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小绝啊!当然记得了,我可还没老糊涂。今天怎么想起来看我了?”孙朝明见故人的孙子前来顿时满脸含笑,接过那颗MC杨梅同样露出一副惊奇的表情:“这是你爷爷那株杨梅树结的果子?怎么长那么大了。”
陈绝也没跟老人家绕弯弯:“阿公,这是我去外面买的东魁杨梅,很好吃你尝一尝。你以前不是开个那个蛎灰厂吗?我想问问那些贝壳都是从哪里收过来的。”
“蛎灰厂?那都好久的事情咯!”
孙朝明咬了一口杨梅,脸上露出了几分回忆之色。
所谓的【蛎灰】是一种过去沿海地区非常传统的建筑材料,在国内水泥产量还没普及的上世纪,大至建城墙、筑桥梁,小至盖住屋、修沟渠都会使用到它。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十一卷《燔石石灰》中云:“凡温、台、闽、广海滨、石不堪灰者,则天生蛎虫豪以代之。”
这里的虫豪就指代蚝,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牡蛎生蚝。
陈绝小时候经常和一群小伙伴在乡下到处浪,各个村的乱窜。
曾经无数次见过那些开在乡间小道旁的蛎灰厂,用带电机驱动的石碾子不断碾压破碎的贝壳,再用搅拌机打成蛎灰。
起初不知道这些蛎灰厂的作用,还以为研磨出来的粉是拿来做粉笔的,一直到长大懂事后才明白。
至于这些蛎灰厂的旁边,每次路过都会有堆成小山一样的贝类,一群农村小孩没去过海边还会去里面捡一些完好的贝壳拿回去收藏。
只是时间久了,国内的水泥产量暴涨,水泥的价格也日渐便宜,这种昔日伴随著陈绝童年记忆里的蛎灰材料也逐渐被淘汰进了历史舞台。
孙朝明以前就开过这种蛎灰厂,陈绝就顺道过来找老人家打听一下那些数量惊人的贝壳是从哪里进的货。
“贝壳要去滨海码头找那些船老大买!以前北麂、南麂的渔民家里都有贝壳,攒起来能卖钱,都是几厘几毫一斤的收。我过去一买就是好几吨,拿拖拉机往村里送。”
“现在都没人用蛎灰了,都是水泥砂浆,估计也没人做这生意了。”孙朝明回忆起了年轻时的光辉历史,就把这收买购贝类的方式和过去价钱和陈绝说了说。
虽说是个淘汰的产业,但是在进货渠道上思路都是相通的。
“北麂、南麂吗?”
陈绝念叨了一下这两个地名,回想起了自己高中同班同学里就有这两个海岛上的人。
偶尔刷朋友圈还能看见对方发动态,打算找机会问一问,看看能不能搞到大批量的廉价贝壳。
……
拜访完孙朝明,陪著老人家聊了个把小时。
虽说没有打听到具体的贝壳进货渠道,但是老人家以自己过去做生意的经验,教了陈绝不少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陈绝感觉不虚此行,留下两袋杨梅后就开著货车拐进了山道,一路回到了陈村外的一片空地停下。
村口小卖部坐著的那些老头老太,见他一个在村里混吃等死的“倒山烂(骂人扑街的意思)”居然开著新买的货车回来也是纷纷议论开来。
“这是那个陈绝?”
“他不是欠了一屁股债吗?”
“怎么买货车了?”
村民们有些八卦好奇。
因为小小的陈村,经常停村里的私家车就那么十几辆。
这辆4米2的江淮帅铃往那一摆,比那些轿车、SUV可扎眼多了。
“陈绝你找到工作啦?”
“这是老板给你开的货车吗?”
陈绝下车后推著一个新买的塑料板车,把那些鲜鸡蛋往家里运时还被好奇的村民拦下来问了问。
“这是我刚买的,二手货车不值钱。拿来拉货跑业务的,挣点小钱。”陈绝打了个哈哈,反正说出嘴里的话半真半假。
但是只要提到和“钱”相关的事,这些村中情报大队就非常热衷上心。
不出一个晚上,全村都知道已经破产的陈绝居然买了一辆二手的货车出门去搞钱,看样子是这个颓废了许久的年轻人打算东山再起。
于是傍晚吃饭的功夫,就有几个村里的亲戚发来的微信消息,旁敲侧击问陈绝现在搞什么挣钱路子的同时,也在隐晦地暗示他要是挣到钱了,手头宽裕了抓紧把以前欠的债还一还。
这几年经济不景气,各家各户都是在过紧日子。
对于这些亲戚的询问,陈绝也是挨个礼貌地回复了过去。
只说今年过年前会把他们这些小额的欠帐慢慢还清,让他们再耐心等一段时间。
至于自己具体在干什么生意,陈绝倒是没明说,免得招惹来别人的觊觎暴露了MC系统的存在。
就像他拖著胖子罗显两天一样,也是怕来钱太快惹出不必要的麻烦。
第一更~继续求点推荐票哦!新书期间需要大家多多支持呢~喜欢的可以投资一下,拜托大家了。
第16章 第二轮大丰收
夜晚,陈村老宅地下空间。
陈绝正拿著白天采购的鲜鸡蛋,一枚接一枚地往鸡圈里砸。
他这一趟出去可是足足采购了上千枚仙居鸡种的鲜鸡蛋,噗噗噗地不断从他手里飞出,一落地就有一头棕色羽毛的马赛克小鸡凭空孵化出来。
不到2分钟,原本看著稀稀两两的鸡圈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咯咯哒的鸡叫声此起彼伏,整个鸡圈到处是往土地上磕头啄著草皮的小鸡。
虽然不知道它们是在啄个什么空气,但是看著这一大片乌央乌央的雏鸡群,陈绝还是忍不住露出了一副姨母笑。
毕竟是毛茸茸的小动物,还是这么一大群在跟前,幼崽什么的实在是赛高!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这片雏鸡之中有20只体型稍大的鸡,看它们的样子已经到了即将成年的程度。
“明天早上就满48小时了,要是真的按照游戏里的设定那样,这第一批鸡苗就差不多可以出栏了。”陈绝脸上露出了几分期待。
因为之前那些产出的MC杨梅实在是太惊艳了,剩下的这些精挑细选的MC鸡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才对。
……
体验了一把砸蛋孵化鸡苗的加倍快乐,陈绝回头看了一眼这一号坑里那些成片成片的绿色蔬菜。
第一批种下的蔬菜一共有五种,分别是上海青、包菜、大白菜、花菜、油菜。
但是其中长势最快的还是个头最小的上海青。
按照陈绝掐著的时间来看,这一批上海青居然在短短的36个小时内就跨过了2个生长阶段达到了成熟期,已经可以采摘了。
剩下的另外四种蔬菜还在发育当中。
由此可见,陈绝想要押宝一种速生蔬菜,做到快速出货跑量,还是得从这“上海青”下手才行。
拿著笔记本记录了一下这育种新发现,陈绝顿时咧嘴一笑“第二轮大丰收咯!”
只见他抄起一把【木棍】‘SaSaSa~’地一路打铲了过去。
伴随著清脆悦耳的biubiu~声,一格接一格的上海青从土地里爆了出来,就像之前的MC杨梅一样以每格×64的夸张速度,迅速将陈绝的系统背包给填满了。
“一格能居然能产出50株上海青!”
“这产量可真逆天!”
陈绝看了一眼已经填满的背包,回头再看自己刚刚打过的那些方格块,整个人都有些亢奋起来。
先不著急去腾空背包,而是一路继续铲。
一直到将200多个格子的成熟上海青全部铲掉,陈绝又故技重施地将它们用Alt+左键通通导入到了下午新采购的塑料筐中。
结果没想到刚刷完这第一期上万株的上海青,MC界面上那绿油油的经验条居然卟啉一声升级了!
上方标注的人物等级从“0”一下子变成了“1”。
不过有些意外的是,陈绝感觉自己升级后身上并没有发生什么神奇的变化。
“看来人物等级这点和游戏里设定的一样,没什么卵用,不能让我从普通人变超凡。”
“那种田积攒出来的经验值估计也只能等【附魔台】做出来,后期给道具进行附魔了。”陈绝摸了摸下巴分析道。
……
采摘完了第一批蔬菜,陈绝趁著夜宵去厨房给自己炒了一盘打算MC上海青尝尝味,顺便刮一刮中午吃大餐攒下的油水。
没想到这系统产出的上海青的口感味道,并没有像MC杨梅那样令人惊艳。
只能说普普通通,和他去菜市场、超市买的上海青没啥区别。
思来想去之下,陈绝觉得应该是投放的种子品质问题。
最初去隔壁村早市上挑选的苗种,除了鸡苗和果树苗都是占著【旺盛】+【极佳】的属性。
剩下的这些蔬菜种子由于颗粒小,数量太大,没法精挑细选,陈绝就将就地买了一批【健康】混著【普通】、【优秀】属性的蔬菜种子。
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即便是有MC系统辅助,在种子品质没达到顶级的情况下种出来的蔬菜自然口感也就普普通通了。
不过陈绝倒是没对这种口感普通的MC上海青,产生什么嫌弃的情绪。
相反的,他觉得这种跑量的蔬菜越普通越好!
因为越普通就越好出手销售,而且不会引起别人的觊觎。
要是像之前的MC杨梅那样突出,反倒是不好对外解释这些上海青的来历。
于是想明白了这点后,陈绝就提了个【石锄】和塑料水桶重新下坑,跑到2号坑重新开辟出了全新的一大片种植土地。
将手头剩下的上海青种子全部播种了下去,期待著一天半后的新一轮大丰收。
……
第二天鸡还未鸣,床头定好的闹钟在3点多就开始响了。
第一次尝试这么早起的陈绝,靠著赚钱还债的动力,强行将自己从睡梦中唤醒。
“还好昨晚睡的早。”
“不然这第一次蔬菜供应商之旅,可就泡汤了!”陈绝看了一眼窗外天还黑著,利索地跑去洗漱,借著冰凉的自来水让头脑清醒了一下。
盯著镜子里越发清醒的自己,他突然想起了网上一个段子:那就是一位沙雕网友失业后脑子一热跑去开了一家早餐店,结果店没开多久就黄了。
网友们问他怎么黄的?
结果那位开店的沙雕网友回复说,并不是他早餐做的不好吃,而是因为他早上起不来才把生意搞砸的。
开早餐店和卖菜一样,都是需要早起的辛苦职业。
在这个人均刷手机当夜猫子的年代,除了那些需要通宵上夜班的特殊职业,基本很少会有年轻人在凌晨3点多起床的。
背著双肩包吸著凌晨微凉的空气,陈绝出门后穿过静悄悄的陈村,发动了货车开始往瑞丰在线开。
不过这一趟他没有再去瑞县,而是在T字体路口右转,花了50多分钟驱车来到了隔壁温市的菜篮子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他之前听说过菜篮子这个市场,也是因为几个文成的亲舅舅退休前曾经在瓯海区一片种过菜。
逢年过节走动时会在饭桌上聊起,知道菜农是个非常辛苦的职业。
起早贪黑,节假日除了春节基本无休。
偶尔还要冒著恶劣的台风天气去往菜篮子送菜,一家两口子一年下来省吃俭用也能攒个几万块钱。
那句话怎么说的?
风浪越大鱼越贵!
蔬菜这玩意儿就跟鱼一样,同样是看天气和行情卖价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