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第974节

“很显然,麦克纳马思和时代系传媒的高层,自己也都觉得美国现在的股市有点疯狂,而且大家对科技行业的跨代繁荣信心确实有点爆棚了。

作为媒体,这种时候顺着大流继续吹捧,是搏不到眼球的,因为你的同行也在吹捧,你有什么把握吹得比同行更精彩

如果能找时机、拉到一个产业界大佬来貌似有理有据地唱唱反调,那媒体的收视率和发行量就都上去了。而且只要这个大佬自己也是真心相信,不是圈一笔就跑,那么对媒体就不会有任何不良影响。相比之下,这点媒体资源不算什么。”

萧穗这才似懂非懂,也就不再质疑,只是乖乖做事。

美国人对高端媒体的要求,从来都是“客观公正”。但这个客观公正并不是说不允许媒体上的文章预测错,因为如果非要说对,那就违背畅所欲言了,这不言论z由。

公众对“客观公正”要求的表现形式,就是你媒体上的专家可以错,但你说的人自己得相信自己说的,不能表里不一。

比如举个极端点的例子,你一个股评家可以铁口直断说某只股票药丸,但只要你证明你说这话的时候,你本人也在做卖空操作,你自己带头,而不是空口白话让读者去冒险。那么,就算你预测错了,刊登你评论的媒体也不会被大众认为“不客观”。

只要报纸报道的时候,站在事实的角度报道,说某人观点认为市场如何,同时他确实如何如何操作了只要这个事实没问题,至于理论信不信,读者自己判断。

但如果你挑唆公众买,你自己却不买,最后错了,那就得掂量掂量。

基于这个玩法,顾骜目前的态度就比较珍稀了。

因为所有的科技股公司老,都是在公众和资本界对“科技企业在技术换代时能不能扛过去”这个问题的过分乐观中,得到了好处的。

全美股市上的科技公司,都是因为公众的这一盲目自信,享受到了股价市盈率比其他传统行业高好几倍的待遇。无论是当年巅峰期的雅达利还是现在的王安,乃至微软苹果ib,都是受益的。

无非ib这种太老牌的,受益幅度小一些,王安苹果微软这些,受益幅度大一些。

所以除了顾骜这个彻底隔绝股市的存在,没有人会站出来唱衰自己的。

麦克纳马思想搞个足以标榜自己业界良心的大新闻,他没法跟比尔盖茨合作,也没法跟乔布斯或者王安合作。

这种情况下,礼遇一下顾骜,也是合则两利的事情了。

没什么情分可言,只是双方各怀鬼胎各取所需。

一部不到半个月就超过50万销量的巨着,当然瞬间就激起了美国有关业界的千层浪。

最初一周多的短暂宁静,不过是因为大家都还在仔细读书,来不及支援或者开喷。等细细读完之后,就是社会舆论总共鸣的时候。

硬碟和内存行业的公司,是最噤若寒蝉的,因为顾骜就是拿了它们的一些案例来鞭尸,顾骜说的全对,铁证如山,还有什么好反驳的

不过,也有两家如今还比较孱弱的新存储公司,希捷和西数d,西部数据,跳了出来,高调宣布它们是完全没有迎合目前小型机市场的主流客户的,它们非常开放,愿意平等地服务如今还不算大的个人电脑市场的小客户,为这些小客户定。

希捷和西数还专门自己掏钱开了新闻发布会,或者是让公司ceo上访谈节目,大谈特谈自己跟目前业内比自己牛逼的硬碟巨头相比,有什么转型上的轻便优势。

它们这么一搞之后,希捷和西数在纳斯达克的股票价格,居然还应声涨价了一波。而被他们“诋毁”为“被ib这样的大客户捆住了手脚、失去了创新力”的一家目前硬碟业内巨头,也被华尔街好几大机构调低了估值,股票连跌了好几天。

有了硬碟和内存行业主要企业的这一动后,所有散户也好,机构投资人也好,对顾骜捅破的这一层窗户纸,重视度自然更高了。

太可怕了,顾骜这是分析了一波该行业内某些模式有前途、某些模式没前途。然后那些被顾骜说有前途的公司直接就涨了,顾骜说没前途的直接就跌了,这是比股神还厉害的控制力呀。

而顾骜在创新者的窘境里鞭尸的第二波行业,暂时没什么好反应的,因为书里的第二部分鞭尸的是顾骜自己干掉雅达利的过程,雅达利如今都死透了,不存在了,也就没得跌了。

这就轮到了书里分析的第三个行业,计算机整机的行业。

ib率先跳了出来,强调自己是扛过了好几个时代的,是与计算机这个行业天地同寿的,可见ib的代际转型没问题。

ib这么说,固然是为了把自己摘出去,置身事外的一种尝试,不过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大家都暂时相信ib是个特例,可以躲避科技迭代周期律。

然后锅就集中由微软、苹果和王安来分了,英特尔这些配套的,也略有波及。

微软很舒服,比尔盖茨代表的是新兴力量,他藉机宣扬了好多颠性的、降低全行业准入门槛和用户成本的概念,大力宣传开放式相容机系统思路。

换言之,微软是很乐意顾骜跳出来捅破窗户纸的,因为微软可以把自己装扮成革别人的命的角色。

而苹果和王安,以及其他基于旧时代逻辑、同时名声和品牌更卑微的小电脑公司,就很难受了。

重回80当大佬

重回80当大佬

第677章 英雄末路

“总裁,这是我们公司上周的股票成交详情。 二级市场换手率比较大,属于典型的增量跌价,机构撤出的情况比较严重。”

4月中旬的一天,位于硅谷的王安电脑公司总部,财务总监德比尔特,心情沉重地拿了一份报表,丢在ceo王列的案头。

“顾骜这个混蛋大放厥词华尔街那些受了损失的人,难道就没有跳出来制裁他的么”王列看了就气不打一处来,重重地锤了一拳办公桌。

在他看来,至今都还怀疑顾骜这厮是鼠肚鸡肠、为了争风吃醋。

否则大家都是中国人,额,应该说至少都是华人,又没什么核心矛盾,为什么非要这样帮着ib和微软联合体、唱衰其他传统封闭式系统的电脑公司

顾骜固然是早就知道了王安电脑的下场,并且动了取而代之的念头。可这种念头,在眼下这个节骨眼,是没有任何人会想到的。

王列接手王安电脑公司ceo职位整整一年多了,他父亲王安的癌症也确实又恶化了一些。

公司也真的第一次出现了财务数据的浮亏,不过对外的财报还是可以掩饰住的

公司的销售额还是不错的,一年还有将近20亿美元。只是王列上任后这一年,公司产品型号因为进一步老化,市场竞争力下降,所以不得不通过打折销售来维持住这个销售额数据。

换言之,他爹在位的时候,公司是不但销售额高,毛利率也高,产品竞争力强,账面纯利润有一年两三亿美金。

王列接手之后,靠着打折,销量没怎么跌,但总价跌了将近两成,而这两成几乎都是原先的利润。所以销售额从一年24亿美元跌到18亿美元,纯利润却直接从2亿8千万跌到负的将近1个亿。

而要掩饰这1个亿的亏损,目前财务方面造假的做法,就是把一部分“成本”做成“投资”。

在硅谷,能这么处理遮掩的成本,主要是研发成本。

就像后世华为,为什么财务报表利润低,那就是因为华为的研发成本是全部100做成成本的,华为追求的就是低调,财务报表难看。反正这家公司没上市,不需要讨好股民,正好可以暗搓搓憋大招。

而另一类典型就是苹果,苹果很多研发都不是自己直接支出成本,而是用“投资”的方式收够一家外部做科研的小公司,成为自己的子公司,然后有这家公司的技术成果。

用“投资”这招的时候,就会显示你母公司本身开支是很低的,赚进来的毛利大多数都能转化成纯利,而你是事后才拿着这些纯利出去“买买买”,不是自己把纯利第一方花掉用于研发,是让你买买买的对象去花,这样母公司财报就好看,就能讨好股民,哄抬股价。

王列在去年这一年,面对坎宁汉和约翰钱伯斯等人众叛亲离、业务大损的危局时,也用了这一招。

他让财务总监德比尔特想办法,弄了一些新的子公司,实际上还是王安系控制的,然后把公司的研发工作外包出去,把成本做成投资。所以管实际上王安电脑今年是亏了1亿美金的,但股市报表上不太看得出来,大约只是刚好盈亏平衡的样子。

不过,这种招数也不能常用,尤其是王安电脑并没有这样做的传统,仓促设局肯定漏洞比较多。

首节上一节974/11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