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隋 第49节

“另一种就是关陇世家,或者说世阀,他们以西魏八柱国为首。与关东世家不同的是,关陇世阀没有深厚的底蕴,大多是近百年才崛起的,就连当今陛下也是凭借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起家。但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掌兵!”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这句话不只是说说而已,灭亡汉室的董卓就是关陇武人的代表,陛下定都于此,未必没有提防他们的意思。”

这话,不是秦风危言耸听,而是以后会真正发生的。

隋亡的原因有很多,或许大部分人会归咎于杨广这个暴君,可纵观历史,其实不难发现,杨广登位之初说上一句雄才大略丝毫不为过,创科举,开运河,虽说弊在当时,但都是功在千秋的功绩,纵然拿秦皇汉武来比较也不遑多让。

而杨广真正的转折点在三征高句丽,那三次出征,杨广可以说是昏招迭出,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可为什么?

为什么前期那个英明神武的帝王会变得无比昏庸?

要知道杨广十三岁便晋位晋王,绝对不是什么骤登高位的暴发户,年轻时带兵讨平南陈,虽然并不一定亲自指挥,但他也绝对不是什么完全不知兵蠢货,可他为什么会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昏招迭出?

在秦风看来,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关陇贵族,他们麾下有些大量的兵将,拿着朝廷的俸禄,效忠的对象却是关陇贵族,这让杨广感到了威胁。

毕竟他老子杨坚当年基本就是这么登上皇帝宝座的,他在的时候权威无两,可他如果撒手人寰,他的子孙,能够压制得住这些掌握兵将的骄横之辈?

所以他毅然决然地亲自率军攻打一个弹丸小国,然后昏招迭出,不惜数次大败,为得就是能够消耗光这些关陇贵族手下的兵将。

可他的暴烈行为终究引起了反抗,大隋烽烟遍地,反王、军阀战乱不休,突厥人也虎视眈眈,甚至北方这些军阀,包括后来一统天下的李渊在内,起兵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向突厥人上奏,然后由突厥册封一个可汗的位置下来,这才能算作名正言顺。

直到大唐建立,那个同样雄才大略的李二代替杨二成为皇帝时,这种情况才得到转变。

这是一个悲壮的时代,草原上的异族无时无刻不在盯着肥美的大隋,可大隋终究是个庞然大物,在杨二没有作死之前,纵然是如今的草原霸主突厥人,也不敢轻易言胜。

“暴君?终究还是权利的争夺,最后李家的上位不正是证明了杨二的担心不无道理?”

秦风清楚的记得,李渊的祖父李虎正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关陇世阀的代表人物。

在交了城门税后,破旧的骡车顺利进入大兴城。秦风想起后来李渊兵破长安,整个天下战乱不休,百姓十不存一,心中就是一阵烦躁。

我的子孙该怎么办?

秦风目前还没有孩子,可一想到自己的子孙不得不活在乱世之中,甚至还要遭受异族铁蹄,被人斩杀殆尽的时候,一股闷气便憋在了胸中。

到了城中,秦风并没有径直行事的意思,反而像一个第一次入城的乡巴佬一般四处闲逛,甚至还去那没有彻底完工的皇城外遥遥望了一眼。

此时的大兴宮已经初具规模,但依照杨坚那个节俭的性子,整个皇城占地虽然不少,但却算不得辉煌。

甚至还有无数的民夫正在忙碌着,秦风从未见过的粗壮大木被一根根从深山老林之中拖出来,运到这里来修建宫殿。

“恩师,无数民力徒然浪费在此处,于国无益啊。”

魏徵就像一个小愤青一般,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皇帝大概有间宫殿办公睡觉就行了,建造这么多宫殿做什么呢?

秦风笑了笑,摇头道:“玄成,莫学那些腐儒,这里是大隋的都城,陛下是大隋之主,住的好一点无可厚非。”

“这是陛下的面子,同样也是我大隋的面子,我汉人的面子,难道你想让陛下在简陋无比的宫殿中接待各国的使者,接受他们的朝拜?”

魏徵有些不明白,在他所受的教育、所看的书中只有一句话,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只有老百姓能吃饱饭,那才是儒家所要的大治和盛世,至于皇帝的宫殿辉煌与否,在他们看来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反而秦风的这番话要是放到朝堂上去,只怕一个媚上的名头绝对跑不掉,大概还能得到那些大奸臣和著名宦官的待遇。

“想让百姓富足,节俭不是没用,但只靠皇帝节俭却是杯水车薪...罢了,此事为师以后再与你详说,先找个地方吃饭,你们也饿了吧?”

秦朗无所谓,昨夜回来之后,他就着茅台吃了不少的东西。魏徵的脑袋却点的和小鸡啄米差不多,昨夜杀人之后他吐了一个稀里哗啦,回到秦家庄喝了一口茅台之后又吐了一番,肚子中早已空空如也,此时听到秦风这么说,早已忍不住了。

第四十一章老子报仇,只争朝夕!

大兴城是新城,街道宽阔,屋宇崭新,走在街道上都让人心情舒畅。

秦风三人将骡车寄存在车马店里,便大摇大摆地去吃早饭。

北方人喜好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其实都是扯淡,对于还挣扎在温饱线下的平民百姓来说,吃什么完全看有什么,对于身家巨富的世家之人来说,吃什么完全看个人喜好。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对此事最好的诠释。

不过大兴城附近无法大规模种植水稻却是一定的,所以大米在长安终究是个稀罕东西。

秦风叫了三碗汤饼,也就是俗称的揪片、面片,还要了几个煮鸡蛋,随后秦风就从怀中掏出了一罐辣椒酱。

这东西在秦家庄,至少在主宅之中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在一开始的不适应之后,辣椒已经成为了刘婉婷、婉儿每日吃饭的必备之物,就连秦朗、秦华也拿了不少。作为秦风的弟子,魏徵自然也不会落下。

“朗叔,多给我来点。”

想到老干妈那辛辣的口感,魏徵不由得口舌生津,恨不能抢过秦朗手中的罐子,自己动手。

不过秦风不傻,他可没把后世那透明的玻璃瓶带出来,而是拿了一个本时代的陶瓷小罐,目的自然是不要引起旁人的注意。

秦风撇撇嘴,很想装作不认识这两个家伙,可同坐一桌,只能喝道:“别抢,家里多的是。”

这话不假,整整一集装箱的老干妈,秦风估计自己这辈子都吃不完,而且放在仓库中还不用担心损坏,美得很。

如果发动庄户们种植辣椒的话...秦风甩甩头,暂时把这个想法抛在了脑后。种子,仓库里不是没有,可如今秦家庄一大堆破事没有解决,他实在是无心顾及这个。

别人吃的面都是白皮面,最多就是加点盐,看着便白惨惨的,可秦风这一桌却不一样,红色倒还罢了,可泛着油光是几个意思?

顿时有人不满意了,大喊道:“店家,凭什么我们的汤饼这么淡,少了你银钱不成?”

这个时代的香料,也就是后世的调味品,很珍贵,从名字就能听出来,胡椒、胡麻,其实就是花椒和芝麻。可带上一个胡字就说明大隋是不产这些东西的,就和清朝乃至民国时候的洋火一样,这全靠进口,价钱自然就下不来,也不是平民百姓能够消费起的。

所以,这种大排档一样的路边摊味道其实很清淡,连油花都看不到,秦风这桌与众不同,自然引起了旁人的不满。

里面正在煮面的掌柜头也没抬,没好气道:“那是客人自己带来的,你若是不满,便加点盐。”

说这话的时候,掌柜有些心疼,毕竟这年头盐也不便宜,大兴城这种地方更是没有私盐可买,可为了平息旁人的不满,也只能让伙计给每人少加一点粗盐入味。

秦风三人可不会管旁人如何,他们倒是吃得酣畅淋漓,狼吞虎咽的样子若是再加上一身破旧的衣衫,说他们是乞丐恐怕也有人信。

吃完饭后,结账的是魏徵,用秦风的话来说,那就是锻炼他,见识民间疾苦,可鬼知道结个帐能见识到什么疾苦。

不过老师就是这点好,哪怕说的没有道理,当弟子的也只能乖乖照做。

掌柜没有接魏徵递过来的铜钱,而是满脸堆笑的问道:“敢问客官,那酱料是从哪里买来的,若是价钱合适的话,小店也想购进一批。”

魏徵楞了楞,他万万没想到店家会问他这个问题,顿时就有些为难的回头看向秦风。

首节上一节49/52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