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隋 第124节

秦风一脸嫌弃从杨广头上摘下一片树叶,调笑道。

杨广也不在意,笑道:“小弟刚刚才从宫中出来,顺便还给子玉兄带了点东西。”

东西什么的,秦风并不在意,纵然是皇宫里御用的东西,华贵是华贵了,但能有一千多年后的高科技好吗?

杨广先去和刘婉婷见了一面,然后把礼单奉上,这才对秦风道:“子玉兄,今晚小弟就在你这吃饭了,宫里那些饭菜快要把小弟折磨死了。”

秦风有些无语道:“怎么看你这样子,好像被关了很久一样?”

这话让杨广的脸色一黯,颇为颓然地坐在书房里,无奈道:“子玉兄,年前郧国公王谊被胡僧诬告,被父皇赐死家中。”

王谊?

秦风在过年的时候倒是被刁允耳提面命的教导了一番,不敢说有多精深,但至少这些朝廷上的官员还能分辨一二。

“堂堂郧国公,年前被人诬告,这才多久便被赐死了?”

大隋的国公很多,可王谊不一般啊,这位在年轻的时候可是杨坚的同学,后来杨坚矫诏辅政的时候,有三股地方势力不服杨坚,掀起了叛乱,正是王谊坚定地站在杨坚的身旁,还亲自率军平定了叛乱。这样一个功臣,就因为不知道一个哪来的胡僧诬告,便被赐死了?

“小弟也觉得不可思议。”杨广长叹道:“堂堂一个国公,不过说了兄长两句奢靡,便被兄长在父皇面前巧进谗言。胥伥那个酷吏更是...”

“等等,胥伥是谁?”

秦风听得有点迷糊,这胥伥又是哪个,听名字有点厉害啊。

“子玉兄不知道?”

杨广的表情有些怪异。

“我应该知道?”秦风有些不耐烦,又不是杨素、高颎、宇文成都这些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我为何非得知道。

杨广无奈道:“胥伥,官拜御前都督府副都督,正四品鹰扬卫中郎将,也就是说,鹰扬卫他最大。”

“最大才是个副都督?”

秦风算是有些明白过来了,闹了半天,这胥伥的官职就像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使,只是这隋朝的官职有些麻烦啊,那个御前都督府又是个什么东西。

杨广楞了半晌,这才道:“子玉兄,鹰扬卫的全名是御前都督府下辖三卫之鹰扬卫,正都督是父皇身边的...内侍。”

死太监...隋朝就开始玩这一套了吗?

秦风觉得自己有些太乐观了,本以为无非就是搬个家,从城外搬到城里来,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边的政治斗争已经这么激烈了吗?

王谊的死其实有点冤枉,不过要说他是因为太子一两句谗言就能弄死的,打死秦风都不相信。

杨勇还没这个威力,更多的...怕是功高震主吧?

别看后世对隋文帝杨坚的评价很高,就差没说他是一个心慈手软,和蔼可亲的老头了,但秦风却清楚,开国帝王,有一个省油的灯吗?

隋史是唐人编撰的,为了证明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反叛的正确性,只能无限抹黑隋炀帝杨广,恨不得把他说成中华五千年第一暴君,夏桀和商纣给他提鞋都不够。

可史书不能只抹黑,还要尽量显得很客观,怎么办呢,夸杨坚!

用夸老子的方式来贬低儿子,这种办法很高明,效果同样很显著,但正史上,杨坚其实杀过不少的大臣,老年的杨坚更像是一个暴君,远非史书上那么贤明。

不过这件事其实无可厚非,杀戮功臣嘛,刘邦、朱元璋都没少干,赵匡胤吃相好看一些,但也来了个杯酒释兵权,现在这事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胥伥,看官职就知道,这位基本上不太可能和太子有什么瓜葛,否则杨坚第一个不会放过他。

他在这件事中应该是揣测到了皇帝的意思,顺水推舟而已。

杨广不知道秦风在想什么,只是自顾自道:“兄长的势力已经庞大无比,堂堂国公,开国功臣,不过一言便可定其生死。如今胥伥又主动示好,子玉兄,我还有机会吗?”

看着有些惶恐的杨广,秦风突然有些怀疑这货到底是不是那个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略微沉吟片刻,秦风开口道:“胥伥就是陛下的一条狗,无需担心,倒是太子...”

恐怕杨勇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会春风得意,说到底,杨广的年龄是个硬伤,杨勇占据了太子之位后,笼络了不少人,现在的杨广根本没有和人家交手的资格。

“为今之计,当谨慎之。”

秦风努力回想着史书上的那些事,虽然不敢确定是不是还会按照历史来上演,但借鉴一下却没任何的坏处。

“太子春风得意,现在硬刚就是找死,这种事,急切不来。”秦风安慰杨广道:“太子看似风头无两,可你要知道,如今陛下春秋正盛,太子便这么迫不及待,权倾朝野,不是什么好事。”

帝王之家,别谈什么父子、兄弟,只要坐在那个位置上的那个人没死,哪怕你是他的亲儿子也别太过得意忘形,太子也是臣,唯有皇帝才是君!

“至于胥伥,他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话不是随意说说,也不是秦风有多么了解历史,而是他根据自己经验得出的结论。

自古以来,给皇帝当刽子手的家伙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往远了说,汉武帝时的张汤,往近了说,唐朝的周兴和来俊臣,后面明朝那些锦衣卫和东厂的厂督更是如此,这些家伙都是酷吏,而且都算权倾朝野,风头一时无两,可结果呢?

说到底,这些酷吏就是皇帝手里的刀,用的时候自然要经常擦拭,可用完了,这柄风光无限的刀却不会留着伤害后世子孙。

杨广长叹一声,无奈道:“现在的我对他可没半点威胁,可他咄咄逼人的样子,恨不得当初父皇和母后根本没生我们,只有他一个儿子才好。”

秦风微微一笑道:“那个位置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想坐,可坐上去的又有多少?你既然选择要争,那就别怕难,你觉得你不如太子吗?”

杨广果然摇头,信心满满道:“那怎么可能,兄长...兄长其实连志大才疏都算不上,他好财货,看似礼贤下士,可骨子里却谁都看不上眼,对待我们这些兄弟尚且如此,更何况旁人?”

“若他真能成为明君,或许我也不会起这个心思,可他是吗?每日除了纠结一批名门子弟,吟诗作赋,风花雪月之外,他还做了什么?”

“可是命好,他是兄长,正妃是元氏女,连侧妃都是高公的女儿,有元氏和高公支持,他想坐不稳那个位置都难。”

杨广的话泛着酸水,不过秦风却知道这事还真不怪他,说到底,还是杨坚和独孤皇后事办得不地道。

杨勇的正妃是元氏女,这个元氏可不普通,先祖是北魏八柱国之一的元欣,和李渊的祖父李虎,杨坚的岳父独孤信一个辈分的大人物。而且哪怕到了隋朝,元氏也是妥妥的大家族,元氏仙逝数年的父亲元孝矩,正儿八经的县公。二叔父元孝方,文武双全不说,如今还是郡公。三叔元孝整最了不得,那是短暂当过丞相的人物,如今同样也是郡公,原州总管...

其他一些关系较远的亲戚都不用说,就凭这份家世,如果不是杨坚当了皇帝,人家还真不一定能看上他杨勇。

侧妃高氏同样不是什么普通人,她的家世或许比不上元氏,但她老子同样也是个大名鼎鼎的家伙——尚书左仆射高颎。

如果说杨素是大隋武将里面的第一人,那高颎就是大隋文臣里面的第一人。

而且高颎官拜尚书左仆射,这个官说白了就是左丞相,比右丞相杨素还要高上一头,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首节上一节124/5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