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种常规,为了怕打扰到主人,让人猝不及防,往往在来到的前一天都会送上拜贴,以给主人安排的时间。
一收到了张超的拜贴之后,蔡邕这便高兴的叫来了妻子和女儿。
蔡邕的妻子名为柳氏,原亦是大家之秀,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而己。只是从小的良好教养让她行,立,座都是极为的有规矩。
在这一点上,蔡琰显然也受到了影响,平时座在那里的时候也是很安静。当然,也只有在父母面前她会这般的表现,说起不过就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而己,还是活泼好动的。
用现在的话说,父母俱皆是高级知识份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有这样童年的人,自然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是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她在想自己未来的丈夫会是何样的男人,是持枪能立马的英雄,还是张嘴能巧言的文豪呢?
女孩子都有这样的幻想,蔡琰自然也不例外。而在知道了张超的一些事情之后,不知为何,心中似就有了一种期盼,那就是一见真人的想法。后来听闻说是张超会到蔡府,更是有如怀中揣了一个小鹿般开始乱撞起来。
叫来了妻子与女儿之后,蔡邕这就将张超的拜贴交给两人一看。
“哦,可是陈留张邈的弟弟张超张致远?”在看过了拜贴之后,柳氏这便有此一问。
“不错,正是此人,呵呵,他可是一能文能武的年轻有为之人,他来到了京城,不去别处,先来看我,倒是让我大感意外,也是备感荣幸呀。”蔡邕搂着下巴的胡须,很是得意的说着。
“嗯,他明天就来,可是明天不是你教学的日子吗?”柳氏听后先是点头,但接着又想起了明天原本订好的事情问着丈夫。
在这里要给各位看官提一件事情,东汉灵帝熹平四年(175),京城洛阳出了一件大事。在太学门口,立了一通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一时之间,太学热闹非凡,每天来此观览摩写的人很多,车有上千辆,道路为之阻塞。石经的书写者,是东汉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邕。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前来向蔡邕请教学问的年轻学子就此排起了长队。
起初他总是有问必答,但毕竟年岁也越来越大了,最终在柳氏的建议之下,便是改成了几日一开课,不巧的明日正是开正课的日子。知道这些的柳氏方才有此一问。
“哎呀,母亲!授课什么时候不可以呀,张超千里迢迢的来了,第一个就要拜见的我的父亲,怎么好去推辞人家嘛。”听到母亲说起了明天授课的事情,似是要对张超的到来进行推诿,刚看过拜贴的蔡琰终于出声了。
“呵呵,琰儿说的及是,授课的事情可以推到后日吗?想必把情况说清楚也就是了,那些学子也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嘛。”蔡邕继续的呵呵笑着。然后看了一眼女儿蔡琰又道:“对了,明日张致远来了,你也要出席做陪的,你们都是年轻人,或许会有很多的话题。在者他做的诗句我可是听过了,很是厉害,你也要讨教一二。”
“父亲,我是一个女子,怎好做陪。在说,他在厉害能有您厉害吗?”蔡琰似是撒着娇一般的拍了一记父亲的马屁。
被马屁拍的很舒服的蔡邕先是脸上大乐,接着就道:“不能这样说,每一个的特点不一样,父亲年纪大了,就做不出年轻人才有的那种豪迈之诗词来,所以你要学习。”
父亲一再强调之下,蔡琰便只好装做勉强般的样子答应了下来。实际上她早就想过了,这一次怎么样也要找机会见见这个张致远,他对此人的故事还真是听过不少呢。
流民城中买孤儿,说明了他有爱心的一面。
诗词做的好,说明有才德的一面。
战场上能杀敌,说明骨子里的男人血气。
打败黄巾军而不是赶尽杀绝,证明他并非是残暴之人。
这样一个男子若是在不见上一面,岂不是要遗憾吗?
只是蔡琰不知,蔡邕在看向她时,目光别有另一种意味。
或许普通人感觉不出来什么,可是做为有着史学家头衔的蔡邕确是十分的清楚,如今的朝廷己经腐朽了,外戚和宦官专权,致使有才德的人无法被重用。在加上经济上的不景气,黄巾贼的叛乱,长此以往的话,怕是用不了多久,国家就会大乱的。
他己经五十一岁了,在当时那个年纪己经算是长者了。就算是死了也无妨,可是女儿呢?从小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根本不知道人心的险恶,如果不提早给予安排的话,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想这张超,少年便是出众,在加上有着一个当太守的哥哥,怎么说也应该有能力保护自己吧,如果有可能,把女儿嫁给此人,倒也是一不错的去处。
蔡邕竟然有了这般的想法,这事情若是让张超提前知道了,怕是连做梦都会笑醒的吧。
说服了女儿答应了明天一定要做陪之后,蔡邕这才放心的去往卧房。倒是留下了蔡琰座在那里,脸一阵阵发红。
她很想马上见到张超,但又怕见到此人之后会让自己失望,一时之间倒也是有些心情矛盾。
...... ......
一夜而过,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王德按着之前筹划将一些礼品备了出来,并命人抬到了悦来居的后院之中让张超一观。
这些礼品中,有一些是陈留的特产,在京城不是太易买到的。还有一些则是贵重些的物品,表示着张超的孝敬之意。
按说第一次去老丈人家,那东西本就不能少拿的,所以在看到了这足足二十箱子重礼之后,张超也没有惊讶之意,只是大概一看后道:“不错,将他们都送到蔡府。”
有了命令,当即四十名张家军护卫就此将二十箱重礼抬起。以张超为首,赵云次之,八名锦衣卫一旁左右护卫着安全,一行人出了悦来居,直奔蔡府而去。
第三十五章 鲁肃鲁子敬
五十多人的队伍,走在街上,想不引人注意都难。更何况,张超还是一身的白衣,骑着一匹浑身雪白之马,在队伍的正前方,就更加的引人注意了,他一走在大街上,行人便指不住的指指点点询问着他的来历。
人靠衣服马靠鞍,身材挺拔,己似成年人的张超此刻很是意气风发,自信的笑容洋溢在脸上,使其多了一份男人成熟的魅力,显得亦发的帅气。
人群之中,早有天眼成员按着计划将张超的身份公布于众,渐渐的围观人们都知道了他的身份。
“哦,这位就是长社之战立了大功的陈留二公子呀。”
“是呀,我还听说英雄醉就是出于他手呢?”
“啊啊,听说他不仅造酒厉害,而且还能出口成章呢。”
“什么呀,二公子岂止是出口成章,更是有仁心仁德,在陈留他收留了很多的孤儿,散尽家才呢。”
“啊,听说他还非常尊重自己的兄长,代其如父,这一次就是被举孝廉来到了洛阳,是朝廷要封官加爵呢。”
“不是吧,看着这个方向,好像不是向皇宫里走去吧,他是去哪?”
“这都不知道?二公子是去蔡大文士家,这是表示对文人的尊重。算了,和你这样的匹夫也说不清楚。”
“喂,你说谁是匹夫,虽然我不认识字,可也是懂礼节的好吧。”
人群之中是七嘴八舌,但无一例外,将张超所做的好事和英雄事迹全都翻了出来,这使得一些并不了解情况的人,对他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也正是张超之用意,他要借这一次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有了影响力,这对于他以后创下基业非常的重要。
想真正能成事的人,谁不是先造势呢?只有如此,投奔者才会如过江之鲫般,才会助他早日大业有成。
此时的蔡府门口,同样聚焦了许多的学子,这些人来自于全国的四面八方,他们可不是为了一睹张超的风采,而是要来向蔡大文士请教知识,来学习的。
只是很不巧,一早来到了这里之后,才被蔡府的人告知,今天要迎接重要的客人,不授学了,时间改到明日。
一闻此讯,学子人群中便是变得骚动了起来。他们有些人可是赶了很多天的路,才来到了洛阳,为的就是可以向蔡邕请教知识,或许表现好了,就可以借机扬名立腕了。可现在看来,今天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贵客,让蔡文士停止授课也要抽出时间来会见呀。”有不知道情况的学子便在人群之中问着。