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病情其实不轻,强撑着与苏寻说了几句话,便很疲惫了。
苏寻不再过多打扰,告辞退出病房,及至午饭的时候,他便得知对方已经离开基地了。
下午,秘书长冯正则抵达泰蒙基地,找到了苏寻。
“夸父计划由我接任总指挥,苏同志你依旧担任副总指挥兼总顾问。”
“另外,组织上已经决定,如果大灾变真的发生,将由你直接接任总指挥,并启动夸父计划的后半部分,恢复生产,保存有生力量。”
这位曾经上过战场的老者比邵学真威严肃穆的多,他注视着苏寻。
“未来必将动荡黑暗,我们的文明将毁于一旦,我们的秩序将四分五裂,我们的造物将腐朽破败。”
“延续它,重建它,保护它,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你的使命,苏寻同志,你愿意接受吗?”
苏寻肃然立正,抬起右手,指尖微接太阳穴,与眉同高。
“保证完成任务!!”
最近说章节名问题的同志越来越多了,老实了,顺从大家的意见。
中规中矩的名字也没什么不好的,只不过之前确实有同志说原来的格式也很不错,所以就一直起下去了。
这方面还是随大流一点,也请这一部分书友理解海涵,至少正常的章节名不会劝退。
过往的章节名会抽空改一部分,有些确实有更好的想法,不过大部分应该还是保留原状的。
另外,开了粉丝值发言限制,章评说什么的都有,还是尽可能限制一下,有些话我实在看着害怕()
被审核殴打到喘不上气了.jpg,让我缓缓
感谢同志们支持!
第51章 苦一苦北美
秘书处近期要处理的工作也相当繁重,冯正则并没有在基地多留,没说几句话就匆匆离去了。
这并非不重视的表现,而是将更多决定权下放给了苏寻和秦昌,苏寻这才知道秦昌是冯正则的老部下。
在其离去之后,苏寻便将一些工作带来与秦昌商议。
“聚变堆目前进度到哪一步了,能赶上时间吗?”
无论末世来不来,核聚变都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里程碑,这件事秦昌显然也没少关注,他开口道:“川蜀和霸州的两座距离完成尚有一些路要走,到大灾变未必能真正完成,但庐州那一座非常顺利,我们甚至有可能提前见到它点亮的直播。”
“那很好了。”苏寻很是感慨,无论聚变堆是否能在末世中派上用场,至少对于人类而言这一步是已经扎扎实实的走出去了。
就像他曾经所言,超凡者本身就是人类接触灵力之后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而核聚变这种文明时代的尖端造物,是足以对高阶超凡者带来很大启发的。
将这件事先放到一边,苏寻又问道:“空投气球的项目做的怎么样了?”
“这个很顺利,气球、飞艇、资源箱,相关物资都已经进行了大批量生产,现在可能处于产能过剩的阶段。”
“……行,挺好,准备往东南亚送的炸药呢?做好安排了吗?”
“产能上肯定是没问题的,至于运输和安置上,总秘书处的同志还在和那边谈。”
不用说,苏寻也知道这件事阻力会比较大,他们造这些炸药说把东南亚铺满肯定是夸张,但真把几个国家的主要城市犁一遍绝对是有富余了。
“时间不等人啊,把这些东西布置过去也需要很久,还来得及吗?”
秦昌摇了摇头:“这个你放心,目前只是明面上的大宗运输没有开始,实际上我们的车队在第一批炸药出库时就已经开始行动了,目前已经完成了总计划三分之一的布置,而且都是比较偏远的地区,只要谈判一结束,我们的火车就可以立即发车,两天之内完成剩下的部分。”
“有这等事?我们用的什么理由?他们就这么让过关了?”
“民间贸易、援助、转场,或许还有些运输公司自己找的借口。”
向来严肃的秦昌难得耸耸肩:“反正我们只需要让这些炸药在那边停留到15号,目的地在哪是无所谓的,中途车坏了、没油了、司机失踪了,导致的货物滞留就和我们没关系了,想处理的话等十六号再说。”
“……”
“其实说到底,对面卡我们的大宗运输也只是做给国内舆情看的而已,他们也需要对自家民众有一个交代,至于对我们真正想做的事,他们并不会阻拦,甚至很乐意配合。”
“如今的谈判节奏,实际上也是我们双方互相商议的结果,毕竟好歹算是盟友,我们尽量还是要尊重和理解一下对方的困难,只要预留出足够完成计划的时间,这些细节都可以商量。”
听到这里,苏寻一阵沉默,颇有一种自己成了列强,拿着坚船利炮逼迫对面敞开国门的既视感。
他猛地摇了摇头。
说什么呢,我们怎么会是列强呢?我们这个叫为全人类命运未雨绸缪。
你说这船这炮这飞机这原木是怎么回事?
那明明是维护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翻了翻手中的计划单,苏寻感觉都差不多了,于是拿出另一份报表:“国内的计划大致都处在后期和收尾阶段了,国外一些情况需要关注一下。”
“我们在北美的粮食采购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
这个问题秦昌似乎没关注太多,他直接联系了一下秘书处的同志,片刻后得到了回复。
“还在谈,但对方已经有不少农场主开始收割冬小麦了。”
苏寻点点头:“只要开始收割,我们的计划就达成了。”
谈起这个问题,秦昌有些皱眉:“这个方法作用大吗?”
一个星期之前,苏寻就提出了方案,委托粮储集团与北美世界粮商展开谈判,准备收购北美今年的新产小麦。
对方刚开始报了一个相当高的价格,本意是等粮储集团压价,但东方内部表达出了摇摆的信号,这让许多农场主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不少人连夜开始收割新粮。
苏寻沉吟片刻,回答道:“有效,但北美的大豆和玉米都已经完成种植了,所以预计总体的效果不会很大,除非我们能到北美去给他们田里全灌上除草剂,否则天灾的形成是难以遏制的。”
前世,北美因今年气候问题导致不少小麦没来得及收割就迎来了大灾变,这其实并没有导致其幸存者的缺粮或者说他们幸存者缺粮的原因并不在这里。
然而谁都没料到的是,一群变异鸟因此活跃起来了,它们不断采食滞留在农田中的小麦,后来又赶上了大豆和玉米的成熟。
北美的大豆玉米产量是数以亿吨计的,围绕着这庞大的产量,这群变异鸟逐渐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了天灾级存在。
当然,这背后还有其它许多因缘际会,许多巧合和波折,但在后来的研究中,所有人都普遍认为北美这些农作物功不可没。
想到这里,苏寻摇了摇头:“其实毁掉对方的作物也未必能杜绝天灾出现,这是一个生态位,即使原先的十阶天灾不出现,空白的生态位也会被新的天灾占据。”
“而如果我们只削弱原有的天灾,或许会引发几个有资格占据天灾位置的强者混战也未可知。”
九阶超凡存在之间的战争同样是毁天灭地的,未来北美的幸存者可能不太好过。
但苏寻并不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不好过而已,又不是真正的天灾。
哪怕是天灾,只要能起到削弱的作用,那对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在这种问题上,只能苦一苦北美了,谁让他们是人类灯塔呢?
说来值得讽刺的是,北美那片文化荒漠连孕育天灾级存在的底蕴都没有,最终占据那片大地的变异鸟群,其称谓窃取了玛雅风神之名,号曰库库尔坎。
而更讽刺的或许就是,殖民者们曾以枪炮和病毒屠灭了印第安人,最终却被印第安文明孕育的天灾压制在地底废墟之中不敢露头。
世事变迁,属实难说。
第52章 你就说好不好看吧
2*30年6月9日,倒计时,6天。
晴。
雾都难得有了个好天气,然而烈日当头对不少在户外工作的人来说也并不算好过。
田勇伤势不重,简单处理消毒之后就没有大碍了,由于本地图书运输任务基本已经结束,他便也没有再去开车,而是换上军装成为了民兵。
之前舍身挡车算作立功,部队也欣赏其性格,这没几天的功夫他就成了一支民兵班的班长,更宽广的前途也已经可以预见了。
社会的动荡引发了不少混乱,但也带来了无数机遇,不同阶级之间的壁垒不再那么森严,像田勇这样抓住机遇的人不在少数。
如今,田勇正与自己班里的几名战士一起执行一项新任务。
“赵大夫,这是第几家了?”
“第四十二户,这个小区最后一家了。”
赵峰擦了擦头上的汗,敲开了房门,屋内响起犬吠声,一名女子将门拉开一条缝,看到来人时已经知道了这些人的来意,眼中略有警惕。
“我家狗没病,有必要看吗?”
“有没有病查一下也放心嘛,放心,即使感染了也不是不能治,时间拖太久了反而会损害宠物生命。”
赵峰解释了一番,劝得女子敞开了房门,入眼的除了一只蹲在角落的边牧之外,还有房间角落的猫爬架。
“你家还养猫吗?”
“没得。”
赵峰与田勇对视了一眼,皆无奈叹气,这两天走的多了,家里养了什么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我们又不是害你,对吧,万一你家猫感染了你难道不心疼啊?”
“姑娘,不要对我们有误解,我们就是上门做个检查,顺便登记一下,对吧,你看我们一天都走了多少户了,也没对谁家的宠物做什么啊?你不信去你小区业主群问问。”
女子本就有些动摇,闻言低下头,从卧室里抱出一只橘猫。
见状,两人松了口气,既是放松于宠物主人的配合,也是放松于宠物的配合。
令女子没想到的是,进门的几个人并没有对自家宠物做什么,只是观察了一番,而后掏出了几样东西。
“这个是病毒试纸,你自己在家测就行了,最近少带它们出门。”
“你家有猫笼吗?”
“有的有的!”女子连连点头,赵峰叮嘱道:“一个周之内,先委屈它一下,放在笼子里关好,这种病毒会影响神经,导致动物发狂,到时候关在笼子里也方便控制和治疗。”
“这个嘴套你给你家狗戴上,一样戴一个周,吃饭的时候可以摘下来,但别的时候一定要戴上,不然一旦生病咬人,民兵团是会直接扑杀的,这不跟你开玩笑。”
“其实也没有多久,过了一个周如果没特殊症状,试纸也没有反应的话就可以摘掉了。”
几个民兵战士手里拉着小拖车,上面放着的就是这些宠物狗的嘴套,还有试纸以及铁笼,倘若有家里没笼子的,就直接留一个。
“这些试纸和嘴套在外面可贵着哦,这几天国家有补贴,咱们社区民兵团就统一出钱了,都是免费发放,要是丢了就得自己花钱买了,你要注意。”
“过几天可能还要有人上门来检查,以及一定一定不要带出门,实在要出门的话一定一定要栓好,外面现在正在抓流浪猫狗,不牵绳的一律当流浪猫流浪狗处理。”
女子听着赶忙答应下来,再三保证记住了,并且现场给自家狗装上了嘴套。
“那行,我们就走了,你记得在朋友圈啊群里啊帮我们宣传一下,现在好多人哦,还是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有误会,以为我们是上门抓宠物的,怎么会呢?”
在女子连声道谢之中,赵峰和田勇等人出了门,田勇感慨道:“我就服赵兄弟你这个嘴,什么样的事到你这都轻声细语的就办好了。”
赵峰笑了笑:“群众工作嘛,就是这样,理解群众的难处,把握住他们的情绪,工作才能切实做好,这种方法也不会很难。”
田勇啧啧称奇,看着对方挺拔的腰杆和精干的肌肉,忽然问道:“你真是卫生院出来的?”
“那还能有假。”
“卫生院什么时候也开始流行寸头了……”
“话密了嗷。”
众人乐呵呵地向小区外走,迎面碰上另一队人。
“哟,田班长,忙完了?”
田勇和自己几个战友瞪大眼睛,只见对面来人身穿防弹衣,脸上戴着防护面罩,头上顶着作战头盔,虽然许多挂点大都没安装诸如夜视仪之类的作战装备,但那炫酷的外观实在令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