候布局半导体硅片的?

  这么多硅业人才,布局时间最少半年以上!

  可半年前,龙兴科技公司真的有资金投入吗?

  如果是近期布局,那院士人脉确实太可怕了,随便一摇就可以运转一个半导体硅片工厂。

  在他们参观时,长七米的石英坩埚内胆也进行了更换,6N的多晶硅则是重新提炼纯度,这个过程又会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

  工厂还有备用的20斤11N纯度多晶硅。

  仅20斤就启动石英坩埚加热,那生产成本肯定是划不来的,不过杨烈、陈星乃至整个龙兴硅业工厂的工程师都想知道,14寸半导体硅棒能不能提拉出来。

  ……

  更换石英坩埚内胆很简单,用特制机器夹出来就好了,再把备用的内胆放进去。

  在更换内胆后,杨烈立马向陈星请示道:“总裁,石英坩埚内胆换好了,现在我们只有20斤多晶硅,要不要进行熔炼提拉。”

  “20斤这么少…”

  石顺义愣了愣不解道。

  陈星先是微微颔首,回应杨烈道:“熔炼提拉看看,这次先不考虑生产成本。”

  刚说完,他又看向石顺义解释道:“之前把200斤11N多晶硅都扔进去熔炼了,我是真没想到石英坩埚内部有掺杂杂质,现在只能重新提炼多晶硅。”

  “可以理解。”

  任国非笑了笑,自嘲道:“买到劣质设备的事情,我们鲲鹏公司也时有发生,习惯了。”

  “是吗?”

  陈星露出抹意外。

  任国非则是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没办法,水货设备,质量可都得看自己技术。”

  他注意到了,陈星这批设备没有“厂家工程师”,很有可能就是购买的水货零件,然后自己组装的,所以才会出现质量没法保障的情况。

  还是那句老话,如果可以正常购买生产设备的话,他们哪里需要剑走偏锋。

  真以为他们都吃饱没事干,喜欢买零件组装啊?

  在几人交流时,提纯好的11N多晶硅被扔进石英坩埚熔炉,杨烈与翟勇坐镇指挥。

  “炉内温度拉升,在1450摄氏度保持!”

  “炉内温度拉升,在1450摄氏度保持!”

  随着开始工厂作业,任国非看向陈星调侃道:“我们在这里观看应该没问题吧?”

  “自然没问题。”

  陈星笑了笑,继续说道:“我们可是国产联盟,同时也多亏任老总送来的石英坩埚内胆。”

  “小事。”

  任国非摆了摆手。

  几人把目光重新看向作业区域,操控员紧盯设备数值,提高数倍音量呐喊。

  “300摄氏度!”

  “700摄氏度!”

  “1000摄氏度了!”

  “已抵达1450摄氏度,重复一遍,石英坩埚熔炼炉温度已经达到1450摄氏度!”

  在极致的高温下,石英坩埚里的11N多晶硅开始融化,当它完全成为液体时,翟勇开始进行掺杂。

  “哎!”

  任国非疑惑一句,不解道:“这位工程师在做什么,他在调制溶液的什么占比?”

  “这步叫掺杂。”

  陈星笑了笑,给任国非讲解道:“现在掺杂的是磷,它是一种五价掺杂物,通常用于N型硅晶体的生产制备,磷掺杂可以引入额外的自由电子,从而增加硅的导电性,让成品芯片性能更佳。”

  好家伙!

  老总都这么懂掺杂技术?

  石顺义高看了陈星一眼,他本想着解释的,没想到被抢了先。

  不过他想弱弱地问一句,这真是百亿市值公司老总吗?怎么工业的事情也懂?

  理工男?

  理工男也没这么变态吧!

  任国非也露出抹诧异,忍不住赞叹道:“陈总见多识广啊,居然对半导体硅片生产如此了解。”

  “过奖了。”

  陈星淡淡一笑,继续说道:“我也是前几天才知道的。”

  他这句话没有谦虚,他确实前几天才知道要掺杂,只是默默记了下来。

  石顺义微微颔首,高看陈星一眼的同时,赞扬道:“陈总谦虚了,能记住磷掺杂,肯定是一位顶尖理工大学的高材生。”

  “我觉得也是,不然可做不到这么多的知识储备。”

  任国非笑着附和一声。

  他是学建筑出身,还真搞不懂半导体硅片生产。

  他布局的鲲鹏公司,目前主流的营收都是在基站建设是售卖手机,半导体硅片和麒麟芯片,他只负责砸钱研发。

  “过奖了。”

  陈星谦虚回应。

  他没有纠结这个话题,因为掺杂的过程已经结束,杨烈要制作提拉晶种了。

  只见他如法炮制,用小石英坩埚装了些许硅溶液,迅速将它倒入制作好的膜具里面,形成细长的生长晶种。

  因为是初次制作,倒膜的晶种是达不到单晶硅水平的,不过提拉单晶硅绰绰有余了。

  在制作好晶种以后,杨烈高声指挥道:“石英坩埚熔炉降温,下降1000度保持。”

  “石英坩埚熔炉降温,下降1000度保持。”

  设备操控员重复一句。

  当设备温度逐渐降低,他又提高音量呐喊道:“炉内温度已下降到1000度。”

  “装晶种。”

  杨烈说完,没有半刻迟疑,立马接替了操控员位置。

  当晶种安装完成,它开始缓缓伸进1000摄氏度的石英坩埚,浸入硅溶液内部。

  浸入硅溶液的瞬间,杨烈立马提拉10厘米,形成硅棒的“脖颈”,硅晶体因为发生高频次的滑移位错,初始会有波浪纹,这一段后续会切割不用。

  “这是…”

  石顺义暗皱眉头,他居然有些看不懂。

首节上一节121/9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