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大帅 第201节

他不甘心就此失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王士珍叫来:“聘卿兄啊,我后悔当初不听你言,被这些儿孙辈撺掇着做了这个皇帝,结果弄得内外失和,上下离心。可是聘卿兄,局势发展到今天,不是我袁某人一死就可以了断的了,我们都低估了王振宇这个湖南人啊,你看看他们在湖南的动作,那是夺取一省的实力吗?此子狼子野心,蓄谋已久,如果我判断不错,接下来他就要进攻南方诸省了。”

王士珍点点头道:“最新的通报我也看了,二十万人马,如果我们北洋再不齐心,莫说是南方的地盘,恐怕接下来就是我们整个北洋的危机了。大总统(袁世凯以中华帝国皇帝名义下的国书列强不收,对外只能继续称中华民国大总统),不可不防啊!”

袁世凯点点头,这王士珍不愧是北洋之龙,几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谁说不是了,局势到了这一步,如果我们北洋还在忙于内耗,这天下未来就是王振宇这个阴险小人的了。当日确实是看轻了这小子,秉三误我啊!”

说到这里,袁世凯似乎突然下定了决心道:“聘卿,你去,你代表我去,到南京去。找到华甫,告诉他,不要跟着芝泉在这里瞎胡闹了,赶紧收拾一下手里的军队,在湖北和江西把王振宇这个逆贼给挡住,不然等局势糜烂了再想收拾就难了。我会把第一师,第十五师,第十六师都给他派下去,只要他把王振宇收拾了,我死了以后,北洋就交给他了。”

王士珍想了想,点点头应承了下来,于是就有了先前那一幕。

“聘卿兄啊,兄弟不知道来的是你啊,未能出门远迎,失礼失礼!”冯国璋最近在江苏日子过得很舒服,气色比在北京那会好了许多。

王士珍当然知道这是客气话,却也不去点破,他浅浅一笑道:“华甫啊,都是几十年的交情了,我也就有话直说了,我这次来,是替老袁带句话给你。”

见冯国璋故意不接话,王士珍也不多想,继续道:“大总统说了,这次南方的叛乱依然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局面了,不再是反对他当皇帝,而是要反对我们整个北洋,我们北洋上下怕是不能再内耗下去,要放下彼此的成见,共对时局了。”

冯国璋听了这话,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手不自觉的放在了茶杯上。

王士珍淡然一笑:“看样子华甫兄是手握重兵久了,不把我这一介布衣放在眼里了,既然如此,你端茶,我这客走就是。”

此话一出,确实有心端茶送客的冯国璋反而不好端茶送客了。

只见冯国璋略带尴尬的笑道:“聘卿兄误会了,我只是一个小习惯而已。我你还不知道吗?再说你难得来一次,自然是住我府里,送的哪门子客啊,来啊,准备膳食,我要和老友好好喝上几杯。。。”

要不怎么说,中国人还是适合在饭桌上谈事情。

几杯热酒下肚,冯国璋的舌头就大了:“聘卿兄,我也有我的难处啊,大总统当年就不信任我,提防我,我在湖北打得好好的,结果他派段芝泉来取代我;人家爱新觉罗家孤儿寡母的,大总统不厚道,取而代之,下头的弟兄们对此都不服气啊;最后他要当皇帝了,准备这天下在他自己袁家世代相传下去,那我们这些跟随他多年的老弟兄怎么办?子孙世世代代为臣为奴?”

王士珍摇摇头道:“现在再说这些其实大可不必了,华甫,四川湖南的局势已经让大总统认清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这个皇帝无论如何都当不得了。你是没见着啊,最近二个月,大总统身体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啊。他说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保住咱们北洋,只要你能平了南方的叛乱,他退休以后,这北洋的大旗就交给你扛,至于段芝泉,他会处理好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要说冯国璋不心动那就是假的,但是立刻就信那他也算是白活那么大了:“聘卿啊,不是我不想出力啊,我这有我的难处,别看江浙地面三个师,除了第四师外,张怀芝和卢永祥都是听老段的,对湖北和江西,我一个小小的江苏督军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王士珍知道冯国璋这是在要好处了,他点点头道:“我带来了大总统最新的命令,任命你为长江五省(苏、浙、皖、赣、鄂)巡阅使兼讨伐军总司令官,淮河以南的军队你都有权管辖。此外蔡成勋的第一师,还有新编练的第十五师,第十六师也归你指挥。北京方面也会一次性拨给你一千五百万大洋,只要能打赢这一仗,什么都好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冯国璋要再推辞可就不厚道了,他激动的起身道:“好吧,为了咱们北洋,我老冯这次就拼了。。。”

第231章 大进军

中华民国六年二月十五日深夜,在常德澧县,第一突击集群司令部兼第一军军部,二十多个参谋都停止了工作,起身站立在各自的岗位上,目光都投向了第一突击集群司令徐源泉。

徐源泉的目光盯在地图上一动不动,整个蓝色光明行动涉及第一突击集群的部分在他脑海里过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还在苦苦思索着作战计划中还存在的纰漏。

这时挂在墙上的壁钟突然敲响了子夜十二时的钟声,那清脆的布谷鸟声似乎划破了十六日凌晨的寂静。徐源泉索性不再去想,把铅笔往地图上一丢,怡然自得的对周围的参谋道:“不想了,传我军令,蓝色光明行动开始。”

原本一动不动的参谋们随着徐源泉的话音突然动了起来,一道道命令无比准确的下达到了各个参战部队。

原属第一军战斗序列的第五师赵东生部从澧县出击,第六师李洪奎从津市出击,沅江航运的船正好因为长江封航的缘故全部在安江没货可运(所以的货都走铁路去广西装船了,右江航运由此壮大起来了),结果在完成向株洲的物资运输后,就调过来一半的船只参加第一突击集群对荆州的突击作战。所有的作战部队都将沿着水路朝着荆州方向前进,而且在大部队攻击之前,小股部队已经完成了渗透工作。

荆州此刻的守军是鄂军第五旅,旅长说起来还是王振宇的一个熟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汉口租界码头调戏叶梓雯未成,反被王振宇痛揍一顿的夏斗寅。

说起这个夏斗寅也确实是个人物儿,在鄂军中最早就跟随着孙武等人。后来湖北内斗,他又准确的站到了黎元洪一边,虽然黎胖子不喜欢这样一个赖皮似的人儿,但是千金买马骨,这样的人还不得不用,夏斗寅成了鄂军的团长。随后的湖北随着张振武的被杀局势变得反复起来,黎元洪也被迫辞去了湖北都督,北洋势力入主武汉。和其他鄂军势力不合作,不依附不同,夏斗寅很会来事,先是把段芝贵挂上了关系,然后又跟在王占元前后,把王占元伺候的十分舒服。王占元也是个实在人,投桃报李,把夏斗寅提升为旅长。

护国战争打响后,王占元几乎每天都在关注湖南战事的进展,而随着青年军战果的不断扩大,其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让王占元本能的感觉到恐惧了,关于青年军实力的分析报告,他早就上报陆军部了和冯国璋处了。而等冯国璋出任长江五省巡阅使一职后,以冯国璋嫡系自居的王占元更是毫不客气的申请调防,离开武汉以求避开青年军的锋芒。

可是远在南京的冯国璋接到电报一拖就是六七天也没答复,不知道打得是什么主意。不过王占元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一边强迫鄂军四个主力旅到武汉集结,配合守卫武汉;一边秘密命令第二师开始收拾行头,关键时刻做脚底抹油的准备;同时提升夏斗寅为鄂西警备司令兼第五旅旅长,把宜昌,荆州,恩施三地的防务都交给了这小子。为了坚定夏斗寅和青年军死战到底的决心,王占元还十分豪气的给夏斗寅调拨了七千条枪,三百万大洋。所以夏斗寅的军队虽然只顶着一个旅的番号,实际人枪早就突破一万五千人的规模了。而且这个夏斗寅实际上是个不读书不看报的傻大胆,他也不去打听打听青年军有多凶猛,他的习惯只要是拿到别人好处,那就算是天大的祸他也敢闯。事实上历史上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被老蒋一笔好处费收买后就敢带着队伍去打武汉的汪精卫,结果自然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一败涂地。事实上,这一类人在现实中还不少,但是他们的命运就跟流星一样,划过了就过了,夏斗寅最后的结局是沦落到香港的街头摆摊算命,这还是后话。

王占元虽然打算开溜,但也为守卫湖北做了些事情,比如从河南调来了二个地方旅到襄阳驻防。不过这些资料都明白无误的摆在了青年军最高统帅部和湖北方向作战司令员的案头,毫无半点秘密可言。

按照作战计划,2月16日中午,所有的攻击部队就会出现在荆州城周围,而夏斗寅如果不及时脚底抹油,那就等着被围个水泄不通好了。这种知己知彼的仗,胜利是必须的。随着命令的下达完毕,徐源泉觉得自己现在应该去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醒来再听捷报就是了。。。

几乎在同一个时间点出动的还有第三和第四突击集群,他们的枪口直指门户大开的江西省。

江西南昌,时任江西安抚使兼江西将军的李纯正在睡觉,这些天他可没闲着。从湖南宣布独立开始,李纯就知道局势崩坏了,从那天起,他就不断召开军务会议,准备守土了。

说到李纯,此人出身贫苦人家,从小就投靠了亲戚为生,属于出身根正苗红的一类。而且他在民国历史的风评很奇特,有的人说他是个贪官,只知道搜刮地皮;有的人说他是个能吏,处理了不少贪官,比如江西省财政厅的厅长;但是有一个事情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天津南开大学的创立,当时的校长张伯苓的经费来源就是李纯。所以无论李纯风评如何,这是一个热心教育事业的好同志,可惜王振宇的炮口现在对准他了。

江西的军事力量比湖北还要糟糕许多,人家湖北起码还有北洋第二师这样的野战部队存在,而江西呢?放眼望去,一支这样的部队都找不到。赣军到是有三个师,但是这些部队都是当年镇压二次革命后收编的部队,在政治上属于不可靠的部队。而且就这么一丁点人马,还分别驻防在九江,南昌和赣州。

其实这些军队不光是李纯自己瞧不上,青年军这边也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一来这些军队政治上属于非北洋嫡系,和革命党这边的关系也是千丝万缕,剪不清理还乱;二来这些军队的战斗力是存在问题的,本身就是先天不足,后天发展上袁世凯也是侧重于嫡系,所谓无论是待遇还是装备都达不到野战部队的标准。平时用来唬唬老百姓,抓捕乱党还行,真打起来,也就只能用来守城,真拉出去恐怕还没见到敌人队伍就散了。

正是根据这样一个实际情况,整个江西作战的要求不是歼敌多少,而是一个字快,必须抢在福建的革命党人动手前拿下江西全境,然后在上饶地区和乐平地区做进攻浙江的准备。为此,参谋部还特地从拥有骑兵部队的安保系统抽调了一个支队的骑兵,大约三千人,组成独立骑兵旅,由龙云飞任旅长,作为第三突击集群的先锋部队使用。

李纯在十五日白天结束的军议上定下了固守待援的基调,原本想着,三个师的赣军近四万人马,真要是硬顶,起码能坚持到南京冯大帅的援军就位。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在广州,孙中山的代表胡汉民已经跟王振宇的代表杨永泰达成了一项交易。那就是赣军原来的大佬李烈钧入赣策反赣军,随后赣军入闽,帮助许崇智打败福建巡按使兼福建将军李厚基。话说到这里,福建的革命军战斗力确实堪忧,人李厚基就靠着北洋一个旅的底子扩充的三个旅的部队,居然把数倍于自己的闽粤护**压得死死的。为了尽快结束福建战事,然后进军浙江,孙文等人做出了放弃江西的决定。当然孙文等人也不是没自己的如意算盘,在他们看来江西的地盘就算让给了王振宇他也守不住,自己这些人占据闽浙好好发展,等王振宇和袁世凯打的两败俱伤后再出来收拾残局就好了。

王振宇自然是知道孙文等人打的如意算盘,他也没什么意见,只是指派负责长江情报网的王亚樵和福建实际的主人李厚基取得了联系,然后不但支持了他200万大洋,还支持了二十门山炮和一个团的装备。这点援助不多,但是却让革命党人吃了大苦头,无数的革命烈士的鲜血就这么流淌啊。。。

王振宇暗暗发誓,烈士们,我一定会为你们报仇的。

赣军系统内第一个响应李烈钧的人就是赣军第三师的师长兼赣州镇守使的欧阳武,这位哥们在二次革命的时候被袁世凯摆了一道,所以这次造反属他顾虑最少,自然起兵最积极。而另外两位师长则因为在二次革命中有临阵倒戈,背叛李烈钧的劣迹,所以还在观望。

可惜无论是陶峙岳的第三突击集群还是程潜的第四突击集群都没打算给他们继续观望的机会了,二月十六凌晨,十万青年军向江西发起了进攻,龙云飞亲自指挥三千骑兵第一个突破了脆弱的边界进入江西。。。

第232章 大进军(二)

南京,刚刚换了门头挂上了五省巡阅使招牌的冯国璋官邸,冯国璋和留下来帮忙的王士珍没有说话,二人都一脸肃穆的看着桌上的大地图。青年军同时向湖北和江西方向发起进攻的消息今天上午就通过电报传到了南京,这让还在调动军队的冯国璋十分被动。

“华甫啊,这仗恐怕难打了,湖北和江西眼下都没有那种能死撑到底的军队,青年军现在气势正盛,恐怕咱们挡不住。”半响,王士珍用一种比较沉痛的语气说出了这样一个事实。

冯国璋点点头道:“几天前王占元就给我来电报了,说是湖北守不住,还不如抓紧时间把第二师撤出来,这样起码能保住一点余力为将来做打算。我是心存侥幸,没于立刻答应他,现在看来,紧靠他们第二师一个师的兵力是守不住武汉的。可是这武汉若是轻易丢了,大总统那里我也不好交代啊。”

王士珍摇摇头道:“仗打到这个份上了,根本就不是一城一地得失的问题了。华甫,江浙才是税赋之大头,才是我北洋命脉所在,只要咱们守住了这里,现在丢掉的,我们还是可以再夺回来的。所以第二师那边,让他们走水路,抓紧时间撤吧。至于湖北的军队,多给点好处,让他们坚持死守才是正道。”

冯国璋一听就知道王士珍打的是什么主意,就是想用湖北的军队消耗青年军的锐气,为己方争取一点时间。

冯国璋点点头道:“目前看来也只好如此,大总统那里还得烦请聘卿兄解释一下,另外还请尽快把第一师和张勋的定武军调下来,至于十五师和十六师我看还是留在徐州为宜。这打仗不是兵越多越好的,来的军队多了,各种物资的需求也就大了。”

王士珍没有说话,只是点头表示认同。

此时在安江,一件冯国璋和王士珍都不知情的事情正在发生,如果他们知道内情,那么他们就不会那么快让第二师撤出武汉了。

“久闻王大帅英名,今日得见才知何为年轻有为,在下汤化龙,表字济武”一个年过四十,个子不高,蓄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十分客气的问候着我们正襟危坐的王振宇同学。

“原来是汤议长,久仰久仰!”王振宇自然知道汤化龙是何许人也,自然也是客气寒暄。

“那里还是什么议长啊,连国会都没了,汤某现在就是一介布衣,这不,混到王大帅这里来讨主意来了。”汤化龙这种自来熟的性格确实还很对王振宇的口味。

首节上一节201/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